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瓜花期高温热害对叶片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杂系列二号"黄瓜为试材,于2014—2015年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控制试验,设计3个日最高气温处理(36、39、42℃),以最高温度25℃为对照(CK),所有处理日最低气温设计18℃;不同处理设计持续时间1、3、5、7d;研究黄瓜花期高温对叶片光合特性以及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黄瓜叶片的光饱和点、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以日最高气温42℃处理7d最低,分别较CK减少了59.6%、72.5%、70.1%,光补偿点则呈相反的趋势;在日最高气温36~42℃内,随高温胁迫程度的增加黄瓜的果质量、最小果径、最大果径、含水率均呈减小的趋势,39℃处理7d对果实外在品质影响最为严重,分别较CK减小了24.2%、20.9%、32.4%、1.4%;花期高温胁迫下,果实维生素C含量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39℃处理7d较CK减少了11.3%;可溶性糖含量则随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处理温度升高和持续时间延长呈现出降低趋势;研究认为高温胁迫下黄瓜花期植株叶片光合能力降低,且随着高温胁迫加剧和时间的延长,其降低幅度逐渐增大,果实质量变小,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短期高温胁迫促进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合成,随胁迫时间延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该研究结果可为设施黄瓜的气温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果农之友》2007,(8):50-50
柑橘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9℃,气温超过35℃时,不仅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而且减弱养分的积累,导致严重落叶、落果。柑橘果实膨大期最适温为22~28℃,高于30℃膨大受阻,超过33℃停止膨大。骤然高温会导致柑橘幼果过量脱落,严重影响当年产量。防止热害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3.
套袋苹果脱袋后易出现果皮微裂皱缩现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果实在袋内就发生了皱裂,撕袋后更严重;二是撕袋时无异常现象,至上色后很快皱裂、发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苹果生长前、中期高温干旱,白天袋内温度经常超过50℃(正常情况下应该维持在35~45℃),果实第1次膨大期短,停止生长早,加之袋内果皮薄嫩,若撕袋后水分充足,果实第2次膨大速度会加快。由于果肉细胞分裂速度快,果皮细胞分裂慢,内外细胞分裂速度的差异导致果皮发生微裂。果皮微裂后失水,导致果皮皱缩、发软。此外,果实缺钙也易出现这种现象。防止套袋苹果发生皱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热激地果实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果实采后热激处理是一种较新的贮前予处理 方法。它可以减少果实腐烂,改善果实品质,并且无毒,无污染,是一种颇具前景的贮前处理手段。目前,国内外在热激处理对果实生理影响方面的研究不少,现综述如下: 一、热激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及乙稀释放率的影响: 许多果实在高温下都表现出呼吸强度的降低。水果通过35℃-40℃的高温处理,最初1-2天,呼吸率提高,但随着在高温下暴露时间的延长,此提高率反而降低。当水果放回到室温以下时,呼吸强度往往比不加热果更低,其峰值是提高还是降低,这依赖于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5.
张超 《落叶果树》2012,(6):59-59
夏季常发生持续性高温、干旱、强日照天气,对果树生长极为不利,尤其是连续30℃以上的高温易造成树体及果实烧伤,给生产造成损失。其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朱荣 《上海蔬菜》2014,(5):68-69
<正>洋香瓜学名Cucumis melo L.,属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洋香瓜发芽适温28~32℃,茎叶生长适温25~30℃,夜温16~18℃,在15℃以下40℃以上生长缓慢,苗期一定温差有利于花芽分化。根系伸长最适温度34℃,最低8℃,果实生长适温27~30℃,夜温15~18℃,昼夜温差在13℃左右有利于糖分积累。洋香瓜对高温适应性强,在35℃高温生长仍正常,至40℃仍维持较高同化效能。土壤要求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广,在pH值6~6.8范围生长良好,耐轻度盐碱。  相似文献   

7.
<正>柑桔类幼果期内在高温干旱季节常会出现大量裂果、落果现象,造成严重减产。究其原因是在果实生长旺期的雨季,果园内水分多,果实大量吸水后迅速膨胀,致使果皮脆嫩。后期,即夏末秋初降水量陡然锐减,  相似文献   

8.
高温干旱天气是南康甜柚果实膨大期间最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之一,会给甜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其主要危害:影响甜柚及其果实的正常生长;造成果实日灼;引起异常落果。本文从农业气象角度出发,提出防御高温干旱的有关实用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2011年对冰糖橙果实在广东省曲江区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冰糖橙果实纵横径总体呈抛物线生长,果实纵、横径净生长量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均出现3次生长高峰:第1次生长高峰期,纵径:5月10~30日,横径:5月10日~6月10日;第2次生长高峰:纵横径:7月10~30日;第3次生长高峰:纵横径:8月30日~9月20日。8月中下旬由于高温干旱果实生长缓慢,10月下旬果实进入着色期,生长趋于缓慢,直至采果仍未停止。  相似文献   

10.
干旱对核桃果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是落叶果树中比较耐旱的树种,但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高温干旱可直接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在新疆温宿县,每年6~8月气温最高,如土壤干旱,在一天的高温时段,核桃树常出现新梢、叶片萎蔫和果实总苞皱缩现象.如旱情严重,会导致核壳发育不全,核仁干瘪甚至空壳,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11.
以日光温室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0、30、40、50、60、70 mg/L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对提高葡萄果实的耐热性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高温(40±2)℃胁迫,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组织内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抑制丙二醛(MDA)的积累、增加脯氨酸的含量,提高了葡萄果实的抗热性及品质.其中以60 mg/L处理的亚硒酸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果实套袋后可改善果实的外观形象,果面干净整洁;减少尘埃及农药对果面的污染;减少果实病虫害发生及夏季高温日灼危害;贮藏中软化果和腐败果降低;能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其具体套袋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1裂果原因在果实发育前期,外果皮延展性好,不易裂果。经夏季久旱、高温、干燥和日光直射,外果皮组织受到损害,果皮老化失去弹性,丹宁含量增加,质地变脆,分生能力变弱。果实近成熟期,突然降水或灌溉,根系迅速吸水输导至植株的根、茎、叶、果实,种子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处于老化且基本停止生长的外果皮,籽粒  相似文献   

14.
以翠玉猕猴桃为试材,设类开心形架式、棚架、篱架3种栽培架式处理,连续2年监测果实微环境温湿度及光合有效辐射照度,探究不同栽培架式对果实微环境及发育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类开心形架式在2019年和2020年均可较好地稳定果实微环境,明显降低果实微环境35℃以上高温率、70%以上相对湿度比率,提高果实发育前期光合有效辐射照度,降低果实发育后期光合有效辐射照度,减小果实微环境波动,高温高光照年份效果尤为显著;7—8月是翠玉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高峰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5—6月为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积累高峰;类开心形架式的果实生长发育最快、单果重最大;果实成熟时,类开心形架式的果实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芳香物质种类更多、果香味更浓郁;棚架前期接受光照强度高,促进果实生长发育,在高温高光照年份优势较大,篱架反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30℃和35℃昼间亚高温条件下,番茄植株光合产物生产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30℃和35℃昼间亚高温可促使番茄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下降,植株干物质总量降低,植株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同时光合产物向植株根系和叶片分配减少,而向果实分配增加,果实发育提早,生育期缩短。  相似文献   

16.
以鸭梨果实为试料,采用高温(45℃)下光照变化以及田间不同驯化处理等方法,研究了其对鸭梨果实活性氧、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明确了鸭梨果实对温度光照互作的响应。结果表明:高温(45℃)下增加光照显著提高了果实内H2O2含量、DHA含量、膜相对透性和POD活性,抑制了SOD、APX、GR、MDAR活性和AsA含量的增加;未经驯化(摘叶和转位)处理果实的H2O2含量和膜相对透性显著高于树冠外围自然暴露果实,抗氧化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这表明高温下增加光照加重了对果实的伤害,经过驯化处理的果实的抗氧化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夏季沙田柚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洪飞 《中国园艺文摘》2010,26(3):150-150,140
夏季高温多雨,既利于果树生长、果实发育,也易造成病虫害的发生。此期的沙田柚处于夏梢萌发、生长,幼果发育和第二次生理落果,早秋梢抽生期。因此,应加强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夏季遮阴调控高温强光对猕猴桃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野生猕猴桃多分布于海拔较高的森林中,喜气候环境温和湿润.在人工栽培时,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我国广大的猕猴桃产区,从6月底至9月初普遍存在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可达40 ℃,对猕猴桃生长和果实发育常造成较大的危害.其表现:一是严重落叶落果,落果率通常在20%左右,在某些年份,落果率可达70%以上;二是降低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能.高温季节如遇上干旱则问题更为严重,甚至出现大面积植株死亡的现象.可以说,夏季高温强光的危害是制约我国猕猴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以滇海水仙花为试材,研究了高温胁迫对滇海水仙花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了滇海水仙花的耐热性。结果表明:滇海水仙花是不耐热的植物,其对高温的适应性不强,植株适宜生长的最高温度为28℃;短期内温度达到33℃也可以生长;但是温度达到38℃时,滇海水仙花就会表现出生长不适应,植物叶片中的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均会明显的增加;而温度达到43℃时,整株植物就会枯死。  相似文献   

20.
1-甲基环丙烯对高温下香蕉果实后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香蕉果实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高温逆境下香蕉果实后熟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35℃高温下贮藏的香蕉果实出现了明显的青皮熟现象,而0.5μL/L的1-MCP处理24h后可显著抑制高温下贮藏果实硬度的降低,延缓果皮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同时有效地延迟了果肉中淀粉酶活性升高、淀粉含量下降及可溶性糖含量上升。1-MCP处理果实于35℃下贮藏9d后移入20℃环境,进一步延缓了这些后熟生理变化。1-MCP和高温均抑制了果皮叶绿素含量下降,因此1-MCP处理减轻了香蕉热害的程度,延长了果实在高温下的贮藏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