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桐坪乡位于剑、南、盐、梓四县交界处,全乡有11个村,108个社,3139户,10420人,幅员50平方公里,耕地12908亩,其中水田3004亩、旱地9904亩,全乡地貌属深丘陵.1990年被南部县列为蚕桑基地乡,1991年开始进行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蚕桑基地乡,形成了比较扎实的桑树基础,蚕茧生产发展较快,推广了一系列的养蚕新技术,蚕农养蚕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基地建设中闯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3.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主管部门和广大蚕业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镇安县蚕桑发展势态良好,蚕丝业已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和科技强县的主导产业,但与陕南其它蚕桑发达县相比,蚕桑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蚕桑综合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然而,镇安县蚕桑可发展资源雄厚,生产潜力大,产业化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新形势和新的机遇下,如能将栽桑建园纳入退耕还林工程,加大蚕桑扶贫力度,规范蚕桑实用技术,改变过去示范点"滥",示范性差的弊端,结合地方特点建立蚕桑综合丰产技术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蚕桑生产持续、稳步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 宝鸡是我国桑蚕生产发源地之一。据史书记载,宝鸡蚕桑生产已有5千多年历史,早在神农教稼穑,周公亶父由彬县迁自周原,即现在岐山县箭括岭下时,先民们已熟知植桑、养蚕。1980年岐山何家村西周宫殿遗址中,发掘的佩饰玉蚕和陪葬品丝绸,都显示了周代蚕桑生产盛况。秦、汉、隋、唐,宝鸡地处京畿地带,蚕桑、丝  相似文献   

5.
石泉县在八十年代初提出蚕茧万担县奋斗目标,经“六五”期间不懈努力,终于在1985年胜利抵达彼岸,成为我省第三个步入的万担县,为陕西蚕业做出了贡献。地处秦巴山区、仅有17万人口的石泉县蚕茧过万担,有其历史和自然因素,更主要的是有党的政策正确引道。这是政策与科学的力量,是《丝绸之路》的骄傲,也是全省人民的光荣,值得我们欢呼和庆贺!  相似文献   

6.
我县蚕桑产业在“八五”、“九五”十年间发展最快,平均每年增长蚕茧5万kg,1992年建立3200绪缫丝厂,年产白厂丝90t,年利税102.6万元。“九五”末,桑园面积保存到2040hm^2,桑树总株数达2500万株;年养蚕2.6万张,产茧70万kg;蚕桑产业总产值达3100万元,创利税186万元。蚕桑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10.7%,蚕桑产业在农村经济开发中占居十分重要地位,为完成“十五”蚕桑产业发展计划和实施长远发展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蚕桑产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都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发展蚕桑产业的“决定”和优惠政策,保证了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陆金凤 《北方蚕业》2004,25(4):46-47
蚕桑技术推广工作是推动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力量。现阶段,技术推广工作面临若干难题,如推广经费短缺,蚕桑生产管理制度不顺,投入明显不足等。要全面加快蚕桑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就必须采取加强领导,完善机制,革新评茧办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志洲 《北方蚕业》2000,21(3):50-52
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镇安人民在党领导下,抓住机遇,大上蚕桑.经过历届县委和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从零星栽培、农民户养到建成基地、发展为主导产业,全县已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万户"的龙型产业链,蚕桑业日臻成为富民兴县支柱产业.全县桑园面积从1949年的1公顷多发展到1999年底的2800公顷;栽桑从1949年的10万余株发展到1999年底的3569万株,户均546株;1998年全县发蚕种25850张,蚕茧产量从1949年的1.65万kg发展到70万kg;1999年春蚕再创佳绩,全县发种1.4万张,收购鲜茧45万kg;县上办起了缫丝厂,固定资产折1200万元,年产白厂丝85t,是商洛地区唯一的白厂丝生产厂家.自投产至今,已累计实现工业产值8000多万元,利税800多万元,安置600多人劳动就业;1999年蚕桑产值2200多万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9%,财政增收、相关企业创利250万元.镇安县委已把蚕桑列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今年,我县蚕桑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过去强抓硬压为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市场导向、茧价激励的工作方法,通过本县全行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又获一次大丰收.全县春、夏、早秋三季共收购鲜茧114.8吨,平均单产达27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8.5%和21%,收购均价达13.5元/公斤;特别是早秋蚕生产,全县共产蚕茧48吨,平均单产达32公斤,单产创我县八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蚕农和行业皆大欢喜.目前,全县蚕桑生产形势良好,新育桑苗166.7公顷,长势喜人,80%的合格苗已成定局;1200张种的晚秋蚕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农户秋季栽桑积极性更加高涨.  相似文献   

10.
<正> 双流县委、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依靠科技,振兴经济”号召,因势利导,狠抓桑树基础建设,培训技术力量,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促进农民脱贫致富。该县属成都市郊,很少农民养蚕。1990年全县发种1102张,比1989年发种417张增长60.9%,总产茧22833公斤,比1989年产茧11315公斤增长98.2%。今年在县委、政府统一规划下,充分利用丘陵荒坡、田边、地边、河渠边和屋前屋后空隙地栽桑发展蚕茧生产。在3年内采取一步到位的措施,实现1户1亩桑,1年3张蚕,收入超千元的目标。1991年养蚕3000张,产茧、收入翻番。目前已从广东引进桑种600公斤培育桑苗,加强现有投产桑肥培管理和嫁接良桑,  相似文献   

11.
一、蚕桑生产形势很好我县地处赣东北,有耕地面积34万亩,其中水田29万亩,全县人口接近60万,人平耕地0.50亩多一点,是个人多田少的县。种桑养蚕,历史悠久,但桑园面积不大,产茧不多,最高年产量只有300多担。三中全会以后,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我县人民发展蚕桑生产,无论是决心之大、规模之广,都是空前的。因此,在短短的两年中,使蚕桑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概括起来是:桑园迅速扩大,茧量成倍增长,队伍不断壮大,基地初具规  相似文献   

12.
<正> 丹阳县蚕桑学会于1984年11月12日召开成立大会。参加大会的首届会员共一百余名。江苏省蚕桑学会、镇江市林学会和句容、丹徒、扬中等县分别发来了贺电、贺信和派代表到会祝贺。与会同志一致通过了丹阳县蚕桑学会章程(草案),选举眭陆虎、朱恒忠为本会名  相似文献   

13.
在海宁县委、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经过充分筹备,海宁县蚕桑学会于1986年10月31日在硖石正式成立.省蚕桑学会理事长冯家新、副理事长钱旭庭以及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浙江农大蚕桑系、浙江农科院蚕桑所、嘉兴市农林局、嘉兴市蚕桑学会、德清县蚕桑学会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海宁县委、县府领导也到会向全县蚕桑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大会共收到论文、资料24篇,在会上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浙江农大副教授金伟  相似文献   

14.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有发展蚕桑生产的优越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的历届领导班子在自然条件极差的情况下,瞄准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蚕桑业,广泛发动群众,大力兴桑养蚕。经过数年努力,实现了从栽桑养蚕到缫丝加工“一条龙”的生产格局,使蚕桑生产发展成为富民富县的主导产业。1镇安县蚕桑产业的现状1.1蚕桑基地初具规模:到2005年底,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2700hm2,累计桑树2600万株,其中田坎桑2200万株。“十五”期间以四条河(旬河、乾佑河、达…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县发展石坎梯田坎边栽桑,是桑粮间作的一种好形式。本文就发展田坎桑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中段,全县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纯山区,总耕地面积35.71万亩,其中石坎梯田23.6万亩,田坎栽桑潜力大。发挥本县的自然条件优势,利用梯田坎边栽桑建园,是当地群众  相似文献   

16.
<正> 乐至县素来是蚕桑之乡。然而桑树由1980年的5300万株减少到1986年的4070万株,蚕茧由2155吨减少到1475吨,分别下降23.2%和31.4%。桑蚕生产出现了不景气现象,严重制约着茧、丝、绸优势的发挥和出口创汇的增加。振兴蚕业已成为我县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县蚕桑生产萎缩,原因何在,人言言殊,所见各异。  相似文献   

17.
18.
落实政策依靠科技振兴蚕桑诸暨市农业局何碧芳,王可荣,沈红星,俞建苗诸暨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调动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发挥了蚕业科技优势,解放了生产力,使蚕桑生产得到了发展。1993年生产蚕茧2835吨,...  相似文献   

19.
我场是一九五八年创办的,五九年栽桑养蚕,现有土地面积1,000多亩,其中桑园126亩,茶园800亩,果园360亩,水稻51亩,每年播种桑苗30至40亩,其余的均是荒地,职工人数130多人,全场分为四个生产队,蚕一队,蚕二队,果园队,茶同队.还有加工厂、猪场、兔场、机电站。今年全场收茧15,853斤,蚕茧交售后实得人民币29,237.63元。  相似文献   

20.
<正> 安康县现有桑树6700万株,1972年蚕茧产量突破万担关,1980年突破了二万担,今年可以达到三万担.安康县蚕桑生产持续大发展,主要是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提高认识蚕桑生产发展的快慢,首先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决心,安康县各级干部对蚕桑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浅到深的过程.过去,在单一经营思想支配下,总认为"粮食没上纲(即纲要),蚕桑顾不上";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