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解冀西北坝下地区春玉米施肥现状,指导农户科学施肥,2014年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和肥料养分资源投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冀西北坝下地区春玉米平均产量10 244 kg/hm2;N、P2O5、K2O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209.0 kg/hm2、106.7 kg/hm2和56.2 kg/hm2,N∶P∶K=1∶0.51∶0.27;春玉米氮肥施用不足和过量问题同时存在,施磷量偏高与施钾量偏低的农户比例分别为47.2%与52.8%,施用有机肥的农户仅占总调查农户数量的11.3%;磷酸二铵基肥配合尿素追肥的传统施肥模式在冀西北坝下地区仍占主导地位,春玉米氮肥和磷肥偏生产力分别为49.0 kg/kg和96.0 kg/kg.建议:冀西北坝下地区春玉米种植一方面应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和改进栽培技术充分挖掘产量潜力;另一方面应建立高产高效的施肥调控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用"3414"完全实施试验方案,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测土配方施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拟合肥料效应模式,以期得到最佳施肥量,提高玉米产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收入。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氮磷钾肥施肥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春玉米最大产量12141.45kg/hm2的施肥量依次是纯氮952.2kg/hm2、五氧化二磷120.3kg/hm2、氧化钾161.1kg/hm2;比例为1.00∶0.13∶0.17。最佳经济产量为10726.35kg/hm2的施肥量为纯氮409.5kg/hm2、五氧化二磷54.75kg/hm2、氧化钾54.75kg/hm2。比例为1.00∶0.13∶0.13。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对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南省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夏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氮的缺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磷,最后为钾。[结论]施肥量推荐类型:夏玉米目标产量10 500 kg/hm2,氮磷钾配比用量18∶8∶6;夏玉米目标产量9 000~10 500 kg/hm2,氮磷钾配比用量为16∶6∶4;夏玉米目标产量9 000 kg/hm2以下,氮磷钾配比用量为14∶4∶2。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南省的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为供试材料,在大田生产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模式:0 kg/hm2(N0)、180 kg/hm2(N1,基肥120 kg/hm2+追肥60 kg/hm2)、240 kg/hm2(N2,基肥120 kg/hm2+追肥120 kg/hm2)和300 kg/hm2(N3,基肥120 kg/hm2+追肥180 kg/hm2),研究不同施氮模式下2个高产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以期为该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2个玉米品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各模式先玉335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郑单958;2个玉米品种叶绿素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各模式先玉335的叶绿素含量均高于郑单958。随施氮量增加,郑单958和先玉335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籽粒产量以N2模式最高,为10 209.04 kg/hm2和11 115.08 kg/hm2;氮素利用效率以N1模式最高,为57.37 kg/kg和57.01 kg/kg,与N2模式无显著差异;总体上先玉335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高于郑单958。综合认为,2个玉米品种均以N2模式可以同步协调实现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且先玉335优于郑单958。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丽 《农技服务》2010,27(11):1414-1414,1444
为提高普定县的油菜单产,在普定县龙场乡新寨村进行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黔油19号以N∶P∶K=10∶7∶8的复合肥375 kg/hm2作基肥,尿素300 kg/hm2作追肥(腊肥占总追肥量的40%,蕾薹肥占60%)能获得高产,油菜籽产量达1 646.99 kg/hm2。  相似文献   

6.
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免耕强化栽培晚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K肥同等施用条件下,探讨了几种N肥运筹方式对免耕强化栽培晚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强化栽培晚稻在每公顷施N量为135、165、225kg的情况下,单位面积产量随着施N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较高施N水平(225kg/hm2)下,以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为50∶20∶20∶10的施N比率产量最高;在中、低施N水平(165kg/hm2、135kg/hm2)下,以50∶10∶30∶10的施N比率产量较高,但以中施N水平(165kg/hm2)和50∶10∶30∶10的施N比率生产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池州市贵池区潴育性水稻土—沙泥田土种的晚稻田进行田间肥效校正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推荐最佳施肥量为纯N180kg/hm2、P2O575 kg/hm2、K2O 90 kg/hm2。氮肥分基肥、蘖肥、穗肥,3次比例为5∶3∶2;磷肥全作基肥;钾肥分基肥、穗肥,比例为5∶5;增施油菜饼肥375kg/hm2,配合科学的水浆管理,配方施肥平均产量6 945 kg/hm2,收益14 742.15元/hm2,分别比习惯施肥增加10.5%、2.07%。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钾用量对芝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施用不同水平的氮、钾肥,研究其对芝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N 120kg、K2O225kg、P2O545kg,磷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氮肥按基肥∶苗肥∶荚肥为5∶2∶3施用,钾肥按基肥∶荚肥为7∶3施用,其产量最高,为1553.8kg/hm2。  相似文献   

9.
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探索硼锰铜复合微肥不同施用技术对超级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出效果好的施肥技术进行推广。试验结果:施基肥、抛秧后10 d、幼穗分化1期分别施硼锰铜复合微肥10.0 kg/hm2获得的产量效益最好,产量为8 405.5 kg/hm2、净效益28 777.8元/hm2,比基肥施30.0 kg/hm2和基肥、抛秧后10 d分别施15.0 kg/hm2,增产710.2 kg/hm2和383.5 kg/hm2,净效益增2 556.7元/hm2和1 380.6元/hm2。建议推广基肥、抛秧后10 d、幼穗分化1期各施硼锰铜复合微肥10.0 kg/h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镇稻10号机械水直播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镇稻10号比其他3个品种产量都高;镇稻10号播种越迟,产量越低,且抽穗和成熟期都推迟;适宜的播种量为45~60kg/hm2;总施氮量为270kg/hm2,氮、磷、钾的比例为1.00∶0.35∶0.80,基肥:穗肥为6∶4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沿江潮土区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纯氮285 kg/hm2时,沿江潮土区机插水稻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蘖Ⅰ肥∶蘖Ⅱ肥∶穗肥=0.3∶0.1∶0.1∶0.5产量最高、效益最好,产量达8 160.5 kg/hm2,经济效益为21 295.5元/hm2,产投比为9.99。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施用比例对扬麦16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225 kg/hm2时,基肥∶返青肥∶拔节肥∶孕穗肥以7∶0∶6∶2时,穗数、穗粒数最多,产量最高,达到6 462.69 kg/hm2。  相似文献   

13.
融安县超级稻配方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安县丘陵地区砂页岩母质发育的潴育沙泥田超级稻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配施可以促进禾苗早发多发分蘖,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明显增多,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在试验条件下,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增产14.1%~25.9%,增效1331~3041元/hm2。相同氮磷钾用量,即总施肥量纯氮159kg/hm2、五氧化二磷30kg/hm2、氧化钾120kg/hm2,按基肥∶蘖肥∶穗肥氮肥为46.4∶38.6∶15.0、钾肥为40∶30∶30施用的产量高达10117kg/hm2,比基肥∶蘖肥氮肥为46.4∶53.6、钾肥为40∶60增产10.36%,利润提高12.42%,产投比提高0.63。  相似文献   

14.
氮肥用量和运筹方式对机插早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25 kg/hm2的范围内,机插早稻的单位面积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函数关系,其关系式为y=-0.0742x2+28.979x+4068.3,即当施氮量为195.3 kg/hm2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与习惯施肥方法(基肥∶蘖肥∶穗肥=7∶3∶0)相比,适当增加分蘖肥的施用比例,有利于机插早稻产量的提高,在大田总施氮量为180 kg/hm2的条件下,施用比例以基肥∶分蘖肥∶穗肥为4∶5∶1或5∶4∶1的运筹方式为佳。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技术对玉米产量、品质及效益具有明显的影响。施基肥+苗肥+穗肥+粒肥供肥均匀平稳,对促进玉米营养生长、增加有效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改善玉米品质效果最为明显,产量达8 839.5 kg/hm2、净效益27 633.0元/hm2。比施基肥+苗肥+穗肥增产426.0 kg/hm2,增长5.1%,净增效益1 491.0元;比施基肥+穗肥增产876.0 kg/hm2,增长11.0%,净增效益3 066.0元;比施基肥+苗肥增产1 309.5 kg/hm2,增长17.4%,净增效益4 567.5元。  相似文献   

16.
2012年青阳县中稻肥料试验结果表明,3种施肥方法,还是以稳前攻中均衡施肥好,产量高,效益好,尤其是稳前攻中第2种施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3∶0效果最好。青阳地区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80 kg/hm2、五氧化二磷75 kg/hm2、氧化钾120 kg/hm2。施肥比例以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3∶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2012年青阳县中稻肥料试验结果表明,3种施肥方法,还是以稳前攻中均衡施肥好,产量高,效益好,尤其是稳前攻中第2种施肥比例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3∶0效果最好。青阳地区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80 kg/hm2、五氧化二磷75 kg/hm2、氧化钾120 kg/hm2。施肥比例以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3∶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博乐市玉米“3417”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指导玉米科学施肥,在博乐市进行玉米"3417"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田土壤供氮量为211.5 kg/hm2,供磷量为100.8kg/hm2,供钾量为253.8 kg/hm2,属中肥力水平;该试验田最佳施肥方法为基肥、追肥结合,基肥施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的全部,尿素总量的20%,65%、15%的氮肥分别作追肥进行使用;在当地最优施肥量基础上,施锌肥22.5 kg/hm2,玉米产量为13 333.3 kg/hm2;施锰肥30 kg/hm2,产量为13 500.0 kg/hm2,施硫肥30 kg/hm2,产量为12 666.7 kg/hm2,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山丹县地膜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山丹县灌耕土上种植地膜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N 333.6 kg/hm2、P2O5232.35 kg/hm2、K2O 104.7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2 391.05 kg/hm2,N、P2O5、K2O配比为1∶0.70∶0.31。  相似文献   

20.
“甬优6号”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6号的不同播种期、秧龄、种植密度和施肥技术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其合理的播种期为6月20-30日、秧龄弹性大(30-46d)、连晚种植密度18.0-19.5万/hm2为宜;单晚施纯氮量以240-255kg/hm2较合适,按基肥∶促蘖肥∶穗粒肥比例7∶2∶1或6∶3∶1较好,纯钾施用量应在75kg/hm2以上;最高产量可达9990kg/hm2,平均产量达857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