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茶世界》2017,(8)
<正>红茶是近代世界各类茶中产销量最大的一类茶,约占世界茶叶消费及贸易总量的80%以上。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世界各国的红茶都起源于中国。中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有中国特有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也有与印度、斯里兰卡相类似的红碎茶。本文简介中国福建省特有的小种红茶与三个工夫红茶的发展历程及其品质特征。一、小种红茶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  相似文献   

2.
小种红茶是我国福建省特有的红茶品种,并被誉为世界红茶的鼻祖,而产自武夷山桐木关的正山小种红茶更是茶中珍品,它开创了十七世纪中国茶叶进入欧洲的新纪元,成为品质最好的中国茶的代表。由于其产地和产量有限,且历来主销欧洲市场,以至国内依然是藏在深山无人识,但其在欧洲荷兰、英国等国却有几百年的品饮历史,并演绎形成了内涵丰富、丰硕华美的红茶文化。  相似文献   

3.
林更生 《福建茶叶》2014,36(6):59-60
1 中国红茶扬全球本文所说的“闽红”是指产于福建的小种红茶(烟小种)和闽红工夫红茶(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红茶,亦称全发酵茶.始于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先有星村小种红茶,继而产生各种工夫红茶.清·刘靖《片刻余闲集》:“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为行家萃聚.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乌,皆私售于星村各行.”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制成.品质特点为红汤红叶.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主产于福建、安徽、云南、江西、湖南、海南、四川、贵州、浙江、江苏、广东、广西和台湾.是我国的主要出口茶类.19世纪80年代以前在世界茶叶市场上占重要地位,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福建武夷山、天山是茶树物种起源"隔离分布"演化区域,武夷山市桐木关乃世界红茶的摇篮地。正山小种红茶被公认为红茶的鼻祖。武夷红茶,早于16~17世纪传播到西方。19世纪,中国武夷山市等地茶种和制茶工艺被英国人秘传到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福建红茶有正山小种和工夫红茶,后在印、斯等国又衍生有红碎茶,从此形成世界红茶三大品类。到21世纪初,中国茶种、种茶技术及制茶工艺已传到世界60余个国家和地区,至2015年全球茶叶出口总量196.2万吨,其中红茶出口量为153.4万吨,占出口总量的78.19%。世界茶叶消费以红茶为主。红茶成为世界第一大茶类。  相似文献   

5.
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始祖,并首次打开了中国茶叶的世界市场。福建红茶曾很受欢迎,但她也经历了命运的低潮期,现在市面上再度掀起红茶热。本文概述了福建红茶(正山小种、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发展现状,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丁勇 《广东茶业》1999,(3):39-41
工夫红茶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产品,数百年来为中国茶业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在世界茶叶市场尤其是西欧市场一直颇受消费者的亲睐,也是中国红茶中足以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红碎茶相抗衡的红茶品类。世界驰名祁红、滇红、粤红等工夫红茶享誉海内外,拥有较为稳定市场份额,其中祁门工夫红茶更被誉为“芬中英豪、群芳最”。近年来,随着红碎茶热的兴起,工夫红茶的生产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和冲击。当前,我国茶业已形成了名优茶比重增大、多种茶类并举的产业格局。从而,工夫红茶的原料质量难免会产生负面影响,成品茶品质与以前相比也有所降低。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如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世界最早生产和饮用红茶的国家。福建是红茶的发源地。中国红茶之起源,早在明代初期(1368~1375)就有生产红茶的记载(刘基《多能鄙事》中有:“兰膏茶”、“酥签茶”均以红茶调制);17世纪初,福建省武夷山已盛产小种红茶。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中国小种红茶(souchong)--“武夷(Bohea)”运往荷兰,1618年和1650年又相继将中国红茶运往英国、西欧和北美等国家,  相似文献   

8.
林铭  姚信恩 《福建茶叶》2011,33(5):32-36
中国红茶最早出现的是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一带的小种红茶,以后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1875年前后,工夫红茶制法由福建传至安徽祁门一带,继而江西、湖北、台湾等省都大力发展工夫红茶。本世纪50年代以来,除福建、安徽、江西、湖北等省外,四川、浙江、湖南、云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也普遍推广发展工夫红茶生产。  相似文献   

9.
桐木关红茶是世界红茶的开拓者,18世纪我国的红茶制法传到印度和斯里兰卡等其他国家。又作为贸易,成为世界上生产,消费,饮用最多的茶类。红茶按条索和外形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其中工夫红茶又分机械制作工夫红茶和传统手工制作红茶,但工序和原理基本一致。中小叶种的浮梁红茶与大叶种的英德红茶,在历史,产地,品种和成品茶的品质特征都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三大红茶香飘广州茶博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广州茶博会组委会透露,安徽祁门红茶、云南凤庆的滇红、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等中国三大红茶将首次同台亮相。集祁门香、王子香、群芳最等美誉于一身的祁门红茶是与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齐名的世界四大红茶之一,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国事礼茶,并且远销英国、荷兰、德国、日本、  相似文献   

11.
侯凯东 《中国茶叶》2011,33(6):22-22
去年参加了广东省评茶师福建考察团,参观考察了部分福建茶叶生产单位。在世界红茶发源地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其间,调研学习了正山小种红茶的传统加工工艺,了解了松烟香的由来。现在社会上很多朋友对正山小种红茶的松烟香不了解,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烟熏味,现将情况介绍如下。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始祖,正山小种红茶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出现。成书于明朝中期(约16世纪)的《多能鄙事》曾提及"红茶"这一名称,是现存最早的记录。正山小种红茶是17世纪英国皇家用茶,曾风靡欧洲上流社会,盛  相似文献   

12.
红茶为世界主流茶类,约占世界茶叶产销量的80%。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山星村,兴盛于福建福安坦洋。因此,以历史为起点,客观而现实地介绍坦洋工夫红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茶产业茶文化在世界茶叶市场中的地位,为福建红茶持续发展打造一片广阔天空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小种红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外销红茶,畅销国内外市场,它具有独特的制造工艺和品质特征。小种红茶主产在福建崇安县星村桐木大队一带,故称为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由于过去是在星村加工出口,故也称为星村小种红茶。  相似文献   

14.
陈天志 《中国茶叶》2012,(12):16-17
工夫红茶是中国特有、独具风格的红茶产品,也是传统出口茶叶商品,曾一度垄断了整个世界红茶市场。随着内销红茶比重连年上扬,工夫红茶内销市场也日趋火爆,工夫红茶的再次崛起,为闽中腹地-尤溪县茶业创造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利用当地丰富的主栽良种福云6号、梅占等为优质鲜叶原料,借鉴名优绿茶的加工工艺进行尤溪特色工夫红茶制作,探讨在烘干与造型工艺相结合,创新开发出具有眉形、螺形等各种特色外形的高档红茶,达到汤色橙红或红亮、香高味醇的新型高端特色工夫红茶的品质特征,促进更多高档新产品抢占市场。  相似文献   

15.
工夫红茶为中国所特有。目前,我工夫红茶主要销往波兰、苏联、英国、西德、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虽然目前世界红茶市场上工夫红茶贸易量占的比例很小,还不到2%,但它的卖价一直比较稳定,且处于较高水平,不象红碎茶那样价格有大起大落变化。如1985年我国出口工夫红茶13583.57吨,金额3062.22万美元,平均单价为每吨2254.35美  相似文献   

16.
同一事物古今中外称呼不同,或是同一称呼异时易地所指的事物不同,这是不足为奇的。现今对我们来说,“武夷茶”一般指的是福建崇安武夷山所产的乌龙茶。“工夫”则指的是工夫红茶,是红茶的一种,与现在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地所产的红茶本质相同而外形和香味有所区别,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的制法大同,而工艺处理有差别。“小种”指的是小种红茶,是中国特产的有松烟香味的红茶,它的制法类似工夫红茶,但某些过程又相似于乌龙茶的制造工艺。 武夷茶早在第九世纪初唐光启(885~888年)进士徐《谢尚书惠腊面茶》诗:“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惋轻函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  相似文献   

17.
世界红茶起源于中国,福建武夷山是红茶的故乡。武夷山桐木源(今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小种红茶的发祥地,因此武夷山正山小种是世界红茶的始祖。  相似文献   

18.
红茶近年世界茶叶年贸易量约75万吨,其中红碎茶70万吨,占92%,工夫红茶8千吨,占1%。工夫红茶为我国特有,销量虽小而价高,在国际红茶竞销上,是我国扬长之品。  相似文献   

19.
紫笋红茶是绿茶生产强省——浙江省长兴县近年采用夏秋季-芽-叶制作而成的红茶产品。本文介绍了紫笋红茶(包括条茶工夫红茶和饼茶)加工工艺,并对其产品品质进行了鉴定。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长兴夏季工夫红茶外形和秋季工夫红茶香气超过对照福建一级工夫红茶5分,汤色超过对照2—4分,滋味和叶底得分均接近对照;红饼茶外形美观,香、味品质良好,其中秋季红饼茶还带有花香。理化检测结果表明,紫笋红茶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虽然氧基酸含量偏低,但咖啡碱较对照要低。紫笋红茶品质已经达到优质红茶标准,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0.
"工"与"功"发音均为"gong",读音相似,方言亦如是.故茶文化界把饮功夫茶写成"工夫"茶;而把中国红茶类的"工夫红茶"写成"功夫红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