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收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鉴定、创新和利用,在玉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有300个玉米地方种族,但广泛开发利用的只有5~6个。种质资源狭窄也是当前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的突出矛盾,杂交玉米育种中每一次突破性品种的诞生,总是以突破性的基础材料和自交系为前提。为了扩大玉米遗传育种的种质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种家对热带。  相似文献   

2.
玉米的进化分类研究及其育种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群体若干共同特征为依据将玉米群体划分为"种族",是对玉米变异性的自然分类。根据种族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可以追溯种质的来源与演化.40年代对墨西哥玉米地方品种的搜集和根据形态性状进行的分类导致世界性的玉米种质搜集和形态分类学进化研究,搜集到的种质被划分为大约300个种族.数值分类学方法、染色体组成的研究方法和生化基因标记的应用使玉米进化和分类的研究更加深入.对染纽频率的地区分布和品种分布的研究,揭示了美洲玉米的驯化中心和迁移路线.玉米的进化研究结果可以使育种家从总体上认识玉米种质,推动育种家对新的高产杂种优势模式的探索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龙江省1980~1996年间种植面积在1.0万hm~2以上的,占种植总面积80%以上的玉米杂交种亲本的分析,发现全省生产用的种质在80年代主要集中在旬11、Bup44、大黄46和冬黄等骨干系上,进入90年代后逐渐转向以Mo17类亚群、唐四平头群为主阶段,亲本应用过度集中是造成种质基础日趋狭窄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基础种质改良与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玉米种质资源扩增、外来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和利用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指出玉米种质资源狭窄的危害及扩增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并对未来玉米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20年来,我国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玉米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主要集中在唐四平头、旅大红骨、lan-caster和ReidYellowDent等四大种质类群上,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狭窄和遗传脆弱性已成为人们十分担心的问题,为了开发新的种质资源,扩大玉米遗传育种的种质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育种家对热带、亚热带及美国等外来种质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引进、改良驯化和导入利用等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国十分丰富的地方种质资源,其优良种质虽然在玉米育种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目前利用较少。充分开发地方种质资源、进行种质扩增和杂交种选…  相似文献   

6.
浅谈美国玉米种质在中国玉米育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品种的换代更新离不开种质的创新,外来种质是我国玉米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来源。本文简要分析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的美国优良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取得的成就、种质特点及改良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浅淡美国玉米种质在中国玉米育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品种的换代更新离不开种质的创新,外来种质是我国玉米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来源.本文简要分析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的美国优良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取得的成就、种质特点及改良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浚 M9 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外引种质为基础,历经多年科研攻关,成功选育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属于塘四平头类种质。该自交系综合抗性强、配合力高、品质佳,在品种选育和种质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功选育出浚单 509、永优618 等多个国(省)审玉米品种,浚 96、浚 M97 等多个优异玉米自交系,构建了 1 个配合力高且综合抗性强的父本群。浚 M9 的选育能丰富黄淮海地区抗性玉米种质,可为国外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供路径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sh_2wx甜糯玉米种质利用研究,是利用现有sh_2甜玉米种质材料和糯玉米种质材料,通过杂交分离技术,创制新型sh_2wx甜糯玉米种质,并利用构建的新种质,选育出更适合鲜食玉米、速冻保鲜玉米市场需求的甜糯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玉米自交系合344的利用研究,证明合344对黑龙江省中早熟玉米育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浅析了合344的保纯方法,探讨了合344在种质改良、创新和拓宽黑龙江省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贵州乃至全西南地区的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鉴定、筛选和研究利用严重滞后的实际情况,简要慨述玉米耐瘠种质的鉴定技术体系。科学的耐瘠鉴定技术体系是使真正的玉米耐瘠材料得到保存和充分研究利用,实现种质扩增,使玉米育种有所突破的一大途径。  相似文献   

12.
8个CIMMYT玉米群体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是解决目前我国玉米育种遗传基础狭窄的重要途径,同时只有选用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种质进行改良,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本研究综合评价了8个CIMMYT玉米群体在武汉生态环境下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供试CIMMYT玉米群体诸性状均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可以用来拓宽现有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成就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玉米种质资源是选育优良品种的遗传物质基础,搜集原始素材,拓宽种质基础,开展种质鉴定,创新和利用,在玉米品种改良工作中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4.
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玉米育种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了玉米域带分布不同的玉米种质特点,重点阐述了在温带地区如何利用热带种质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以育成的温带育种用的热带种质优良自交系S37为例,说明在温带地区玉米育种如何利用热带种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优质蛋白玉米(QPM)是过去植物育种领域中取得最意想不到的成就之一,它的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从而改善玉米蛋白质品质,因此其营养价值优于普通玉米。文章回顾了优质蛋白玉米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优质蛋白玉米研究的发展历程,提出政府支持,重视科技投入,加强研究力度,实施多学科合作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引进利用,加强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把普通玉米自交系和杂种优势群转育为优质蛋白玉米资源,挖掘新的种质源,探索新的检测方法和应用领域,形成科研——种植——加工业——养殖业产业链联合开发是中国优质蛋白玉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外来玉米种质资源在广西的利用潜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70年代以来广西从国外引进玉米种质资源的概况、利用途径、效果和玉米抗病育种的新进展,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玉米种质在相应施肥情况下的产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翔  陈泽辉 《种子》2001,(1):37-39
利用不同类型玉米种质在相应施肥情况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玉米种质Ac8328BNC1在不同施肥情况下,667m^2产量以④施底肥和追肥最高,314.71kg,②只施追肥次之,207.41kg,①不施底肥和追肥最低,67.27kg,且差异要显著,说明在肥力下、低等地,玉米正常施肥(施底肥和追肥)的重要性和施追肥的必要性;不同类型玉米种质在相同施肥情况下,667m^2产量以9331最高,393.99kg,Ac8328BNC1最低,314.71kg,但差异不显著,说明抗旱耐瘠群Ac8328BNC1是适宜贵州的优良玉米种质资源,应加在利用研究力度。  相似文献   

18.
贵州山区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与改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贵州从国内外引进玉米种质资源的概况,利用途径、效果等问题,提出对其(外来种质)利用与改良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概括总结了80年代以来引入、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现状和进展,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建议,低纬度玉米种质引入高纬度后,因生态环境不同导致性状发生变化,但不同材料、不同性状间差别较大。其中穗位的温光反应敏感程度大于株高,雌穗分化比雄穗敏感;热带种质的利用,因温光反应程度的不同,应分别采用直接、间接等方法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早熟优良玉米种质资源匮乏,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可持续发展中重要的限制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黑龙江省玉米杂交种利用现状及主要种质基础,对于指导黑龙江省玉米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根据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的有关统计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十五”、“十一五”期间每年种植面积在超过3.33万hm。的玉米品种种质基础和血缘,研究了黑龙江省玉米主要种质资源和杂种优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