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治祥 《耕作与栽培》1998,(3):25-25,47
水城是贵州西部的高寒山区,大部分土地分布在1200~1900m;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在4669hm2。左右,占全县粮食总种植面积的8%左右,产量则占全县粮食总种植面积的8%左右,产量则占全县粮食总产的14%以上,在我县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推广杂交水稻优良组合及相应的配套技术、是水稻增产的有效措拖。我县自1987年引种杂交稻6.67hm2在发耳试种成功以来,随着育秧技术的不断改进,杂交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年在水稻生产上推广旱育稀植育秧技术以后,使杂交水稻的种植面…  相似文献   

2.
沿黄稻区麦茬直播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常规水稻栽培相比,水稻直播栽培有省时省工的优势,高产的重点是把握好一播全苗、杂草防治、肥料运筹、水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从一播全苗、巧除杂草、肥料运筹、科学管水及病虫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麦茬直播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舒启成 《耕作与栽培》1996,(2):25-26,41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子浅析舒启成(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农技站)我镇通过对水稻旱育稀植不同播种量、移栽叶龄,栽插密度和不同N肥运筹方式的对比试验和大区示范,获得亩均增产8.55%、亩净增纯收益97.75元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试验示范中不...  相似文献   

4.
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的增产机理茅弼华,谢成林(江苏省扬州市农业局225002)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近年来在我市的推广应用逐年扩大,1995年推广应用4.86万hm2,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该项技术突出的特点是省秧田、省水、省肥料、省种子、省工、增产、增……  相似文献   

5.
3种供试水稻品种的营养需求存在差异,生育期间吸收氮、磷、钾的绝对量以郑稻6号最多,黄金晴最少;郑稻6号对氮的吸收积累在生育中前期相对较低,在抽穗至成熟阶段相对较高。因此,施肥时应充分考虑品种需肥特点,以保证高产高效。水稻叶色与施氮量相关,低氮时水稻倒二叶叶色值(SPAD)变幅为41.8~22.1,中等施氮量时为44.3~26.4,而高氮量时为44.6~32.3。采用中等施氮量(N225.0)时,水稻齐穗前叶色值一直保持在37以上,且后期叶色绿而不浓。因此认为,水稻齐穗前倒二叶SPAD值37可作为是否追施氮肥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水稻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的机理与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旱育秧具有较多总根数、白根数和绿叶片数,从而使得其分蘖的发生、干物质积累表现出优势,为充分挖掘水稻生产潜力,实现超高产群体打下基础。超高产群体产量构成为穗粒兼顾型:即穗数17万/667m^2以上,穗实粒数150粒以上,结实率90%以上。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为前促、中稳、后攻。  相似文献   

7.
水稻中后期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我国部分地区单季稻面积大量上升。由于单季稻生长季节长,条件适合多种病虫为害,因此,单季稻的病虫比双季稻要严重。目前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的中后期主要病虫,仍以水稻螟虫(以二化螟为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稻曲病,以及杂交稻后期综合症等。根据近年各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经验,要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保证水稻丰收和生产出安全稻米,对水稻中后期主要害虫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徐世宏 《作物杂志》1995,11(4):14-16
旱育稀植小苗的栽培技术徐世宏(广西区农技推广总站530022)水稻旱育小苗稀植栽培技术(简称旱育秧,下同)是日本专家原正市先生研究的一套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它采用旱地耐寒育秧、小苗带土移栽、重施基肥及增加中后期施肥的比重、节水灌溉等措施,从水稻的播种...  相似文献   

9.
李颖  李娟  唐义  李丹 《种子世界》2021,(9):0072-0074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调整水稻结构,优化水稻产业布局,促进优质水稻的发展,我国水稻产量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水稻是贵州省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常年占总粮食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水稻病虫害逐渐呈加重趋势发展,进一步增加了治理的难度。病虫害防治技术关系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文中首先分析了水稻病虫害具有逐年加重、造成损失大、新病虫害发生等特点,增加了病虫害治理难度。在这个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选种、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耕作模式,以及当前贵州省省水稻病虫害技术研究发展方向,为地方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郑海发 《中国种业》2012,(11):76-77
北方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北方一季稻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从品种选择、苗床管理、本田管理等各个重要技术环节介绍该项技术的应用,特别突出旱育壮种、控水育秧、本田稀插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沿黄稻区水稻品种结构,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对征集到的1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多点展示。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展示点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和抗病性表现不同。其中,新香粳1号、新稻89、新丰12、新科稻37、郑稻C42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抗逆性,且生育期适中,适宜在沿黄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阮伟江 《作物杂志》1998,14(6):23-24
广西于1991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经试验示范,在坚持这项技术的肥床旱育、重视水稻根系培养的基础上,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探索和改进,使这项技术更适应广西生产实际,操作更方便。因而,推广应用效果显著,到1998年推广面积超过广西水稻播种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13.
水稻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发生期:2代6月下旬~7月上旬,3代7月下旬~8月上旬,4代8月下旬~9月上旬。防治适期:各代的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指标:每亩3000个新虫苞。药剂:每亩用40%毒死蜱100毫升,或25%虫除净90毫升/亩加好乐士60克/亩。使用方法:田间灌水3~5厘米,每亩对水30公斤在傍晚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4.
李章模 《作物杂志》1993,9(1):33-33
近几年在北方稻区,每年推广应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面积达2千多万亩,但由于一些农户尚未掌握此项技术的实质,影响发挥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增产效果。一、秧苗素质差是育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1.选择秧田地不合理多数秧田设在低洼处或本田中,本田灌水泡田时秧田水分过大,失去了旱育的基础,这是造成秧苗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5.
杨耒义 《作物杂志》1998,14(2):24-24
水稻直播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杨耒义(海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口570203)我国水稻直播栽培一般在气候寒冷、稻作生长季节短、田多劳力少的地区采用。1995~1997年,我省琼山、文昌市直播稻累计面积7万hm2,平均产量4527kg/hm2,最高877……  相似文献   

16.
蔡树良 《作物杂志》1994,10(1):34-35
高寒山区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蔡树良(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科委616350)四川凉山州地处云贵高原北部的大凉山区,属立体农业气候,寒地水稻分布在海拔1800~2600米地区。全州寒地稻田50万亩。寒地水稻最突出的问题是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季节短,产量低……  相似文献   

17.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我国“十五”重点推广的高产高效节本技术,对于防御水稻“两寒”和春早,增产节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生态旱育秧试验示范,是贵州省旱育稀植推广进一步发展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挖掘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节本增效的潜力,根据省农技总站、省能源办的安排。在雪洞镇界牌村开展了水稻生态旱育秧沼肥培肥不同用量试验。  相似文献   

18.
1壮秧标准 秧龄30~35d,叶龄3.1~3.5叶,株高13cm左右,100株地上干重2.5g以上。 2前期准备 要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水源方便能建造大中棚的地方作新基质育苗田。人工手秧和机械秧均以1:100计算。  相似文献   

19.
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灾变预警及关键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针对的产业问题:稻瘟病、纹枯病、病毒病及稻飞虱、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稗草等是引起我国水稻产量损失、品质下降的主要病虫草害,年发生面积超过1亿公顷次。由于目前缺少安全、有效、实用的防控技术,生产上大多依靠化学农药防治,致使生态系统污染严重、稻谷农药残留超标、病虫害猖獗并长  相似文献   

20.
薛应征 《种子科技》2010,28(7):40-41
沿黄稻区是我国著名的优质稻米产区。光热水资源充裕,尤其是水稻灌浆结实期气温适宜.昼夜温差大,极有利于稻米的高产优质,造就了享誉华夏的“原阳大米”。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稻米品质的要求向营养健康无公害方向发展,因此对水稻栽培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笔者根据多年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沿黄优质粳稻高产栽培技术,供有关部门和广大稻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