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产地和类型香料烟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香料烟,进行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以新疆为代表)烟叶含糖量在17.34%-26.56%,总氮在0.95%-1.43%,烟碱在0.34%-1.79%,蛋白质含量在5.11%-8.29%之间,醚提物含量在2.39%-7.99%,湿润区(以湖南为代表)烟叶含糖量在4.48%-8.65%,总氮含量在1.26%-1.66%,烟碱人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秸秆覆盖对我国北方半干旱区不同降雨量和积温条件下小麦产量的影响,利用Meta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秸秆覆盖和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我国北方半干旱区不同降雨量和积温条件下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半干旱区”、“秸秆覆盖”和“小麦产量”为关键词搜集、筛选并整理1970-2019年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建立综合文献数据库。分析秸秆覆盖、不同秸秆覆盖量、不同年均降雨量和不同年均积温与小麦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以增加北方半干旱区不同降雨量和积温区域的小麦产量,主要通过增加有效穗数使小麦平均增产12.77%;当秸秆覆盖量为6 000~9 000kg/hm 2时,小麦增产率最高,为14.49%(9.01%~20.52%,CI>95%);当年均降雨量为200~400mm时,小麦增产率最高,为19.36%(9.86%~28.49%,CI>95%);当年均积温为0℃~3 000℃时,小麦增产率最高,为19.56%(16.36%~22.39%,CI>95%)。此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北方半干旱区不同降雨量和积温区域采用秸秆覆盖技术栽培小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菊花 《种子世界》2007,(12):25-26
宁南山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包括8个市县,海拔1343~1920m,气候差异较大,可分为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阴湿区三大生态气候区。玉米是宁南山区的主栽农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7万hm^2左右,多年来以中单2号、掖单19、登海1号、长城706为主推品种。这些品种种植时间长,产量低且不稳,病害发生严重,尤其是掖单19易发生黑粉病,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慢。  相似文献   

4.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干旱半干旱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该区目前碳循环研究现状对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概述了碳循环的基本概念,归纳了影响干旱半干旱区碳循环的环境因素(辐射,温度,水分条件等),并总结了目前该区域碳通量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最后提出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1)不同时空尺度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2)碳源/汇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过程的研究;(3)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循环;(4)制定统一的野外监测与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区集水高效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集水农业在半干旱区水保型农业发展阶段中形成的必然性,论述了集水农业产生的理论基础、区域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对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性的作用,指出集水农业技术在恢复植被、环境治理、作物抗旱稳产、设施农业水分供给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具有生产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社会适宜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6.
张菊花 《种子世界》2006,(11):48-49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与陕西、内蒙古交界,南靠黄土高原,北界毛乌素沙漠,属中温带干旱区,气候特点是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无霜期短。年均降雨量273.5mm全县耕地面积8.7万hm^2,包括水浇地1.6万hm^2。其中引黄灌溉1.3万hm^2,井灌0.3万hm^2,水资源十分贫乏。但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2892h,有效积温2945℃,年均温度8.3℃。而且昼夜温差大,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2005年我们引进西瓜杂交种进行制种试验,种子平均产量375kg/hm^2。西瓜杂交制种中,保纯去杂工作尤为重要,现总结出各生育期的关键技术环节,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不同播种量处理对甘肃省3个不同生态区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分别以陇中2号、兰天36号和铜麦6号为材料,设置5个播种量水平,低温半干旱区和半湿润易旱区为150.0、187.5、225.0、262.5和300.0kg/hm2,半干旱区为112.5、150.0、187.5、225.0和262.5kg/hm2。研究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群体结构的变化特性和不同区域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低温半干旱区、半湿润易旱区和半干旱区适宜播种量依次为187.5、225.0和225.0kg/hm2,最高产量分别是5 472.0、5 730.0和7 271.4kg/hm2。随种植密度的升高,各生态区小麦产量、穗数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穗粒数随之减小,千粒重无明显变化;基本苗和分蘖成穗率随密度的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一致;地上部生物量随密度增大呈增加趋势,半湿润易旱区和半干旱区不同播种量间地上部生物量差异显著;在相同的播种量下(150.0和225.0kg/hm2),不同区域的产量差异较大,以半干旱区平均产量最高,半湿润易旱区次之,低温半干旱区最低。  相似文献   

8.
延长加工番茄供应期的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工番茄生产企业由于受原料供应期的限制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能及经济效益,同时也影响了番茄菜农的种植热情和经济收入。针对这种问题本文作者划分出石河子地区适宜延长采收的天山前山温和半干旱区和提早供应的准噶尔盆地中南部温暖干旱区,并着重在加工番茄的提早采收和防止早衰及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了详细具体的措施,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七团属于大陆性北温带半荒漠气候区。地势开阔,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春长、夏季炎热、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全年无霜期130~199d,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943.5h.年平均降雨量225.7mm,年平均气温9.3℃,≥10℃的有效积温3400℃左右,为杂交玉米种的繁育营造了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和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0.
旱作土壤少免耕对作物生长发育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陇中半干旱区应用少免耕技术,可以提高作物出苗率,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叶面积系数;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产量,干旱年份效果更为显著。就不同耕法而言,免耕优于少耕,少耕以二耕一耱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陇中半干旱区应用少免耕技术,可以提高作物出苗率,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叶面积系数,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产量,干时年份效果更为显著。就不同耕法而言,免耕优于少耕,少耕以二耕一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吉林滴灌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滴灌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规定了半干旱区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中的材料及设备、选地整地、播种、铺带覆膜、水分管理、养分管理、水肥耦合、设备维护等内容,适用于西部半干旱区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此管理措施可有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实现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辽西半干旱区抗旱高产玉米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分是制约半干旱区玉米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严重影响玉米产量。为了有效筛选出适合辽西半干旱区应用的春玉米品种,在2007~2008年开展了田间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地受品种影响,在统计学上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丹玉39相比,郑单958、东单90、辽单565的产量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辽单565、郑单958与对照的WUE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结果表明,郑单958和辽单565两个品种的应用能够实现获得高产的同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适宜于东北半干旱区推广和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香料烟,进行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以新疆为代表)烟叶含糖量在17.34%-26.56%,总氮在0.95%-1.43%,烟碱在0.34%-1.79%,蛋白质含量在5.11%-8.29%之间,醚提物含量在2.39%-7.99%。湿润区(以湖南为代表)烟叶含糖量在4.48%-8.65%,总氮含量在1.26%-1.66%,烟碱含量在0.21%-0.74%,醚提物含量在5.98%-7.28%。半湿润区(以河南汝阳为代表)香料烟含糖量在9.41%-24.92%,总氮含量为1.27%-1.99%,烟碱含量在0.60%-1.69%,醚提物含量为2.92-8.09%。半干旱区(以陕西宜川县为代表)香料烟含糖量在10.20%-17.78%,烟碱含量在0.52%-0.81%,总氮含量在1.30%-1.50%,蛋白质含量在7.56%-9.0%。同一地区砂砾质黄粘土(肥力低)生产的香料烟糖含量和醚提物含量高,总氮和烟碱含量低。同一地区芳香型香料烟的含糖量较吃味型高,而总氮和烟碱含量较吃味型低。  相似文献   

15.
保水剂包衣对春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在辽西半干旱区褐土农田,应用几种保水剂,对春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包衣处理能够促进小麦出苗,出苗提前1-2d,出苗率提高6.5%-11.1%,能够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增产幅度达到7.46%-12.66%,产投比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旱地马铃薯茬免耕法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免耕、翻耕对照试验,从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导水率、小麦的生育性状等方面,比较研究了内蒙武川半干旱区马铃薯茬小麦免耕栽培法的效应,通过比较研究得出,免耕法不失为解决当地马铃薯茬严重缺水、保水保墒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研究半干旱区玉米应对不同栽培模式的生理响应机制,为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种植提供有效的栽培模式.采用大田试验的方式,设置对照模式(CK)、农户习惯模式(T1)和优化栽培模式(T2)3种栽培模式,研究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生长发育、叶片生理特性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和T1处理相比,T2处理玉米在成熟期...  相似文献   

18.
降水是定西半干旱区的唯一水资源,提高降水利用是当前旱地农业研究的中心内容,降水少,分布不均,年际变率大是该区降水的基本特点,春小麦是当地的主要作物,占播种面积的45%-55%,一般7月中旬收获,而55%-60%,.的降水集中在7-9月,降水与作物需水严重错位,因此,我们进行了夏闲地雨水富集工程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夏闲地实施雨水富集工程可使0-200cm的土壤贮水量增多31.2-38.4mm,水分入渗深度增加20-40cm,雨季末结合秋施肥把地整平,翌年穴播地膜春小麦使产量提高19.5%,水分利用效率增加7.7个百分点,雨季末秋施肥后,立即覆盖地膜,来年直接穴播春小麦使产量提高30.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6.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属半干旱区,地势北高南低,自然条件复杂。大豆区划分为三大栽培区。1.晋北寒冷春播大豆区,年平均温度6——  相似文献   

20.
农四师六十七团属于大陆性北温带半荒漠气候区。地势开阔、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春长、夏季炎热、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全年无霜期130-199d,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2943.5h,年平均降雨量225.7mm,年平均气温9.3℃,≥10℃的有效积温3400℃左右,为杂交玉米种营造了良好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六十七团从1998年开始进行玉米制种,至今制种面积已达466.7hm^2,生产的玉米种子色泽好、种籽饱满、纯度和发芽率高,并创造了单产620kg/667m^2的高产记录,现将其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