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78年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花生是重点试验作物。1979年首先在辽宁省试点,试验面积10.2亩;1980年扩大到北方几省,试种2000多亩;1981年扩大到辽、京、冀、黑、鲁、豫、津、赣、鄂九省、市,面积达37600亩,占全国农作物地膜覆盖示范面积的16%,仅次于蔬菜、棉花,居全国第三位。以后花生覆膜面积均成倍的增长。1982年为30多万亩,1983年为58万多亩,1984年为138万亩,1985年为350万亩。覆膜栽培花生已占全国各作物2200万  相似文献   

2.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新的增产技术,我省是1979年开始引进的。据四年来445处对比试验,覆膜栽培的平均亩产798.4斤,比不覆膜的每亩增产172.6斤,增长26.7%,增产效果显著,试种增加,覆膜面积逐年扩大。1982年全省54个花生重点县市中有367个公社,3102个  相似文献   

3.
一、我省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新发展 我省自从1979年引进花生地膜覆盖新技术到现在,已有12年的时间。在这12年中主要有如下的新发展: (一)覆膜面积扩大,经济效益显著。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是1979年开始引进试验,由于这项新技术一次性投资较多,因此我们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和坚持在增产增收的地方推广的原则。经过4年多点试验示范,1982年覆膜面积1.62万亩,平均亩产431.2公斤,比不覆膜的亩增90.6公斤,增产29.2%,扣除地膜除草剂成本后,亩净增收50.6元。  相似文献   

4.
夏花生覆膜栽培,有增加积温、加速生育进程、扩大荚果体积、提高饱果率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近几年其面积迅速上升。因夏季高温和三夏农忙等原因,覆膜夏花生首先应解决覆膜方式问题。目前,花生产区常用的覆膜方式有先播种后覆膜、先覆膜后打孔播种和出苗后覆膜等,各种方式对夏花生出苗、生育的影响和增产效应各不相同,为了明确这些问题,为合理选用覆膜方式提供依据,我们在1989、1990年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分析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1984年7月24—27日,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和湖北省农牧厅在湖北省花生主要产区红安县召开水田覆膜花生和二季晚稻连作配套栽培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安徽、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农牧厅、农科院及花生主要产区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共32人。 位于长江以北,气温较低的红安县,在1983年小面积水田覆膜花生和二季晚稻配套栽培试验获得丰收的基础上,1984年扩大在505亩高塝水田覆膜栽培花生(后作二季晚水稻)。于4月初播种,比不覆膜花生提前15天左右,于7月16日开始收获到25日已全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1981年在莱西县水集镇谭彪庄村基点试用塑料地膜覆盖地面种植花生三分地,试验结果覆膜亩产806斤,比不覆膜露地栽培亩产660斤,增产206斤,增产31.2%。1982年地膜覆盖花生扩大到17.7亩,其中15.7亩平均亩产达到1262.9斤,创山东省15亩以上产量最高记录。这一年覆膜比不覆膜增产154.4斤,增产13.9%。1983年全村205亩花生,全部覆膜种植,经省、市、县、社以及广东、广西参观同志验收,平均亩产1277.7斤,比不覆膜亩产1144斤,增产133.7斤,增产11.7%,又创全省面积最大、亩产量最高的新纪录。三年平均覆膜亩产1155.5斤,比不覆膜亩产970.8斤,增产144.7斤,增产14.9%。  相似文献   

7.
我省自从1979年引进花生地膜覆盖新技术到现在,已有十二年的时间。在这十二年中主要有如下的新发展: (一)覆膜面积扩大,经济效益显著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是1979年开始引进试验。由于这项新技术一次性投资较多,因此我们坚持试验、示范、推广三步走和坚持在增产增收的地方推广的原则。经过四年多点试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利用地力、光能和有效生长季节,在单位面积上提高经济效益。我们改一年一季春花生,为先播一季盖膜春土豆,土豆收后再及时播种一季盖膜夏花生,获得极显著经济效益。通过连续三年在柏林庄乡小埠顶试验,春土豆和夏花生双季覆膜的比双季不覆膜的亩增土豆691.4斤,增产17.3%,亩增花生荚果78.4斤,增产22.4%;比只播一季春花生,亩  相似文献   

9.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近几年在我国各省、区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据农牧渔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计,1984年,全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总面积为137万多亩,比1983年扩大了1.38倍,主要分布于北方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北京五省市,约占全国花生覆膜栽培总面积的95%。陕西、安徽、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广东、广西、云南、吉林等省也在试验示范推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高产稳产覆膜栽培新技术,提高花生覆膜栽培的水平,降低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花生地膜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我市的花生地膜面积迅速扩大,1990、1991两年覆膜面积均在20万亩左右,对我市花生单产的大幅度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但随之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土壤污染和成  相似文献   

11.
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寿祥  李双铃 《花生学报》2003,32(Z1):80-85
我国花生覆膜栽培始于1978年,经过25年的研究推广,现覆膜面积已达1256.67khm2,占全国花生种植面积的25%左右.本文对我国花生覆膜栽培的现状、覆膜栽培模式、覆膜技术突破及覆膜前景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深入探讨,对我国花生覆膜栽培的进一步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简讯     
我国花生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报道:1985年全国花生覆膜面积达370万亩,比上年扩大230万亩。其中京、辽、冀、鲁、豫五省市的覆盖面积占全国87%。 1985年花生地膜覆盖的特点是:新型地膜的使用面积增加。新型地膜——低压膜和线性膜,增温、保墒效应与高压膜基本相同,而用膜量每亩减少4公斤左右,成本降低30—50%。其次是,很多地区已形成了规范化的配套技术。如山东省推广  相似文献   

13.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花生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好的新技术。唐山市是河北省花生主要产区,从1980年开始试种几亩,到1983年已发展至7万余亩,1984年覆膜面积30万亩,约占花生面积25%。为更好地指导千家万户种植,进一步提高覆膜技术水平。根据个人在基层所作的工作,对花生覆膜栽培增产机理,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1986年开始,湖南省连续三年组织山区玉米覆膜丰产栽培试验示范,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1986年在龙山、慈利进行小面积玉米覆膜栽培试验,平均亩产分别达到538.6公斤和482.7公斤,比露地栽培玉米每市增产190.6公斤和84.7公斤。1987年扩大列11个县试验示范,面积增加到1.76万亩,在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仍然获得亩产288.1公斤的好收成,比露地栽培的玉米每亩增产  相似文献   

15.
1990-1993年在即墨市石门乡对夏直播花生覆膜栽培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与探讨,总结出一套成功的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4年累计试验、示范面积达20多公顷,平均单产花生英颗4495.5kg/hm^2,比夏直播不覆膜每分顷增产荚果1380kg,增产44%。  相似文献   

16.
花生是辽宁省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一般年种植面积在20~30万hm2,目前辽宁省主栽花生品种白沙1016已严重退化,单产水平低,抗病性较差,尤其是在花生实行地膜覆盖栽培以来,我区一直没有较适合覆膜栽培的花生品种.为了适应生产的需要,锦州农业科学院育成了锦花五号花生新品种.经1996~2003年省、国家花生试验结果表明,锦花五号不仅适合裸地种植,在覆膜条件下增产潜力更大,是适合覆膜栽培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1998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鉴定为省内先进水平,2001年8月份通过全国品种委员会审定,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花生地膜覆盖是一项高产栽培方法,一般可增产30—50%。金县花生地膜覆盖发展很快,1976年为5.45亩,1984年发展到91400亩,占花生播种面积的76.5%,平均亩产456斤,比不覆膜时增产50%以上。从1980年到1984年连续五年出现亩产千斤的田块,面积由1.85亩  相似文献   

18.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我国1979年从国外引进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在辽宁、山东、河南等地推广较快,83年我区开始小面积试验,84年布置了开发性试验和较大面积的示范,覆膜面积3717亩,其中地膜花生2772亩,分布在8个县50个乡(镇)118个行政村,通过一年来地、县、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我区覆膜栽培花生的经济施肥指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983—1985年进行了花生覆膜与不覆膜不同肥料用量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本试验在锦州市农科所花生试验田中进行,时间为三年,处理为少肥、多肥、无肥3种施肥量,盖膜和不盖膜二种种植方法,即2×3裂区试验设计,整区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其中一重复为破坏区)。小区行长5米,垄距0.9米,大垄双行,4垄区,穴距16.5厘米双粒,小区面积18平方米。膜型采用青岛市塑料二厂生产的花生专用一号改良膜,品种为海花一号,各处理组合及代号列表1。  相似文献   

20.
杂草对花生产量影响很大,目前使用除草剂防除杂草技术已在农村普及,对花生增产起了保证作用。地膜花生采用先喷药后铺膜的方法,起到一定除草效果,但工序繁杂,劳动强度大,从而限制了化学除草面积的进一步扩大。1989年沈阳化工研究院提供除草剂药膜,我们在密云县花生产区按排了地膜花生化学除草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