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养虾先养水,优良的水质不仅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而且抑制病菌的繁殖,防止病害的发生。一旦发病,在判断病情的同时,一定要同时改善水质,否则病情难以控制。一、劣质水色的调节1.白浑水出现原因为在养殖的中后期,个体小的浮游动物不能被池虾所捕食。处理方法:第一天,使用蛛虫杀星杀灭水体浮游动物;第二天,使用氨基酸肥水膏或多肽粒肥+EM菌水剂培育水色;稳定后,每周泼洒高效复合芽孢杆菌制剂、EM  相似文献   

2.
《海洋与渔业》2008,(12):1-1
粗养塘案例 今夏长时间的降雨,让我省许多地方养虾环境恶化,虾农遭受巨大损失。阳西县儒洞镇养虾户陈丽如和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养虾户谭大根采取酵素菌技术.大面积养殖草虾获得成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泰国高产养虾技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由于对虾病毒病的流行,对世界养虾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国对虾养殖业也受到严重挫折。但是,同处亚洲的泰国从1991年至1996年,其养虾产量连续6年跃居世界首位。究其原因,除泰国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外,还与泰国不断采用新技术改进对虾养殖有关。泰国养虾技术有以下特点:一、多位好地为小面积庄养他目前泰国养虾池都改成小面积精养他。单地面积都介于l~2公顷或0.l~0.2公顷。小型养虾池排水管设在地中间,他水经水车式增氧机搅动,形成涡流,排污报方便。由于虾池面积小,防病、管理、保养及捕捞都容易操作。这是泰国养虾成功…  相似文献   

4.
郭保龙 《内陆水产》2014,(11):85-87
养虾能手潘老板,迄今为止,养虾7年,前3年在大家都能养好虾的时候,他努力学习,不断总结,赚钱自不必说.从2010年开始,他所在的地区就有很多人陆陆续续出现养虾时好时坏的情况,唯有潘老板,年年大丰收.他虽然虾塘面积只有10多亩,但每年基本可以赚钱20万元左右.走进他的小屋,入眼就可以看到厚厚的七八本笔记本,1年至少1本,每年的养殖情况、效益分析、个人对于养殖的理解和总结,全部记载得一清二楚.笔者的这篇文章,主要也是根据潘老板所述,结合其笔记记录情况,就其中的1号塘今年的养殖流程做出的总结,并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天气异常,虾病多发,常给养虾带来巨大风险。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虾农林金胜应用酵素菌技术养殖草虾,获利丰厚,在当地传为佳话。林金胜承包虾塘50亩,2009年他  相似文献   

6.
舟山水产研究所为了摸索对虾精养高产的措施,为养殖社队提供对虾高产的具体经验。该所与地区科委签订对虾精养高产试验科研项目承包合同中规定:试验塘产量指标为平均亩产350斤,质量指标虾体长度达12公分以上每亩要240斤左右,斤虾成本指标为1.86元.如能达到上述全部指标或其中一项者,可在纯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承包单位科研人员及有关人员;达不到上述指标者,应作适当的赔偿。  相似文献   

7.
1养虾先养水 虾病很多是由应激反应引起。实践证明:优良稳定的水质是抗应激的最好措施,胜过任何一种抗应激产品。养好一池水,为对虾创造一个适合的生活环境,是养虾成功的保证。养水涉及的因素有肥料、天气、温度、盐度、pH值、藻类、有益菌、溶解氧、微量元素等等,但最关键的是藻类、有益菌、溶解氧。1.1藻类高密度养虾所需要的溶解氧大部分是靠藻类光合作用供给,藻类好是水质好的标志。当前藻类管理思路不清晰、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8.
技术交流     
《海洋与渔业》2011,(10):43-43
放养密度因时而异 新会养殖户吴志顺.有34亩塘,主养南美白对虾和罗氏沼虾。 吴师傅有3口塘.一口养罗氏沼虾,另外两‘口养南美白对虾。当记者问到为何要如此布局养殖品种时.吴师傅说道:“今年南美白对虾偷死这么严重.有亏损的风险。虽然罗氏沼虾养殖周期长.但是病害没这么严重.我兼养罗氏沼虾就是为了保本的。”  相似文献   

9.
示范户陈双福原本是浙江晋云县一名普通农民,听说养虾能赚钱,于2003年到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油路村投资建设了48亩虾塘养虾。由于无技术无经验无人指导,前3年养虾失败与成功参半,勉强赚得工钱和生活费,大部分建塘资金还没收回,对养虾缺乏信心。今年钦南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他积极争取,终于成为科技示范户。陈双福把这次机遇作为救命稻草一样珍惜,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学习,主动邀请技术指导员给予指导,学会了水质调控技术和无公害养殖技术。并在生产中时,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安全渡过了两个对虾病害暴发高峰期。一是在5月下旬持续高温天气,虾病大面积流行时,指导员指导他采取封闭式养殖方式。不纳入可能受病原污染的海水,抽取淡水补充,防止处来污染,同时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良好水质,用“大黄解毒散”进行水体消毒,每周定期投喂高稳Vc、虾肝宝等2~3次。二是在9月中旬,由于气候波动过大,对虾出现应激反应,游塘靠边。指导员指导他暂停换水减轻应激反应,投放EM菌降解水中有害物质,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壳多糖,加强营养投喂。多开动增氧机增加水中溶解氧,并加强对池塘水质检测,密切监控水质环境因子的变化,通过以上措施使对虾安全度过了危险期。今年陈双福养殖南...  相似文献   

10.
<正>小龙虾病害较多,尤其是池塘精养病害易发,会给养殖生产带来影响。水质的恶化是引起小龙虾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小龙虾的养殖上必须转变养殖理念,要从过去的"小龙虾发病-药物治疗"过渡到"管控好水质和底质-预防小龙虾发病"上来。养殖理念的转变有助于减少虾病的发生,减少成本的投入及风险的发生,提高养殖虾的品质。一、水质调控绿科生物提出了生态防控方法:(1)维持水体藻菌相的平衡:定期补肥补菌,每7~10天使用1次"特效肥水膏+EM原液""新硅藻生物肥+菌泡腾";(2)以菌  相似文献   

11.
把稻田养虾与低产田改造相结合。0.21hm^2稻田共产商品虾 51.4kg,稻谷1297.8kg,产值2715.1元,每667m^2稻田利润494.9元,投入产出比1:2.35,青虾饵料系数2.8。  相似文献   

12.
目前,南美白对虾由于出口受限,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12~14元/kg),以当前虾价,养虾直接成本与销售价格基本持平.为了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我们开展了利用酵素菌技术来降低养虾成本,缩短养虾周期试验,取得了养虾饵料系数0.52,比一般养虾饵料系数降低50%,养殖周期为60天,比常规养虾时间缩短一半.  相似文献   

13.
诏安县养虾生产发展较迟,1985年才开始少量养虾,1986年面积2100亩,1987年一跃成为万亩县,养殖面积达到10415.5亩,连同养双季虾计算,总面积达到1.5万亩,实现了较大的飞跃。1987年在养虾技术、单产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名列全省前茅。据统计,全县总产对虾1252吨,占全省养虾产量的10%;平均单产120.2公斤,  相似文献   

14.
孙朝阳 《科学养鱼》1997,(12):19-19
1985年以来,由于对虾病的蔓延、流行,我国的养虾业出现滑坡。对虾池塘精养法,因投入高、风险大,失败后损失惨重受到了不小的冲击。1995年,我们用群落法养殖中国对虾获得成功。虾池亩产量12.3公斤,经济效益明显。投入产出比为1:2.55,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40亩虾池1个,长宽比为4:1,东西长,南北宽。池深2.5m,水深1.5m,池底泥沙质,淤泥15cm。有进排水口各1个。2.水源水源充足,无污染,池水pH值为8.2~8.7,盐度为2‰~3‰。3.池塘整治养虾前先将池内老水排干,暴晒池底2个月。在放苗…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宁夏地区的光热资源,采用塑棚池塘,使罗氏沼虾在西北地区安家落户。1997年我场利用3个面积各为1.0亩的钢架塑料温棚池塘,经过120天的养殖,平均亩产成虾236.3ks,亩产鲢编鱼126.3ks,饵料系数为1.81,投入产出比为1:2.42。现将塑棚养虾的技术经验介绍如下:一、前  相似文献   

16.
对虾养殖具有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市场潜力大等特点,产业优势非常明显。但是自1993年以来,连年暴发虾病使养虾生产遇到严峻挑战。海阳市现有养虾池5万多亩,养虾生产在沿海经济中居于非常重要地位。如何面对现实,尽快探索出养虾生产新路子,实现养虾生产二次创业,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立足优势定思路确立主攻方向海阳市海岸线长23Okm,沿海乡镇7处,渔村108个,15m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139万亩,沿海滩涂14.8万亩,现有对虾养殖面积5万亩,养虾劳力4000多人。养虾生产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93年以前的规模扩张阶…  相似文献   

17.
江苏扬州的高邮市龙虬镇现有虾农1500户,共养殖罗氏沼虾4.5万亩(其中镇内养虾2.5万亩、镇外养虾2万亩),养虾面积已占高邮市1/2,占江苏省的1/5,成为了“江苏罗氏沼虾养殖第一镇”。2003年全镇罗氏沼虾平均亩产为327千克、最高达550千克,全镇养虾纯收入2500万元,亩平效益1250~1500元。整个虾业一项,实现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宁夏地区的光热资源,采用塑棚池塘,使罗氏沼虾在西北地区安家落户。1997年我场利用3个面积均为1.0亩钢架塑料温棚池塘,经过120天的养殖,平均亩产成虾236.3公斤,亩产鲢鲸鱼126.3公斤,最高亩产成虾261.5公斤。饵料系数为1.sl,投入产出比为l:2.42。现将塑棚养虾  相似文献   

19.
小漠镇今年晚造大面积推广虾蟹混养的新模式,改变以往纯养虾的生产模式,走生态系养殖之路,有效地防止了虾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养虾生产再现生机。今年晚造对虾放养面积2100亩,其中纯养600亩,因发生虾病失收;进行虾蟹混养1500亩,占总养虾面积的71.4%,共收虾83吨,其中对虾18吨、青蟹65吨,产值479.8万元、纯利321.1万元,平均亩产55.3公斤、亩产值3198.6元、亩获纯利2140.7元,比早造对虾养殖亩产6.1公斤增产49.2公斤,增长率906%。进行虾蟹混养的虾农户户盈利。  相似文献   

20.
《内陆水产》2005,30(10):37-38
养虾的条件养虾池应有可靠的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水的透明度为20~35cm,溶氧丰富,精养虾池应配备增氧机。虾池以长方形为主,东西向,长宽之比为2:1~3:1。虾池的面积以2000~3335m^2为宜。池水最深处不超过1.8m。虾池四周应有浅水平台或缓坡,以便于拉网收虾和清塘干池。进、排水口分设两头,并在进、出水口设置拉网。以防虾仔外逃或野杂鱼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