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茶商机     
茶是中国的国饮,人们日常生活中就有“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在这一传统行业中,能找到哪些新的掘金点呢?“茶”里乾坤来自茶叶行业协会的调查显示,中国茶叶消费市场的规模每年约120亿元人民币,并以3倍的速度递增。随着茶饮品种的  相似文献   

2.
刘枫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确定茶为中国“国饮”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国是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 ,在世界茶叶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 ,我国又是茶叶的故乡 ,茶文化源远流长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 ,倡导茶为“国饮”很有意义。这有利于展现中华茶叶古国的风韵 ,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知名度 ,扩大产品出口 ;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议 ,扩大内需 ,促进茶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有利于促进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 ,以茶会友 ,增进中外人民的友谊。确定茶为“国饮”是一项崭新工作 ,…  相似文献   

3.
刘枫 《农业考古》2004,(4):29-31
茶,产于中国,源远流长;茶文化,绚丽灿烂,博大精深.绵绵数千年茶史,演绎出众多名人茶事,留下了无数茶文化胜迹.如今,茶文化热正在祖国各地蓬勃兴起,孙中山先生关于茶为国饮的倡议正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提倡"国饮"、弘扬中华茶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重提茶为"国饮"有着新时期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茶中缘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主要饮料之一,被称为“国饮”。俗语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是老么,但开门七件事却不可少它。在历史文化名城——韩城市,城乡居民喜欢饮茶,几乎镇镇有茶馆,集集有茶炉,更有一种古朴而富含饮茶文化内涵的茶俗。茶俗以“姻缘茶”为主,被称之为“茶中缘”。此外,还有“和事茶”、“成交茶”、“待客茶”、“祭奠茶”等等,不胜枚举。现说一下“茶中缘”吧!在当地,一般青年男女经人介绍或志愿结合,第一次总须长辈带着男孩到女家说合,谓之“相亲”。见面坐定后,经过介绍互相谈话之中,如果女家相中,便由…  相似文献   

5.
自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倡导茶为国饮,打造杭为茶都”口号后,淳安县委县政府也相应地提出了“接轨杭州茶都,打造淳安茶乡”的战略。为促进淳安茶产业的发展,最近,笔者对淳安县开拓茶产业新局面,形成自己产业特色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一个侧面对今后淳安茶叶产业化发展提  相似文献   

6.
茶是人类三大饮料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近30亿人饮茶,饮茶对健康有利,这是举世共知的事。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国内外关于茶与健康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了进一步表明饮茶的特殊营养保健功能,提倡“国饮”,促进我国茶文化发展,本文特就国内外关于茶与健康研究新进展作一概论。  相似文献   

7.
中华茶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从“巴山峡川”之蛮夷“酪奴”到“富贵贫贱无不饮”之华夏国饮的过程。茶由南及北、由“夷”入“夏”,实质上是政治、文化双重共同体互构认同的过程:一方面,政治统摄文化,茶被统治阶层接纳后,由文化阶层流动迅速自上而下全民化,完成了变“夷”为“夏”;另一方面,文化反哺政治,茶在各类茶事中被赋予丰富的皇权意象、伦理意涵,发挥了对内礼制教化、对外人文化成的政治功效,实现了以“夏”化“夷”、天下一统。  相似文献   

8.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早在殷周时期,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就有茶的记述.<议茶编>:"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几千年来,茶一直是人们普遍爱好的饮料,素有"奉茶为礼敬长者","客来敬茶结友谊".茶,又是古今中外食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正经过仔细挑选,印度人把茶叶、咖啡、蔗糖汁、天然椰子水当成最喜欢喝的主要饮料。如今,印度政府面临来自阿萨姆邦宣称茶叶为国饮的压力,茶协会副主席Montek Singh Ahluwalia宣称阿萨姆邦的茶协会能确保该邦的茶能符合国饮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提倡国饮,倡行茶宴几千年来,茶叶经历了从药用发展到“开门七件事”之一,从文人学士的雅玩发展到普通老百姓的庶饮,成为人们日常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今,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鼎力倡导“国饮”,使得古老的茶文化出现勃勃生机.尤其是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对饮茶的爱好已经到了“宁可三日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的地步。如果我们能恰如其分地利用国人的嗜茶习俗和传统茶文化的历史影响,扩大和普及科学饮茶知识的宣传,尽可能把目前国人粗放的喝茶习惯逐步导向品茶的高层面,并积极提倡妇女和儿童也喝茶,那么,国内对茶叶的需求将与日俱增,同时也相应地刺激了茶叶生产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叶惠民藉茶艺弘扬中华文化怀着一颗赤诚的中国心,他走遍大江南北,甚至孤身深入偏远山区部落,寻找千年古老茶树,为的就是弘扬素有“国饮”之称的“茶”。此生,就与“茶”结下了不解缘!茶艺文化和睦清心启发生命意义钟爱茶艺文化,和睦清心的本质。雅博茶坊董事长叶惠...  相似文献   

12.
谈谈茶艺     
林志宏 《农业考古》2001,(2):234-235
近年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都纷纷开设了茶艺馆 ,我国各大城市更不在话下了。本澳门近日也有爱茶人士举办茶艺讲座 ,并作示范表演 ,爱茶人士闻风而至 ,把展场挤得水泄不通 ,这说明茶艺很受欢迎 ,这是兴起的新潮流吗 ?不 ,这是国粹 ,是我国成千年来的茶文化 ,是良好的传统 ,是生活一部分 ,是应该发扬的。茶为国饮 ,陆羽的《茶经》说 ,“茶发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 ,自从几千前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的时候开始 ,经唐、宋、元、明、清……至今都不断发展 ,而且各地方都有特色的饮茶方式 ,如潮州人的“工夫茶”、西藏人…  相似文献   

13.
唐宋时期,隐逸文化与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复合系统的两个子系统,同处特定历史时空,共存共融、互动互构:一方面,隐逸文化重心向“生活之隐”转向,其物化载体的选择、社交需求,促进了茶诗、茶礼、茶事等茶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得茶成为真正的国饮;另一方面,茶以“南方之嘉木”的自然物质属性、“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人格化精神属性,成为推动“生活之隐”的最佳媒介,最终使得隐逸精神沁入国民人格之中。  相似文献   

14.
刘菁 《今日农村》2002,(4):9-11
中国“国饮”为何物?茶也。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文人曰“琴棋书画诗酒茶”。无论至俗与至雅,中国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茶。“叶羞雾含轻抖出,香借风送得雨还”———倘若品茗闻香时能见此情此景,我心足矣。对茶的偏爱使我认识了“得雨活茶”,因“得雨”又知道了景德镇有个德宇集团。“得雨”的灵气中国茶之灵气离不开一个“水”字。“西湖龙井”中的“井”、“庐山云雾”中的“雾”,莫不沾连着“水”意。“得雨活茶”,只小小一个“雨”字便平添了烟雨朦朦、叶羞含雾的茶之境界。“得雨活茶”进入人民大会堂成为特供茶…  相似文献   

15.
柘荣县区域面积554km^2,千米以上高山有93座,“高山云雾出好茶”。近年来,该县积极推进绿茶品种的优化,培育出了“仙岩雪峰”、“彭山翠芽”、“大叶香”等一大批绿茶知名品牌,由东艺茶业有限公司出品、曾获“东方神韵”杯绿茶类金奖的“彭山翠芽”被指定为茶博会礼品茶。目前,该县已投入100万元作为茶博会经费,各项宣传广告、组织企业参展、茶文化艺术团等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筹备中,  相似文献   

16.
“高山出好茶”。海拔2098.7米的壶瓶山横亘在石门县境北部。石门县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全部分布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周围,茶林相间,具备优质茶、有机茶生长的极佳环境:全县年产干茶20万担,销售产值达2亿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饮品,被誉为“国饮”,而其保健、疗病功能近来又被世人重新认识。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发现并开始利用茶。茶也是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农垦系统有15个垦区产茶,每年生产各类茶叶大约4万余吨。目前我国以及农垦系统茶业发展情况如何,有些什么经验和问题,是本期“特别策划”所要向大家讲述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7,(10)
<正>1.历史与现状"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杭州是中国著名的茶都。杭州茶叶以绿茶为主,同时兼顾红茶,"一绿一红"相互辉映。西湖龙井茶享誉世界,被称为"世界绿茶皇后"。历史上浙江产红茶比较罕见,但是洪坑红茶(建德)、九曲红梅(西湖区)曾参展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大奖。民国21年(1932)《农声》第154、155期合刊载林家齐《我国茶业问题》中记述:产于杭州、湖州、金华、严州者,总称为杭州茶,是包  相似文献   

19.
茶是我国国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盛于唐宋,以后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普遍喜爱的自然、健康的饮品,简称中国的“国饮”。也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饮茶品茗不仅是中国人的“国饮”,而且是中华民族动静相宜的一种生活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茶文化。七年前的广州人还不知道什么叫“茶艺”,但是台湾人率先把台湾茶艺带到了广州,开了一、二间茶艺馆。这时,广州人才开始知道,除了铁广州早茶外,还多了一种更高雅的品茶去处——环境静谧幽雅、品味脱俗的茶艺馆。广东历来就有饮茶的传统习俗,最具代表和特色的应该算…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与旅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茶文化与旅游华侨大学李祝舜泉州市对外交流服务中心王海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虽然在发现和利用茶上中国是世界之最,但是,茶作为“国饮”,形势并不乐观。外来的洋饮料如咖啡、可乐、雪碧之类充斥市场,声势逼人。中国人年均茶叶消耗量只有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