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洋有多大     
<正> 当你打开地图的时侯,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世界上七大洲都被蓝色的海洋所包围,大片大片的水域要比陆地面积大得多。50年代,人类借助人造卫星第一次离开地面,在太空看地球,发现地球是蓝色的。因此,有人惊呼:我们人类居住的这颗星球,不应该叫地球,而应该叫“水球”。这话一点也不错,人们通过多次  相似文献   

2.
斗斗的日记     
我是一只斗鱼,叫“斗斗”。以前我没有名字,是现在的主人给我取的,她叫“云中漫步”。什么破名字,这么长干脆,我叫她“云”算了,因为我看群里的人都这么喊她。  相似文献   

3.
鱼类的“婚礼”别具一格,鱼类“成亲”少不了“礼物”。不过,鱼类的“结婚礼物”自古以来就由大自然恩赐。  相似文献   

4.
陈声缓 《内陆水产》2004,29(10):6-6
“悠悠东江湖,款款东江鱼,举杯邀明月。把酒醉乾坤。”这是国家森林诗人袁伯霖为“东江鱼”题写的广告词。你可能品尝过美味的东江鱼,但你可知道支撑东江鱼制品公司的当家人,资兴市东江鱼制品公司总经理.资兴市劳动模范,资兴市城镇妇女“巾帼功勋”标兵——师梅芝?  相似文献   

5.
1蟹文化河蟹乃天下一大美食也。古人盛赞:河蟹“美如玉珧之柱,鲜如牡蛎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胜右军之脂”。千百年来,想你、爱你、恨你,谁知晓鲁迅先生曾说:第一个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天下第一吃蟹人是谁苏州民间传说:相传在大禹的年代,河蟹称作“夹人虫”。大禹治水时有一个叫巴解的督工,为了防止“夹人虫”的侵袭,在驻地开深沟,待“夹人虫”大批进入沟中后,用沸水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巴解就拿起来吃一口,感到味道好极了。这第一口的尝试,换来国人以后的千千万万口,从此,“夹人虫”就变成人间的…  相似文献   

6.
杨洋 《内陆水产》2009,(7):29-29,28
“你想养鱼,有困难,我会帮你的!”这是周经明经常对乡亲们说的一句话。1987年借高利贷周经明建立了海南昌盛鱼鳖种苗场,20余年来一直秉着“以优质种苗服务水产,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其苗场规模在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在罗非鱼行情不看好的形势下,海南昌盛鱼鳖种苗场隆重推出了“海南壹号”罗非鱼,周经明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我是海南人,我要做海南人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林蒲田 《内陆水产》1993,(10):28-29
存原始社会,人们是不知道在池塘里养鱼,为了生活,全靠捕食野生鱼类。捕鱼方法,开始当然是手摸,木棍、石头打,或将河滨的水戽干来捕捉,这就叫“竭泽而渔”.  相似文献   

8.
林蒲田 《内陆水产》2005,30(9):29-30
筵中有鳖。不禁读起“鳖”来。古人直书,上“敝”下“鱼”.谓之“敝鱼”。“敝舍”、“敝人”、“敝乡”乃自谦之词.“敝鱼”确为公论的评价,敝,破烂之意,可见它是鱼中荒货。可它俨然像个大雅士,称呼多得很,分不清哪是名哪是字哪是号了。体圆则称团鱼;有脚则叫脚鱼;背有壳似铠甲还叫甲鱼;又因习惯于淡水生活,又叫水鱼。  相似文献   

9.
禽生羽,畜长毛,鱼披鳞甲,是众所月知之事。可是鱼池中饲养的鱼类,冬末春初时身上也会长有一丛丛的灰白色的“毛”一这是怎么回事呢?鱼真的能长毛吗?不是,是鱼体表被霉菌寄生的缘故,是一种常见的鱼病,这种病叫肤霉病,通称水霉病,有些地方还叫它为长毛病、白毛病。  相似文献   

10.
(一)池塘里的杰作在群山环绕之中,有一口面积不小的池塘。这地方够偏僻了。池水中,鱼儿们快乐地生活着。栖息在水域中下层的身体强壮的草鱼们来到水面吞食鲜嫩的青草。栖息在中上层的鲢鱼和外号叫“胖头鱼”的鳙鱼见到了草鱼,亲热地说:“草鱼大哥,我们万分感谢你,是你们排出的植物性纤维的粪便,有利于浮游动植物的大量繁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草鱼亲切地说:“你们和青鱼都是我们四大家族的成员,还说这样客气话干什么!”草鱼又来到水域底层散步。生活在水域底层的鲤鱼和鲫鱼彬彬有礼地说:“草鱼老兄,你和青鱼让食物给我们吃,我们感谢…  相似文献   

11.
发展芦苇生产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苇是多年生的水生植物.种类很多,属禾本科中的禾本属和芒属。湖南、湖北叫芦为“泡芦”,叫获为“岗柴”,通常统称为“芦苇”。洞庭湖以生产获为主,芦苇虽是湿生植物,但适应性很强在旱地或水中也能生长发育;同时分布也很广,但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形态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2.
“蚂蚁们,请你爹,请你妈,大妈不来二妈来,请来吃个鱼嘎嘎。”带着四川味儿的爽朗笑声回荡在广西南宁“品味金禾酒楼”。原来是品味金禾酒楼的万大厨在做一道当地人众所周知的四川“万哥跳水鱼”。他一边做菜,一边讲解做菜流程,一边说着谚语逗乐着围观群众。这道用“桂泉妃”冷泉水生态罗非鱼做成的万哥跳水鱼一出炉,立马被抢空,手慢的排在后面的围观群众把火锅配料都捞完了。  相似文献   

13.
去年十月的一天,一位50来岁的老渔民兴冲冲地来到赣榆县人民政府报喜,一位副县长接待了他,并连声称赞说:“好!好!你祁‘三万’真的闯过3万元大关了,祝贺你!”这个祁“三万”是谁呢?他的真名叫祁德林,是江苏省赣榆县城东乡夏口村渔民中的万元户之一。1983年初出席了江苏省农业先进表彰大会,并被授予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4.
“老乡”叫王良银,来自四川.现在在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下南村养泥鳅。王良银热情大方,乐于助人,总是把自己掌握的养殖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村里的养殖户,因此村民都亲切地叫他为“老乡”。  相似文献   

15.
鲫鱼在我国已知有二个种(黑鲫和鲫)和一个亚种(银鲫)。异育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作母本,江西兴国红鲤作为父本育出的一个鲫鱼养殖新对象。母本银鲫是三倍体雌核发育。父母红鲤与银鲫是不同种的鱼,这两种鱼人工远缘“杂交”所产生的鲫鱼新一代,名为“异育雌核发育银鲫”简称叫“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中旬某报在报道国产液压捕捞起网机在浙江岱山渔场使用时提到,“把液压传动装置用于渔业捕捞,这在国内尚属首创”。对此,有不同看法,有的说是“首创”,有的说是仿制、改革.手头缺乏资料,请你刊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与渔业》2014,(2):78-78
石锅鱼,顾名思义,用石头锅煮的鱼,也叫“金福鱼”,是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在民间流传已久。  相似文献   

18.
鲈鱼塘收获大罗非 “有罗非鱼!很壮实!”6月20日下午,广东化州市杨梅镇陈超定养殖场的工人向着一口5亩左右的鲈鱼塘撒网,收网的时候发现在鲈鱼中还有一条生猛的大罗非鱼,惊喜地叫了起来。工人的叫声吸引了附近人们围观,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这罗非鱼应该是漏网之鱼,要不,鲈鱼不把它们吃了才怪?”  相似文献   

19.
杨人伟 《海洋渔业》1984,6(2):91-91
法国Morgere展示一种既能省油又可以节省船上放置位置的拖网网板。据Morgere讲,这是一种独特结构的网板,它的特点是双层平行滑面,形状有点象老式双翼飞机的机翼,因而这种网板叫“双层”网板。这种网板运行时所需的动力大为减少,而伸张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20.
朋友!你听到水产养殖的潮声吗?我听到了,它已经遍及全国.多么高兴啊!我虽然还没做出多大贡献,决不妄自菲薄,我能探知水中的秘密.从这点来说,我有一技之长,谁也不能代替. 我是谁?大家叫我测氧仪,能测出水中的溶氧.我是六十年代末期悄悄闯入水产部门的.有的来自日本,有的来自美国.在那个灾难的年代,我常常跟着主人“靠边站”,打入“冷宫”.近几年,随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我开始忙起来.不过,由于长期“靠边站”,大脑、躯体、心脏都患了严重疾病,只能退出“历史舞台”.虽然“新陈代谢”、“更新换代”是自然规律,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