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选用25日龄断奶的仔猪,按腹泻评分标准分别采血,测定血液中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来探讨DAO活性变化与腹泻程度的关系,以期为血DAO活性测定在研究中用于反映仔猪小肠黏膜受损程度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腹泻严重程度与血DAO活性成显著的相关性,提示血DAO活性可作为反映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受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选用25日龄断奶的仔猪,按腹泻评分标准分别采血,测定血液中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来探讨DAO活性变化与腹泻程度的关系,以期为血DAO活性测定在研究中用于反映仔猪小肠黏膜受损程度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腹泻严重程度与血DAO活性成显著的相关性,提示血DAO活性可作为反映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受损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选用25日龄断奶仔猪,按腹泻评分标准分别采血,测定血液中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来探讨DAO活性变化与腹泻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为DAO活性测定在研究中用于反映仔猪小肠黏膜受损提供实验依据。结果表明,腹泻严重程度与血DAO活性成显著的相关性,提示血DAO活性可作为反映仔猪断奶后小肠黏膜受损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断奶腹泻仔猪小肠病变,以期为临床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断奶腹泻仔猪及健康仔猪各4头,处死后观察小肠病变及通过显微测微尺测定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1)腹泻仔猪小肠发生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2)腹泻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小肠绒毛出血率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3)腹泻仔猪空肠绒毛高度均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极显著小于健康组(P<0.01).结论:断奶仔猪腹泻造成小肠严重的病变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α-酮戊二酸对LPS慢性应激仔猪小肠黏膜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探讨α-酮戊二酸(AKG)能否缓解LPS慢性应激导致的仔猪小肠黏膜损伤及其机理,本试验研究了AKG对LPS慢性应激仔猪的小肠黏膜形态、血浆D-木糖的含量、血浆和小肠黏膜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小肠黏膜mTOR及磷酸化的mTOR表达量的影响.18头(24±1)日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应激对照组、AKG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各组基础日粮一致,空白对照组和应激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淀粉,AKG组饲喂基础日粮+1%AKG.试验期为16 d.应激对照组和AKG组仔猪分别于第10、12、14和16天腹膜注射80μg·kg~(-1)BW的LPS,空白对照组注射相应剂量的灭菌生理盐水.第16天注射LPS 2 h后,按0.1g·kg~(-1)BW的剂量给仔猪灌服D-木糖溶液,注射LPS 3 h后,前腔静脉采血.第17天屠宰取小肠组织样,刮取肠黏膜及制作组织切片.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应激对照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空肠和回肠磷酸化mTOR/mTOR(P-mTOR/mTOR)显著降低(P<0.05),血浆DAO活性显著升高(P<0.05).(2)与应激对照组相比,AKG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空肠黏膜DAO活性、血浆D-木糖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P-mTOR/mTOR显著升高(P<0.05).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1%AKG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仔猪的小肠组织学形态和吸收功能,缓解LPS慢性应激导致的仔猪小肠黏膜损伤,这与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中药颗粒剂对断奶腹泻仔猪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选择(28±1)d、体重10.04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腹泻仔猪18头,随机分为抗生素治疗组和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两组分别于用药后14 d每组随机抽取3头猪颈动脉放血处死,腹腔解剖观察病理变化,无菌采集小肠黏膜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小肠黏膜除有少量出血外,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抗生素治疗组小肠黏膜脱落,有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大量以淋巴细胞(LELs)、杯状细胞(GSs)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微绒毛排列紊乱,脱落;细胞受损严重,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异常。表明抗生素治疗仔猪腹泻造成小肠黏膜显著的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而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有利于仔猪小肠黏膜结构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黏膜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仔猪断奶过渡期,胃肠结构受损是很普遍的,断奶后一段时间内,胃肠结构受损程度不同,本文研究了断奶后7d内(断奶后0-6d),仔猪小肠黏膜形态的变化,试验仔猪28日龄断奶。试验分7组,每组6头仔猪。从断奶当天开始,每1d定时定点剖杀取小肠前段,小肠中部,小肠后段作组织切片,观察其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结果表明,断奶后前4d,绒毛高度缩短,隐窝加深,断奶后第4d绒毛高度最短,断奶后第5d开始恢复。  相似文献   

8.
早期断奶仔猪肠黏膜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黏膜的发育与成熟状况是制约幼畜快速生长的关键因素。早期断奶仔猪肠黏膜免疫力较低,容易遭受饲粮抗原的刺激而引起肠黏膜过敏性损伤,诱发仔猪断奶后腹泻。通过肠黏膜营养调控技术,补充肠黏膜能量营养, 促进肠黏膜的发育与成熟,修补断奶引起的肠黏膜损伤,可以从根本上减轻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本文对早期断奶引起的肠黏膜形态变化以及有利于修复受损伤肠黏膜的营养物和调控因子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选用21日龄杜长大仔猪6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头.①哺乳组:不断奶继续哺乳;②断奶组;③试验组:断奶前1h腹腔注射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2 mg/kg,之后隔日同一时间同剂量注射.仔猪21日龄断奶,试验期为7d.分别于21,22,24,28日龄屠宰仔猪取样待测.结果表明,在22和24日龄时,试验组绒毛高度分别高于断奶组12.06%和13.49%,差异显著(P<0.05);24和28日龄时,试验组隐窝深度分别低于断奶组11.21%和12.12%,差异显著(P<0.05);22,24,28日龄时,试验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之比显著高于断奶组(P<0.05).试验组血浆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在22,24,28日龄时均显著低于断奶组(P<0.05).与断奶组相比,试验组显著降低了22日龄空肠、24日龄和28日龄回肠肠黏膜TNF α的含量(P<0.05),而与哺乳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提示:阻断P38MAPK通路可能通过降低肠黏膜TNF-α的产生,缓解断奶仔猪的肠道炎症,保护肠黏膜屏障;P38 MAPK信号通路在断奶应激致小肠黏膜屏障受损过程中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养猪生产过程中,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复杂,但饲料原因不可忽视。(一)仔猪用料注意事项1.仔猪对日粮中某些抗原过敏。仔猪消化道发育尚不健全,其中的酶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8周龄之前,消化道内酶的活性还很差,饲料中的某些抗原物质就会引起超敏反应,使小肠受损,导致小肠绒毛萎缩,影响消化吸收,发生腹泻,如果再遇到病原微生物侵袭,就会加剧腹泻程度,延长腹泻病程。2.防止日粮中营养因子的缺乏。仔猪日粮中如果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就会直接  相似文献   

11.
蛋白酶解产物小肽具有比较广泛的功能,文章分析了珠蛋白肽产品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及小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珠蛋白肽可减轻断奶仔猪小肠绒毛萎缩和隐窝加深的程度,促进仔猪肠道组织与功能的发育,提高淀粉酶、蔗糖酶与胰蛋白酶活性,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益气健脾中药对腹泻仔猪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试验用抗生素及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腹泻仔猪,颈静脉放血处死后,腹腔解剖,无菌采集小肠黏膜,通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小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电镜包埋切片观察小肠黏膜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小肠黏膜除有少量出血外,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抗生素治疗组则小肠黏膜脱落,有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大量以淋巴细胞(LELs)、杯状细胞(GSs)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微绒毛排列紊乱、脱落;细胞受损严重,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异常。结果表明,抗生素治疗仔猪腹泻造成小肠黏膜明显的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而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有利于仔猪小肠黏膜结构的修复,为防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20,(3)
为了研究益气健脾中药对腹泻仔猪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及免疫细胞的影响,试验用抗生素及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腹泻仔猪,颈静脉放血处死后,腹腔解剖,无菌采集小肠黏膜,通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测小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电镜包埋切片观察小肠黏膜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小肠黏膜除有少量出血外,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抗生素治疗组则小肠黏膜脱落,有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大量以淋巴细胞(LELs)、杯状细胞(GSs)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微绒毛排列紊乱,脱落;细胞受损严重,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异常。结果表明,抗生素治疗仔猪腹泻造成小肠黏膜显著的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而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有利于仔猪小肠黏膜结构的修复,为防治仔猪腹泻、提高仔猪肠道免疫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复杂,但饲料原因不可忽视,现分析如下。1引起仔猪腹泻的饲料原因1.1仔猪对日粮中某些抗原过敏仔猪消化道发育尚不健全,其中的酶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6~8周龄前,消化道内酶的活性还很差,饲料中的某些抗原物质就会引起超敏反应,使小肠受损,导致小肠绒毛萎缩,影响消化吸收。如果再遇到病原微生物侵袭,就会加剧腹泻程度,延长腹泻病程。1.2日粮中营养因子的缺乏仔猪日粮中如果缺乏维生  相似文献   

15.
正一、腹泻对养猪业的危害腹泻可造成仔猪不同程度的死亡,育肥猪生长期延长,饲料报酬降低,药费开支增加,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加大,严重影响猪场生产计划。二、仔猪腹泻的发病机理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入肠道后,导致肠道上皮细胞坏死,肠黏膜正常组织结构被破坏,小肠绒毛受损脱落,小肠黏膜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加之肠道因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早期断奶仔猪的肠通透性变化并探讨其机制.试验采用32头21日龄断奶仔猪,并于仔猪21、28和35日龄取样测定血浆D-乳酸含量、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尿中乳果糖/甘露醇比率观察肠通透性改变,同时检测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断奶前相比,28日龄时血浆D-乳酸含量、DAO活性和乳果糖/甘露醇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至35日龄时,肠道仍然维持这种较高的通透性;仔猪断奶后Occludin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明显,与断奶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35日龄时,表达量有所恢复,但仍然低于断奶前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提示,早期断奶后仔猪肠道的通透性增加,肠屏障功能破坏,可能归因于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断奶后第1个星期腹泻率为66%,第2个星期为44%,第3个星期为31%,第4个星期为8%,越过死亡线的仔猪体重明显下降.腹泻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惊人的,我国每年仔猪断奶后因腹泻及其诱发的其他疾病死亡而造成的损失达上亿元.断奶猪腹泻1天,育肥天数则增加4天,出栏推迟4天,料肉比增加0.05,还会损坏肠黏膜,降低小肠对营养物质吸收能力,使饲料消化率降低,生长速度减慢,影响生猪出栏,使养猪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解决断奶仔猪腹泻,是提高猪场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性复合添加剂对采食含霉变玉米饲粮断奶仔猪空肠黏膜结构与功能、氧化还原状态以及后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用18头26日龄杜×长×大(DLY)断奶仔猪[(8.57±0.21)k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对照组饲粮、霉变玉米组饲粮和霉变玉米+0.2%营养性复合添加剂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霉变玉米极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第30天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空肠黏膜丙二醛(MDA)含量(P0.01),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空肠黏膜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过氧化物歧化酶(SOD)(P0.0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以及盲肠和结肠中乳酸杆菌及盲肠总菌数量(P0.01或P0.05)。与霉变玉米组相比,霉变玉米+0.2%营养性复合添加剂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断奶仔猪第30天血清DAO活性(P0.01)和空肠黏膜M DA含量(P0.05),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空肠黏膜GSH-Px活性(P0.01)及咬合蛋白(occludin)(P0.05)、闭合小环蛋白(ZO-1)(P0.01)和溶质转运载体家族7成员1(SLC7 A1)mRNA表达量(P0.05)。上述结果表明,霉变玉米饲粮导致仔猪空肠通透性增加、抗氧化能力下降及后肠乳酸杆菌数量的降低,0.2%营养性复合添加剂可在一定程度缓解霉变玉米饲粮对仔猪空肠结构的损伤和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药对灌服大肠杆菌的断奶仔猪血常规指标、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的影响。将48头21日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大肠杆菌组、抗生素组和中药组,对照组仔猪灌服生理盐水,其余3组仔猪灌服大肠杆菌液后分别饲喂基础饲粮、添加抗生素或中药水提物的饲粮,试验期10 d。结果表明:在第3、6、10天,灌服大肠杆菌可引起仔猪血液白细胞(WBC)数量和血小板(PLT)数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血常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且第3天时血清DA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3天,中药组仔猪血液WBC、PLT和血小板压积(PCT)值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血清DAO活性升高;在第6天,中药组仔猪WBC数显著降低(P0.05),且第10天中药组血清DAO活性显著下降且优于抗生素组(P0.05)。因此,灌服大肠杆菌可引起断奶仔猪肠道损伤,导致血清DAO活性和WBC数升高;添加中药可抑制WBC数量升高,增加PLT和PCT数,降低血清DAO活性,减轻肠道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血浆D-乳酸、内毒素、二胺氧化酶和肠道菌群及肠道黏膜形态等指标的测定,探讨壳聚糖锌(CS-Zn)对断奶仔猪小肠组织学形态和功能的影响。选择体重7.25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5种日粮,基础日粮不添加外源锌(对照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501、00mg/kgCS-Zn、100 mg/kg硫酸锌和3 000 mg/kg氧化锌(均以锌计),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S-Zn-100组血浆D-乳酸水平,DAO活性和内毒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十二指肠、空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壳聚糖锌具有调节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黏膜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