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004年,农4师62团6连种植冬小麦140公顷,获得平均667米:产530千克的好收成,现将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0~2011年度,我们根据农业部的安排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大规模上开展高产创建,综合运用高产栽培技术,克服了气象干旱不利因素的影响,大旱之年典型突出,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我所位居武昌南湖,西南靠巡司河,水利条件较好,基本上实现了自流灌溉。这个地区年平均温度16.8℃,日照1825小时,雨量1224.8毫米,无霜期251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常发生冬干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3、4月份又常有大风大雨,造成小麦倒伏。 我所在南湖有两个农场,即南湖农业试验场和蚕种场,共有10个生产队(机务队和蚕桑队在外),总耕地面积4442亩(市亩,下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小麦高产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们研究了小麦高产的形成规律,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为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大田生产,1988年秋播时,我们用冀麦84-5418在欢口镇周路口村进行了小麦百亩高产栽培。100.3亩冀麦84-5418每亩平均成穗53.8万,每穗25.5粒,千粒重39.6克,理论产量543公斤/亩,实产529公斤/亩。  相似文献   

7.
2005年,新湖一场种植棉花5067公顷,籽棉总产26848.8吨,皮棉总产9945吨,单产籽棉353.27千克/667米~2。单产和总产均突破历史最好成绩。总产比2004年增加9848.8吨,增幅57.9%,比新湖一场历史最高纪录的2000年增收6148.8吨,提高29.7%。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9.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秦安县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水分利用效率偏低、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等问题,研究探索出了一套旱地小麦综合抗旱节水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闻喜县小麦播种面积为4.22万hm2,据2010年1月上旬调查,全县一、二、三类苗比例为3∶4∶3,其中,一类苗公顷基本苗270万,总茎数900万~1 050万,单株分蘖3~4个,次生根5~6条;二类苗每公顷基本苗330万,总茎数675万~900万,单株分蘖2~3个,次生根3~4条;三类苗中,旺苗每公顷基本苗225万,播期在9月10日左右,单株分蘖6~7个,总茎数1 350万~1 500万,次生根8~9条,弱苗基本苗450万~525万,单株分蘖0.8个,次生根1~2条,总茎数600万~675万。  相似文献   

11.
小麦是细粮,是人们除稻米外的又一主要食源.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磷、钙、铁等营养物质,普通小麦蛋白质含量在13%左右,但不同品种可有差异,一般在6.9%~22%之间,并含有各种必须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超过稻米.  相似文献   

12.
雷兆显是河北省冀县二区谢家庄人,贫农成分。一九五二年他的三·一三六二亩小白芒小麦共收一三一○斤,平均每亩产四一七斤十一两。若按实种麦田面积三亩计算(因地鄰多种了他一垅多故实际只有三亩)平均每亩产量为四三七斤(弱),比当地一般产量(一六○  相似文献   

13.
14.
小麦是陇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小麦产量较低.农民收入低.为发展小麦生产,促进该市耕作制度改革,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保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对山区小麦种植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团有耕地1.195万公顷,仅有的水源不能满足1万余公顷农作物生长的需要。连续10年推广宁春16号小麦,连续两年推广新春9号小麦旱作栽培技术,推广面积累计达4.7万公顷,小麦单产也由300余千克提高到近400千克,单产提高了30%。现将小麦旱作丰产栽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根据我省及黄淮区试、生产试验资料,分析了皖89236小麦的增产潜力、产量三要素通径系数和动态结构,并作了抗逆抗病性模糊评判等,结果表明皖89236产量分布主要集中在5250—7500kg/ha;随产量水平上升,三要素的总趋势是上升的,但穗粒数在产量水平低于6750kg/ha时上升较快,而成穗数、千粒重则在产量水平高于6750kg/ha时增幅较大;对产量的贡献,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三要素间相关系数较大,因而自调能力强,综合抗性好,对白粉、叶锈、叶枯、赤霉等病害中-高抗,抗倒伏,耐青干,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是个潜力很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