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建立棉花的科学配方施肥体系,通过在棉花上进行3414试验,探索棉花需肥规律,掌握棉花最佳施肥参数,获得棉花的N、P、K最佳施肥数量。通过试验表明在我县石灰性潮壤土上,棉花N、P、K最佳施肥量为15.31kg/666.7m2 ,8.37kg/666.7m2, 8.9kg/666.7m2. 中等地力水平情况下,要重视对土壤培肥地力。肥料施用均衡条件下,棉花在生育期表现出优良的性状,是棉花优质高产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2007,(2):43-44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推广,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花枯黄萎病日趋严重,成为影响棉花生长的主要障碍因素,造成棉花大面积减产,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30—50%,且棉花品质显著下降,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因枯萎病、黄萎病损失皮棉约200万担,因此,要夺取棉花高产稳产,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农村发展论丛》2001,(10):15-15
为了加强棉花质量的监督管理,维护棉花市场秩序,保护棉花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公布了《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条例共5章39条,包括总则、棉花质量义务、棉花质量监督、罚则、附则。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棉花质量的监督管理,维护棉花市场秩序,保护棉花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公布了《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条例共5章39条,包括总则、棉花质量义务、棉花质量监督、罚则、附则。条例强调,严禁棉花经营者在收购、加工、销售、承储等棉花经营活动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如违反此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棉花质量监督机构没收掺杂掺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棉花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同时移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条例还规定,国家…  相似文献   

5.
信息荟萃     
我国将继续进行棉花打假行动在去冬今春的棉花打假专项行动中,一度猖獗的棉花掺杂使假的违法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棉花市场秩序有所好转,棉花质量有所提高。但是,棉花打假形势依然严峻。具体表现在棉花掺杂使假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恶劣;私商棉贩非法收购、加工活动十分严重;混等混级收购比较普遍;有关部门对棉花非法加工设备监管不力以及“黑心棉”仍然泛滥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和供销总社等七部委联合召开的会议指出,今年是棉花放开收购第一年,棉花工作中的许…  相似文献   

6.
沙湾市2022年棉花种植面积11.6万公顷,不同程度发生早衰症状的棉田达5.3万公顷,占当地棉花种植总面积的45.8%,棉花早衰影响棉花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同时增加棉花种植户的管理成本。本文调查收集整理多年来棉花种植大户和技术人员的生产管理经验,从品种选择、种植模式、化学调控、病虫危害和水肥管理等方面对棉花早衰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生产中有效防治棉花早衰提供技术参考,降低棉花早衰给棉农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从新闻上得知,现在棉花市场放开了。我想经营棉花,请问国家对棉花经营有哪些规定?钱金来钱金来读者:根据国务院《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从2001棉花年度起,国家对棉花收购、加工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具体规定如下:一、棉花资格认定制度是指设立棉花收购、加工企业,除应具备一般经营条件外,还需具备本办法规定的相应条件,经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的资格认定机关审查认定后核准并授予其棉花收购、加工资格的前置审批制度。二、凡从事棉花收购、加工的企业必须按照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程…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威县2006年棉花立体间作1万公顷,主要有棉花-西瓜、棉花-洋葱、棉花-白萝卜等间作模式,今年,试验、示范了棉花辣椒间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不影响棉花产量的同时,667平方米收辣椒3000千克,纯收益增加2000元以上,且投入少,病虫危害轻,易管理,是一种棉化蔬菜高效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9.
《农家顾问》2005,(9):24-24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棉花交易市场董事长史建伟分析认为,我国2005年棉花市场秩序和棉花质量将出现较大问题,可能影响棉花行业健康发展。棉花市场无秩竞争将更加激烈,一些地方可能出现囤积居奇的问题。棉农对采摘要求仍会不够重视,甚至不懂如何科学采摘,棉花质量更难保证。  相似文献   

10.
《农家顾问》2006,(12):20
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彻底放开棉花收购,同时提高了棉花加工的市场准入门槛。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办法》对棉花收购原则上不再实行资格认定,明确棉花收购者要承担明码标价、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收购棉花等义务;提高了加工资格认定审批条件,  相似文献   

11.
硼与乙烯调节剂对棉花营养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土培条件下,对棉花喷施乙烯的抑制剂(CoCl2)、拮抗剂(STS)和促进剂(Eth),研究其对棉花营养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使棉花叶片及蕾的乙烯释放量增加。调节棉花乙烯释放量,能改变棉花叶片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影响棉花叶片N、P、K的含量,并最终影响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棉花从苗床移栽到大田后。有一个生长停滞的阶段,称为棉花的缓苗期。缓苗期长短是影响棉花移栽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正确掌握和应用移栽技术,把好移栽关,缩短棉花缓苗期,是确保棉花全苗、早发、争取高产优质的关键一环。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缩短棉花移栽缓苗期,除了培育壮苗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棉花生产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棉花总量供给有余,当年新棉缺口较大,棉价上扬;棉农积极性提高,棉花生产全面回升;棉花品质结构不尽合理,适应市场难度增加;棉花产业化程度低,竞争力不强;棉种供给趋紧,亟待加强市场管理;棉花产销平衡对国际依存度越来越大,竞争愈加激烈。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切实抓好2001年的棉花生产,满足国内外市场对棉花的需求,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稳定发展棉花生产 2000年以来,由于纺织品出口形势好转,纺纱用棉增加,棉花价格回升,调动了棉农的积极性。据反映,2001年棉花生产全面回升,山东、河北、江苏、湖南等省增幅都在20%以上。对此,各地在指导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防止非适宜区种棉。我国棉区几经调整,布局基本优化,棉花单产提高,要巩固结构调整的成果,防止在重病区、分散区及风险区扩种棉花。二是处理好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棉花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省际间、区域间均有差异。扩种棉花既要考虑区域内的比较优势,更要重视区域间的竞争优势。三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也是粮食主产区,要处理好粮棉生产的关系,防止棉花生产大起大落。四是综合考虑两种原料、两个市场。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我国纺织原料的国际依存度越来越大。要统筹考虑化纤原料和国际棉花市场的情况。根据目前国内外棉花市场的情况,2001年我国棉花生产应以420万hm2、425万t的水平为宜,分别比2000年增加33.3万hm2、21万t(按农业部门统计口径)。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政策措施,不断强化棉花购销市场和棉花企业改革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棉花购销政策的调整和棉花企业经营体制的变革.促进了棉花产业化的发展和龙头企业的崛起。同时.带来了棉花企业加工能力过剩.棉花价格波动幅度过大等新情况、新问题.对棉花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提出撬战。在新形势下,如何顺应潮流,完善农发行棉花信贷管理措施,确保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和纺织工业原料作物,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棉花生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在此关键节点,回顾总结我国现代棉花栽培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对棉花栽培的成果转化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20年来,我国棉花科技工作者对棉花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的形成与调控进行了系统研究,促进了棉花栽培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评述了棉花轻简抗逆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棉花集中成熟栽培理论和技术;盐碱地播种保苗、抗盐防涝栽培和水肥协同运筹技术;果-棉间作复合种植理论与技术;机采棉化控塑型与脱叶机理与技术;在智慧植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展望未来,棉花栽培通过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数字技术和农机装备等紧密结合,在深化和拓展栽培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栽培管理效果和拓展棉花产业链,促进棉花栽培理论和技术创新发展,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棉花田间常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通过实际调查的方式,明确棉花田间常见病虫害类型,并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方案及措施,进而降低病虫害发病率。【结果】加强棉花田间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病率,确保棉花良好生长。【结论】棉花田间病虫害高发背景下,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综合应用农业技术、栽培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提升棉花田间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保障棉花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美国棉花分级本世纪初,美国农业部为解决棉花市场中不同质量棉产品价格争端,通过了权威性法规:《美国棉花统计和估计法》、《美国棉花标准法》和《美国棉花未来法》,建立起棉花分级标准,并在整个棉产区分设了18个棉花分级所,应用标准化程序测定那些影响棉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农村发展论丛》2001,(9):31-31
在去冬今春的棉花打假专项行动中,一度猖獗的棉花掺杂使假的违法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棉花市场秩序有所好转,棉花质量有所提高。但是,棉花打假形势依然严峻。具体表现在棉花掺杂使假的作案手段更加隐蔽、恶劣;私商棉贩非法收购、加工活动十分严重;混等混级收购比较普遍;有关部门对棉花非法加工设备监管不力以及“黑心棉”仍然泛滥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在棉花科研和生产上的应用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经过近10年的努力,有了初步进展,已涉及及到棉花生长发育模拟,棉花生产管理决策,棉花昆虫种群动态模拟,棉花害虫管理,棉花品种资源研究等方面,但存在研究力量分散,经费不足,科研条件差,低水平重复劳动较严重,以及科研与生产脱节造成的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我国发展计算机在棉花科研和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的对策为:采取“引进、改造、利用”的方针,稳定基础性研究,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棉花长势长相将生长后期的棉花分为四种类型:棉花丰产、早熟不早衰型,棉花贪青晚熟型,棉花早衰型,棉花缺肥型;并根据其生长特点提出了该期棉田的管理要点.以提高棉花霜前花率,增加优质铃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