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摸清葡萄园杂草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2014—2015年在贵州省余庆县、三都县、遵义县、开阳县、清镇市葡萄园进行了杂草种类调查。结果表明,杂草发生种类有29个科106种,发生为害较重的杂草有马唐、蟋蟀草、棒头草、狗尾草、早熟禾、白茅、繁缕、凹头苋、马兰、空心莲子草、毛茛、缕蒿、野塘蒿、铁苋菜、鳢肠、大巢菜、刺儿菜、黄花蒿、茵陈蒿、通泉草、辣蓼、羊蹄、车前草等23种,占杂草发生量的80%以上。因海拔、生境及防除杂草水平不同,杂草群落组成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
陈凤英 《江西植保》2002,25(4):112-113
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属鳞翅目 ,螟蛾科害虫 ,在我省玉米上普遍发生 ,为害严重 ,是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我省余干县2 0 0 1年已见零星发生为害藜蒿 ,2 0 0 2年新建县铁河乡方洲村 2 hm2 藜蒿基地 ,6月中旬见幼虫发生与为害 ,7~ 8月份在藜蒿上暴发成灾 ,1 0月份还有大量的幼虫为害 ,各虫态并存 ,以高龄幼虫为主。据笔者于 2 0 0 2年 1 0月 1 1日在铁河乡方洲村调查 ,虫株率低的为 50 % ,高的达 1 0 0 % ,少数每株有幼虫 1~ 2条 ,多数每株有幼虫 3~ 6条 ,一般可减产 2 0 %~ 3 0 %、重达 50 %以上。1 寄主作物与为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市黄守瓜的发生量呈上升趋势,1993年5月上旬调查,瓜苗有虫株率(成、幼)加权平均为4.8%,最高有虫株率13%,为我市历年所罕见,发生面积为100%,也为历史罕见,它成为我市瓜类主要害虫。成、幼虫均能为害,成虫以为害瓜苗、花、幼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太子参种植地杂草发生种类和危害情况,2012-2013年在贵州省余庆县、施秉县、黄平县太子参种植地进行了杂草种类调查。结果表明,杂草发生种类有28科99种,发生危害较重的杂草种类有马唐、棒头草、看麦粮、早熟禾、白茅、繁缕、凹头苋、马兰、毛茛、缕蒿、野塘蒿、铁苋菜、鳢肠、大巢菜、刺儿菜、黄花蒿、茵陈蒿、通泉草、辣蓼、羊蹄、车前草等21种,占杂草发生量的90%左右。因海拔、前作、生境及防除杂草水平不同,杂草群落组成变化较大,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抓住关健时期及时化学除草和进行人工除草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者于1988年对棉田害虫捕食性天敌的田间分布进行了调查,本文就蜘蛛类天敌混合种群及优势种的空间分布型报道如下。 一、调查研究方法 于6月12日—7月18日棉花苗期至开花期在东至县大渡口棉区,调查11块棉田,其中1块为系统调查田,除1块(8号)全查法外,其它田块两行查1行,行中每两株查1株,分别调查360—1050株,记载每株棉花上的蜘蛛种类、虫态及数量。用检验分布型的7种方法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6.
1984—1987年,通过人工模拟产量损失试验和黄地老虎幼虫三龄前在玉米叶片上的蛀孔株与枯心株的关系调查,提出以玉米植株定苗期虫孔株率确定防治指标。即玉米定苗前10天,植株叶片上出现的虫孔株率超过11.33%时进行防治。此法经在1987、1988年大田生产中验证较原防治指标法亩节约药费5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1987—1988年,辛集市植保站调查了麦田杂草出土规律,播娘蒿和芥菜冬前出土率分别为86.5%和95.7%。经1987年小区试验和1988年4千亩示范推广证明,亩用由抚顺农药厂生产的72%2甲4氯粉剂商品量25克(有效成份18.75克),温水化成母液兑水  相似文献   

8.
刘旭明  杨奇华 《植物保护》1990,16(Z1):50-51
1987—1988年根据“准确、快速、简便、易行”的原则和棉蚜在棉株上的为害特点,对目前我国所用的抗棉蚜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试验。设计并验证了简化的三级制蚜害程度分级标准和相应的蚜害指数计算公式;明确了在蚜害高峰期调查时,取样不宜以株为单位,而应以叶片为单位逐叶调查。  相似文献   

9.
融水县的融水乡、融水镇和喹镇有黄龙病发生危害,发病果园达29.4%,发病株率达4.95%,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1988年11月至1989年11月在县农业局院内果园(温州村)进行防治试验.主要技术措施,一是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病树比去年减轻;二是防治木虱,1988年调查有木虱株达100%,平均每叶片有2只.在4、6、8三个月,用水胺硫磷、喹硫磷800倍、氧化乐果1500倍喷洒,防治效果在95%以上;三是用四环素注射病树,1000PPm药液高压注射树干38株病树,留7株作对照,结果只有7株有症状出现,防效达81.2%.但注射治疗花工大、成本高(4—5元/株),能控制黄龙病多久,亦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0.
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 Webb ex prantl,俗名婆婆蒿、黄花蒿、味味蒿。十字花科,播娘蒿属,是淮北地区麦田主要恶性杂草之一。从1982年秋播开始,我组承担了省农林厅植保处关于麦田杂草播娘蒿的研究课题,经过二年的调查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果。一播娘蒿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播娘蒿为种子繁殖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幼草叶柄及茎呈紫褐色,地下茎白色。第1、2张真叶对生,3叶后为互生,二回羽状复叶,全裂,裂片纤细,叶背面有绒毛,  相似文献   

11.
蝉 [黑蚱(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是果林生产上的害虫,除以成、若虫吸食树液外,主要是成虫以产卵器撬破枝梢产卵,使枝梢开裂枯死,或易被风折断。1988年7月下旬调查,苹果园受害率占95%,受害株率75.8%,198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调查,果园100%受害;受害株率98.5%;受  相似文献   

12.
烤烟病毒病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各地烤烟病毒病发生为害逐步加重。为给科学评估病毒病对烤烟产值的影响提供依据,我们于2004年在云南省通海县杨广镇兴义村做了该项调查工作。1调查方法选择3块健康烟株和病毒病(以TM V为主)烟株生长势基本一致的发病烟田(分属3户烟农,总面积1400m2),分别对健株和病株成熟的下二棚叶、中部叶、上二棚叶和上部叶进行采烤,称量每片烟叶的鲜重、干重和干烟叶叶面积,观察烟叶的直观性状,按正常的收购标准评审每片烟叶的等级。据此得出烟叶的干鲜重比值、干烟叶单位叶面积重量、烟叶加权平均单价等经济性状指标。通过健株与病株以上各项…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德宏州小麦条锈菌越夏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条锈菌越夏菌源量直接影响着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了明确云南省德宏州是否是小麦条锈病菌的越夏菌源地,2010年和2011年在德宏州芒市江东乡海拔1 600、1 700、1 800、1 900m和2 000m处设置了小麦条锈病菌源观察圃,对观测圃中小麦品种和周围落粒自生麦苗上条锈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实时记录各观察点的温湿度。结果表明:(1)海拔2 000m的菌源观察圃能观测到小麦条锈菌越夏和越冬的情况,越冬菌源量和春季条锈病的发病情况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2)海拔1 900m及以上的地区最高日平均温度和旬平均温度均低于22℃,为小麦条锈菌的越夏区域;1 600~1 900m的区域内其最高日平均温度在22℃至25℃之间,最高旬平均温度均大于20℃小于23℃,符合小麦条锈菌越夏的理论温度要求;并且海拔1 900m及以上地区的菌源观察圃中可观察到小麦条锈菌越夏。以上结论证实了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是小麦条锈菌的越夏菌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黑蚱蝉又名知了,是湖北省宜都市危害柑桔枝梢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危害加重,尤以今年最烈,引起大量枝梢枯死。枝城镇楼子河村七组郑广顺靠近江边的一块柑桔园,面积1334.0m2,栽植125株龟井温洲蜜柑,树龄13年。1999年9月2日调查,有120株被黑蚱蝉所为害,为害率达96%。每株枯枝16~20条,上面均有产卵痕,每条柏枝上有6~10粒卵。红花套、高坝洲、陆城等乡镇桔园均有发生,调查平均株被害率达38.9%,平均每株枯枝达105条。由于黑蚌蝉的危害,给柑桔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一些枝梢是翌年的结果母枝,一些技梢则因危害而带果枯死。经过…  相似文献   

15.
正猕猴桃是剑河县的特产作物之一,据笔者调查,目前猕猴桃主要害虫有准透翅蛾、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守瓜、斑衣蜡蝉、葡萄天蛾、小绿叶蝉、黑尾大叶蝉、吹绵蚧和蝼蛄等,严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害虫的为害,笔者介绍猕猴桃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供生产上参考。1主要害虫种类  相似文献   

16.
1987~1988年在江苏南京测定了雪松Cedrus deodara、火炬松 Pinus taeda 和湿地松 P.elliottii 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的抵抗性。人工接种证实,2次接种的46株雪松成材树(20多年生和30多年生)包括加大接种体量高达50000条线虫/株的6株处理树均表现正常。在分2次接种的4年生幼苗中(共44株),仅2株表现死亡,从死苗中分  相似文献   

17.
油桐尺蠖为害柑桔,但过去从未暴发成灾。1984年以来在我省大田等县发现此虫危害柑桔严重。1987、1988年本所柑桔园和邻近乡果园相继暴发。1987年9月本所受害较重的北乾果园受害株率达80%;较轻的后山、下洋片株受害株率也达10—20%。虫口密度每株20—100头,1988年6月初北乾果园受害株率达100%,每株有虫300—500头,个别株达1000多头。  相似文献   

18.
中华猕猴桃是我区的特产作物之一。据笔者调查,我区中华猕猴桃主要害虫有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黄守瓜、斑衣蜡蝉、葡萄天蛾、小绿叶蝉、黑尾大叶蝉、吹绵蚧、红蜡蚧等,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1 主要害虫种类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19.
樗蚕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樗蚕 (PhilosamiacynthiaWalkeretFelder)据记载只为害枫杨、臭椿、乌桕、含笑、梧桐等 ,不为害花椒。在1 997年前中牟县从未发生过。 1 997年在小洪、曹庄、大洪等村首次发现樗蚕为害花椒 ,并于 1 997~ 1 999年连续 3a进行了观察。此虫主要为害花椒 ,极少为害臭椿 ,确系是花椒上的主要害虫。 1 998年 9月间调查 ,株高 1 .5m以下的花椒上有幼虫 1 0 3头 ,1 999年 9月下旬调查 ,0 .5m长的花椒枝上一般有幼虫 2 0头 ,多的可达 3 5头。 1 3棵 1 5a生的花椒叶被吃光 ,严重影响了光合作用和花椒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沙蒿群丛为研究对象,初始盖度为60%,人工降低其盖度为50%,40%和30%,用多剖面自计式遥测风速仪连续观测记录沙蒿林内距离地面0.1 m,0.5 m,1.0 m,2.0 m,3.0 m,4.0 m,5.0 m和6.0 m高度处的风速变化。当沙蒿群丛盖度由30%增加到60%,风速廓线变化不明显,风速廓线方程、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边界层位移厚度和边界层动量损失厚度的值较为接近,没有随盖度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在这个盖度变化范围内,沙蒿群丛降低风速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