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精神是由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相对稳定、具有特色并为大学人所认同、追求、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组成的体系。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精神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熏陶感染等重要功用。应从完善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层面、学校教学和科研活动过程、校园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建构和培育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杨新华 《新农业》2001,(9):10-11
辽宁省惟一的综合性农业科普期刊《新农业》已到而立之年.科普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在农业战线工作稍长一点的同志,都熟悉农业科普,因为这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媒介,是农业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对科普工作做了高度概括:"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3.
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大学精神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激发大学活力的基础。大学精神是校园和谐的根本,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着发展、激励、凝聚和陶冶等作用。建设和谐校园应从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术自由、倡导创新精神、塑造社会批判精神等方面积极培育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往往内化为大学的操守与观念,外化为培养人的实践与大学的社会贡献。作者从对大学精神的定义开始研究,结合河北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以及"太行山精神"的积淀和传承,浅析了高等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5.
大学精神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精神是时代精神的表征和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既要承接学校自身优良传统,同时也应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响应当代社会的现实需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四川农业大学传承、弘扬"川农大精神",不断推进学校改革发展;面向未来,确定了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目标,体现了"川农大精神"是历史传承和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进一步丰富了"川农大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大学精神中凝聚着大学的理想与宗旨,是大学时理念也即大学的指导思想的延展、深化和具体化。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精神教育,可通过“两课”教学、校园化建设等途径具体实施,从而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能在新时代的大学精神指引和激励下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384-385
党的十九大对当今时代格局做出了新的界定,规划了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对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工巧匠的培养是时代之需,也是当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品质的重要部分,必须贯穿于当代职业教育过程的始终。但是,当前,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传承中内容泛化、结构残缺、形式单一的问题甚为显著,已经难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要,合理利用好学校与社会两个平台,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重要作用,才能充分开拓工匠精神培育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图书馆精神,培育图书馆精神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图书馆长与馆员和读者方面的关系。提炼与弘扬馆训,建设良好的馆风。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教育资源、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培养图书馆员的精神意识,培育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鍪源县赋春镇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教活动,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视察婺源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确立了建设江西旅游大镇和经济强镇的目标,进一步坚定了“围绕生态抓农业,依托区位兴旅游,发展市场促流通”的发展思路,加快了各项规划的实施。今年1—7月份,全镇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实现工农业产值8800万元,财政收入180万元,招商引资2275万元,已经到位702万元。  相似文献   

10.
和谐精神是实现社会和谐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培育和谐精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人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培植教育信念,培养全面素质,培育精神文化,应该是学校发展的神圣职责。本文针对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入陶行知教育思想,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来培育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举例并提供了一些把陶行知教育思想渗透于校园活动与环境建设的具体策略,以期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烛照下,新时期的校园文化能走向一条健康绿色的正途。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弘扬"三平"精神,注重自己的师德修养。现阶段,教师道德建设面临着学术腐败,教师缺乏爱岗敬业和进取创新精神等问题。杜绝教师的道德缺失行为,对教师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论述了弘扬"三平"精神、提高师德素养、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名师与大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师是一所大学的脊梁、砥柱,名师精神代表着大学的精神。名师要有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独立执中的自由精神、敢于怀疑的批判精神、甘为人梯的合作精神、淡泊明志的坚守精神、乐于身教的自律精神。名师的培养,需要大学精神的滋育,大学必须大力营造人文精神氛围,强化制度建设,注重教学、科研、管理的行为建设。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阐述“企业家精神”的内在优秀品质,说明“企业家精神”这一概念汇集了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对未来公民的期待。21世纪,“企业家精神”应被带进学校,带进政府,带进其他社会团体,应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变革演进的过程中来。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精神传承的中坚力量,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安阳地区高校应依托红旗渠精神等地域文化优势,构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新平台,从而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科学地回答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这样一个党”的重大历史课题 ,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源,这种普遍意义上的指引渲染着一所大学的性格和发展路径,因此对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思考也就从大学发展的边缘步入大学发展的核心,通过从对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一般解读出发,结合华中农业大学发展的悠久历史以及文化的积淀和精神的传承,力求探索与思考学校新时期影响学校今后长远发展的文化和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8.
志愿精神是体现在志愿者、志愿服务行动之中的内在精神特质。大学生作为传播志愿精神的主体,在志愿精神培育上既迎接机遇又面临挑战,分析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面临挑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新形势下弘扬志愿精神,在志愿服务的舞台上实现了大学服务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发展极”理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适用性,并提出在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极”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