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挖掘大豆种质资源中的耐盐种质资源,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种质资源,为大豆耐盐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优异亲本,本研究选用来源于黑龙江、吉林、日本等地的大豆种质资源60份,采用1.500%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环境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测定叶长、叶宽、叶柄长度、株高、茎秆直径、茎节数、分枝数、植株鲜重、植株干重等9个性状指标,应用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大豆苗期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各指标测量值与对照相比较均明显下降,且各指标之间呈现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发现不同大豆品种间的耐盐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60份大豆中包括耐盐品种12份,中等耐盐品种24份,盐敏感品种16份,不耐盐品种8份。9个性状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可解释67.430%的表型变异,分别代表叶片因子、伸长因子和生物量因子;60份材料按耐盐性强弱可分为4类,第一类为耐盐品种(12份),第二类为中等耐盐品种(24份),第三类为敏感品种(16份),第四类为不耐盐品种(8份)。东农56、佳试D、黑农63耐盐性较强,叶长、分枝数、地上部分干重均可作为大豆耐盐筛选与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大豆耐盐性种质的分子标记辅助鉴定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大豆耐盐种质的鉴定对于促进大豆耐盐育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已获得的大豆耐盐性基因的共显性PCR标记,对选自于国家作物种质库的59份耐盐和盐敏感种质加以鉴定,同时进行了田间耐盐性重复鉴定,并对种质库耐盐性记载结果、田间耐盐性重复鉴定结果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进行比较,从中选出田间耐盐性重复鉴定结果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一致的耐盐种质42份,分析了这些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为大豆处质资源的改良及耐盐遗传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分子标记应用于种质鉴定和育种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马书君  张玉华 《大豆科学》1996,15(2):97-102
1991-1995年,应用田间自然病圆和病土盆栽鉴定方法,对安徽、河北、福建、山东等24个省市保存的3355份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和186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分别进行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大豆苗期耐低氮资源鉴定的指标与方法,筛选耐低氮大豆种质,本试验以234份国内外大豆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设置低氮和正常氮2个氮水平,在处理24 d时测定茎粗、株高、叶柄长、叶绿素相对含量等12个指标。结果表明:大豆苗期各指标均值在2个氮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耐低氮系数的平均值范围为0.48~1.38;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指标转化为5个主要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37%,并构建耐低氮大豆种质资源评价方程:D=0.48D1+0.21D2+0.13D3+0.11D4+0.08D5;基于耐低氮综合评价值(D)进行聚类分析将234份大豆品种分为5类,分别为高耐低氮型、耐低氮型、中耐氮型、敏感型和高敏型,筛选出高耐低氮资源,包括茬前田豆、宝丰11和射阳半夏子等8份,高敏型种质,包括ラニホクジロメ、黔豆1号和WDD01135等11份。依据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株高、总干重、叶柄长、茎粗和地下干重5个性状的耐低氮系数可作为鉴定资源耐低氮性的主要指标。本研究构建的大豆耐低氮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将为耐...  相似文献   

5.
采用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测定法,对来自不同省份的95份大豆新品种(系)菌核病耐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大豆品种(系)对大豆菌核病耐病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共有11份大豆品种(系)表现为中等耐病性,占参试材料的11.58%,其中4份耐病强度(TI)>60%;11份中等耐性品种(系)中有8份来自东北地区,占所有中耐材料的...  相似文献   

6.
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法鉴评大豆资源对菌核病的部分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准确地筛选大豆耐菌核病候选资源,采用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测定法,评价了150份部分核心种质和国外种质及100份近15年东北育成品种的菌核病耐病性,并通过草酸浸根产生的植株萎蔫反应,验证了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分析了花色(茎色)、叶形、生育期与耐病性的相关性。聚类分析将资源耐病性分为5个级别,分别是高耐(3.20%)、耐(7.60%)、中感(21.60%)、感病(46.00%)和高感(21.60%),并筛选出27份高耐病和耐病的候选资源,其中种质材料中具有相对较多的耐病性资源。草酸浸根植株萎蔫反应与茎中可溶性色素评价结果相符。耐病强度与农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叶形和生育期与耐病性不相关,但花色(茎色)与耐病性显著相关。可见,在反映草酸致病机制方面,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测定法能够进行大豆资源菌核病耐病性鉴定和评价;在遗传多态性丰富的大豆资源中可能会筛选到更多的耐菌核病的资源,可能多以紫花为主。  相似文献   

7.
播种后遭遇渍害是南方夏大豆生产面临的主要逆境危害之一。为研究不同大豆种质播后对浸水耐性差异表现,以种子浸种120h模拟渍害条件,测定137份大豆材料浸泡液电导率,并进行标准发芽试验,统计种子发芽势(GPP)、发芽率(GP)、正常苗率(NSP)等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多个指标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利用综合耐浸水指标及简易指标对大豆种子耐浸水能力进行等级划分,筛选耐浸水能力强的大豆材料。结果表明,浸水处理120h后,GPP、GP、NSP、轻微损伤粒率(SISP)、严重损伤粒率(IBSP)、烂粒率(DSP)及电导率等6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50%,GPP、GP和NSP同大豆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电导率同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两个主成分:“健康因子”和“过渡因子”,贡献率分别为64.45%和15.83%,根据两因子得分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3类。利用综合指标法将137份大豆材料划分为5种耐浸水级别,表现耐浸水的大豆材料9份,并在GP、GPP、NSP三个简易耐浸水指标筛选中同时表现耐浸水的大豆材料5份,可作为进一步筛选鉴定的对照种质资源。大豆浸泡液电导率与种子正常苗率相结合可作为大批量筛选耐浸水种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由大豆疫霉菌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防治该病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抗病育种,而抗性资源筛选又是抗病育种的基础。采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用黑龙江省大豆疫霉菌的1号优势生理小种对来自黑龙江、吉林、河南、内蒙古、辽宁、湖北、四川、河北、陕西、中国农业科学院的536份栽培大豆材料(其中农家品种280份、其它大豆品种256份)进行抗性鉴定,抗病的152份,占28.39,6,中间类型的135份,占25.29,6,感病的249份,占46.59/6。280份农家品种中,抗病的有89份,占农家品种的32%,这说明农家大豆品种资源抗性比例较高。种皮色或种脐色为黄色或褐色的材料中抗性种质较多。  相似文献   

9.
2006-2014年,应用病土盆栽方法,对来自于12个省(市)的779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鉴定。鉴定材料来源于吉林省539份、黑龙江省58份、辽宁省51份、山西省16份、内蒙古17份、河北省10份、北京市42份、安徽省5份、广西壮族自治区14份、河南省17份、山东省6份、江苏省4份。从中选出19份抗病种质,占鉴定总数的2.44%,分别是FY001-3、W93155、JH229、HJ01-1900、W94128-8、YX04-6561、W7491、W201102-25、Q30、Q31、HK6、HK7、BN9、CM2008-12、JY407、Q32、Q28、Q33、BN10,按抗病种质在各省份鉴定材料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山东省大豆种质抗病比例最高,占83.33%,其次是黑龙江省占15%。这些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优良,可直接作为抗性亲本应用于育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豆品种间杂交后代在田间发病条件下的连续选择和鉴定,创新了可以抗10个灰斑病生理小种,兼抗花叶病1号株系的抗病种质东农9674。多年多点鉴定和多年接种鉴定表明,东在967必高抗灰斑病,抗性稳定,根系发达,固氮能力强、耐重迎茬。是大豆抗灰斑育种和多抗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和亲本材料。省内外育种单位作为亲本引用,已作了20个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欧洲大豆原料及大豆食品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很多地方都在发展大豆产业,这里主要介绍欧洲的大豆食品、大豆产业的一些情况。我在欧洲做了十五年的生意,多年的工作经历给我的感觉是欧盟情况和中国相比略有不同。我先简单介绍一些欧洲大豆产业联盟、大豆蛋白产品和大豆产品、市场机遇(创新及消费者趋向、源头和可追溯性、健康交流)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改性大豆磷脂在速溶豆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添加改性磷脂和喷涂浓缩磷脂的豆粉两种生产工艺及时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改性磷脂和喷涂浓缩磷脂的效果基本相同,蛋白质分散系数(PDI)增加10%,溶解度增加3%,速溶性增强。添加改性磷脂比喷涂浓缩磷脂成本低、质量稳定,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大豆专用复混肥对轮作连作大豆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与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大豆专用复混肥对轮作、连作大豆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豆专用复混肥较常规施肥显著提高了轮作、连作大豆抗逆境伤害的能力及自由基清除系统的酶活性 ,减轻了膜脂过氧化的程度 ,并提高了根系活力和根系生长量  相似文献   

14.
Soybean rust, caused by Phakopsora pachyrhizi Sydow, is a severe foliar disease of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 that occurs throughout most soybean producing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valuate selected soybean genotypes for resistance to soybean rust in Vietnam. Five field experiments in Vietnam were completed from 2006 to 2009. The area-under-the-disease-progress-curve (AUDPC) was calculated for each soybean genotype based on four disease assessments taken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growth stages. AUDPC units among soybean genotypes in each experiment differed (P < 0.05). Over the five experiments, the resistant check DT 2000 was most often the genotype with the lowest AUDPC units while the sources of rust resistance (Rpp1-5) did not always have low AUDPC units in each experiment, although PI 230970 (Rpp2) appeared to be more stable. A few genotypes with non-characterized genes for resistance, such as PI 398998, PI 437323, and PI 549017, had the lowest AUDPC units in at least one of the experiments. These genetic resources may be useful for host plant resistance studies and breeding soybeans for rust resistance in Vietnam and other locations like Brazil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at have more recently been inundated with soybean rust. A significant (P < 0.001) experiment × genotype interaction was found when the AUDPC data of 14 soybean genotypes tested in Experiments 1, 2, and 3 were combined and analyzed. This result indicates the potential importance of changing fungal races and/or biotypes that occur in the rust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豆生产、加工和经贸形势的分析,指出无计划、盲目性和过份量地进口大豆对我国大豆产业仍于民族工业的严重危害性;明确了我国大豆在入世进程中、经济发展里和产业建设上所具有的基础和条件,与世界各国并论尚有比较优势;阐明了调整农业结构等九项工作,是面对进口冲击和促进大豆发最有力和最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豆豆浆与豆粉制品中总醛的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不同类型的大豆原料 ,不同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类型的大豆加工豆浆与豆粉制品 ,用碘滴定法对其进行总醛 (以己醛计 )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己醛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集市购豆 >冀黄 10 5缺失体大豆 >“绥 98- 6 0 7”缺失体大豆。  相似文献   

17.
南方酸性红壤中有效磷含量低是限制大豆生产的不利因素之一,选育磷高效品种是最有效的途径。采用高、低磷土壤盆栽试验,利用冠干重、根干重、冠磷含量、根磷含量、植株磷吸收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磷利用效率和磷吸收效率等10个性状对5个巴西大豆和11个由其与桂早1号育成品种的磷效率进行了评价,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对19个大豆品种的磷效率做综合分析,结果发现,除巴西13号和巴西9号外,其他巴西大豆资源磷效率性状均优于桂早1号。由巴西大豆与桂早1号衍生育成的品种华夏5号、桂夏豆2号也优于其双亲,表现正向超亲遗传;衍生育成的品种华夏1号和华夏3号介于其双亲间;其余衍生育成的品种低于双亲,表现负向超亲遗传。结果表明大部分巴西大豆资源在磷效率性状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可在改良华南地区大豆品种的磷效率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展大豆绿色产业创建大豆特色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忠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幅员面积2184km^2,辖42个乡镇,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以浅丘地貌为主,是大豆的适宜种植区。近年来,忠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重庆市构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遵循“小豆子,大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大豆绿色产业,精心创建大豆特色经济,不断建设库区独具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9.
由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引起的大豆花叶病毒病是一种世界性大豆病害,严重地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大豆抗SMV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抗源筛选、抗性遗传、抗性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大豆对SMV候选抗性基因的研究等,并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以期为大豆抗SMV分子育种和抗性候选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蛋白大豆品种食心虫抗性与相关性状分析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份吉林省高蛋白大豆品种为材料,对其食心虫抗性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丰交7607、九农20表现为高抗(受害粒率1.59%~1.64%),吉小粒7号、长农15、九农21表现为抗虫(受害粒率2.14%~2.55%),黑农48表现为感虫(受害粒率7.29%),黑农38、吉育47表现为中抗(受害粒率4.26%-5.22%)。大豆荚熟色越深的品种表现出的抗性越强。蛋白质含量与抗性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