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2):F0003-F0003
吴志峰,博士,研究员。1969年11月出生,汉族,湖南湘潭人。1992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专业(地貌),获理学硕士学位;2001年10月毕业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博士学位;2002年进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土壤遥感与信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土壤学会秘书长,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担任《生态环境》、《亚热带水土保持》编委。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探索》2008,(5):F0004-F0004
番兴明博士.研究员,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984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1995年获泰国清迈大学农业系统硕士学位.2007年获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博士学位。自1988年以来一直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40多项。现担任云南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主持人,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负责人,玉米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一昆明亚热带玉米综合试验站站长和农业部玉米科技入户工程首席科学家。在应用基础研究、新品种培育及开发应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1):F0003-F0003
蔡崇法,1961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汉族。1983年6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同年进入该校继续学习,攻读硕士,1986年7月获土壤学硕士,研究方向土壤地理,1998年7月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水土保持与农业生态。2002年9月.2003年8月在美国农业部国家泥沙实验室访问研究。1986年硕士毕业后一直在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院长。1998年被湖北省授予学科带头人,2004年被湖北省水利厅聘为湖北省水土保持科技顾问。  相似文献   

4.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4):F0003-F0003
杨玉盛,男,196d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兼职教授。1988年毕业于福建林学院,获农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2002年从厦门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旅游学院院长,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业》2010,(4):116-116
徐卫红,女,1969年生,重庆巴南人,汉族,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并获农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获植物营养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环境科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南大学教授、硕士导师。  相似文献   

6.
专家档案     
《核农学报》2011,25(5):F0002-F0002,891
徐利远(1963-),男,博士,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所长。1984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四川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专家档案     
《核农学报》2008,22(6):F0002-F0002
华跃进(1959-),男,理学博士,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4年毕业于德国马堡大学医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1999年在日本农业与生物资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回国。现任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生物物理学科带头人、中国原子核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原子核农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通报》2005,25(6):F0003-F0003
张丽萍,女,1960年出生,山西省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留校工作。1987-1990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获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自然地理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9.
《水土保持通报》2002,(4):78-78
郑粉莉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美国国家土壤侵蚀研究实验室博士后。 196 0年 10月生 ,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理系 ,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获理  相似文献   

10.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18(3):F0003-F0003
黄炎和,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7月生,广东饶平人。1983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然地理学专业,获地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Southern Ⅰllino is University)做高级访问学。现任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生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福建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理事,《水土保持学报》和《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委,《亚热带水土保持》常务编委等职。  相似文献   

11.
简析了陕西省1989~1995年在10乡(镇)1区组织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6个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工程建设模式和12项配套技术,分析了所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吴发启教授 ,男 ,生于 1957年 9月 ,陕西省黄陵县人。 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大学地理系 ,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9年 8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获土壤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 ,一直在原西北林学院水土保持系、环境学院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任教至今 ,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信息探索》2008,(10):F0004-F0004
邢国风,男,汉族,1950年生。毕业于原绵阳农学院(现变更为绵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后,留校长期从事小麦育种及相关研究。1995年以前,为课题组骨干,第二主研人。1995年后,主持课题。1998年被评为研究员,2003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1997至1998年,主持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作物研究所工作;  相似文献   

14.
黄凯,男,汉族,1963年生,广西全州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获水产养殖学博士学位 。从1986年任教以来,  相似文献   

15.
《水土保持通报》2005,25(2):F003-F003
马永清,男,1963年10月出生,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9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1988年10月至1989年12月在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农学与土壤科学系做访问学者。1994年11月晋升为副研究员。1995年1月至1996年3月在乌取大学做研究生,  相似文献   

16.
玉米减量施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吉林通化市长年高施肥量(N180kg/hm^2,P2O5 70kg/hm^2)的玉米栽培区,实行减量施肥效果明显。1999年在暗棕壤上试验,用氮量降低23kg/hm^2(实际用氮量150kg/hm^2),比高施氮量的增产10%左右,2001~2002年分别在冲积土和白浆土上试验,用氮量降低36kg/hm^2(实际用氮量144kg/hm^2),比高施氮量的分别增产5.65%、2.56%。1995年在白浆土和暗棕壤上试验,施P205量在36.6~91.8kg/hm^2间,形成的玉米产量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即多施磷和少施磷的效果是一样的。据此,吉林省东部地区玉米施氮量应由目前180kg/hm^2,减为140~150kg/hm^2,施P2O5量由目前70kg/hm^2,减为35~45kg/hm^2。  相似文献   

17.
耕种制度对西南地区冬水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1995年5月15日~1997年5月15日两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冬水田甲烷排放量及耕种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水田水稻生长期甲烷排放通量在0.47~171.12mg/m2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定西地区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1980年、1995年和2000年Landsat TM影像的土地利用空间数据(1∶100 000)为基础,分析了1980~2000年定西地区黄土高原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空间分布特征、方向以及耕地的主要流向,并应用空间马尔柯夫概率模型对定西地区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5~2000年土地利用的年变化率是1980~1995年的2.57倍;1995~2000年土地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空间分布特征呈现明显的差异,耕地、草地、林地和农村居住用地是定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耕地与其他类型土地间的相互转化分布最广泛;优质耕地主要被农村居住用地扩展占用。1995~2000年耕地转向农村居住用地的面积比1980~1995年增长了66.18%(1759 hm2);1995~2000年毁林草开荒的面积仍高达17294 hm2。到2015年,耕地、城镇用地、农村用地面积和比例将增加,草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和比例将下降。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西部草地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0年、1995年、2000年三期遥感影像,在RS与GIS支持下,解译提取吉林省西部20年草地空间信息,分析该区草地时空动态及其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①20年来,草地面积减少40.70%。草地退化严重,主要转化为耕地和盐碱地,转移面积分别达到475799.43hm^2和303182.06hm^2;②20年来.草地总动态度为负,1980~1995年,高覆盖度草地对整体草地变化影响较大;1995-2000年.高、中覆益度草地对草地整体变化影响较大;③20年来,各类草地质心向东北方向偏移。不同阶段各类草地质心偏移表现出无规律性、多向性;④总斑块数、平均斑块面积,平均斑块周长和优势度指数整体动态呈下降趋势,分维数变化较小且接近于1,各类草地破碎度指数整体动态呈增长趋势,破碎化程度加强,总体格局复杂化。自然因素对草地退化起到一定的驱动作用。人类活动干扰则是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20.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19(3):F0003-F0003
张金池,男,山东安丘人,1962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和1998年获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先后赴日本、美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