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是关键,现代化的最终完成必然表现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在人的现代化进程中,使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得以充分体现的主体形态正是公民。中国的现代化只有以现代公民为主体,才可以变成现实。培养现代公民、让全体国民成为具有健全公民意识的合格国家公民就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公民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标志是现代性的养成.我国农民的现代性正在遭遇困境.农民所处的特定的乡村社会环境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形态,是农民现代性困境的主要原因.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构建文化体系和贯彻依法治国,能够培育农民的平等、合作、正义和法治观念,塑造农民成为具有人的主体心态和精神气质的现代公民,提升农民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荆莹莹  贺宁 《乡村科技》2019,(12):56-5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传统农业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便成了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农民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其文化、技能、素质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而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我国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通过讨论我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背景、意义和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议,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4.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保障农村人力资本和缓解"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农村建设问题具有支撑作用。基于农业现代化与农民职业化耦合视角,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发展特征和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此为基础探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结果表明,2015—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在0.330~0.351间波动,农民职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在0.323~0.329间波动。考察期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略超前于农民职业化的发展,且各地级市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值区集中在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等西南部城市。黑龙江省两大系统耦合度波动幅度较小,维持在0.478~0.481之间,整体处于拮抗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保持在0.387~0.389之间,耦合协调等级整体处于轻度失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在空间格局分布上呈现由东北部城市向西南部城市递增趋势。因此,为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职业化向优质协调方向发展,需进一步优化发展较为薄弱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因地制宜制定培育目标;因势利导丰富培育内容;推陈出新探索培育模式;多措并举完善政策扶持体系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业现代化作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近几年,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促使农民开始向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转变,因此,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才能培育出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人口构成中农村人口占据多数,但是尚未达到农民现代化的要求。文章研究当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分析阻碍农民现代化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体制结构,老龄化问题,技术知识欠缺。对此建议改善农民收支状况,减少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重点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融入到农业经营模式创新过程。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管理》2015,(4):59-62
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数量、高质量的职业农民,要求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与经营管理才能。而现阶段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内驱力不足、教育体系不健全和教育内容脱离实际需求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农民的培育。为此,文章提出通过设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和探索新的培养方式方法等路径,为我国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是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主题之一。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意识涵盖了主体意识、国家意识、公德意识、法治意识、平等意识等。当前我国大学生阶层主体意识淡薄、法治意识不强、责任意识薄弱、公民行为水平较低,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历史和政治因素的消极影响及传统学校教育的缺陷。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在构建良好社会环境的基础上,着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并改进学生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农业生产重视程度的加深,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尤其是"三农"政策提出后,农业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农民问题随之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新时期,农民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由传统型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农民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只有重视新型农民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而目前,我国在新型农民的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国家、社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基于此,通过分析新型农民在培育中面临的问题,探讨其解决策略,以期为农民培养提供参考,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必然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并且离不开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具体含义,笔者认为包括农民身体素质的现代化、农民科技水平的现代化、农民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和农民专业技能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关键是加强农民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1.
2015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延续了2014年改革元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正处于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该研究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出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程丹  常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402-10404
在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结合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在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果,仍存在农民认识不充分、参保意愿不高、法规体系不完善、财政补贴方式不科学、抵御巨灾能力较弱、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从加大宣传力度、发展信贷保险模式、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巨灾基金、发展再保险、明确监管责任等方面解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3.
董云秀  靳小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6079-6079,6082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在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农业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进行种植业生产各要素的技术改造,把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反过来说要将农业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实现农业种植全程机械化是必由之路。因此,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机械化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农业推广概念的发展、新时期我国农业推广的内涵以及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关系。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是农业推广的最终目的,农业现代化给农业推广提供了发展机会和更高要求,农业推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手段,在农业现代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切实促进忻州市农民收入增加,本文利用Stata软件对忻州市内11个县域2007-2018年的平行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与GMM模型分析,研究县域在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过程中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县域进行产业升级后降低了农民收入;经济作物占比提高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城镇化率、经济发展水平及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提高对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作用。同时,针对该研究结果从资源配置,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与加大农业投入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袁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707-17708,17711
全面分析了农业的多元化综合功能,一是政治功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经济功能: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生态功能:涵养资源环境,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国际理论借鉴和国内农业现代化实践的主要创新体验2方面指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的新途径,并提出了基于农业多元化功能的制度保障:逐步推广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土地制度;建立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金融信贷制度;坚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制度;建立严格的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风险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概况,从发展的视角梳理,指标体系经历了唯"物"论阶段,正逐步向人本发展论过渡,目前以"财富"为中心的指标体系主要缺陷在于对农业现代化内在逻辑缺乏深刻揭示。农业现代化水平应当从实现现代化的"目的"和"手段"两个维度进行考量。该研究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借鉴前人的研究,科学合理选取群体指标,构建了以"物"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指标体系,体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战略因子,在定性研究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确定群体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基于人本发展视角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对我国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准确测度,引导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破解如何种好地、谁来种地的问题,必须大 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面对着土地流转、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水平日益提升,对农民的职业要 求越来越高。然而国内绝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农业技术培训,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 发展特点,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农业培训,培育他们成长为新型职业农 民,更好地适应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朱晓燕  王伟 《北京农业》2011,(15):209-210
当前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掌握河南省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河南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形式及特点,同时,发现河南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着农机合作社分布不均衡,数量少,规模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经营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最后提出一些针对河南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有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