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省岩溶地区生态修复与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根据岩溶的形成机理及国内外治理途径、研究方向,在全面分析云南岩溶地区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 通过国家重大草业项目"云南省巧家县岩溶地区草地治理试点工程"的实施和取得的初步成果,总结20多年来云南省岩溶地区生态修复与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实践和经验,提出岩溶地区综合治理最主要的措施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确立了云南岩溶地区生态修复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的主要模式,即滇东、滇北采用"退、改、复"草地生态修复模式,建立以肉牛、肉羊、绵羊为主的草地畜牧业产业带;滇中、滇西采用"封、围、建"草地生态修复模式,建立以肉牛、奶牛为主的草地畜牧业产业带;滇南采用"除、替、引"草地生态修复模式,建立以肉牛、肉羊、奶水牛为主的草地畜牧业产业带.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议国家要明确岩溶地区草地生态修复工程,优化创新实用技术等对策措施,全面揭示岩溶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实现生态、生活的双改善.  相似文献   

2.
《草业科学》2008,25(9)
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中国工程院主办的"西南岩溶地区生态修复和草地畜牧业发展工程科技论坛".这次论坛汇聚国内知名的专家、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同志,交流经验,献计献策,探讨岩溶地区生态修复和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是中国工程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举措.首先我代表农业部畜牧业司和草原监理中心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3.
林慧龙 《草业科学》2008,25(1):69-69
为了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中国工程院于2007年11月28-29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了"岩溶地区生态修复和草地畜牧业发展"论坛.  相似文献   

4.
草地畜牧业是改变岩溶地区贫穷面貌的首选产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湖南省石漠化及草地石漠化的分布,大多分布在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环境恶化,经济落后,财政紧张,人均收入低,石漠化现状严峻.分析了石漠化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对城步县发展奶业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草地畜牧业是改变岩溶地区贫穷面貌的首选产业.  相似文献   

5.
在<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的基础上,从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措施、治理环节、治理模式3个方面介绍了岩溶地区草地建设和发展畜牧业的丰富经验;阐述了草地建设和发展畜牧业的目标任务、技术途径和投资标准;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部门协作,加强项目管理、确保试点成效,落实草原法规、推进承包经营,强化项目监测、开展效益评价等是草地综合治理试点应落实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草业科学》2008,25(9)
尊敬的两院院士、各部委领导和兄弟省市同志们、各位专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中国工程院主办的"西南岩溶地区生态修复和草地畜牧业发展论坛"在广西首府南宁隆重举行,这样高水平的论坛使我们深受鼓舞,为广西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我谨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院士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徐震  林慧龙 《草业科学》2005,22(1):46-48
对喀斯特地区的典型区域--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草地农业进行了为期6 d的实地考察,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具有建立生态型长绿草食畜牧业的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在发展现代草地农业的初创期,狠抓奶业、肉畜生产这2个利润增长点,成效很大;全州在畜牧业生产的经营模式、体制和机制创新上做了很多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西南岩溶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资本运营的模式问题.由于草地畜牧业产业链较长,加之资本运营模式具特殊时空效应,其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起耦合器作用,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创立品牌,引领整个西南岩溶地区草地畜牧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前行,展现了岩溶地区草地畜牧业系统耦合优势,使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中国西南岩溶地区草地畜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中国岩溶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战略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我国岩溶地区存在许多发展经济的困难 ,如水土流失严重 ,石漠化加剧 ;人口过度增长 ,贫困面大 ;农耕土地质量差 ,农业生产水平低 ;半年干旱 ,地表水缺乏 ;地方交通不便 ,商品经济发展滞后 ;教育文化落后 ,科技普及困难等。同时也存在巨大潜力 ,如水热资源、生物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以及地缘优势。在制订农业发展战略目标时 ,应坚持以下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大农业原则 ;以生态经济区域为依据、分类指导的原则 ;占有市场一定份额的大产业原则 ;国内和国际大交换原则 ;提高全民素质的大科技原则。为中国岩溶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提出 5项重大建议 :加大对岩溶地区扶贫攻坚的支持力度 ,分类指导 ,着力解决特困地区、特困乡村和特困农户的脱贫问题 ;建立以林为主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示范工程 ;建立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 ;适当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支持岩溶山区支柱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将“岩溶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与对策研究”列入国家重点攻关研究项目和国家级农业发展综合示范工程项目 ,组织协同攻关  相似文献   

9.
岩溶山区畜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西典型的岩溶区大化县七百弄乡、都安县的三只羊乡、全州县的白宝乡、来宾县小平阳镇的部分农户养殖情况进行调查、访问,总结了目前广西岩溶区畜牧业现状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岩溶山区畜牧业的发展策略,供各类似地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南州河南县畜牧业生产、生态和生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紧密围绕河南社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思路,形成了河南社区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亮点。本文介绍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草地畜牧业对晴隆县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亚敏  张大权 《草业科学》2011,28(4):671-678
草地畜牧业不仅对生态恢复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以贵州省晴隆县为研究对象,分析草地畜牧业对晴隆县土地利用,种植业,畜牧业和农、林、牧业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草养畜后耕地减少和养羊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晴隆县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一是促进土地利用结构由坡耕地向栽培草地合理转变;二是种植业压粮扩...  相似文献   

12.
生态畜牧业是青海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旭谦 《青海草业》2008,17(4):12-16
论述了生态畜牧业在青海畜牧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当前畜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是青海省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马三保 《家畜生态》2002,23(1):53-55
在研究黄河中游地区不同自然气候、资源、立地条件、畜牧业经营现状和人文条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国内外良性生态畜牧业结构模式,确定该区畜牧业发展的划分类型区、适宜的经营方式和适应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畜牧配置措施,建立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畜牧产业化总体发展格局,使畜牧业经营活动和生产方式,逐步过渡为适应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的整体轨道上,使区域现代畜牧业形成经营产业化、畜种品牌化、结构合理化;组成不同类型区生态气候多样性、畜牧业生态要素合理性、畜牧业生产规范性、畜牧业产品品牌性和生态经济高效性的畜牧支持服务体系。为改变脆弱的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保障体系,并促进当地经济合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作为云南省临沧市农村经济发展及其收入的重要产业,是目前解决临沧市"三农"问题,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双赢的有效途径。在实地调查、专家走访和资料查阅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临沧市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优势,并就如何加快临沧市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按贫困片区扶贫开发和中国扶贫产业的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黔 《草业科学》2009,26(10):12-23
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存在地区性贫困,本文尝试把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划分为岩溶山区、黄土高原、蒙新草原、高寒草甸、秦巴山区、横断山脉、中部山区和中部平原等8个贫困片区,通过对岩溶山区、黄土高原和中部山区扶贫开发的案例分析,提出科学试验、扶贫试点和连片开发三阶段扶贫开发模式,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研究还表明中国小康建设阶段扶贫产业具有从贫困农村入手实现中国农村的科学发展、按照贫困片区实施扶贫开发、与生态修复结合、以口粮田建设和草地畜牧业为基础、立足农户家庭经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县域集群经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解决草原退化困境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退化草原面临的困境、当前采取的主要解困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是促使退化草原解脱困境的有效途径;对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模式和布局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加快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藏那曲地区在长期的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下,对草地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管理,片面追求牲畜头数,因此,该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超载过牧现象,导致草地资源退化加剧,草地畜牧业生产难以可持续发展。对那曲地区草地资源保护及草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该地区天然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加强草地管理、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草地畜牧业和草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华北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相悖与互依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立峰 《草地学报》2004,12(1):70-74
针对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相悖运行,本文以华北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为例,阐述了二者间所存在的本质性互依关系,指出生态与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彼此对立的相悖与相成关系同样也统一于互依关系之中。相悖关系是促进系统稳定化的机制;相成关系则是系统失衡、导致进化或退化的途径。在进一步分析华北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之后,提出了实现二者协调互依演进的三条途径,即通过促进经济与生态高效型子系统间的生产耦合,实现系统内生态—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式途径;通过发挥具有资源、市场等优势的系统间耦合生产,促进生态—经济互补性发展的外延式途径;强化政府职能,形成土地经济利用的适度开发与生态建设的经济补偿制度所制约下的生态—经济有序发展的社会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9.
规模畜牧场在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粪污,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水、土壤、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厌氧生态技术以成本低廉、消耗低少、更加环保等优点运用在畜牧生产中,成为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的助推器,因为此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污水和粪污。本文从发展厌氧生态技术的意义、技术原理、优点、关键和研究重点、厌氧生态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常见的厌氧生态技术、厌氧发酵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促进我国畜牧业生态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