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郑百龙 《植物检疫》2002,16(5):314-316
198 3年元月 3日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标志着中国国内植物检疫工作全面恢复和振兴 ,植物检疫从此走上正常运作轨道。 1 8年来 ,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在实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扑灭、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苗繁殖基地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许多成  相似文献   

2.
王培贵 《植物检疫》1991,5(5):361-365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引进种苗及其检疫工作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过去需要总结,对将来需要探讨。1 种苗检疫工作概况1.1 引进种苗的基本情况引进的种苗是应检物,是检疫的任  相似文献   

3.
张朝华 《植物检疫》1993,7(4):284-286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颁布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以及进出口贸易的迅速扩大,植物检疫任务日益加重,加之国际上对检疫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现有的检疫手段已不能很好适应形势的发展,与快速、准确、灵敏、实用的检疫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把我国的检疫性细菌检疫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促使检疫效果的提高,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4.
植物检疫工作是是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杭州市是浙江省内最大的种子种苗集散中心,随着国内种子贸易量的大幅度增加,加大了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入风险。同时,由于省内高速公路和各种运输渠道众多,使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漏检和逃检现象有所增加,加大了植物检疫防控工作的难度,也为植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该文结合当前形势以及本市实际情况,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浙江省植物检疫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白兴月  姜军 《植物检疫》2000,14(6):368-369
进境植物种子、种苗和其它繁殖材料通常称为植物繁殖材料,携带和传播危险性有害生物的风险性较大,是植物检疫的重点内容.<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对其规定了检疫审批手续;<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也对此作出具体规定;国家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出了检疫和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6.
郭建辉 《植物检疫》1997,11(4):254-256
浅谈境外引进作物隔离试种的检疫郭建辉(漳州市植物检疫监测中心363000)隔离试种检疫是国外引种检疫的主要内容之一。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境外作物种质资源的引进日趋频繁,从而隔离试种检疫的工作日趋繁重,在一些沿海开放地区它已成为基层植物检疫部...  相似文献   

7.
晏殿武  李莉 《植物检疫》1993,7(1):68-69
1 植物调运检疫工作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实施,农业生产、科研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国际间种质资源交换和从国外引进种子苗木,跨省过县调运种苗的现象日益频繁,品种多、数量大、来源广而渠道更加复杂,相应地增加了检疫对象从国外传人和在省内地区间扩散的机会。自从1983年国务院颁布《植物检疫条例》以来,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宣传植检  相似文献   

8.
为了交流植物检疫政策、信息及技术 ,了解英国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管理措施 ,我们于 2 0 0 0年 7月赴英国进行了专题考察。在英期间 ,先后访问了英国植物检疫局、中央科学实验室、洛桑实验站、苏格兰农科院、苏格兰作物研究所、CABI等单位 ;考察了各类植物检疫隔离研究技术设施和田间种子生产现场 ,并进行了广泛的座谈交流 ,收获很大 ,现将英国植物检疫概况介绍如下。1 植物检疫机构设置与运行管理机制英国农渔食品部在约克设有植物检疫局、植物和种子种苗检疫检验局及中央科学实验室等 3个机构 ,共同承担植物检疫工作。植物检疫局是农…  相似文献   

9.
种子苗木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特殊产品,从国外引进种苗不但能弥补我国部分农作物种苗数量欠缺,还能为我国种苗产业提供更为丰富的品种资源,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满足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我国从国外引进种苗批次和数量明显增加.据统计,2011年各引种单位共计引进种苗8005批次,引进种子1735.62万kg,苗木7786.99万株,分别是2000、2001年的9.1倍和1.4倍.同时,种苗也是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远距离传播扩散的主要途径,有害生物随种苗入境,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定殖成功后,很难根除,将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为降低检疫性有害生物随引进种苗传入的风险,做好从国外引进种苗的检疫审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境的植物种苗大致可分为种质资源和进出口生产用种(以下简称商业性引种).目前有95%以上的进境植物种苗是属于商业性引种.随着我国种植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商业性引进数量势必日益增加.商业性引种的植物种苗直接下地种植而进入生态系统,风险高,控制难度大,涉及问题多.所以商业化种苗是一种风险性极高的农产品,需要改进检疫管理模式,提高检疫技术方法,加强检疫监管.本文着重讨论商业性引进的植物种苗的检疫管理的现状与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汤水生 《植物检疫》1993,7(5):397-398
实施种子、苗木基地产地检疫,是整个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植物检疫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搞好植物检疫,必须坚持以产地检疫为基础,调运检疫为依据,辅之以邮包检疫、关卡检疫、市场检疫,采取分级服务,部门配合,层层把关,处处防疫等综合检疫措施,才能取得植物检疫工作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李明福 《植物检疫》2007,21(1):45-47
引种隔离检疫评估是外来物种安全引进的基础,特别是针对初次引进的植物种苗,或在大量商业化引种前,提前1~2个生长季,少量引进到隔离检疫圃进行观察试种和检测,在风险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实际评估并确定其风险,为后续引种检验检疫提供目标支持和管理措施。引种隔离检疫评估应成为持续改进我国种苗检验检疫工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进境种苗检疫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进境种苗不同于一般供食用的小麦、水果、蔬菜等进境植物,因其用途的特殊性,它将被种植、繁殖、扩大。带疫率高、传入有害生物的风险大,特别是,它是一些重要病害的传播途径。因此,种苗检疫是进境检疫的重中之重,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种苗呈?..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中国大陆引进植物种苗的程序及引进植物种苗的种类,统计了2011年中国大陆48个口岸从47个国家和地区引进植物种苗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种类,分析了有害生物传入的风险,提出了预防和检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北京地区引进花卉植物及检疫性病虫发生情况的调查,明确了北京市引进花卉植物的数量、种类、原产地、用途和分布情况及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及发生情况。国内其他省市引进花卉植物检疫性病虫发生率较高;国外引进花卉植物检疫性病虫发生率较低,为0.1%~0.2%。  相似文献   

16.
王旭  朱伟祖 《植物检疫》2003,17(3):163-165
在检验检疫工作中 ,隔离检疫监管是有效防止有害生物随种苗传入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诸多因素 ,各地隔离监管工作的开展尚未建立一套完善、规范、行之有效的隔离检疫监管办法。在我国园艺事业大发展 ,绿化环境、保护生态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引进种苗种类、数量急剧增加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 ,改革、完善进境种苗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国际机场检验检疫局浦东办事处自2 0 0 0年 1 0月始根据上海空港口岸的实际情况 ,在种苗检验检疫工作中摸索试行了引种单位隔离场圃疫情自我监测与检验检疫机关重点抽查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7.
李明福 《植物检疫》1999,13(5):311-312
引进种苗是外来病害传入的重要途径,而种苗传带的病害经常是隐症,在现场检疫中一般不易发现,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种质资源委员会提出的《种质资源安全调运指南》中规定,“种子到达输入国后,应进行至少连续三个生长季的严格入境后检疫”。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就是进行隔离检疫,即在隔离条件下种植植物,例如在特别设计的检疫站,或在严格管理下的其它地点隔离种植和检疫,按照这种思路,目前我国现行法规的规定和种苗检疫实践中,就有两种常见的做法,即隔离试种和隔离检疫,这两种做法有什么不同,在种苗检疫中各起到怎样的作用以及应用前景,本…  相似文献   

18.
2007年4月,北京检验检疫局植物检验检疫中心对一批来自荷兰花卉种苗进行检验,利用DAS-ELIS和RT-PCR检测方法,并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所复核,结果从样品老鹳草(Geranium hybrid)和一串红(Salvia nemerosa)种苗中检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一南芥菜花叶病毒(Arabismosaic virus,ArMV)。这也是我国口岸首次从这两种寄主中检出该病毒。  相似文献   

19.
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局在开展输华石竹属的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时,通过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资料,确定了世界上石竹属的有害生物共153种,根据FAO制定的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对输华石竹属种苗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了评估,先筛选出17种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最后确定8种为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20.
邹亚暄 《植物检疫》2004,18(6):366-367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植物检疫工作.改革开放25年来,植物检疫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长足发展.检疫机构建立健全,检疫队伍不断壮大,检疫法制日益完善,为保障农业丰收、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对外交往等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和贸易全球化,许多新情况对我国当前的植物检疫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作为一个基层检疫工作者,深感我国基层植物检疫工作还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