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溴甲烷对鹰嘴豆象、灰豆象及巴西豆象进行检疫熏蒸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上3种豆象对溴甲烷熏蒸剂均较敏感,耐药性较弱,而且几种豆象耐药性程度均较接近。其中,鹰嘴豆象在18±0.5℃处理温度下,7g/m3,48h,10g/m3,24h,其死亡率可达100%。而在28±0.5℃处理温度下,7g/m3,24h,其死亡率即可达100%;灰豆象、巴西豆象在处理温度平均为17℃下,10g/m3,24h,在处理温度平均为26℃下,10g/m3,10h,其校正死亡率均可达100%  相似文献   

2.
溴甲烷熏蒸检疫处理豇豆上的巴西豆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光超 《植物检疫》1995,9(2):77-78
溴甲烷熏蒸检疫处理白豇豆上的巴西豆象。10-12℃,溴甲烷35g/m^3,熏荪24时;16-18℃,溴甲烷25g/m^3,熏蒸24小时,21-23℃,溴甲烷20g/m^3,熏蒸24小时;可以100%杀死巴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  相似文献   

3.
陈志麟  谢森 《植物检疫》1999,13(1):11-14
调查了藤枝害虫种类及危害状。在疫情处理时,采用中小仓库符合熏蒸条件的密封门窗或用厚聚氯乙烯薄膜覆盖,用磷化铝10g/m^3,熏蒸7天,大型仓库用溴甲烷与磷化铝混合熏蒸,用药为15.9+1.68g/m^3,熏蒸9天,少量藤料感染害虫、可用硫磺250g/m^3,硫磺点烯后,熏蒸24小时,集装箱装载藤料发现疫情,可用硫酰氟熏蒸,在25-35℃,投药量50g/m^3,15-24℃为60g/m^3,5-14  相似文献   

4.
80%旱草克可湿性粉150g/666.7m^2、125g/666.7m^2和100g/666.7m^2三处理,药后35天的总体防效为83.5%、94.7%,高于对照农药草甘膦1200ml/666.7m^2处理,明显高于精稳杀得70ml+阿特拉当真00mg/666.7m^2和喹禾灵100ml+阿特拉当真00mg/666.7m^2二处理,对一般的园植物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近滨海缺水盐渍区冬小麦返青期灌水试验表明,当每公顷浇水量为750m^3时,0 cm~20cm耕层土壤HCO3^-,CI^-,SO4^2-,Ca^2+,Mg^2+,Na^++K^+盐离子含量分别下降3.50%,50.04%,67.76%,41.15%,38.89%和29.59%,淋脱量大小顺序为:SO4^2-〉CI^-〉Ca^2+〉Mg^2+〉Na^++K^+〉HCO3^-,耕层脱盐率42.17%。浇水处理,返青期灌水10d后单株人蘖数与干物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2条,0.09g;灌浆期绿叶面积增加3.95cm^2;成熟期株高、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对照增加6.9cm,180.0万/hm^2,3粒和2.23g,增产68.40%,其中分蘖数、穗数和产量与对照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灌浆期单株绿叶面积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春小麦适度亏缺灌溉的节水增产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民勤县灌区4年春小麦灌溉对比试验,对春小麦适度水分亏缺下节水增产机理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小麦分蘖,拔节,乳熟前期受旱3d ̄5d,可增产2% ̄20%,耗水量减少750m^3/hm^2 ̄1050m^3/hm^2。适度亏缺灌溉能够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旱能力,提高抗倒伏能力,并对生殖生长有促进作用,使667m^2穗粒数增加,将有限水量用于保证关键时期的水分供应,具有明显节水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工种植甘草是治沙工程中的内容之一,试验通过采取机械直播的方式种植甘草,研究了不同播种深度、灌溉水平、种植密度对出苗率、保苗率及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溉条件下,甘草播种量为22.5kg/hm^2,密度30万株/hm^2;在喷水条件下,喷水时数达20h,灌溉总额约为1500m^3/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经测定胺苯磺隆在油菜田施用后,用药量在45g/hm^2以下对后茬移栽水稻的生长无不良影响;在22.5g/hm^2以下对后茬水稻幼苗生长亦无不良影响;但在30g/hm^2以上对粳稻幼苗的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三种水稻对胺苯磺隆的敏感性依 粳稻〉杂交稻〉籼稻。  相似文献   

9.
山旱区新修梯田土壤培肥途径及其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青海省山旱区新修梯田理化特性,选择作物种类和施肥水平为因素,采用裂区设计组分出9种培肥力方式,通过产量分析,土壤养分亏盈状况和经济效益评价,筛选出适宜山旱地新修梯田的培肥途径,新修梯田应采用油菜复种绿肥-春小麦为轮作方式;施肥水平以纯氮90kg/hm^2~120kg/hm^2,纯P2O575kg/hm^2~90kg/hm^2,优质农家肥30m^3/hm^2~45m^3/hm^2。  相似文献   

10.
选择稻瘟病重发区人和40%丙硫磷乳油防治穗颈瘟试验。结果其200ml/666.m^2剂量为20%三环唑10g/666.7m^2,2%施宝灵35ml/666.7m^2的防效及增产效果相当,可与二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汤德良 《植物检疫》1999,13(2):112-112
熏蒸处理时,我们采用CT值即浓度和时间的乘积值来作为统一有效的熏蒸处理害虫标准,CT值一般用mg·h/L或g·h/m3来表示。CT值可有效地应用于害虫防治,但我们在应用时一定要考虑各种实际情况加以注意。1熏蒸剂浓度的确定我们在熏蒸处理时,常常采用每立...  相似文献   

12.
沙冬青根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孙祥  于卓 《干旱区研究》1994,11(1):53-56
沙冬青为轴根冬植物,主根粗壮,侧根发达。根系分布与土壤基质条件密切相关,基主体部分集中在0-30cm土层内,根瘤位于侧根末端。冠幅平均为0.76m^2的沙冬青,单株平均根系干重231.6g,体积411.1cm^3、表面积13775cm^2。  相似文献   

13.
榆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榆林地区有农耕地110万hm^2,三田37.8万hm^2,农业人口283万人,人均耕地0.93hm^2,北部尚有13万hm^2宜耕地可开发为水地。水资源总量为17.47亿m^3,目前已利用量占可开采量的15%,其潜力最大。近年来,该区出现了不少“吨产田”、“双千田”:谷子每公顷达7762.5kg,玉米19650kg/hm^2,春小麦3225kg/hm62,水稻8250kg/hm^2。  相似文献   

14.
对进口的少量传带辣椒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latifrons(Hendel)的辣椒用溴甲烷(MethylBromide)在聚氯乙烯袋内熏蒸,在32℃,30g/m3,熏蒸2小时,CT值60;22℃,36g/m3,2小时,CT值72;15℃,40g/m3,2小时,CT值80,均能有效熏杀辣椒实蝇幼虫  相似文献   

15.
出口盆景中土壤线虫的检疫处理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权  翟金声 《植物检疫》1994,8(3):147-150
使用克线磷10%颗粒剂、克线丹10%颗粒剂和呋喃丹3%颗粒剂对广州地区出口盆景中土壤线虫进行检疫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克线丹和克线磷对降低盆景土壤线虫群体数量的效果极显著,用4g/盆(40cm规格盆,盆土重6~7kg)剂量处理2个月,校正虫口减退率达93%以上。呋喃丹的效果较差,在低剂量时对降低盆景土壤中线虫群体数量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6.
全裕祥 《广西植保》1999,12(2):16-17
18%吡.噻可湿性粉剂防治稻飞虱,在稻飞虱2-3龄若虫发生高峰期施药一次,每666.7m^2用药15g、25g、35g,对稻飞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速效性优于噻嗪酮。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实践表明 ,麦田化除平均增产60 %以上 ,但是 ,麦田化除技术性强 ,要求严格 ,如使用不当 ,很易导致药害 ,故应作到如下“五看” :一是看苗情。一般小麦先出苗 ,后长草 ,杂草生长快 ,且杂草越大抗药性越强。故化除应及早进行 ;免耕麦田多采用草甘磷化除 ,此农药对麦芽、幼苗也有杀伤作用 ,故应在播种前3d每667m2 用10 %草甘磷水剂400ml加水40L喷洒 ,对大草和小草皆有防除良效。也可在播种前3~5d每667m2用克无踪(百草枯)200g或40%农达水剂170ml,兑水40kg喷洒 ,防草效果可佳。小麦刚出苗 …  相似文献   

18.
桃蚊螟在我省鄂北地区的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越冬,506月中害桃,李等,7月中旬转移到板栗树上为害。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和52%磷化铝15g/m^3熏蒸栗蓬,其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三唑磷农药对三种非靶生物的毒性和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本文叙述测定了三唑磷农药3种有代表性非靶生物鲤鱼,家蚕,蜜蜂的急性毒性,并进行了安全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三唑磷对鲤鱼LC500.32mg/L(48h)对家蚕LC50(至3龄起)1.03mg/kg桑叶,对蜜蜂触杀LD500.058μg/蜂(24h)胃毒LC501.90mg/L(24h)该农药对三种非靶生物均为高毒,本项工作为三唑磷农药的登记和合理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旱地小麦抗旱播种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播种期严重干时的1989,1991,1993和1994年,对3种播种方式的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0cm-20cm土壤不量在11%-15.4%的范围内,抢墒播种,小麦出苗早,出苗率可达90%以上,苗情发育较好,产量最高可达1909.5kg/hm^2-4650kg/hm^2;0cm-20cm土壤不量在8%以下时,干旱寄种,比雨后播种出苗早,出苗率可达705以上,苗情稻优,产量可达543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