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在早春保护地生产中,第一穗果常常形成椭圆形、偏心形、尖形、菊形、指突形及裂开型的果实,这种果统称为畸形果。据调查,早春保护地番茄畸形果发生率一般在20%以上,高者达70%~80%,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品质和效益。现将番茄产生畸形果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产生畸形果的原因1.1低温早春保护地生产番茄,是濮阳地区番茄生产的主要形式。苗期正处于寒冷的冬季,气、地温都很低,夜温在10℃左右,白天在15℃~18℃之间,幼苗在连续低温的条件下,时间持续一周,番茄将出现畸形果,而且持续的时间越长,畸…  相似文献   

2.
<正>番茄叶霉病的病原菌在9℃~34℃都能生长发育,其最适宜生长温度是20℃~25℃,相对空气湿度超过85%时,病菌便可大量繁殖,发病加重。该病从开始发生到流行成灾,一般需要10天左右。若是这期间再遇到连阴天,低温弱光的环境又为病害的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蔓延加快,番茄叶片将会严重受害。具体症状为叶片正面出现椭圆形凸出褪绿斑,叶背面初生白霉,后期变灰褐色,严重影响叶片生理功能,最终导致番茄大幅度减产。关键防治番茄叶霉病,应分阶段进行。  相似文献   

3.
合肥地区春季大棚光温环境与番茄耐低温弱光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为了解合肥地区春季大棚内的光温环境,筛选番茄耐低温弱光的指标,为选择适于本地大棚栽培的番茄品种提供依据。通过对2008年3~4月份大棚内外温度、光照的观测和大棚内不同番茄品种的栽培试验,研究了大棚内外的光温环境,低温弱光对13个不同番茄品种苗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大小、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大棚内温度在20℃左右、比棚外平均高5℃左右,大棚内光强平均为20kLx。多云或者阴雨天,大棚内出现低温弱光环境。不同番茄品种叶绿素含量不同,美洲豹、天福168叶绿素含量高,天福501净光合速率大,与其低温弱光的适应性一致。低温弱光处理对不同番茄品种叶片MDA的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不同。天福501、天福168番茄MDA显著低于对照、SOD活性则显著高于对照。文章对低温弱光环境与番茄耐低温弱光指标进行了讨论,指出苗期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水平和低温弱光下MDA含量是选择耐低温弱光番茄品种筛选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关中东部不同设施蔬菜对低温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关中东部不同设施蔬菜对低温的响应,试验选取6种设施蔬菜越冬栽培于日光温室中,实时记录温室内空气温度、光照强度,定期调查各蔬菜生长量指标变化。结果发现,调查周期内棚室温度有2个较低时期,分别为16.8℃和12.7℃;苦瓜在低温下发生了严重的冷害现象;黄瓜和水果黄瓜在16.8℃和12.7℃低温条件下,其株高、叶片数生长发育受到显著的抑制;番茄、辣椒对12.7℃的低温敏感,在16.8℃下生长受抑制不显著;茄子对低温耐受力较强,其株高、茎粗生长受2段低温抑制作用不明显。综合比较得出:各蔬菜对低温的敏感程度依次为:苦瓜>水果黄瓜>黄瓜>番茄>辣椒>茄子,并据此为关中东部设施蔬菜栽培提供合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5.
夜间低温对不同基因型番茄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不同基因型番茄叶片光系统Ⅱ(PSⅡ)活性对夜间低温逆境的响应.以耐低温野生番茄(Lycopersicon hirstum)LA1777和低温敏感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Moneymaker为试材,研究短期夜间15℃(对照)、9℃和6℃对不同基因型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  相似文献   

6.
以辽园多丽番茄幼苗为试材,模拟北方冬春季节日光温室的低温条件,设置夜间低温6℃处理,以正常夜间温度15℃为对照,测定番茄幼苗植株对N、P、K、Ca、Mg元素的吸收情况,为低温季节设施番茄栽培和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测定结果表明,夜间低温抑制了番茄幼苗根系对N、P、K、Ca、Mg元素的吸收,番茄幼苗N素在叶片中含量最高,而P素在根系中含量最高;番茄幼苗根系对K素的吸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相比差距逐渐缩小,到7d时基本持平;低温处理3 d后,根系中Ca、Mg含量开始增大,而叶片中Ca、Mg含量与对照相比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根区温度对开花坐果期黄瓜和番茄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人工加热的方法,研究了根区不同温度对日光温室开花坐果期黄瓜和番茄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区加温增加了黄瓜和番茄叶片赤霉酸(GA3)、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而且随温度的提高其含量呈上升趋势,15,20,25℃处理与自然低温间差异大多达显著水平。脱落酸(ABA)的含量则随温度提高而下降,20,25℃处理与自然地温间差异显著。说明根区温度的变化影响了黄瓜和番茄内源激素的合成、运输和分配。  相似文献   

8.
以‘冬美F1’、‘金山511’、‘美粉869’、‘冠粉8号’4个番茄品种为材料对象,探究低温胁迫对不同番茄品种幼苗生长及产量影响,评价不同番茄品种耐寒性差异。试验以20℃/4℃、20℃/6℃、20℃/8℃、20℃/15℃为处理,以日光温室自然环境25℃/18℃为对照,各处理同时进行6天试验,分别在低温胁迫前、胁迫6天及定植10天后进行调查取样,测定番茄的耐寒指数、壮苗指数,记录产量以及畸形果个数。结果表明,过度的低温胁迫(4、6℃)使得番茄出现冷害现象,番茄生长指标有一定程度降低;适当的低温胁迫(8、15℃)能够提高番茄的壮苗指数,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且不同品种番茄存在差异;番茄产量和单果重不受苗期低温胁迫的影响,但较低温度的胁迫会影响花芽分化,从而使畸形果数量增加。4个番茄品种的耐寒性由强到弱表现为‘冬美F1’、‘金山511’、‘美粉869’、‘冠粉8号’。试验结果可为关中地区早春茬番茄品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番茄植物交叉适应现象及其生理机制,以番茄品种东农704为材料,研究了低温和高温锻炼后番茄幼苗在2℃低温下叶片中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番茄幼苗经过适宜的低温和高温锻炼均可提高幼苗的抗冷性,并且高温锻炼在提高番茄幼苗抗冷性方面明显优于低温锻炼。2℃低温胁迫1d,未经锻炼幼苗与锻炼幼苗相比,其MDA含量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大幅度下降,即使在恢复生长2d后,MDA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SOD、POD和CAT活性水平也较低。番茄幼苗在低温和高温锻炼后、低温胁迫后和恢复2d后,MDA含量和酶保护系统变化各有异同。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植物具温度逆境交叉适应性,低温和高温锻炼诱导的番茄抗寒机制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以抗寒性不同的3个番茄品种‘耐运2000’、‘京乐502’和‘O-33-1’为试材,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低温胁迫时间和不同低温胁迫温度下番茄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活性、鸟氨酸转移酶(8-0AT)活性、脯氨酸脱氢酶(ProDH)活性的变化,以期探讨番茄的脯氨酸代谢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降低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冷敏感品种‘耐运2000’的平均脯氨酸含量较低,抗寒性越强的品种的脯氨酸保护阈值越大;番茄幼苗叶片中P5CS和8-0AT活性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与脯氨酸积累正相关。在不同低温胁迫温度下,对低温越敏感的品种P5CS和8-0AT活性随温度的变化程度越大;当低温处理1天时,番茄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下降,ProDH活性显著增加;随后ProDH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这与脯氨酸的积累呈负相关。在不同低温胁迫下,番茄叶片中ProDH活性在一定低温范围内均出现降低以减少对脯氨酸的降解,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