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品茶     
我年届古稀 ,茶瘾愈来愈重。无论何时何地 ,没有茶就打不起精神 :劳碌一生 ,没有茶就没有闲情 ;案头上没有茶 ,便不能写诗作文 ;闲聊中没有茶 ,便不去谈古论今 ;作客进门 ,有茶便知其味是淡是浓。旅途上 ,行囊里 ,我必备绿茶半包 ;火车上 ,必有杯茶伴我摇晃 ,八达岭上别人喝可乐 ,我喝壶里自带的清茶 ,口中有茶香 ,茶水好提神。我常对茶自省 :为文百篇 ,不如一壶可品。茶中 ,有我的人生。杯面上升腾着热气 ,荡开条条细纹 ,一两朵茉莉小花 ,悠悠浮开茶面。这片片绿茶 ,在冬的苦寒中孕育着绿 ,在烈火烧烤中没有改变过绿 ,在千搓万揉中没有丢失…  相似文献   

3.
姚义泗 《农业考古》2006,(5):176-176
(一)纵酒高歌旧复新,斗茶啸咏历来频。自量禀性宜茗者,独觉天生忌酒人。佛手观音时品味,碧螺龙井偶尝真。三杯啜罢凝诗韵,白首耽书更有神。(二)老友来寒舍,烹茗话世情。入秋天尚热,出语鸟堪惊。竟日读今古,几时激浊清?品茶心性悦,不计利和名。(三)独坐寒斋遣岁时,忽听屋外笑声随。知交聊叙嗟华发,故旧烹茗叹白髭。品罢鸣琴心里曲,兴酣执笔腹中诗。赋闲寄意尘氛远,雅集依然别味滋。(四)闲来独品茶,翰海笔生花。雅味愉心趣,清香悦性嘉。韵凝杯底露,诗织梦中霞。日月融岚气,林泉度岁华。(五)邀友篱边聚,香茗共品评。杯中凝绿韵,避暑饮凉清。茶…  相似文献   

4.
文殊院品茶     
文殊院品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郑启五八月,瓜果飘香的乌鲁木齐。骤增的台湾游客使乌市直飞厦门的机票大为吃紧。无奈中我只得先飞成都,幸运地滞留了三天。迫不得以多花了数百元,却满足了对蜀都古城的一往情深。加之近年来我嗜茶日深,品八方珍茗已成本人如日东升的趣好...  相似文献   

5.
品茶心得     
品绿茶的青纯曼妙、气韵与深邃在我国七大类茶中,绿茶是最接近全天然、原生态的,她被赞誉为至清至美风韵天成的"绿色仙子"。品绿茶的天然清纯与清丽,你能否认知它的深邃与空灵,还有那犀利过后飘渺的风韵!要品赏绿茶全身的曼妙,需如法沏泡,并于静穆中怀着人文情怀,慢品静悟……  相似文献   

6.
品茶之乐     
最淡的是茶,最浓的是茶. 让人清醒的是茶,让人小醉的是茶. 琳琅满目的饮品,茶,最具绿的本色.这种风靡世界的饮料,中国是他的故乡.一片片茶叶,经采茶女的纤指,采集到一起,经加工,打上包装,源源不断地运到茶瘾很大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品茶礼仪     
《农家科技》2014,(8):78-79
礼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只有商务场合和社交场合才讲礼仪,其实我们在平时的上班,走亲访友,吃饭,喝茶等都需要礼仪。喝茶的礼仪故事:今天住这时给人家讲的故事就是会喝茶的人懂道行的人邵比较懂的故事,“叩手礼”或称“叩指礼”的来历。  相似文献   

8.
品茶诗三首     
许乐江 《农业考古》2007,(2):131-131
一、书斋诵《茶经》浮生入世心难静,幸有香茶助笔耕。一字一词入诗行,握茗倚窗诵《茶经》。二、试新茶涌溪火青似佳人,一杯春色满目新。三盏润得心无尘,文思诗情咸蓁蓁。三、品乌龙随手泡作连珠沸,纤纤高注入紫砂。故人笑语添佳话,色重香浓增声华。品茶诗三首!宁夏银川@许乐江<  相似文献   

9.
品茶趵突泉     
王梦石 《农业考古》2004,(2):227-227
和友人去泉城济南游玩,当然要去看趵突泉。在临池的茶室里小憩,泡了一壶山东的名茶浮来青。茶室不大,陈设倒也典雅。此时不是旅游旺季,游人很少,显得冷冷清清的。透过宽敞的玻璃窗,见石砌的四方池旁边,立着的一块石头上刻着“趵突泉”三个字,只是未见泉水喷涌的壮观场面,好在我几年前来时见到过。记得那年来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游人如织。趵突泉是历史名泉,古时叫过“栏泉”、“娥姜水”,北宋时始称“趵突泉”。趵,跳跃之意,趵突形容泉水的突涌。泉水从三个穴孔平地突起,数尺高,犹如三堆雪涛。明代晏璧有诗赞日:“济南七十泉乳流,趵突洵称第一泉。”  相似文献   

10.
品茶用水     
舌本留香念高泉,古今论水层出无穷。陆羽品第活泉好,乾隆量水北京玉泉,刘伯刍议定杨子江水,李季卿从笔庐山谷帘泉,朱熹字刻古山喝水岩水,蔡襄立碑福州龙腰苔泉。武夷水源不胜数:惠苑岩、流香涧、呼来泉。千泉万水数不尽,归纳为:三上等,八分类,二十二水。三上等:以活为贵,以清得香,以轻居上。八分类:水源、季节、动静、卫生、重量,味道、蒸解、化学。二十二水:论水源,天泉与地泉;论动静,活水和死水,论卫生,水清与水浊;论重量,水轻和水重;论  相似文献   

11.
品茶人生     
人生若茶。茶香在起起伏伏间飘出,生命的魅力在浮浮沉沉中彰显。喝茶的人极少用温水泡茶,更不会用冷水,而且还有这么一种说法,茶冲到第二次才是最香的、最有滋味的。为什么呢?倘若你泡茶时稍做留心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放入茶叶,将温水倒入杯中,茶叶随水而起,漂动几下随即沉了下去,即使及时品茶也很难有香气溢出,品之更是无味。倘若用滚烫的  相似文献   

12.
品茶诗九首     
许乐江 《农业考古》2006,(2):161-162
一、在文友周晓豆雅居品铁观音茶民生花园是君家,身入宝坊雅堪夸。素手烹出铁观音,色重似铁轻说茶。有间即觉静入心,但忘羁穷心旷达。文朋诗侣乐融融,雅道啜茗记佳话。二、茶楼春意何处春色好?凤城茶艺家。耳闻古筝调,手烹乌龙茶。塞上春来迟,茶楼处处花。“茶山恋情”长(1),一曲月西下。注释:(1)“茶山恋情”乃古筝名曲。三、试茶听京剧唱腔赋诗四首持瓦闲听老妪唱,恰似当年老剧场。尘心陶醉兴致高,怡养清福老来享。檀板再敲梦苍凉,似是念奴(1)娇声扬。老翁击节发清狂(2),调自悠扬茶自香。注释:(1)念奴:唐朝天宝中著名歌女。(2)清狂:不狂似…  相似文献   

13.
利用近红外线分光光度计(简称近红计)评价茶叶鲜品质,既可使制茶场品质分等快速化。又能确定客观标准而且引入到生产现场,可作为研究均等提高制茶品质的有效手段。因此,日本熊本县茶叶研究所利用近红计就茶鲜叶品质评价进行了实用化实验。结果表明,与熟练鲜叶定级员相比,鲜叶的评价值大体一致,而近红计测定的NF值更高,因此近红计被认为有很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品茶读画     
品茶读画深圳商报侯军(一)茶画溯源记得那是在1992年的春天,我应邀参加在湖南常德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会上,还作了一个简短的发言,谈的主题就是“茶诗与茶画”。我希望各界茶人重视对历代流传下来的有形资料的研究,譬如,反映各种茶事活动的绘画作...  相似文献   

15.
湖心亭——这座上海最古老的茶楼座落在老城隍庙九曲桥中央。远远望去,茶楼飞檐挑角,玄瓦朱窗,宛如琼瑶仙境,极富有民族特色。公元一九八六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光临茶楼品茶,至今仍成为广大游人和茶客的热门话题。金秋十月,为了迎接女王陛下的光临,茶楼职工几天前就把湖心亭的门窗梁柱、红木桌椅擦洗得干干净净。当女王陛下抵达之时,全世界有三分之二国家的电视台通过卫星作了实况转播。身穿黄色套裙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由当时的上海市市长江泽民和我国外交部长吴学谦的陪同下来到茶楼时,受到了茶楼职工和茶客热烈的鼓掌欢迎。登上二楼,循着悠扬的江南丝竹乐曲声,女王环视窗外,饱览了窗外风光旖旎的豫园内景和古老的城隍庙,禁不住赞叹:  相似文献   

16.
孟秋品茶记     
庚辰年孟秋 ,彭城夏庆林呼朋唤友 ,将书法家胡介文、书坛新秀马洪春、张春风诸人邀至茗秀园茶艺馆品茗消闲。茶艺馆大厅里 ,壁悬名人字画 ,几供绿竹素兰 ,以黄木根琢成盘 ,序列厅前而品功夫茶 ,咸有雅致。包厢环厅而设 ,并以名茶命名 ,小窗透着微光 ,望之洞虚缥渺。人们在一名曰“雪水云绿”的包厢落座后 ,茶艺小姐即呈上当年雨前产的名茶表和果品单 ,茶有贵妃玉环、西湖龙井、碧螺春、雪水云绿、黄山毛尖等。果品则有开心果、大杏仁、提子、话梅、松子、鱼片等 ,可谓五杏七桃 ,灵瓜仙枣 ,无不气馥上天 ,薰流下界。茶艺小姐将“雪水云绿”茶…  相似文献   

17.
品茶飞鹅寨     
廖耀前 《农业考古》2003,(2):150-151
飞鹅寨 ,是永兴旅游人文景观———龙华寺、大明寺、华光寺三大禅寺所在地 ,这一带统称“飞鹅寨” ,是当年吴三桂屯兵之所。龙华寺是鹅尾 ,处于便江之滨 ,左翼为大明寺 ,右翼即华光寺 ,极像一只飞翔的天鹅。站在华光寺 ,对面一山 ,酷似鹅头 ,故叫“飞鹅古寨”。上面有一个股份制茶场 ,场长约我们去品茶。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 ,县文联和美协共六七人 ,沿着曲径 ,向茶场走去。上了一个约四十五度的坡 ,高约百米 ,直抵华光寺。经一下一上 ,已到对面半山腰之鹅嘴 ,沿着鹅嘴丹崖 ,仅手掌宽的石砌 ,攀上鹅头 ,天风吹衣 ,极目远眺 ,整个县城 ,尽…  相似文献   

18.
品茶三记     
自陆羽《茶经》问世后,论茶者层出不穷。可见,茶之道难以论尽,其品饮的精神方面更是如此。我饮茶多年,虽对茶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认识有限,但亦有所得,现摭之于篇,名曰三记。独品“云绿”夏日的一个中午,气温高达34℃,空气也似凝而不动了,室内静如世外。我沏一杯“雪水云绿”置桌上。这茶来自浙江桐庐雪水天堂山,是朋友捎来的,说此茶是上品,极不易得。少顷,启盖,杯中便飘出清醇之香,见新绿澄澈的茶汤中,嫩芽似莲蕊初绽,使人悠然生出喜悦之情。细吸一口,味道真是好极了,且见杯中莲蕊艳姿秀态,恍觉是从茶中唤出来的佳人…  相似文献   

19.
走进敦煌茶艺馆,书画屏中坐品茶。屏上墨香壶里泡,画中紫藤杯里爬。一杯在手,细品慢呷。品春雾的韵味,品仙泉的甘滑,品世态的炎凉,品风雨的飘洒,品乡土的醇厚,品季节的变化……茶到唇喉清积垢,茶入愁肠愁尽刷。把历史泡进茶里,一壶浓茶一席话。茶一口口品话一串串拉。茶情不淡,神思迸发。紫壶虽小容量大,能装下唐、宋、元、明,能装下亚、欧、非、拉。敦煌茶艺馆品茶@关样  相似文献   

20.
车云山的制茶人盛情邀我们作家协会的九位文人上山品茶。我认为他们是真正明白了茶之真谛。因为发现茶、饮用茶,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只有把饮茶当成一种精神享受,在饮茶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文化现象,才是茶文化。茶文化不是简单地研究茶的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用价值。这是自然科学家的事。只有把饮茶当作艺、当作道,在饮茶中体现东方文化的柔韧幽深,贯彻深刻哲理和深邃思想,从那茶的滚涌波浪、升华蒸腾之中体味天地宇宙的自然变化和神奇的造化之功,以求得内心的沉静,这才是真正的茶文化。隋州乃神农故里。神农是茶之始祖。《神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