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喷施稀土复合微肥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水稻喷施农用稀土溶液有明显的增产效果。采用四川大学研制的土复合微肥,比施农用硝酸稀土增产更为显著。水稻植株中稀土元素分布的研究显示,无论是否施用稀土,水稻植株各地位均有稀土元素存在。喷施稀土后,稻米中的稀土无显著差异。其它部位均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稀土不同施用时期对培育烤烟健壮苗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烤烟苗期的不同时期喷施稀土,研究了稀土对培育烤烟健壮苗和烟草产量、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小十字期喷施稀土时苗期的烟苗素质和生长势最优,但在猫耳期喷施稀土的烟株在大田的长势及经济性状表现最佳,产量2181.3 kg/hm2,比对照增产了7.74%;产值27528元/hm2,比对照增值了9.54%;上等烟比例21.86%,比对照增加了2.91个百分点。建议烤烟生产上以猫耳期喷施稀土为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初步研究了稀土“农乐”和寻邬稀土微肥(均为混合轻稀土硝酸盐)对豆科绿肥紫云英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用0.03%的稀土“农乐”溶液和寻邬稀土微肥溶液浸种或苗期喷施,对紫云英鲜草均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幅度14.34%~23.18%;对籽粒产量效应因处理不同而异.稀土“农乐”溶液浸种和寻邬稀土微肥苗期喷施,其籽粒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增产率分别为66.14%和75.74%,其余施用稀土的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在供试浓度下,稀土对刺激紫云英种子萌发,增加成苗数,促进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累积,增加千粒重有明显的效果,并能促进植株对氮、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稀土对冬小麦产量及营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结果表明,稀土不同喷施时期的效果:拔节期>孕穗期>分蘖期,分别增产21.8%,20.2%和6.4%。拔节期喷施RN所获得的增产,其中RE和NO_3~-的贡献约各占一半。它们主要是通过穗粒数增加起决定性作用。稀土似乎是通过调节磷代谢而不是氮代谢对产量和干物质起作用。拔节期喷稀土可使植株中可溶糖和C/N下降而分蘖期喷稀土则使之上升。在不良气候条件下,稀土有阻止干物质净消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水稻秧苗期及水稻生长后期喷施多种叶面肥多点试验,探讨各类叶面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程喷施翠姆叶面肥有利于促进分蘖,增加有效穗,提高成穗率,从而实现增产,增产幅度在0.7%~2.3%;碧护增产途径主要是增加有效穗与千粒重,但实粒数略有降低,相对于对照,增产幅度在1.4%~3.2%;载能量营养液返青期喷施成穗率较低,最终未能实现增产;其余处理相对于对照,增产幅度在0.6%~2.9%。  相似文献   

6.
左庆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6):47-47,114
以中籼稻品种丰两优4号为供试材料,2009年在凤台县采用田间试验示范的方法,研究了"10%腐殖酸水剂"对中籼稻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稻上分别于水稻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分3次喷施,每次浓度为1000倍,有一定的提高水稻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并有增强水稻后期抗病能力的作用,使水稻后期生长健壮,熟相好,秆青籽黄,提早成熟。喷施10%腐殖酸叶面肥的水稻产量为720.0kg/667m2,比常规施肥增产95.24kg/667m2,增产率为15.24%,比清水对照处理增产87.62kg/667m2,增产率为13.86%。  相似文献   

7.
通过康植稻多宝喷施后各个小区水稻长势及叶部性状的改善跟踪调查,对水稻分蘖、产量、米质等记录,为康植稻多宝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及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喷施康植稻多宝后水稻分蘖、株高、亩穗数、结实率及产量效果显著提高,处理1比处理3(对照)每公顷增产643.5 kg,增产率为7.2%;处理2比处理3(对照)每公顷增产1139.8 kg,增产率为12.75%;处理2的结实率比处理1高1.7%,说明喷施两次要比喷施一次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途保康硅肥对水稻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对于水稻纹枯病和鞘腐病的防治具有一定效果。在水稻拔节期喷施途保康硅肥900mL/hm2,比对照公顷增产589.5kg,增产率6.4%。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水稻生长发育期喷施生物产品快宝~有机水溶肥与喷得福~系列叶面肥(新肥处理),对水稻种子生根发芽、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促进水稻增产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秧苗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结实期叶面喷施该产品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处理秧苗的茎基宽度、新生根长度和鲜重,分别比当地施肥对照秧苗增加8.00%、48.53%和20.00%;水稻分蘖期处理的每穴株数、地上部鲜重及干重、伤流液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62%、14.66%、17.20%和58.23%。在21d积累期内,处理的水稻植株干物质比对照增加60.63%;处理植株的净同化率比对照增加26.15%;处理的水稻平均每穴有效穗数比对照增加24.33%。处理的水稻实收产量9 315.15kg/hm~2,比对照增产6.63%。  相似文献   

10.
在减肥增效和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背景下,为了保障水稻的稳产增产,特开展了叶面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意菲乐”作为穗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意菲乐”的处理理论产量增产6.53%~12.94%,实收产量增产6.83%~14.04%,产投比为2.67~3.35,其中处理3水稻破口前7天和齐穗期各亩喷施“意菲乐”250 mL,比对照亩增产93.88kg,亩净增收益164.7元,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叶面肥的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的富硒降镉效果,为富硒阻镉叶面肥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配制3种含硒叶面肥,分别在水稻破口期时或水稻破口前15~10 d一次性喷施,或在水稻破口前15~10 d和破口时分2次施用,每种施用方法总的叶面肥用量均设置15 000和30 000 m L/hm~22个水平。【结果】不同叶面肥配方、用量及喷施时期均显著影响水稻对硒的吸收,其中配方三叶面肥富硒效果好于其它配方,水稻破口期喷施含硒叶面肥对硒的吸收利用高于在破口前喷施。叶面肥喷施时期对精米镉含量影响显著,早稻于水稻破口前15~10 d和破口时2次喷施处理的镉含量要低于水稻破口时一次喷施处理,在晚稻于破口前15~10 d分别一次性喷施配方一、配方二和配方三叶面肥15 000 m L/hm~2水平时精米镉含量分别比对照低73.9%、56.9%和70.6%;喷施30 000 m L/hm~2水平时,分别比对照低70.0%、73.1%和68.6%。【结论】在轻度镉污染的稻田上,于水稻破口前15~10 d喷一次配方三叶面肥15000 m L/hm~2,能达到较好的富硒降镉效果。  相似文献   

12.
喷施稀土对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喷施不同浓度的稀土,研究了稀土对黄瓜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适当浓度稀土后,5~125mg·L-1浓度稀土的处理,其根系活力一直在高于对照的水平上逐渐增加,25mg·L-1和125mg·L-1浓度效果最为理想,到第12天时分别为对照的1.4和1.3倍.500mg·L-1浓度的稀土喷施叶面后根系活力一直低于对照,地下部根系的生长受到抑制.25mg·L-1浓度稀土喷施后,幼苗N、P、K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分别为对照的140%、124%和150%,试验说明对黄瓜喷施适当浓度稀土对根系活力的提高及主要矿质元素的吸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硒肥对水稻产量和大米中硒含量的影响,我们以常规水稻品种软香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叶面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的试验,在相同的大田栽培条件下,设置不同时间、不同用量和不同次数的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对水稻有一定增产作用,适宜喷施时期是拔节孕穗至齐穗期,667 m2用量为200 mL(分2次喷施)效果更佳;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千粒重的提高;喷施“真打粮”富硒水溶肥可以显著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稻米中硒的含量随之增加,而对照的硒含量则为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14.
抗早衰剂不同浓度对杂交晚稻后期叶片和根系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生育后期易早衰的杂交水稻中优32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抗早衰剂不同浓度对杂交晚稻叶片和根系衰老的生理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抗早衰剂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降低剑叶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活性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喷施不同浓度的抗早衰剂可以提高晚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在5个抗早衰剂不同浓度处理中,以中等浓度的APSRC4的效果为最佳,比对照增产7.81%,其次为APSRC3,比对照增产7.4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APSRC1、APSRC2和APSRC5处理比对照有所增产,但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水稻秋季施肥对水稻生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秋施硅肥、尿素,水稻穗数、千粒重和结实率较对照都有明显提高,秋施硅肥600kg/hm2+喷施尿素22.5kg/hm2增产效果较为显著,较常规施肥增产5.4%。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了 L_(16)(2×4~(12))正交表,采用不完全区组设计,对影响秋延后侧枝产量形成的叶面喷施不同的增产剂,侧枝上留果的穗数,单株上留侧枝的条数三栽培措施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_1比 B_2前期产量高,增产33.61%。而后期产量和总产量却是 B_2比 B_1高。其增产幅度为69.63%和15.32%;叶面喷肥对产量也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是影响总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优的叶面喷施剂为 A_1,其增产幅度比对照 A_4增加26.83%(前期)、33.43%(后期)30.59%(总产量);单株留侧枝的条数,对产量也有极显著影响,但作用小于前两个因素。无论对前期、后期、总产量都是 C_2高于 C_1。其增产幅度分别为5.40%、7.80%、8.00%。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延边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氮素施肥技术体系,以国外先进的施肥和当地常规施肥法为对照,进行了以藤系138为应试品种的N素不同施用方法的比较试验。同时进行了不同施肥量和前后期施肥比例的盆栽试验。提出了适应延边地区气候特征的最适N肥施肥法——“碳素型施肥法”.通过多重比较和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本地区高产栽培的N肥施用的大致比例,而与此比例相一致的“碳素型施肥法”比对照增产8.22~12.5%.分析了应试品种所具备的高产潜力。研究了结实期叶面喷施对稻米品质的效果.分析了N素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节间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浓度的L-蛋氨酸培养液培养秧苗,并用L-亮氨酸15N喷施分蘖期、抽穗期和蜡熟期水稻叶面,研究水稻根系对L-蛋氨酸、水稻叶面对L-亮氨酸15N吸收情况。结果表明,用1 000、2 000、3 000、4 000 mg/L的L-蛋氨酸溶液浸根培养,与对照相比,秧苗L-蛋氨酸含量分别增加8.2%,9.8%、19.7%、21.3%;用500 mg/L的L-亮氨酸15N在分蘖期、抽穗期和蜡熟期喷施水稻叶面,三个时期都会不同程度吸收L-亮氨酸,吸收最好的时期是抽穗期和蜡熟期。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对锌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含钠较高的盐渍土壤上施用硫酸锌,能显著改善N、P的代谢,增加其吸收和转化;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可使水稻增产14%,棉籽增产29%。本文就是研究在滨海盐渍化土壤上(以Nacl为主)喷施锌肥对芦苇生长发育、芦苇纤维素含量、土壤养分、土壤脱盐率的影响,为芦苇生产合理施用锌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1.喷施米醋。在大白菜莲座期至结球期,喷施300~500倍米醋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可增产15%~30%。2.喷施稀土液。在莲座期、结球期、包心期分别喷施0.03%、0.05%、0.08%的硝酸稀土溶液,共喷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