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鳗鲡是优质养殖鱼类,但鳗鲡苗种完全依靠天然捕捞。近年来鳗鲡苗种的短缺限制了鳗鲡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展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文章从鳗鲡的催熟与催产、产后鳗鲡的某些繁殖生物学以及鳗鲡胚胎和仔鱼发育等方面简要回顾了鳗鲡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概况,并着重介绍了日本的最新研究进展,日本已将人工苗培育至20多厘米的成鱼,实现了实验室内鳗鲡由卵到成鱼的全人工养殖。文章最后指出人工育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应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研究,才能真正实现鳗鲡苗种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养鳗业快速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鳗鲡养殖产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孵化出的仔鳗称为柳叶鳗,漂流至近岸,变态为玻璃鳗(俗称白仔鳗或鳗苗),体长7~8厘米,细小透明。成功培育鳗苗是实现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产业化鳗鲡健康养殖的前提。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鳗苗场采用水蚯蚓(Limnodilus sp,俗称红虫)作为玻璃鳗的饵料,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白仔的培育是鳗鲡养殖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管理要求最精细的养殖阶段。白仔培育得好坏,直接影响鳗鲡养殖周期,从而直接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同时,白仔培育期的死亡率为养殖过程最高,因而,加强白仔培育的管理,正确掌握白仔培育的关键技术将有效提高培苗成活率。本文就白仔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近年的改良技术作一介绍。一、池塘结构传统的养殖工艺采用全遮黑面积为40~60米2的水泥池,常称为“白仔池”,但现阶段白仔培育结果认为池塘面积不宜过小,一般需达60米2以上,而真正比较实用的池塘面积为80~120米2…  相似文献   

4.
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振国 《海洋渔业》2007,29(4):360-364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人工繁殖是至今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2001~2003年日本水产综合研究中心在实施政府资助研究专项“生态保护型增养殖体系建设一种苗生产、放流技术开发”期间,对已有40余年研究历史的日本鳗鲡人工繁殖涉及的亲鱼选育、催熟、催产、优质卵判别、仔鱼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经过270d培育,于2003年首次成功获得日本鳗鲡白仔鳗苗(体长52.6mm)。本文在主要介绍这一研究成果的同时,概要介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能为我国的日本鳗鲡人工繁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关于花鳗鲡的人工养殖技术尚在探索之中,其成活率和成品率均不理想,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白仔培育技术。本文结合近年来养殖花鳗鲡的经验,简要阐述花鳗鲡白仔培育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为今后花鳗鲡人工健康养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日本鳗鲡人工育苗及仔鱼饲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旭方 《水产科学》2005,24(4):24-26
日本通过40年对鳗鲡成熟控制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来采用17,20β-dihydroxy-4-pregnen-3-one(DHP)的鳗鲡雌鱼成熟诱导技术,使高质量鳗鲡受精卵的取得具有相当高的把握性。日本水产厅养殖研究所采用以鲨鱼卵冷冻干燥粉末为主要成份并含有磷虾或其它鲜鱼虾抽提液的糊状饲料,喂食人工孵化的日本鳗鲡仔鱼取得举世嘱目的突破性进展,但柳叶状仔鱼全长达到30mm以后几乎不再摄食,出现生长停滞,并已变得十分衰弱。全面攻克日本鳗鲡人工育苗难题尚待时日,特别是研制能有效促进后期柳叶状仔鱼生长并变态的全价育苗饲料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欧洲白仔鳗的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鳗鲡的养殖,在我国南方省份已形成一定规模,现仍在不断发展,并积极向内陆省份拓展。由于欧洲鳗鲡苗种产地及其生物学特性与日本鳗鲡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其养殖技术亦应与日本鳗鲡不同。白仔鳗的培育关系到整年生产的效益,因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介绍白仔鳗的培育技术。 1.苗种选择 苗种应选择健壮、无损伤、体色透明、无明显色素沉着于体表、活泼的苗种,一般以每公斤尾数为2800—3000,脊椎骨节数以114—116左右为佳。在检验苗种质量时,应观察整袋苗的上述指标及伤苗所占比例,如果伤苗数量偏高,说明整袋苗  相似文献   

8.
正欧洲鳗鲡主要产于法国、西班牙沿海。苗期为每年的12月―翌年的5月,白仔鳗苗的规格为3000~3600尾/千克。南美洲鳗鲡主产于中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尼加拉瓜、海地等沿海地区。苗期为每年的9月―来年的3月,白仔鳗苗的规格为8000~9000尾/千克。2014年开始中国大陆引进并试养初步成功。启东市飞马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养殖日本鳗鲡为主的水产养殖企业。在日本鳗鲡苗种价格飙升的前提下,引进何种苗价较低的鳗种进行养殖对企业比较有利,是一个必须研究的课  相似文献   

9.
美洲鲥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仔、稚、幼各发育期的连续取样,系统观察了仔、稚、幼各期的形态变化及生长发育特征.结果显示:在水温(20±1)℃下,初孵仔鱼全长(6.75±0.60)mm;2日龄仔鱼即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4 日龄仔鱼卵黄囊吸收完毕进人晚期仔鱼阶段,完全依靠外源物质获取能量,主要以鳔室、脊椎形成及各鳍的分化与形成为主要标志;培育至36 d,仔鱼鳃盖后缘及脊椎骨两侧线有少量鳞片状突起,标志美洲鲥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培育至65 d,仔鱼身上鳞片基本长出,腹膜闭合,美洲鲥完成变态成为幼鱼.仔鱼培育期间,除了严格控制培育水温在(20±1)℃外,2日龄仔鱼开口后就应及时投喂轮虫类开口饵料,密度为5~10 ind/mL,这是苗种培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稚鱼期间在主食枝角类、桡足类的同时进行驯食.本实验采用特制缓沉饲料及时驯化转食再过渡到伞部摄食人工浮性膨化颗粒饲料,驯食时间为21 d,驯食是成功进行人工池塘养殖的关键所在.本研究旨在探讨提高美洲鲥早期培育过程中的成活率及成功进行池塘养殖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李雄英 《海洋与渔业》2009,(8):31-32,30
鳗鲡肉质细嫩、脂肪丰富,经济价值较高,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需氨基酸,深受消费者欢迎。惠东县鳗鲡养殖是水产养殖业的一大特色亮点,主要是土池养殖日本鳗鲡和花鳗鲡,鳗苗基本上直接从国外进口,再经标粗培育进行养成。目前,鳗苗人工繁育技术还不成熟,人工养殖要采用天然捕捞苗种,资源有限,苗价较高。现结合惠东鳗鲡养殖情况,对养殖过程的关键技术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日本计划加强鳗鲡育苗试验近年来,由于从中国进口的鳗苗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养鳗业的正常经营。为此,日本水产厅计划加强鳗鲡的人工育苗试验,争取1996年前取得成效。在此之前,日本已对怀卵亲鱼投喂雌性激素获得人工孵化成功,但还存在着仔鱼的初期饵料、稚鳗的养殖...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从形态学角度揭示半滑舌鳎鳔和冠状幼鳍的生长变化与苗种早期培育阶段生长发育的关系。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3日龄仔鱼出现鳔泡,5日龄仔鱼鳔开始充气,79日龄左右鳔消失,鳔是否正常充气与早期苗种培育的成活率密切相关。2日龄仔鱼冠状幼鳍原基出现,4日龄仔鱼冠状幼鳍出现鳍条,18日龄冠状幼鳍长度达到最大,此时,鱼苗进入变态期,此后,随着冠状幼鳍的退化和消失,鱼苗逐渐完成变态,伏底生活,冠状幼鳍最迟在29日龄完全退化消失,成为背鳍的一部分。另外,本试验过程中还记录了眼间距、体宽和全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白仔培育是关系鳗鲡养殖好坏的最主要环节,虽然我国已具备成熟白仔培育技术,但每年在白仔培育过程中仍发生一些失误,不但导致了严重经济损失,同时浪费了宝贵资源。 出保温棚期是病害暴发的主要时期,做好出保温棚的病害防治,将为适温期鳗鲡的  相似文献   

14.
<正>白仔培育是欧洲鳗鲡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规格鳗产量、养殖周期及养殖成本,而做好水质调控工作又是白仔培育取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笔者于2009年在龙岩市三华养鳗场参与"鳗鱼精养池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示范"课题,进行欧洲鳗鲡白  相似文献   

15.
日本鳗鲡是一种河口性洄游鱼类,在淡水里生长,到海水中繁殖,是世界性的优质养殖鱼类,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江苏省东台沿海是鳗鱼苗的主产区,是全国最大的黑仔鳗交易集散地,年培育黑仔鳗4 000万尾。东台市开展了土池养殖成鳗试验,取得成功,充分发挥了当地得天独厚的鳗苗资源优势,扩大了鳗鱼养殖的规模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笔者通过东台市闽东养鳗场承担的"日本鳗鲡规模苗种培育及养成技术示  相似文献   

16.
渔业动态     
世界上首次人工饲养鳗鲡的柳叶状幼体成功 日本水产厅下属的养殖研究所,于1999年5月27日宣布,世界上首次人工饲养的鳗苗前阶段的柳叶状幼体已成功。该研究所于去年从鳗鲡受精卵孵化出来的柳叶状幼体,使用冻结干燥鲨鱼卵粉末作为饵料进行饲养,经约一个月的饲养,成功地将柳叶状幼体饲养到全长10mm。在今年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卢豪魁  张友鹏 《海洋渔业》1984,6(4):158-161
<正>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鲽形目鱼类中的经济种类。在日本其价格还稍高于真鲷。由于生长快,已成为重要的养殖对象。牙鲆的人工孵化,在十九世纪末已见报道,但仔鱼的养成并未成功。在日本,1962年,增田等曾把人工孵化仔鱼饲育到变态稚  相似文献   

18.
广东池塘培育条石鲷仔、稚、幼鱼的早期发育和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广东饶平池塘人工培育的条石鲷( Oplegnathus fasciatus)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性。条石鲷初孵的0日龄仔鱼全长(1.8755±0.060)mm,卵黄囊长径(0.739±0.135)mm,短径(0.489±0.089)mm。在水温为22~23℃的前期培育条件下,3日龄仔鱼的卵黄被完全吸收,而到第4天,仅见到卵黄囊残余物。混合营养期仅1 d。在水温为24~27℃、盐度29~30、pH 7.4~8.2条件下,3日龄的仔鱼已开口,但仍不能主动摄食,4日龄仔鱼便进入了外源性营养阶段。8日龄鳃弓形成,12日龄尾椎弯曲,25~30日龄仔鱼的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尾鳍先后出现,鳞片出现,进入稚鱼期。40日龄时进入幼鱼期,全身覆盖鳞片,条带全部形成,形态与成鱼相似。全长、体长、体质量和体高随日龄的生长速度均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体高/全长之比在0~5日龄时急剧下降,随后逐渐增高,20日龄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9.
以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欧洲鳗鲡(A.anguilla)、印尼鳗鲡(A.bicolor pacifica)、菲律宾鳗鲡(A.m orm orata)和美洲鳗鲡(A.rostrata)5种鳗鲡白仔为试验对象设计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汞离子(Hg2+)对5种鳗鲡白仔的致死作用和种间差异,试验时间为96 h。结果表明,Hg2+对5种鳗鲡白仔的24 h半致死质量浓度(24h LC50)依次为日本鳗鲡(0.408 mg.L-1)〉欧洲鳗鲡(0.179 mg.L-1)〉美洲鳗鲡(0.111 mg.L-1)〉菲律宾鳗鲡(0.052 mg.L-1)〉印尼鳗鲡(0.018 mg.L-1)。而48 h、72 h和96 h的LC50依次为日本鳗鲡〉美洲鳗鲡〉欧洲鳗鲡〉菲律宾鳗鲡〉印尼鳗鲡。日本鳗鲡和美洲鳗鲡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养殖水体应严格限制Hg2+的输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具备欧洲鳗鲡养殖的特殊优势,从 1993年投放欧洲鳗鲡白仔苗 20吨发展到 1999年 120吨,使欧洲鳗鲡成为我国养鳗业的主导品种。欧洲鳗鲡养殖的稳步发展,与我国在欧洲鳗鲡养殖技术研究、饲料营养研究以及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的发展密不可分,尤其是病害防治技术研究的发展,解决了养殖生产中的一些障碍,保障了养殖生产的顺利发展。   1.流行病学的调查 自 1991年引进欧洲鳗鲡养殖以来,对欧洲鳗鲡在我国养殖病害的研究报道不断涌现,但系统的研究报道甚少。 199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达了“欧洲鳗鲡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研究”项目, 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