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杂交油菜陕油10号的播期、施氮量、密度进行栽培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播期、施氮量、密度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均对其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我地陕油10号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9月10~17日,施氮量为300千克/公顷,密度为12~15万株/公顷,最高组合产量为3244.95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高油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以高油大豆淮豆8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和密度两因子对其产量及品质性状影响。结果表明:①A3B4(播期6月20日、密度30×104株/hm2)是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处理,籽粒产量达到3103.75kg/hm2;②播期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影响大于密度;③随着播期的推迟,单株荚粒数呈下降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荚粒数由多到少,百粒重与播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对杂交油菜陕油10号的播期、施氮量、密度进行栽培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播期、施氮量、密度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均对其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在我地陕油10号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9月10—17日,施氮量为300千克/公顷,密度为12—15万株/公顷,最高组合产量为3244.95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4.
播期、密度、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播期、种植密度、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华春18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最大,华春18在3月15日播种,密度每公顷33万株,氮肥用量每公顷120kg时的产量最高。菜用大豆的产量与二粒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百荚重、每荚实粒数等外观品质则主要取决于多粒荚所占的比例,种植密度低的菜用大豆的外观品质较好。播期对菜用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有影响,适施氮肥能增加籽粒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与施肥量对浙鲜19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种植密度,其次是施肥量;种植密度显著影响株高、单株主茎节数、分枝数、秕荚数、1粒荚、2粒荚、3粒荚、总荚数、有效荚、3粒荚比例、鲜荚产量;施肥量因子弱显著影响株高、单株主茎节数、分枝数、秕荚数、2粒荚、总荚数、有效荚;二因子互作效应主要不同程度地影响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1粒荚数、总荚数、有效荚数等。高产组合为每667 m2种植18 000株以上,总施化肥量34.5 kg,其中底肥复合肥13.3 kg,苗期追施尿素7.9 kg、鼓粒期追施尿素13.3 kg。  相似文献   

6.
不同播期、密度和施肥量对保豆3号农艺性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个地点采用裂区设计,研究3个播期、4个种植密度和3种施肥水平对保豆3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可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质量,获得较高产量;增加密度可减少植株主茎节数、分枝数、有效荚数和单株粒质量;增加施肥量可增加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质量。保豆3号的夏播高产栽培技术为: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区在6月17日左右播种,密度22.5×104 hm-2,施肥量为尿素60.0kg/hm2+磷酸二铵90.0kg/hm2+氯化钾75.0kg/hm2;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区在6月10日左右播种,密度22.5×104hm-2,施肥量为尿素90.0kg/hm2+磷酸二铵135.0kg/hm2+氯化钾112.5kg/hm2。  相似文献   

7.
优质小麦PH85-16优系是我所从PH85-16小麦品种中选择优良单株加速扩繁的小麦新品种.其品质特优,蛋白质含量15%以上,湿面筋含量36%以上,赖氨酸含量0.48%以上,稳定时间5分钟以上.平均亩产超500千克.1.科学施肥亩产500千克PH85-16优系全生育期每亩需纯氮15千克,五氧化二磷11.5千克,氮、磷投入比1:0.77.根据检测和肥料试验结果,总的施肥原则是,基肥亩施优质土杂肥3方,45%的三元复合肥40千克,尿素15千克,拔节期亩追施尿素5千克.缺锌地块每亩补施硫酸锌2.0千克,采用锰、铜、铁等复合微肥拌种.2.适期早播皖北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26日至10月15日,最佳播期10月5~10日.3.合理密植由于PH85-16优系小麦株型特紧凑,分蘖成穗偏低,适当增加播量、缩小行距是夺取高产的又一  相似文献   

8.
大豆品种高产50夏播播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大豆品种高产50为材料,研究了夏播大豆不同播期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后,使大豆品种高产50生育期缩短,株高、结荚高度、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有效粒数明显降低,有效分枝、百粒重变化不明显,单株瘪荚数明显增多。在设计的4个播期处理中,处理B(6月15日播种)综合性状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2583.3 kg/hm^2。说明大豆品种高产50在清水县夏播的最佳播期为6月15日前后。  相似文献   

9.
栽培因子对特早熟春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的增产潜力,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种期、栽培密度、苗前期追施复合肥、苗后期追施尿素4个主要栽培因子对特早熟春大豆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特早熟春大豆全生育期随播种期的推迟而明显缩短,与其他参试因子无显著相关;四因子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为密度、播种期、苗前期施复合肥、苗后期施尿素;特早熟春大豆适合高密度、高肥水平下栽培;中等土壤肥力下单产3000kg/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模式32个,其主要决策因素的取值范围是:播种期3月25日至4月18日,种植密度57.3~61.2万株/hm2,苗前期施复合肥232.5~395.55kg/hm2,苗后期追施尿素138~209.85kg/hm2.  相似文献   

10.
播期·密度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产高油夏大豆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组合。[方法]在田间试验中,以高油夏大豆品种鲁豆9号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4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高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夏大豆产量呈递减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夏大豆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播期为6月5日、密度27.0万株/hm2时,鲁豆9号产量最高(3 565.5 kg/hm2)。随播期的推迟或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每荚粒数均呈减少的趋势。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主茎节数和分枝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主茎节数受密度的影响较小,而分枝数随密度的增加明显减少。夏大豆6月25日后播种或密度大于27.0万株/hm2时,籽粒脂肪含量降低。[结论]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有利于夏大豆的高产、高油。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大豆品种洛豆1号的最佳播期和密度,充分发挥其高产优势,以洛豆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播期:5月28日、6月12日和6月27日,密度:13.5万株/hm2、16.5万株/hm2、19.5万株/hm2 和22.5万株/hm2)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洛豆1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播期与密度。结果表明,在现有播期和密度下,播期的变化对主茎节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影响不大。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有效分枝数、总荚数、无效荚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底荚高、单株粒重、产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密度的变化对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无效荚数影响不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总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播期对洛豆1号产量的影响要比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洛豆1号高产栽培适宜播期为6月中下旬,适宜种植密度为16.5万~19.5万株/hm2,其中播期6月27日、密度16.5万株/hm2处理组合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正>一、鲜食夏大豆栽培鲜食露地夏大豆于6月中下旬播种,9月下旬开始采收嫩荚,10月上旬采收结束。1.选择优良品种。根据本地生产、销售情况,选择较适合本地种植的具有荚宽粒大、多粒荚比例高和口感香甜柔糯等优良性状的品种。2.整地施基肥。播种前清除田间植株残体,深翻晾晒。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1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作基肥,耙平耙细,使土肥混合均匀。作畦前,每667平方米施45%复合肥10~15千克、钙镁磷肥25千克。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不同施氮方式下复播荞麦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变化,探讨新疆麦茬复播荞麦合理施肥量及施肥方式。试验设4个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不施肥处理;底肥667米2施磷酸二铵10千克处理;苗期667米2施尿素10千克处理;667米2施底肥磷酸二铵5千克+苗期667米2追施尿素5千克处理。通过研究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荞麦出苗率、生育期无影响;但对荞麦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种子饱满率、种子杂粒率及干物质积累量有影响,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以底肥667米2施磷酸二铵5千克+苗期追施尿素5千克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不施肥处理增产35.8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高蛋白大豆新品种菏豆38的增产潜力,设置3个播期和3个密度处理,通过调查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筛选菏豆38的适宜播期和密度。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大,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均增大,有效分枝、各器官干重、植株总干重、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均减小。随播期延长,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根干重、茎干重均减小,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先升后降。播期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要大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豆产量随密度增大和播期延长均先升后降。菏豆38在山东省德州市适宜播期为6月15日,最佳密度为19.5万株·hm-2,此时大豆产量最高,为3 789.21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杂交油菜黔油30号撒播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蕾薹期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施用量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薹期追施复合肥对黔油30号撒播产量的影响极显著;黔油30号撒播栽培最佳的施肥方式为播种前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00 kg/667m2,苗期追施纯氮6.50 kg/667m2的前提下,蕾薹期施三元复合肥46.67 kg/667m2.在此施肥条件下,撒播黔油30号500 g/667m2,其产量为194.00 kg/667m2,株高161.30 cm,一次有效分枝数3.8个,单株有效角103.7个,每角粒数16.3粒,千粒重4.4g.  相似文献   

16.
刘知 《农家顾问》2010,(9):39-39
1.玉米 玉米在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是吸收营养的高峰期,一般可在拔节前后追施第一次肥,每公顷可追施150千克硝酸铵或120千克尿素;在抽雄前7~10天,应追施第二次肥,每公顷可再追施225千克硝酸铵或180千克尿素。如果底肥和种肥较充足,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05,(18):72-74
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播期、种植规格、追磷肥量、追钾肥量、苗肥时间对楚秀大豆青荚产量及纯收益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经数学模拟选优,大豆青荚亩获得800千克产量,纯收益1800元以上,需要播期5月31日至6月1日,种植规格为30厘米×(24.8~24.9)厘米,追五氧化二磷2.458~2.7千克,追氧化钾6.369~6.741千克,苗肥时间在第18~19天,为最佳组合,为制定楚秀4号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大豆科研人员经过6年努力,终于实现了非转基因大豆的大面积高产。日前,黑龙江省召开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表彰大会,325位科技人员受到黑龙江省政府和黑龙江省科技厅的表彰奖励。 目前,黑龙江省在66.7万公顷的大面积上,大豆平均1/15公顷产量达到169.3千克,超过了144.7千克的世界大豆单产水平;在6.7万公顷的面积上,平均1/15公顷产量达到191千克,赶上了大豆生产先进国家美国的水平(172.7千克);在666.7公顷的面积上,平均1/15公顷产量达到228.8千克,赶上了世界大豆最高产的意大利(226千克);  相似文献   

19.
加强萝卜种株栽植后的田间管理,是夺取萝卜种子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为此,要做好如下几点:1.分期追肥追肥可改善种株营养生长,促进多分枝、多结荚果、籽粒,提高粒重,从而,提高种子产量.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栽植成活后,要及时追施发棵肥,利用入冬前气温较高的有利条件,促使种株及早发棵.一般可亩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400~600千克,或尿素15千克,对水浇施,除可供给种株营养外,也有防旱作用.第2次,在开春后,气温开始回升之时,种株恢复生长,需要大量养料,要及时施用返青肥,可促进种株多发枝、发枝壮.可亩施充分腐熟人粪尿600~750千克,或复合肥15~20千克.第3次在初花期.因萝卜为总状花序,无限生长,花多荚多,顶梢往往无荚或有荚无籽,萝卜属十字花科作物,对硼十分敏感,缺硼常会导致花而不实.因此,为了促使多结籽及籽粒饱满,一定要追施花肥.  相似文献   

20.
在"玉/豆"套作模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磷、钾营养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完熟期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总量及根、茎、叶、荚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随施磷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都以磷肥17千克/公顷,钾肥112.5千克/公顷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