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鲜食杏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果品,其成熟期正值眷夏之交,可很好弥补水果淡季市场的供应。鲜食杏易受晚霜危害,通过保护地栽培可避免杏树晚霜危害,解决杏树花期受冻问题。鲜食杏保护地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园地选择、设施的建造、品种选择、授粉树的配置、扣棚后的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2.
鲜食杏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果品,其成熟期正值春夏之交,可很好弥补水果淡季市场的供应。鲜食杏易受晚霜危害,通过保护地栽培可避免杏树晚霜危害,解决杏树花期受冻问题。鲜食杏保护地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园地选择、设施的建造、品种选择、授粉树的配置、扣棚后的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鲜食杏优质栽培提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兵 《绿色科技》2013,(11):17-19
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市场要求,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邹平县杏产业竞争力,全面推进绿色鲜食杏生产,以保障果品生产安全,探讨了绿色食品鲜食杏优质栽培提升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杏园建立、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5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与鲜食杏高产栽培有关的关键技术,综合运用好这些方法和技术,相信会对鲜食杏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5.
鲜食杏以其色彩鲜艳、肉厚汁多、风味甘美、酸甜适口、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的欢迎。在鲜食杏的建园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求采用良种壮苗。这是因为苗木的品种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栽植成活率、树体生长速度、投产早晚、果品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鲜食杏生产中存在的成熟期、品质、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的问题,以极早熟、果大质优、丰产、抗逆性强、耐贮藏为育种目标,采用自然杂交实生选育法,经过18a的选育,选育出抗逆早熟优质丰产的鲜食杏新品种:沧早甜杏1号和沧早甜杏2号(暂定名),两品种成熟期早,沧早甜杏1号5月25号前后成熟,沧早甜杏2号5月23号成熟,果个大,外形美观,花期抗低温,品质优良,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秦王川高海拔冷凉干旱地区是兰州市鲜食杏主要产区,自1986年引种杏树以来,引进十多个鲜食杏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经多年适应性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当地气候条件、早中晚搭配、经济效益较好的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鲜食杏引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内引进了21个地方品种,进行了8年栽培试验,从适应性、产量、果实品质、抗病性、抗逆性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认为五月鲜、银香白、果杏适合城市郊区作为鲜食品种发展,张公园、崂山大红杏、可作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黄口外、李梅杏可作为晚熟鲜食品种延长杏果市场供应期,串枝红可选择为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9.
1 鲜食杏的特性鲜食杏为世界“五果”之一 ,其果形圆润 ,果色鲜艳 ,果实肉厚汁多 ,风味甘美 ,酸甜适口 ,营养丰富 ,并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测定每10 0g鲜杏果中 ,含糖 11g、蛋白质1.2g、钙 2 6mg、磷 0 .8mg、胡萝卜素1.79mg、维生素B10 .0 2mg、核黄素0 .0 3mg、尼克酸 0 .6mg、维生素C 7mg。杏除了可供直接鲜食以外 ,还可制成多种味美的加工品。因此 ,深受人们的喜爱。杏原产于我国 ,是我国最古老的栽培果之一 ,栽培历史已有 4 0 0 0年之久。它适应性强 ,耐干旱瘠薄 ,不论大江南北、平原、山区、丘陵、河滩或沙荒盐碱地 ,均能适应和正常…  相似文献   

10.
金刚拳鲜食杏由于其品质优良,丰产性强,市场销售好,经济效益高,深受广大果农喜爱,是河北省北部山区,特别是张家口地区鲜食杏发展主栽品种之一,为了达到早果丰产的目的,除了要选好园址外,还要加强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城步南山芙蓉河上游鱼类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芙蓉河发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南山地区,系浔江的4条二级支流中的一条,而浔江则是珠江流域西江的一级支流.通过对芙蓉河上游的野生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鱼类标本661尾,共计28种,隶属于4目12科,多为溪流小型鱼,且以鲤科鱼为主.调查分析结果:该地鱼类资源丰富,经济鱼类种类繁多,有很好的利用价值,但有明显的小型化和低龄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嫩江流域受损湿地的现状,根据嫩江流域典型的3种不同湿地类型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嫩江流域不同湿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嫩江流域湿地典型植被分布规律、嫩江流域湿地退耕还湿与植被恢复技术试验等,通过试验研究解决了嫩江流域湿地退化、湿地修复重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四川干旱河谷的分布与面积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干旱河谷划分的技术标准,采用遥感技术结合地面调查的方法,调查界定了四川干旱河谷的分布与面积。四川干旱河谷分布于川西地区,涉及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大渡河、岷江、白龙江的干流及部分支流,涵盖攀枝花市、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雅安市的40个县(市、区),面积锣50885.3hm^2。  相似文献   

14.
以典型城市河流深圳河流域及新洲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分析了2017~2019年河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借助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对流域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深圳河及新洲河流域水体中CODCr、NH+4-N和TP浓度在不同水期,即丰、平、枯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在年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浓度呈现降低趋势。深圳河流域CODCr、NH+4-N和TP浓度在丰水期空间变化幅度大,在平、枯水期空间变化幅度小。新洲河流域CODCr、NH+4-N和TP浓度在不同水期空间分布基本保持一致,流域水质从上游到下游逐渐恶化。深圳河流域的富营养化程度高于新洲河流域,且富营养化程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川西北沙化治理现状及治理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北共有沙化土地82.19万hm2,2007~2010年共计投入资金7 000万元,建设沙化治理示范区8 040 hm2.文章以最新沙化监测数据为基础,总结出一套适合川西北的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露沙地治理模式,针对不同的沙地类型选择了封育、种草、植灌、沙障等模式.结合川西北沙区分布的流域、地形地貌、沙化成因、气候等因素,遵循地域连贯性原则进行了治理区划,划分出黄河水系白河、黑河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重点沙化治理区以及长江水系大渡河流域、长江水系岷江流域、长江水系雅砻江流域一般沙化治理区,并提出了各治理区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watershed patterns of riparian vegetation, shade, and stream temperature eight years after extreme storm events triggered numerous debris torrents throughout the Pacific Northwest. We examined twelve impacted streams in two western Oregon watersheds: the Calapooia River in the western Cascades and the Williams River in the Coast Range. Red alder (Alnus rubra) and willow (Salix spp.)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on debris torrented areas in both watersheds. Post-disturbance vegetation recovery was significant in both watersheds, impacting shade and stream temperatures. However, red alder density, basal area, and h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along streams in the Williams River watershed than along streams in the Calapooia River watershed. Willow density, basal area and height were similar between the watersheds. Stream shading levels mirrored red alder growth, with greater average shading in the Williams River watershed. The greater shade translated into lower summer maximum stream temperatures and maximum diurnal stream temperature fluctuations in the Williams River as compared to the Calapooia River watershed. Minimum stream temperatures were not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watersheds. The rapid re-growth of red alder along the Williams River watershed ultimately lead to a rapid decline in maximum summer stream temperatures for that watershed compared to the Calapooia River watershed. The location where the disturbance occurred ha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rate and pathway of stream recovery.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水经注探讨乌兰布和沙漠景观形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北魏时期郦道元地理名著《水经注》中关于乌兰布和段黄河故道及其与黄河沿岸古城的位置关系,修正了有关现在黄河河道来源、沃野故城被黄河改道冲毁等论断,并从沙源与沙漠内涵、地表大面积流沙裸露堆积形成沙漠景观以及《水经注》中没有记录乌兰布和段沙漠景观等方面探讨了在乌兰布和沙漠景观的形成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1956—2016年长系列径流资料,选取大清河流域北支水系、南支水系及大清河下游的水文站、典型断面为研究对象,进行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大清河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白洋淀流域近54年的年降雨M-K统计值为-1.492,呈弱减少趋势。对规划实施前后各水文站年均径流量变化分析结果,海河流域综合规划(1993年)的实施对大清河中下游断面年径流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太湖流域面临水质型缺水的严峻形势,东苕溪承担起沟通钱塘江太湖流域,引富春江的优质水源冲排太湖水系的劣质水,为杭嘉湖地区及上海提供优质水源的重要使命,试验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对东苕溪坡岸进行人工植物群落建造试验,促进东苕溪水环境向良性生态区系演替,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是大鸨的一个重要越冬栖息地,调查结果显示,从1997年到2006年在黄河三角洲越冬的大鸨数量总体上在减少,甚至在某一年度(2001)仅观察到8只大鸨。草地开垦、农田耕作类型改变、农药使用及人为活动干扰可能是造成黄河三角洲大鸨越冬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在未来保护行动中我们应加强大鸨数量动态监测和越冬栖息地选择研究的开展,实施越冬地保护措施,吸引社区参与管理,保护大鸨及其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