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智静 《河南农业》2021,(11):14-15
当前我们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期,只有两者有效衔接,脱贫成果才能得到巩固,乡村振兴才能顺利开展。本文结合易县实际,从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深度贫困县出发,探讨全面觊贫怎样才能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本文结合河南省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路径,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此,河北省紧跟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寻求符合河北省实际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愿景,乡村振兴有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五项要求,在此战略背景下对乡村绿化美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河北易县为例,  相似文献   

4.
李红娟 《河南农业》2023,(20):16-18
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遭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为了振兴农业经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且明确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际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农业经济现存的问题,进而提出几点优化策略,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23,(22):246-248+275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业态,数字农业在技术层面包括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等新技术的运用。陕西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地处中国东数西算的核心区域,发展数字农业具有一定优势。陕西省农业生产数字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居民生活数字化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础和现实条件。该研究对陕西省数字农业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剖析陕西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并分析数字农业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逻辑联系。然后建立陕西省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陕西省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数字农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研发力量较为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农业数字化人才缺乏。最后,提出陕西省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数字农业投入力度;创建数字农业试验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多层次的数字农业人才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战略,只有振兴乡村经济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总体质量和速度的提升,而智慧农业有助于振兴乡村经济。智慧农业综合运用多类网络技术、条码技术、大数据技术、智能技术等前沿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流通等环节的信息溯源管理,能够为政府部门进行农业监督、管理、支持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涉农企业建立可信度高的流通体系,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省要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提高整个农业领域的效率,促进农业转型发展,打造陕西农业强省。主要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省智慧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农村职校涉农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述广西梧州市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园艺技术专业以专业技术优势参与县域农业推广体系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探索:优化专业设置,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农业智能技术支持;统筹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乡村振兴战略搭建区域职教体系;参与科技示范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赋能农技体系新模式;拓展校外实训,为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人才培训基地。并以实际案例体现农村职校园艺技术专业服务乡村振兴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符合新时期乡村产业动能转换的现实需求,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瓶颈,构建坚实的乡村产业经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分工理论,利用2010—2020年度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总体作用、间接机制和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东部区域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持续高于中西部区域,各区域总体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进一步分析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越高,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越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在其中发挥了正向传导作用,其中资本积累的中介作用最为显著。此外,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乡村产业振兴不同维度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其对农业综合生产、产业现代化和产业增收带动水平有显著提升作用。因此,本文从开展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构建多元投入格局、引导绿色产业化生产方式、完善服务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加快乡村产业振兴进程。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首在人才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文章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培育的新需求,明确人才培育的类型及定位,揭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机理。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对专业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的新需求,应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型、农业经营型、农业科技型、农业管理与服务型4种类型人才的培育活动,并且人才培育工作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饱满的乡土情感两大定位。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驱力、内推力应形成合力,以此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实现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在农村,通过大力引导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是带动全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从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入手,分析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挑战,即农村发展进程慢、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并在此基础上认为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农村综合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农垦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农场是特殊形态的乡村,在乡村振兴中不能缺位、不能落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广东农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按照农业农村部“保供固安全,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以“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为目标,其中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业企业发展活力,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文通过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促进农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提出了实现农业企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苗亚波 《河南农业》2023,(19):33-34
<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济源示范区以龙头企业为主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拉动、基地支撑、招商引资、集群推进等多种举措,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助推乡村振兴。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总要求。  相似文献   

14.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素。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应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才要素、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逻辑关系与互动作用,深入探讨乡村人才振兴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破局进路。当前,乡村人才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供求矛盾,乡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此,需要积极转变理念、加强育人善用、注重政策调适、促进制度优化,着力打好“组合拳”,突破乡村人才振兴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是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囊括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所有问题,也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 题。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具有战略意义和普惠性特征,这就决定乡村产业必须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 体,体现了不同于其它产业发展的特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破传统发展理念,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市场化 运营,整合城乡资源,实现乡村各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农业有保障、农民奔小康、农村新模式的乡村振兴战略 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振兴农业经济。基于此,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振兴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分析了乡村旅游经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策略,以期振兴农业经济、发展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7.
党的二十大重点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强国,扎实推进人才振兴。但近年来黑龙江省人才流失问题严重,现有的乡村人才难以有效推动振兴产业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查阅近年来黑龙江省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对黑龙江省乡村人才振兴制约因素与路径探析进行研究,针对人才返村就业比例低、乡村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农业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完善人才回流和外部引进机制、强化乡村留才激励制度、构建育才培训机制等对策,解决乡村人才振兴困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新农村全面建成的新契机,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需集全社 会之力共同推进。地方农业高校应该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 农业产业升级,激发农村全面发展潜力,谱写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新篇章。本文从地方农业高校的视角解析了乡村振兴 战略,并对地方农业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进行整理,提出地方农业高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成果传化机制与大力发展“耕读教育”,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实施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路径,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以农业发展为切入点,首先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乡村振兴下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机遇及遇到的问题,并结合问题提出加强农业经济发展前期工作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项目管理机制等对策建议,激活农业农村活力,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的人才挖掘与培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农业高校的重要使命。对标乡村振兴人才的内涵,研究乡村振兴人才的特点,统筹培育乡村振兴人才,已成为农业高校现阶段重要的任务。农业高校需要建立乡村人才培养的良性机制,保障乡村振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地方政府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吸引乡村人才、留住乡村人才,共同保障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山东农业大学深化本科生、研究生和继续教育改革,主动探索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模式,适应乡村人才振兴的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