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固态发酵条件下研究微生物发酵蛋白补充料的工艺条件。以物料堆积高度、初始含水量、翻料温度和发酵时间4个因素为条件,利用DPS软件混料试验方案设计出8种不同发酵工艺,分别进行固态堆积发酵,以物料pH值、有机酸含量,酵母菌活菌数及3种营养活性物质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来确定最佳发酵工艺。结果显示:微生物发酵蛋白补充料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堆积料高为30 cm,初始含水量为47.3%,翻料温度为45℃和发酵周期48 h,此时物料中酵母菌活菌数达到9.77×10~7CFU/g、β-葡聚糖含量55.95 mg/g、甘露聚糖28.03 mg/g、多肽1.39 mg/g和有机酸4.70 mg/g。  相似文献   

2.
以桂北金槐(Sophora japonica cv.jinhuai)为原材料进行青霉菌(Penicillium)固态发酵,优选出桂北金槐槐米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以槲皮素含量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根据所建模型得到发酵金槐槐米的最佳工艺为温度29.97℃、时间6.88 d、转速180.86 r/min,接种量3.93 mL,槲皮素预计含量为34.81 mg/g,在此基础上调整发酵参数,实际含量为33.67 mg/g,与预测值相近。证明响应面法优化槐米发酵工艺合理,为该药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酵母菌菌株0939-5产挥发性抑菌物质的最佳固态发酵基质及培养条件。【方法】以酵母菌菌株0939-5为材料,采用单因素法,优化该菌株的固体营养成分及培养条件。【结果】酵母菌0939-5的最佳固态发酵基质为玉米粉,最佳碳源及浓度为葡萄糖2%,最佳无机盐及浓度为MgSO40.1%;菌株0939-5固态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接种浓度1×108CFU/mL、接种量10%、初始pH4、初始含水量为40%。【结论】在基础培养基的基础上,利用玉米粉作为固体发酵基质,分别以添加葡萄糖2%、MgSO40.1%,培养条件为接种浓度1×108CFU/mL、接种量10%、初始pH4、初始含水量为40%时,25℃培养5 d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固态发酵制备红曲淮山工艺,为淮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淮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发酵时间、底物量、接种量和培养基初始水含量为考察因素,以色价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固态发酵制备红曲淮山的最佳工艺,并参照QB/T 2847-2007《功能性红曲米(粉)》和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对制备的红曲淮山进行功能成分分析.[结果]影响固态发酵制备红曲淮山的因素排序为底物量>培养基初始水含量>发酵时间>接种量;固态发酵制备红曲淮山的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时间13 d、底物量45 g(置于250 mL三角瓶中)、接种量0.4%、培养基初始水含量6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红曲淮山色价均值为1205.42 u/g,降血脂功效成分莫纳科林K和降血压功效成分γ-氨基丁酸含量分别为80.00和31.74 mg/100 g,是发酵前红曲的10.00倍和10.58倍.[结论]淮山代替籼米作为红曲霉的发酵底物,发酵得到的红曲淮山功效成分含量高,为淮山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制得一种活菌数高且稳定性较好的红枣益生菌粉,以红枣为主料,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TK1501为发酵菌株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基于优化后的工艺制作红枣益生菌粉,对其理化指标、微生物安全性进行检测,并开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料水比1∶0.9、豆粉添加量24%、麦麸添加量9%、接种量10%、发酵时间24 h,最佳干燥方式为-50 ℃冷冻干燥24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样品,活菌数含量为7.21×108 CFU·g-1,粗多糖、乳酸、苹果酸、柠檬酸、游离氨基酸、γ-氨基丁酸含量较发酵前提高,且口感酸甜,枣香浓郁,综合评价良好,各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安全指标均符合相应标准,在(37±2)℃的条件下贮藏90 d,样品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桑椹果醋是以新鲜成熟桑椹为原料,通过二次液态发酵工艺酿制而成的纯天然酸性调味品。该发酵工艺受多种影响因素制约,为均衡各影响因素,优化发酵工艺条件,该研究在分析不同的酒精浓度、接种量、通气量、发酵温度等单因素对桑椹果醋的液态发酵工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4个因素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桑椹果醋液态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发酵酒精浓度为8%,接种醋酸菌种量为发酵液量的1.2%,通气量为0.03 m3·h-1,发酵温度为38 ℃,在此最优组合条件下桑椹果醋产酸能力为56.9 g·L-1。发酵成的桑椹果醋口感柔和、醋香浓郁,具有典型的桑果风味。  相似文献   

7.
苹果渣固态酒精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鲜苹果渣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选择苹果渣固态酒精发酵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菌种为混合野生苹果酵母YA+YC,适宜发酵时间为5d;纤维素酶的最佳用量为每克苹果渣添加0.3334μmol/s,最佳酶解时间为6h,在此酶解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原料还原糖净增率为27.7%;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5℃;采用果胶酶、淀粉酶与纤维素酶共同预处理时效果最好,苹果渣的乙醇产率达65mL/kg。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株防治藜、冬葵等阔叶杂草的生防菌株极细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HZ-1的发酵工艺.【方法】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方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对该菌株固态发酵基质、最适碳氮源和固-液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HZ-1最佳产孢的固态基质为麦麸,最适碳源为麦麸(40 mg/g),最适氮源为蛋白胨(50 mg/g).正交优化试验得出该菌最适固-液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为300 mg/g,适宜的接种量为0.3 mL/g,初始pH值7.4,最适温度为24.3℃,发酵最适时间为216 h.【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该极细链格孢菌菌株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及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青稞(昆仑20号)为发酵基料,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SCZ-4为发酵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设计优化了纳豆菌固态发酵青稞生产纳豆激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纳豆菌固态发酵青稞生产纳豆激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为48 h,蒸煮时间为40 min,加水量为10%,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64 h,在此条件下得到纳豆激酶酶活力为5 320.93 U/g。该结果可为青海青稞的深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选择新鲜羊粪、水稻秸秆为原料发酵,研究生物有机肥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以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的有效活菌数为评价指标,在初始含水率、C/N、堆体大小、复合菌接种量、翻堆频率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羊粪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含水率为 50%,C/N为 30∶1,堆体大小为2000kg,复合菌接种量为3‰,翻堆频率为3d/次。在此优化工艺下,羊粪发酵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高达1.84×108CFU/g-1。  相似文献   

11.
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黑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影响因素,建立优化的发酵工艺。[结果]确定的黑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培养条件为:当固态物料中含有10%麸皮,9%玉米粉,1%葡萄糖及0.15%K2HPO4和0.01%MgSO4时,在28℃恒温条件下培养48~72 h,每隔6 h翻料1次,大豆肽含量最高可达6.159 mg/g。[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大豆肽的发酵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黑曲霉固态发酵对甘薯渣营养价值的影响,并探讨其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黑曲霉3.287固态发酵甘薯渣的发酵参数如接种量、发酵时间、料水比和温度等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发酵工艺参数,考察在最佳发酵参数条件下黑曲霉固态发酵对甘薯渣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1每克发酵原料接种黑曲霉孢子1×106个,发酵时间4d,料水比1∶1.3,发酵温度38℃条件下发酵效果最好。2在黑曲霉优化参数下发酵,以干物质为基础,粗蛋白含量从6.37%提高到9.14%;粗脂肪从2.71%提高到4.75%;发酵后还原糖含量达到从4.42%提高到7.34%,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滤纸酶活、β-葡萄糖苷酶活和淀粉酶活分别为:3.12、2.45、2.13和3.02U。【结论】农副产品甘薯渣经过黑曲霉固态发酵可以有效改善其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3.
柿子酒液态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柿子资源利用率,对柿子酒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该试验以柿子为主要原料,探究不同防褐变剂及添加量对柿子浆褐变的影响,并比较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2种发酵方式酿制柿子酒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最佳的防褐变剂为柠檬酸1%;酒精发酵工艺的最佳方法为液态酒精发酵,其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30℃、发酵天数7 d、接种量0.3 g/L、糖度200 g/L和p H 3.5。在此条件下酿造出的柿子酒,色泽明亮橙黄、柿香愉悦、酸味纯正、澄清透明、营养丰富。[结论]研究可为增加柿子的附加值,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菌种混合发酵提高酱油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沪酿3.042米曲霉和黑曲霉AS3.4309混合制大曲,采用固态低盐发酵酿造优质酱油,探讨了混合菌种的最佳配比、盐水原料比、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酱油中总氮和氨基态氮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对酱油的固态低盐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固态低盐多菌种混合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水原料比为2.0∶1,发酵温度为45℃,发酵时间为120 d。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酿造酱油的蛋白质利用率达86.28%,氨基酸转化率达55.64%。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以玉米秸秆穰为发酵原料进行乙醇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酶浓度4个因素对玉米秸秆穰发酵燃料乙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玉米秸秆穰发酵乙醇产量的数学模型。根据此模型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以乙醇生成率为指标,确定玉米秸秆穰发酵燃料乙醇的最佳工艺条件:pH 5.1、发酵温度39℃、发酵时间28 h和酶浓度45 U/g。在此条件下,玉米秸秆穰发酵燃料乙醇的理论产率为0.249 0 g/g,实际得率为(0.237 6±0.000 7) g/g,生产1 t燃料乙醇需要4.002 t的玉米秸秆穰干料,玉米秸秆穰发酵燃料乙醇的理论转化率为95.77%,进行3组验证试验,乙醇转化率实测值为(95.44±0.28)%,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有效性,为提高以玉米秸秆穰为原料发酵燃料乙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明确雁北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yanbeiensis G1)固态发酵对不同谷物总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大米、黄米、藜麦、玉米和黑米作为培养基进行传统发酵,以Vc作为阳性对照,并利用方差分析对比研究不同发酵方式、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提取参数对发酵产物中总酚含量以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经雁北嗜蓝孢孔菌G1固态发酵以后,5种发酵谷物总酚含量和总抗氧化性存在差异,其中发酵黄米水提物中总酚含量达到最大值(8.37 mg·g-1),是未发酵黄米水提物(1.98 mg·g-1)的4.23倍;而发酵黑米的乙醇提取物总抗氧化活性最高可达到773.41 U·g-1,是对照组(220.64 U·g-1)的3.51倍。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不同提取工艺参数对发酵藜麦总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无水乙醇于50℃水浴振荡提取80 min,发酵藜麦的总抗氧化性可达到848.13 U·g-1,是未发酵藜麦(148.32 U·g-1)的5.7...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刺糖多孢菌发酵工艺,以刺糖多孢菌YJY-12为试验菌株,以多杀菌素发酵水平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对产多杀菌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种龄、接种量、温度、pH值等)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5 g·L-1,棉籽蛋白30 g·L-1,油酸甲酯40 g·L-1,大豆油15 g·L-1,酵母粉10 g·L-1,蛋白粉15 g·L-1,玉米浆干粉5 g·L-1,蛋白胨15 g·L-1,KH2PO4 3 g·L-1,(NH4)2SO4 1 g·L-1,CuSO4 0.002g·L-1,(NH4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菜粕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固态发酵菜粕中粗蛋白含量的4个主要因素(料水比、温度、棉粕添加量和发酵时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发酵菜粕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菜粕固态发酵工艺参数分别为:发酵温度30.1 ℃,料水比1:0.8,棉粕添加量为10.1% ,发酵时间为46.9 h,发酵菜粕的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41.70%,比工艺优化前提高了15.8%。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孢子产量,对粉红粘帚霉G-019浅盘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固态发酵基质和营养液成分的筛选以及含量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固态发酵基质为麸皮75%、玉米粉15%、啤酒糟10%,营养液为糖蜜2%、磷酸氢二钾0.15%、硫酸镁0.05%,料液比1∶1。在此条件下发酵10 d,孢子数可达1.07×10~(10)CFU/g。  相似文献   

20.
【目的】贝莱斯芽孢杆菌FJ17-4对许多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为提高其生防作用,开展FJ17-4发酵技术研究。【方法】以发酵液的OD600值为评估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筛选和优化,获得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后,进一步对优化后发酵液的菌体数、病原菌抑制率和室内盆栽防治效果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菌株FJ17-4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黄豆粉12.5 g·L-1、玉米粉5.0 g·L-1、K2HPO4 12.5g·L-1,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0,培养温度30℃,装液量20%(50 mL/250 mL),接种量12.5%,转速180r·min-1,发酵培养时间40 h。优化后发酵液的OD600值和菌体数量分别为1.52×1010、1.03×1010 cfu·mL-1,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5.62%和21.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