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柄侧耳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绍英  姜彦祥 《食用菌》1989,11(6):27-27
长柄侧耳(Pleurotus spodoleucus.Fr.)别名灰白侧耳、灰冻菌。质地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据报道,在我国吉林、云南等地有分布。本研究供试的长柄侧耳菌种是我省和龙县最近从国外引进的,现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菌核侧耳畸形菇出现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菌核侧耳Pleurotus tuber-regium (Fr.)Sing,又名虎奶菌、核耳菇、茯苓侧耳、南洋侧耳(日本),子实体单生或丛生。子实体与菌核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千金要方》等有关典籍记载,它具有治疗胃病、感冒、哮喘、高血压等疾病的药效。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它富含的虎奶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能力,补血生津,抑制多种肿瘤生长等功效。笔者在多年从事菌核侧耳驯化栽培研究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60.亚侧耳 Hohenbuehelia serotina(Schrad.ex Fr.)Sing. 61.安络小皮伞 Marasmius androsaceus(L.ex Fr.)Fr. 62.香菇 Lentinula edodes (Berk.)Pegler 63.发霉小奥德磨 Oudemansiella mucida(Schrad.ex Fr.)v.Hohn. 64.长根菇 O.radicata(Relh.ex Fr.)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内蒙古赤峰地区常见有毒乳菇种类,准确、快速地识别有毒乳菇,将采集的4个乳菇属Lactarius真菌标本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进行鉴定,同时提取子实体DNA,使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进行PCR扩增,用Blast对扩增产物纯化测序所得的序列进行比对,采用MEGA5.1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属和种。结果表明,2种方法鉴定结果一致,标本CFSZ10167为毛头乳菇[Lactarius torminosus(Schaeff.)Pers.],标本CFSZ10216为绒边乳菇[Lactarius pubescens(Fr. ex Kronbh.)Fr.],标本CFSZ13021为灰褐乳菇[Lactarius pyrogalus(Bull.)Fr.],3种均为胃肠炎型毒菌,CFSZ10044为皱乳菇(Lactarius ruginosus Romagn),为中国新记录种,主要特点是菌盖棕褐色、浅褐色,有绒质感,盖缘呈齿状,孢子球形具小刺,食毒不明。对4个种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生境图片和显微图像,研究结果为乳菇属物种鉴定和资源分布提供了重要补充,并为常见毒菌识别提供了理论依...  相似文献   

5.
幕仙菇 (商品名 ) ,意指本品幼小菌盖边缘有一层膜质菌幕 ,其中文名裂皮侧耳《中国的真菌》、栎侧耳《中国食用菌志》、膜环侧耳 (ツバヒラタケ )《日本菌类志》(伊藤诚哉.1961)。学名 :Pleurotus dryinus (Pers.ex Fr.) Quél.,P. corticatus (Fr.) Quél.,Agaricus corticatus (Fr.)Quél.,P.corticatus Quél.,Armillaria corticata Karst.Hattsv,A. dryina Karst.,A. dimidiata Schroet.,A.dryina Karst.Krit.Oefv. Finl.Basidsv.,A. corticataKarst.Krit.,Dendrosarcus dimidiatus O.Kuntze.,Pleurotus dimidiatus Murr.…  相似文献   

6.
利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鉴定方法对采自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六个未知红菇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标本CFSZ13020鉴定为Russula atroglauca Einhell.,CFSZ 10356鉴定为佩拉妮娅红菇Russula pelargonia Niolle.,CFSZ 10391鉴定为非白红菇Russula exalbicans MelzerZvára.,苋菜红菇Russula depallens Fr.,CFSZ 13005鉴定为菱红菇Russula vesca Fr.,CFSZ11336香红菇Russula odorata Romagn。非白红菇R.exalbicans MelzerZvára.和苋菜红菇R.depallens Fr.为内蒙古新记录种,其中R.atroglauca Einhell.和佩拉妮娅红菇R.pelargonia Niolle.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7.
包水明  李荣同  陈传红  余志坚 《食用菌》2007,29(2):59-60,55
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中文名菌核侧耳,又名核侧耳、核耳菇、茯苓侧耳、南洋侧耳(日本)等,隶属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为木腐生真菌。该菌子实体和菌核均可食用或药用,为一种很好的“药食同源”真菌。虎奶菇野生真菌过去仅在我国云南和南省有分布记载,国外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亦有分布的记载。笔者在江西崇仁一阔叶林边缘的腐木桩上采到虎奶菇的子实体,这一发现表明,菌核侧耳分布地域可能比以前文献记载的要广的多。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用菌》2007,26(6):33-33
小白菇种质资源最早来源于1985年,是由华丹公司菌种生产人员从浙江庆元县张村乡海拔900多米的山林里采集到的野生小白菇种,其寄主为烧山后死亡的木荷[Schima sinensis(Hem sl·etW ils·)]。被韩省华鉴定为圆孢贝形侧耳[Pleurocybellaporrigens(Pers:·Fr)sing],又名贝形侧耳,属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 leurotaceae)侧耳属(O streatus),是当时我国发现的一个新记种。其菇体通常为白色,孢子印白色,孢子呈椭圆形或近圆形,大都无囊体。菇片直径2 cm~6 cm,近扇形至扁平,肉质较其他侧耳类厚,边缘内卷有时边缘下凹,无粘性,菌褶明显、密致…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袋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DC.ex Fr)又名刺芹侧耳.隶属于侧耳科,侧耳属.其色泽雪白,质地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日本称其为雪茸、香口蘑.又因为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是味道最好的一种平菇,素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誉.  相似文献   

10.
王祖干 《食用菌》2008,30(3):26-26
杏鲍菇,又名雪茸,刺芹侧耳,学名Plenrotus cryngi(DC.ex Fr)Quéi。草原、干旱沙漠地区的一种特殊食用菌。  相似文献   

11.
阿魏侧耳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学名Pleurotus eryngii(DC.eX Fr.)Quel.异名Pleurotus ferulae Lenzi。我们于1983年在塔城、阿尔泰等地考察,采集到阿魏侧耳,经组织分离后进行驯化培养。现将其形态和培养特征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菌核侧耳[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又名核侧耳,虎奶菇、核耳菇、茯苓侧耳、南洋侧耳(日本)等,隶属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 taceae),侧耳属(Pleurotus),为木腐生真菌,其子实体和菌核均可食用或药用,是一种很好的“药食同源”真菌。野生态的菌核侧耳过去在我国仅云南省和海南省有分布记载,国外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也有分布记载。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于1998年5月,在江西崇仁进行食用菌资源调查时,于一片阔叶林边缘在一埋地的腐木桩上发现并采集到菌核侧耳子实体,应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过不断的筛选分离和栽培实验,选育出了一个品质优良、性状稳定、生物转化率高的新品种,并将其命名为东华虎奶1号。目前,我们已在江西省多个山区县大力推广这一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3.
斑盖偏耳的识别与栽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斑盖偏耳是一种优良食菌,因其形态、生态特点与榆干偏耳Hypsizygusulmarius(Bull.:Fr.)Redhead[又名榆干偏耳Pleurotus ulmarius(Bull.:Fr.)Kummer]的很相近,二者常易混淆。在日本斑盖侧耳业已人工栽培成功,并在市场上批量出售,但其学名一度被误冠为Lyophyllum shimeji(Kawam.)Hongo或与榆干偏耳混为一谈,直到近年(E.Nagasawa等  相似文献   

14.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是目前我国栽培最多的4种主要的食用菌(蘑菇、香菇、草菇、平菇)之一.中国和日本是平菇的主要生产国.平菇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纲,伞目,侧耳科、侧耳属.我国已发现的食用侧耳有30多种,进行培植的主要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美味侧耳)、金顶侧耳(榆黄蘑)、栎平蘑.近年来又驯化成功红平菇和从美国引进的佛罗里达平菇,从香港、澳大利亚引进的凤尾菇等.  相似文献   

15.
亚侧耳驯化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亚侧耳 Hohenbueh-elia Serotina(Schrad.exr Fr.)Sing.,又称元蘑,秋末生于椴木等阔叶树的腐木上,覆瓦状丛生,是长白山区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之一。亚侧耳细嫩清香,适合干制贮藏和出售,是广大菇农盼望能够实现人工栽培的菇类。为此,我们进行了亚侧耳的驯化和研究,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6.
菌核侧耳[Pleurotus tuber—regium(Fr.)sing],又名虎奶菇、核耳菇、茯苓侧耳、南洋茯苓等,为产于热带、亚热带的一种珍稀食药用菌。它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钾、钙、镁等元素,还含有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虎奶多糖。笔者于2000年在江西崇仁阔叶林的腐木桩上发现菌核侧耳子实体,后经组织分离和人工驯化,得一优良菌株。为了开发和利用这一珍稀野生菌资源.将多年探索出的人工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人工栽培糙皮侧耳、阿魏侧耳及金顶侧耳(子实体为材料,采用回流提取法分别得到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甲醇提取物,以DPPH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以不同剂量的糙皮侧耳、阿魏侧耳和金顶侧耳水提物灌胃小鼠20d,测定血清中IL-2、SOD、IFN-γ及GSH-Px的含量,用以评价其免疫功能。结果表明:三种侧耳的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均有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并在一定范围内呈现量效关系;糙皮侧耳、阿魏侧耳与金顶侧耳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且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19mg/mL、0.21mg/mL和0.17mg/mL;同样糙皮侧耳、阿魏侧耳与金顶侧耳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6.32%、55.73%和65.27%;三种侧耳不同浓度给药小鼠血清中IL-2、SOD、IFN-γ及GSH-Px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增加,均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者于1980年11月29日在江苏省新沂县炮车公社采集到一株特大真菌标本,经鉴定为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Jacq.ex Fr.)Quel,又名平菇、粗皮侧耳等。几年来,分离株在南京、江苏、山东等地试种,并进行了液体原种的制备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营养成份稳定,栽培管理粗放,耐低温,产量  相似文献   

19.
Entolomaclypeatum (L.ex Fr.)Quèl晶盖粉褶蕈Fistulina hepatica (Schaeff.)Fr.肝色牛排菌Flammula lubrica (Fr.)Quèl.粘皮火菇F.spumosa Fr.泡状火菇Gautieria morchellaeformis Vitt 羊肚菌状高腹菌Gomphidius glutinosus (Fr.)Fr.粘铆钉菇G.maculatus (Scop.)Fr.斑点铆钉菇G.roseus (Fr.)Karst粉红铆钉菇G.rutilus (Schaeff.ex Fr.)Lurid  相似文献   

20.
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Fr.)Quél],也称肺形侧耳、袖珍菇、小平菇,在分类学上隶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通过种间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生物技术的鉴别应用,秀珍菇被定位为与凤尾菇同属肺形侧耳的变种[1~2]。20世纪90年代,秀珍菇由台湾一栽培菇场通过改变凤尾菇的栽培工艺,并进行多代菌种自然变异筛选和多次工艺改进定型,形成规范化生产与商品化名称。1998年,由台湾同胞引种进入上海市和福建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