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对引进的5个平菇品种与当地广泛栽培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考察比较供试平菇品种菌丝长势、抗杂性以及生物学转化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海南2号及平F8的菌丝生长洁白粗壮,生长速度快,出菇整齐,菇形好,生物学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菌兴8号"是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以抗高温为主要目标选育的香菇新品种,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经浙江丽水市近五年的推广表明,"菌兴8号"具有发菌和出菇温度要求范围广,且菇质优良,生物学转化率较高,适宜小平原和中、低海拔山区反季节栽培,也可用于秋季普通菇栽培。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香菇品种庆科20的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庆科20”属中温偏低型中熟香菇品种,产量高、品质优,耐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宜接种时间为2~7月,适宜出菇温度为14~18℃;对麦麸等氮源的需求量大,适宜培养基配方为:杂木屑73%,麦麸25%,红糖1%,石膏粉1%。含水量65%左右。  相似文献   

4.
杨瑞萍  王庆祥 《食用菌》2000,22(6):30-31
为了适应香菇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栽培技术,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和对各地生产调查,现将代料香菇秋栽技术报道如下:1 品种的选用 秋栽香菇的种性要求有三:一是发菌旺,抗杂性强;二是早熟,接种后70~75天出菇,发菌透料后30~35天达到菌丝生理成熟;三是出菇整齐,疏密适中,菇体中等,单生,出菇潮次分明。目前适宜选用的香菇品种有856、L27等。2 接种期的安排 秋季栽培香菇在适宜接种期内以早为佳,力争早发菌满袋,早转色成熟,早出菇,多出优质菇。确定接种期应因地制宜,一般夜间气温稳定降到28℃以下就可接种。在豫西…  相似文献   

5.
香菇2206菌株是我所选育的,适于在北方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通过2年的裁培试验表明,该菌株抗杂性好;菇形圆正,菇质致密、韧性大耐运输,不易开伞.选用常规术屑麸皮配方栽培,出菇期140d.出菇集中.潮次明显,出3潮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03.48%。  相似文献   

6.
香菇是属于中低温型的变温结实性食用真菌,其生产季节主要以秋冬为主,夏季的香菇栽培仅局限于部分高海拔的山区,而适合于春夏气候条件下的香菇品种较单一,尤其是缺乏高产优质的香菇高温型品种.本研究是从印度尼西亚引进热带地区种植的香菇品种,进行驯化栽培,试图筛选出适宜亚热带地区夏季条件下,正常出菇且抗霉能力强,优质高产的香菇品种,以扩大香菇的品系资源.  相似文献   

7.
将收集的8个香菇品种进行春栽比较试验,对供试香菇品种菌丝生长及出菇、生物学效率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绿白棚大棚内立摆出菇,S215、706、庆科212、208生物学效率高,且差异不显著,商品性状好,优质菇率高,可作为中原地区春栽香菇大棚平面栽培的主选品种;而238、庆科20、9608、L135应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8.
袋料香菇栽培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适宜庭园式发展的项目,已有20多年历史。该产业随着市场的变化,经历了频繁的行情波动,技术上未能全面普及,“菇贱伤农”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忽视栽培季节的紧迫性;二是对品种的选择不科学;三是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品质低劣;四是干制技术不过硬;五是信息不灵,蜂拥而上,缺乏布局。现就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1把握好栽培季节袋料香菇栽培同其他农作物一样,对季节要求非常严格。春栽香菇栽培过迟,由于品种和气温的原因,易影响制袋的成品率,菌筒越夏遇高温易造成烧菌烂袋。秋栽香菇栽培过迟,年前不能出菇,或只能出一茬菇;年后出菇品质较差,若遇高温则不出菇,造成减产和产品质量低劣。春栽香菇中低温型品种,应在3月20日以前完成接种,最迟不能超过3月底;低温型品种则必须在2月30日以前完成。秋栽香菇的栽培时节就更要紧了,9月10日以前必须完成接种,否则年内不能收两茬优质冬菇。栽培过迟,还会因加温养菌而增加成本。所以要根据各地的气候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好栽培时节,充分利用适宜的自然条件,提高栽培效益。2选择好品种品种是决定高产、优质、高效的主要因素。选择品种首先要根据各地自然气候条件,选择适合栽培的...  相似文献   

9.
香菇‘申香1513’是由高产品种‘申香18号’和硬质菇品种‘L808’通过孢子单单杂交选育出的新品种。菇形圆整,菇肉紧实,产量高,生物学转化率95%以上,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中长菌龄品种,适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香菇代料栽培,在适宜条件下亦可生产花菇。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香菇品种和同一品种不同出菇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5号品种为中低温品种,抗杂能力稍差,产量高,可适度规模作春栽试种;而18 cm×60 cm的栽培袋常压灭菌、手割出菇的出菇方式,增产最为显著,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它种植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合运城市反季节栽培香菇(Lentinus edodes)的最适宜品种,降低烧袋带来的损失,提高反季节栽培香菇的产量,本试验利用水冷降温技术在夏天降低菇棚的温度,选用运城市夏季主栽的5个香菇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其菌丝体长势、生长周期、子实体品质和产量等性状,筛选出最适宜运城市夏季反季节栽培的香菇品种为庆科212。  相似文献   

12.
以中原气候条件下夏香菇覆沙栽培模式为基础,以武香1号、931、L808、L18、南山1号、S605、939等7个香菇品种为供试菌株,通过观察比较各品种的菌丝满袋时间、菌丝长速、长势、各潮次产量及子实体主要农艺性状等指标,精准筛选出适宜在河南省夏季覆沙栽培模式栽培的香菇品种。结果表明:南山1号、L18出菇期较短,菇形好,且产量主要集中于6-8月,最适宜夏季覆沙出菇;武香1号出菇期较长,菇形圆正,出菇期集中于7月以后,也比较适宜夏季覆沙栽培。S605、939采用菌棒覆沙栽培,有利于安全越夏,菇形好,菇体适中,后期产量高,但出菇晚,总产量较低,其栽培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L808采用覆沙模式产量低,菇质差,不适宜该模式栽培。  相似文献   

13.
香菇新品种C28是辽宁省抚顺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长白山野生香菇优良菌株野香3号与香菇栽培品种CR66为亲本,采用单孢杂交育种技术,组配并选育出的优良香菇新品种。香菇C28号品种,既具有长白山野生香菇优良菌株亲本的抗杂性强、多鳞片、菇体硬实等优良性状,同时还具备CR66亲本的菇质好、大叶、菌肉厚等优点。是继1363之后又一个适合本地区栽培的新品种,目前正在抚顺及辽宁地区推广应用。现将其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林下栽培香菇培养料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对比不同香菇栽培料配方袋装生产香菇,综合分析不同配方基料上的香菇成品袋数、出菇时间、鲜菇品质、鲜菇产量和经济效益,筛选出林下栽培香菇较好的配方供生产者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香菇为试验材料,结合分析坝上高原气候特点,对适宜该地区生产的香菇品种、生产周期(茬口)、栽培设施、出菇环境调控、出菇模式等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坝上高原适宜栽培香菇品种为"L808"和"灵仙1号",于每年4月底前完成养菌转色,每年5—10月栽培出菇;栽培设施选择半地下日光温室或连体菇棚与大中拱棚相搭配;出菇环境综合运用定时风筒鼓风通风、高压微雾控湿装置或微喷方式进行调控;出菇模式采用层架式或侧立式出菇等配套技术,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摸清定向出菇新技术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为对照,开展了定向出菇新技术的出菇试验。试验选用2个香菇品种L808和兴农1号,统计香菇产量,测量子实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在产量上的表现因品种而异,对于品种L808,采用2种栽培方式,其产量持平;而对于品种兴农1号,采用定向出菇技术栽培的产量显著高于传统免割保水膜袋法;新技术在单菇重、菌盖直径等子实体形态特征指标方面优于传统的免割保水膜袋法。研究表明定向出菇新技术可用于香菇栽培。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合理利用栗园改造而废弃的栗树枝条,开展板栗木屑栽培香菇研究。分别用杂木屑、板栗木屑及其混合木屑栽培香菇。试验结果发现板栗木屑持水性较杂木屑差,吸水性比杂木屑强,但是出菇后劲足,香菇产量高,生产中要注意水分的添加量,合理利用板栗木屑资源;香菇子实体品质分析表明,板栗木屑栽培香菇品质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能提高香菇子实体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8.
郝永趵  赵振霞 《蔬菜》2001,(9):17-17
花菇是香菇子实体遇到特定的环境条件,发生保护性的生理变化,而形成的优质畸形菇,是香菇中的珍品。如何采取合理措施,提高香菇栽培中花菇的比例和品质,是提高香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选择适宜品种及催花期 虽然花菇的形成同品种没有必然联系,但不同的香菇品种会因温或停止生长形成花菇丁;而直径3.scm以上的菇营则很难形成花菇。培育花菇的最佳时期为菇营直径2—3.scm,此期菇营已贮备充足的养分,能够在逆境中顺利完成自身的生理变化而形成花菇。 二.温度 温度和温差对花菇的形成和质量的优劣有重要作用。花菇形成…  相似文献   

19.
发酵料栽培因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栽培成功性较高而成为平菇主要栽培方式。采用覆土出菇的方法可明显地增加产量,提高菇质的质量,增强抗病、抗杂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选取桑木屑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猪肚菇的栽培出菇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不同比例的桑木屑栽培猪肚菇的生物学效率和经济效益,筛选出猪肚菇最适桑木屑栽培配方。结果表明,在不同比例的桑木屑配方中,猪肚菇栽培的各配方中子实体生长及生物学效率都较好,配方C表现最好,生物学效率达到79.31%,说明用桑木屑代替阔叶树木屑栽培猪肚菇是完全可行的。由于桑木屑的成本较杂木屑低,而且有利于提高猪肚菇的产量和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