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推广应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解决大豆、玉米争地矛盾,提升大豆和油料产能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在机艺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我国玉米和大豆产量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本文从品种选育、种植模式研究和配套机械设备的研发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技术问题进行展望,为后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陇东地区早期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小麦、玉米大豆是陇东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我国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大豆供需缺口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卡脖子”难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可以提高产量、增加机械化,玉米和大豆种在同一块田里,保障玉米产量的同时还能多收一季豆,实现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泗水县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结合农机技术,可以实现大豆和玉米产能提升。通过数据分析,目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主要的问题是配套机具较少,生产装备数量不足。这导致整体作业质量不高,适用性较差。因此,分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核心,通过“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推进,实现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全面机械化。通过配以遥感技术、自主导航技术、电子信息传感技术等,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水平,为我国其他省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机械化种植提供合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张园 《农业机械》2022,(9):80-82
针对徐州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出了品种选配、技术模式、配套沟系、整地与播种、机械化施肥、病虫草防控、灌溉与化学调控和机械收获等各环节关键技术及机具装备,为徐州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出了技术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小林 《河北农机》2023,(20):136-138
随着人口增长和耕地资源的相对减少,寻找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农业种植技术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豆与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就是一种旨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实践。其通过合理分配作物群以及良好的田间管理,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产力的显著提升。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豆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薯—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机械化种植模式以及果(茶)园套种大豆高效生产模式,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合理的作物配置和生态管理,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收益的提升。本文还探讨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核心技术,如适宜种植密度、地块选择、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控等,发挥其对实现作物高产和高品质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同市大豆玉米种植现状,阐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要保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效能最大化技术至关重要,农业机械化为该种植模式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从因地制宜,优选高产模式,保护性耕作,良种选择、规范播种、绿色植保、减损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等方面阐述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要点,对提升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实现精准播种、分带植保、对行收获、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了焦作市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以及机具情况,分析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具使用及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粮食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在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背景下,要进一步增强大食物观、大粮食观。我国大豆、玉米等严重依赖进口、国内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依然严峻,解决好粮油问题,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实施玉米大豆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协调推进粮食稳产增产、扩种大豆油料,保障粮食和油料供给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尽管这种新型种植技术在玉米、大豆产量的稳定增加等方面已经展现出了优势,但是我国的实践种植经验不足,在大豆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实际的种植效果颇有影响。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我国农作物产量,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振兴国产大豆、提升油料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能有效缓解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进口压力大等困难。在分析2022年西南、黄淮海、西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推广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各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现状进行概述,提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缺少除草剂喷施专用机具、收获专用机具,现有可用生产装备数量严重不足,机械作业质量不高、适用性差,机手操作不规范等;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出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的阶段性发展建议,采取先部分后全部、先易后难的方式逐步推进,先解决黄淮海及西北地区全程机械化问题,再针对丘陵山区进行研发,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全程机械化,最后综合利用自主导航辅助驾驶技术、自主避让技术及遥感遥测技术等电子信息及传感器技术,提升机具的机械化技术水平,为推动我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全面全程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阶段我国大豆、玉米进口逐年增加,粮食安全有较大隐患的问题,我国启动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艺以“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为核心,以“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抗倒、绿色防控”配套,对农业机械提出提升通过性能、提高作业效率的总体要求,在播种方面发展小株距精密播种技术、大豆玉米播种分控技术、玉米大排量施肥技术、秸秆防堵技术、均匀接行技术;在田间管理方面发展双喷雾系统分带定向施药技术、自适应喷杆调节技术、植保机轮距调节技术、防飘移喷雾技术;在收获方面发展密植玉米低损摘穗技术、玉米低损低破碎脱粒技术、大豆低损割台技术、大豆低破碎柔性脱粒技术、大豆高效清选技术、大豆低破碎籽粒输送技术、大豆机收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现阶段需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装备,进一步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艺特点与作业机具特性,加强理论研究,促进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加强创新机具研发,提高机具对种植模式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梁爽  鲁清涛 《河北农机》2023,(17):112-114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时,将传统种植模式下的大豆、玉米进行合理搭配,实现大豆、玉米两种作物的复合种植,并通过带状复合种植,增加作物产量。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受到病虫害与杂草等因素的影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有所下降。因此,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以及杂草问题,应该加强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本文从大豆玉米选种、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疫等方面进行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采用农业防治与物理防治进行防治,加大对病虫害的监测力度,加强预报工作,以期提高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16.
焦恩国 《河北农机》2023,(6):121-123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就使我们的农业科技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玉米和大豆是一种很普通的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如果粮食短缺,或者粮食短缺,会对人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增加他们的生产。大豆-玉米条形组合栽培技术是一项综合利用二者特点、科学合理调整种植间距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设计了一种适合于“4+4”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中耕施肥机械,首先对中耕施肥机总体方案进行设计,接着对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分析,试制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施肥精准度均在90%以上,并在江苏农垦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田块大面积推广使用。结果表明,该机具适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田间管理作业,有利于玉米大豆增产增效,降低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基本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是粮食生产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保障我国玉米和大豆产量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在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概念、含义及原理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选配品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的核心技术,以及合理选地、选择种植带型和田间管理的必要技术要点,并基于2021年内蒙古实际试点情况,指出当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主要存在农户对种植技术认知不足、技术应用具有挑战性,节水灌溉、专业机械设备和金融支持政策还未跟上,并提出下一步应加强农技指导和宣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提高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近年来农业部重点推广的新模式,是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示范推广该项技术的前提是保障土地综合收益,而宜机化并尽快实现全程机械化是重要支撑。在总结襄阳市2023年实施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对今后的示范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病虫害问题。基于此,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病虫害问题,探讨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分析了农技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有效方法,同时提出了建设种植示范基地、组建专业防控队伍和构建监测预警机制等策略,希望加强对农民的新技术培训和指导,促进生态化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