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中通过利用各种农、林、牧副产品,将木质纤维转化为优质食物,实现立体高效生产、环保可循环的种植模式,因此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对整个农业产业来说至关重要。通过收集10个食用菌品种的产值、种植面积、用工人数等指标数据,从土地产出率、成本利润率等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联合熵值法对河北省食用菌种植综合效益进行评价。2种分析法中10个品种综合效益评价结果排名较为相似,羊肚菌综合效益最高,白灵菇、双孢菇综合效益最差。在对10个食用菌品种综合效益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在提高食用菌产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建立食用菌种植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并积极调整河北省食用菌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作为贵州特色优势产业,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产业集中度指数(CRn)、效率优势指数(EAI)、规模优势指数(SAI)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对2016—2020年贵州食用菌产业区域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并通过空间统计分析法探究其空间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时序视角的贵州食用菌产业区域集中度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CR3均在70%以上,铜仁市、毕节市和黔西南州的EAI、SAI和AAI均值均大于1,是贵州食用菌产业区域集群发展优势区域,其中铜仁市区域集群竞争力最强。(2)基于空间视角的贵州食用菌产业区域集群竞争力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性,区域集群竞争力的“马太效应”显著。最后从发挥区域优势、加强现代化建设、优化延伸产业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导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食用菌产业来说,建设特色产业集群是其做大、做强、做优的高品质发展必经之路。根据产业集群和产业价值链理论,探讨产业集群对食用菌特色产业的作用机理,分析食用菌产业区域集聚性、品种多样性、驱动因素复杂性、"三产"高度融合性、组织主体多维性的实际特征,并基于政府、食用菌产业自身、市场3个不同主体,分别从政策导向、产业自身发展、市场引导、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5个层面提出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食用菌行业也逐渐和电子商务产业相结合,保障电商为主体的食用菌产品质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政策法规体系、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体系、技术信息体系6大准则层,包含法律建设、政策标准等16个指标层构建了电商为主体的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结果表明:政策法律体系的权重值最高,说明政策法律体系对以电商为主体的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具有最重要的影响。技术信息体系的权重值最低,说明技术信息体系对以电商为主体的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河南食用菌产业由大省向强省转变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食用菌大省,产量、产值、出口连续多年均居全国第一位。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基地县(市)集群化特色鲜明,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工厂化龙头企业地位凸显,研究体系逐步完善,研究成果不断突破。但随着市场、技术等诸多因素影响,河南食用菌产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工厂化发展明显滞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技术水平偏低,主要品种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生产粗放,缺乏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支撑。在当前形势下,建设食用菌强省是河南省建设经济强省和现代农业强省的迫切需要,立足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现状,提出建设"食用菌强省"的战略目标,通过实施"创新驱动、龙头带动、集群联动、开放带动"等"四轮驱动"战略,努力建设全球一流的食用菌研发中心、龙头企业品牌集群、全产业链基地、开放型发展网络。建议政府主管部门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业管理,确立食用菌产业的战略定位,完善食用菌产业政策体系,营造一流发展环境,加快河南省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2—2021年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食用菌相关统计数据,采用改良区位熵值法探究各地区食用菌产业集聚度及集聚变动趋势,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进一步对集聚度进行了空间差异化分析,以期为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并使之成为未来农业发展新增长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基于时序视角下,食用菌产业集聚变动趋势差异较大,东北地区的食用菌产业集聚水平始终最高,而河南、福建、黑龙江、吉林和江西是我国食用菌产业优势区域;基于空间视角下,食用菌产业集群呈现从东部地区开始向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扩展的转移态势。2)食用菌产业集聚整体上呈下降趋势,食用菌产业集聚空间自相关和集聚特征处于不断弱化的过程,集聚热点区域的总体格局保持稳定,总体呈现“东热”的空间格局,吉林、福建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热点区域。我国省际食用菌产业集聚变动趋势差异较大,空间差异化显著,应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加强结构性改革,积极创建优势特色食用菌产业集群,以促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食药用菌》2015,(1):44
国家光伏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日前在青岛成立。该联盟由35家企业、5所大学、科研机构和30位专家共同组成,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集聚和整合创新资源,持续强化光伏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近年来,青岛市依托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光伏企业推广光伏食用菌种植模式。截至目前,已建设10多个光伏食用菌基地、3000多亩现代光伏食用菌科技大棚,面积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8.
基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结合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采用频度统计与综合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具体指标,以期构建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使各个县域经济竞争力量化。结果表明: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构成;各一级指标相对权重为发展水平(45%)、发展活力(30%)、发展潜力(25%),各二级指标相对权重为隶属于发展水平层次的,经济发展(30%)、基础设施(15%)、社会发展(28%)、居民收入水平(27%),隶属于发展活力层次的,金融资本(57%)、科技创新(43%)。隶属于发展潜力层次的,环境和谐(60%)、人力资源(40%);各三级指标也都有一定的相对权重值。  相似文献   

9.
从产业竞争力角度出发,以河北省桃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显性指标分析河北省桃产业的市场占有率、资源禀赋系数。运用分析性指标分析河北省桃产业的价格和成本收益,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标评价河北省桃产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河北省桃产业在全国桃产业的竞争地位。通过多个评价指标综合分析得出河北省桃产业具备面积、产量、市场占有率等多方面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西瓜甜瓜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6,(12):55-57
近年来,西瓜甜瓜生产已成为河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河北省西瓜面积在全国列第5位,甜瓜面积列第4位。为了更好地指导河北省西瓜甜瓜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十二五"期间河北省西瓜甜瓜产业的生产现状、优势布局、存在问题等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繁  王丽丽 《北方园艺》2022,(21):138-145
绿色发展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路径。该研究通过测度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十四五”时期河北省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方向,构建资源节约保育、生态环境安全、绿色产品供给、生活富裕美好4个维度14个二级指标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评价河北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和区域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内区域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位于全省中部的城市发展水平较高,位于南部与北部的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环京津城市、省会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城市。该研究从强化绿色发展意识、构建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提出,各省市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康养社区应运而生。基于层次分析法,以健身活动空间、道路交通空间、休憩观赏空间、社会交往空间、公共服务设施5个要素作为准则层,共18个评价指标因子作为指标层,构建了康养社区户外活动空间适老化评价体系以及评分标准。通过回收问卷以及专家咨询得出的指标权重表明,公共服务设施和休憩观赏空间的营造对于康养社区最为重要。以海南省五指山市仁帝山康养社区为例,以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出该社区的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基于适老化理念的海南康养社区户外活动空间优化策略。探讨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康养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规划与建设实施的方案,为后续的康养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评述龙泉市食用茵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资源、地理气候、技术、市场、品牌、循环生产等方面的优势。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5个问题:食用菌生产方式亟待转变;生产机械研发制造水平严重滞后;精深加工水平低;食用菌产品品牌效应不高;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有待重新规划建设。同时提出5项发展建议:一是加快推进菌棒集约化加工模式的发展,促进食用菌生产方式的转变;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专业机械制造业发展;三是抓紧建立现代农业加工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四是加强宣传,提高食用菌品牌效应;五是规划重建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为食用菌产品的交易展示提供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黑木耳的传统产区,几十年来随着黑木耳生产的发展,滑子菇、猴头、元蘑等食用菌也异军突起,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近年来我省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食用菌产业已成为部分农业县、林区的支柱产业,在部分地区该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之一。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8年我省食用菌产值达39.7亿元,居全国第七位,其中黑木耳在全国排名第一位,滑子蘑排名第三位,平菇排名第七位。  相似文献   

15.
姚玉桂 《食用菌》2006,28(1):1-2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品牌,强化市场引导,实施龙头带动,使全市食用菌产业呈蓬勃发展的态势。2004年,淮北市食用菌生产面积为93.6万m^2,总产1.53万t,产值0.612亿元,其中珍稀食用菌(白色金针菇、杏鲍菇、秀珍菇、真姬菇等)总产750t,产值1500万元。食用菌的面积和产量分别较四年前增加近10倍,成为本市农业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发展势头最猛、发展空间最大的产业之一,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市部分村镇的主要支柱产业。为了促进食用菌产业实现跳跃式发展,该市重点抓住了五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该文构建了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76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对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知识竞争力的现状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知识竞争力评价指标中的技术因素、资源因素、组织因素处于一般水平,外部因素处于较低水平,4个因素都需要提升;技术、资源、组织、外部4个因素所占权重分别为46.26%、30.44%、11.23%、12.07%。其中,技术因素的总体评定中,专利拥有数量所占权重为37.93%,研发与开发能力所占权重为29.43%;科研人员素质所占权重为55.72%,在资源因素中占比最高;组织因素的总体评定中,企业制度建设所占权重为27.05%,企业文化建设所占权重为42.33%。  相似文献   

17.
由于存在农业科技企业项目技术性低、获利能力不足,风险投资机构资金规模小、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政府扶持等影响因素,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发展举步维艰,这些因素处理得是否恰当将直接决定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未来发展程度。文章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明确界定这些影响因素的重要权重,然后根据影响因素权重的大小,有重点、有顺序地采取相应解决措施,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是水果生产大省,近年来其水果产业发展较为迅速,水果种植面积和水果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是河北省的水果单产和水果加工产业发展滞后,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该研究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选取了河北省的3种特色水果进行定量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河北省水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51个菊花品种插穗扦插12 d后的根数、平均根长、根粗、最长根长、根表面积、根投影面积和平均单根根尖数,对这7个形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扦插苗的生根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的根数、平均根长、平均单根根尖数和最长根长的差异较大,但平均根粗、根表面积和根投影面积差异较小。主成分分析将7个单项指标转换成2个相互独立的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4.01%。隶属函数法计算扦插苗生根能力的综合指标值、隶属函数值和综合得分后发现,综合得分值主要集中在0.20~0.40之间,共有23个品种,占总数的45.1%;综合得分值≥0.40的5个品种均为盆栽小菊,其中最大的‘钟山云歌’为0.88,生根能力最强;综合得分值≤0.10共10个品种,其中6个为传统秋菊,最小的‘国华由季’和‘国华八十祝’仅为0.03,生根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菌渣是食用菌栽培收获产品后剩下的培养基废料,又称为菌糠、菌渣或者下脚料[1]。菌渣中不仅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还含有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质,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2]。贺州把食用菌产业列入"3+6"产业集群,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18年仅黑木耳就生产2 500万袋,在产业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食用菌产业兴起产生的菌渣达30 000 t,菌渣循环利用成为本地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