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秸秆还田既可避免秸秆资源堆放浪费,也可防止其大量焚烧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利于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该研究结合近年来秸秆还田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秸秆还田在改善土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秸秆还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及展望,旨在为开展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及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提倡低碳、高效和生态农业的需求下,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有效的生态农业措施得以大力推广.现对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土壤养分释放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影响,指出了秸秆还田在生理、生物、生态效应方面的广泛应用.强调了秸秆还田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够增强土壤生物肥力,改善土壤生物性状,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缓冲性,在农业生态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曾宪楠 《北方园艺》2019,(14):168-173
为了解秸秆还田下土壤微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热点及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分析了2007-2018年秸秆还田下土壤微生物领域文章。结果表明:2007-2018年秸秆还田下土壤微生物领域文章数量共3 372篇,文章数量逐年增加,2017年达到最高;中国、印度、美国、日本和泰国位居世界的前5位,中国文章数量最多,为911篇;中国科学院、孔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文章数量居前3位;最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来自泰国和中国,核心期刊是Bioresource Technology、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Bioresources、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主要研究学科是农学、生物技术应用微生物学、生态环境科学相关研究学科。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秸秆-微生物-动物互作机制、碳氮循环、微生物代谢等。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秸秆还田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详细阐述了近20年来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化学组成及所占比重方面的研究概况,分析了秸秆还田后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改变土壤动物的丰度等影响,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农作物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用已进行4 a温室夏季种植甜玉米、菜豆及其秸秆还田试验的温室黄瓜连作土壤,于2009年继续进行相同的处理,研究了温室夏季填闲作物及秸杆还田对黄瓜连作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甜玉米秸秆还田处理能减小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夏季填闲及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在秋冬茬表现较明显,能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种植菜豆处理(秸秆还田和不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效钾含量。填闲作物及秸秆还田处理还能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改变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奇迹”番茄为试材,采用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剂量和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秸秆在设施栽培中还田改良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提高幅度分别为11.66%~14.67%、15.40%~16.17%、2.30%~10.81%和15.38%~20.10%;秸秆还田降低土壤电导率,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降幅分别为13.54%和8.58%,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二水平和四水平腐熟还田升幅分别为20.39%和16.73%,未腐熟秸秆还田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比同水平腐熟还田降低16.68%;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容重降幅为11.46%~14.65%,土壤总孔隙度升幅为4.05%~13.68%,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升幅为28.11%~68.10%,土壤毛管孔隙度降幅为13.47%~25.94%;秸秆还田使土壤团聚体表现为大团聚体增多,小团聚体...  相似文献   

7.
以连作5 a 的温室黄瓜土壤为基质,采用盆栽的方法,设置大豆秸秆不还田(CK)、接种根瘤菌大豆秸秆还田(T1)、
接种根瘤菌大豆去根瘤后秸秆还田(T2)、非接种根瘤菌大豆秸秆还田(T3)4 个处理,在不同田间持水量条件下,探究其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50%水控条件下培养50~140 d ,T1 处理的土壤真菌数量显著低于CK,细菌
数量则在培养前期(< 50 d)维持较高的水平;75%水控条件下培养110、140 d 时还田处理的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CK。总之,
25%、50%水控条件有利于维持较高的土壤细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还田处理优于非还田处理,接种处理优于非接种处理,
75%水控条件有利于培养后期(> 110 d)维持较高的放线菌数量。  相似文献   

8.
以秋冬茬番茄为研究对象,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谱图分析测定技术,比较夏季休闲模式和种植甜玉米并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休闲处理相比,种植填闲玉米并秸秆还田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尤其在秋冬茬设施番茄初花期填闲处理土壤微生物总PLFAs含量、真菌和细菌PLFAs含量分别比休闲处理增加18.2%、17.9%和23.6%,差异达显著水平,坐果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达到2.07,比休闲处理增加99.04%。  相似文献   

9.
以秋冬茬番茄为研究对象,应用磷脂脂肪酸( PLFA)谱图分析测定技术,比较夏季休闲模式和种植甜玉米并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休闲处理相比,种植填闲玉米并秸秆还田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尤其在秋冬茬设施番茄初花期填闲处理土壤微生物总PLFAs含量、真菌和细菌PLFAs含量分别比休闲处理增加18.2%、17.9%和23.6%,差异达显著水平,坐果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达到2.07,比休闲处理增加99.04%.  相似文献   

10.
基于黑龙江省设施蔬菜早春抢早生产低温冷害频繁发生,0~20 cm地温骤变突出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原位还田,还田消纳量有限的两大问题,开展早春大棚行下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栽培模式研究,形成地方标准1项,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秸秆生物反应堆建造、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以期快速、持续提高0~20 cm土层温度兼顾改善设施土壤生态环境,保障黑龙江省早春大棚1.667万hm2以上番茄优质、绿色、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1.
秸秆覆盖还田对黄瓜土壤碳氮比和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云  李明  李登明  尹春 《北方园艺》2016,(19):180-183
以"津春改良2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了秸秆覆盖及地膜覆盖处理对温室黄瓜结果期土壤有机碳、碳氮比和微生物的影响,以期探讨秸秆还田的效果和内在机制。结果表明:覆盖0.72kg·m-2秸秆量和地膜处理最为理想,可显著提高黄瓜结果初期和后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氮比,能显著提高黄瓜结果初期土壤5种微生物数量和后期细菌数;土壤中细菌数与0~20cm处有机碳含量、碳氮比呈显著正相关,土壤20~40cm碳氮比与纤维分解菌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固氮菌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小麦茭白水旱轮作模式下小麦秸秆不同还田处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田面水水质变化及茭白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常规基施化肥为对照,设置秸秆全量还田+基施化肥、秸秆堆肥(秸混肥)还田+基施化肥、秸混肥还田+缓释肥替代化肥基施、常规基施化肥减量20%5个处理。结果表明,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处理对茭白采收后土壤pH、全氮含量的影响不大,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土壤EC值、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秸混肥还田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提高茭白产量,但茭白品质改善的效果不显著。秸混肥还田+缓释肥替代化肥基施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但茭白产量最高。基施化肥减量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对茭白产量品质无明显影响。茭白不同生长时期田面水的采样检测结果表明,各处理田面水pH、COD和总磷、全钾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硝态氮含量均低于检出限(0.5 mg·L-1),小麦秸秆还田对茭白田面水面源污染无影响。综上,麦茭水旱轮作模式下小麦秸秆还田可用于培肥土壤、增加茭白产量和控制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盆栽定量等氮还田的方法,研究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和堆肥还田对番茄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土壤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在还田60 d内对番茄植株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在60 d后减弱,还田110 d后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显著提升果实品质,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番茄秸秆堆肥还田处理能够持续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及C/N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在生产中番茄秸秆堆肥可直接作为肥料施用,且肥效优于鸡粪,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则需要至少60 d的腐解才能减弱对番茄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皖南酸性红黄壤上进行了为期4年的定位试验,探讨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方面优于单施化肥。稻草还田产量最高,稻草>油菜秆>麦秸草>单施化肥,并且作物产量随着稻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以稻草还田最佳,且土壤养分的增加量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胡明 《北方园艺》2012,(20):152-155
以1982年全国土壤普查材料为背景值,对2010年关中灌区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做了系统研究,分析了白水县土壤养分的变异趋势。结果表明:关中灌区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比1982年土壤普查时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速效钾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当地农业用地土壤养分的提高与化肥投入量和秸秆还田等现代化农业耕作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田重金属土壤污染愈加复杂,微生物修复重金属具有高效简便、推广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已成为土壤修复研究热点。该文从单一微生物技术、微生物-植物联合技术、微生物-生物炭联合技术、微生物-动物联合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微生物和微生物联合技术的修复机理,超级微生物的驯化培养、组合技术的改进创新、细菌修复的工程化推广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可为后续研究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乌兰县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青 《北方园艺》2012,(11):162-163
在柴达木地区,设置无秸秆还田的常规施肥、常规施肥+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全量秸秆+"京圃园"秸秆腐熟剂2kg/667m2+尿素5kg/667m2 3个处理。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秸秆+"京圃园"秸秆腐熟剂2kg/667m2+尿素5kg/667m2与没有秸秆还田、有秸秆还田但没有施用秸秆腐熟剂相比,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效果最好,提升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效果最好,3个秸秆处理的后茬小麦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辣椒连作20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威百亩熏蒸消毒等4个处理,以不做任何处理的辣椒连作土壤为对照,探究不同处理措施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Chao1指数、Shannon指数,以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处理对辣椒连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具有极显著影响。门水平上,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处理显著增加了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相对丰度;威百亩熏蒸消毒处理显著增加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属水平上,4个处理均显著增加了Flavisolibacter相对丰度;腐熟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填闲、添加抗重茬生物菌肥处理显著增加了类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  相似文献   

19.
论秸秆还田的技术手段及特点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瓜菜》2010,23(3):66-66
伴随中央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一批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新技术、新机具相继问世,秸秆还田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共投入各类秸秆还田机具39.83万台.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273万hm^2。秸秆还田在解决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