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酸处理对采后猕猴桃冷害、抗氧化能力及能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优’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Huayou’)果实采收后用5 mmol·L~(-1)草酸浸泡10 min,置于(0±0.5)℃,RH 90%~95%的冷库贮藏90 d。结果发现,草酸处理能够缓解猕猴桃果实的冷害和细胞膜损伤,延缓硬度、可滴定酸的下降,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维持较高的抗坏血酸(AsA)及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生成速率(O_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维持较高的ATP含量及能荷水平,表明草酸处理能保持良好的果实品质,增强果实的抗冷性,可能与提高果实的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的ATP和能荷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外源草酸对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生长和展青霉素积累的效应,以及草酸处理对猕猴桃采后果实接种P.expansum后病害及展青霉素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不同浓度草酸对P.expansum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和展青霉素积累的调控;同时以美味猕猴桃‘布鲁诺’(Actinidia deliciosa‘Bruno’)为材料,研究采后50 mmol·L-1草酸浸泡处理对果实采后损伤接种P.expansum后病害发展及展青霉素积累的影响。【结果】当PDB或PDA培养基内含1~10 mmol·L-1草酸时,p H无论中和与否,均对扩展青霉孢子萌发、菌落扩展和展青霉素积累有显著抑制作用。同时,采后50 mmol·L-1草酸浸泡处理显著抑制了猕猴桃果实损伤接种P.expansum后病斑的扩大,而且显著降低腐烂果肉中展青霉素含量。【结论】外源草酸能有效抑制P.expansum孢子萌发和生长,采后草酸处理能抑制猕猴桃果实青霉病害的发展、降低展青霉素的累积,从而降低猕猴桃果实采后腐烂,提高果实贮藏性。  相似文献   

3.
以耐贮运的甜樱桃品种"砂蜜豆(Summit)"作试验材料,分别用5mmol/L和10mmol/L草酸对果实进行处理后,在4℃冷库中贮藏,并对果实的呼吸强度和酶活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草酸处理在整个贮藏期内均可抑制可溶性固形物的升降速率,抑制呼吸强度并抑制PPO活性上升的速率,且可提高CAT活性和SOD活性,并在第9d和第27d时GSH含量明显提高,说明草酸处理可以抑制甜樱桃呼吸代谢速率并可提高甜樱桃果实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是一种新兴的水果,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尤其维生素 C 含量为一般水果的十倍或几十倍,因而倍受人们的欢迎。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地猕猴桃业发展迅速,我国从1980年开始对猕猴桃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栽培产量有5000吨,野生的猕猴桃有165,000吨。随着猕猴桃业的迅速发展,如何采用先进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5.
三种杀菌剂诱导彩色马蹄莲抗细菌性软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7%的多宁可湿性粉剂、20%的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和1.5%的噻霉酮水乳剂为试材,研究了3种杀菌剂对彩色马蹄莲抗细菌性软腐病致病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生长抑制效果、圆叶片法室内诱导以及活植物室外诱导彩色马蹄莲抗P.c.c.病原菌等。结果表明:3种杀菌剂对P.c.c.抑制效果不同,叶枯唑效果最好,含1 000倍~125倍的叶枯唑的PDA培养基能完全抑制P.c.c.病原菌生长;室内圆叶片法能完全抑制菌的生长,室外抑制率高于60%;多宁效果次之,室外抑制率不到50%;噻霉酮无论是对菌的生长抑制还是室内和室外诱导,都不能完全抑制;1 000倍~500倍的叶枯唑彩色马蹄莲软腐病的抑制效果差异不大(P0.05)。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草酸的除锈作用及其在(0±0.5)℃冷藏条件下对猕猴桃果实硬度、呼吸强度、乙烯、可溶性固形物、淀粉、淀粉酶、SOD和PG变化的影响,用20g/L草酸溶液清洗猕猴桃果锈。结果表明,20g/L草酸溶液清洗效果在83.3%以上,且在冷藏条件下猕猴桃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明显受到抑制,提高SOD活性,降低淀粉酶活性,推迟PG活性高峰的出现时间,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性物和淀粉含量变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王绍美  赵讲芬 《果树学报》2000,17(4):273-276
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下降分为两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硬度下降较快,主要与淀粉快速水解有关;第二阶段硬度下降趋于缓和,主要与果胶物质水解有关。茶多酚处理能有效降低淀粉酶活性及果胶酶活性,因而果实中淀粉及果胶水解得以抑制,同时果实中呼吸强度和相对透性明显降低,可溶性固形物上升得到减缓,从而延缓了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对采后猕猴桃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绍美  赵讲芬 《果树科学》2000,17(4):273-276
猕猴桃果实贮藏过程中,硬度下降分为两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硬度下降较快,主要与淀粉快速水解有关;第二阶段硬度下降趋于缓和,主要与果胶物质水解有关。茶多酚处理能有效降低淀粉酶活性及果胶酶活性,因而果实中淀粉及果胶水解得以抑制,同时果实中呼吸强度和相对透性明显降低,可溶性固形物上升得到减缓,从而延缓了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9.
以"秦美"猕猴桃为试材,采用100、300、600MPa高压对鲜切猕猴桃片处理10min(环境温度约10℃),将其在4℃条件下贮藏5 d,每天测定鲜切猕猴桃品质及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为超高压在鲜切猕猴桃保鲜中更好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下,猕猴桃组织细胞结构破坏,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被抑制,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羟自由基(·OH)形成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D)、维生素C含量下降变缓;但亮度(L*)和色差(b)值下降加快,这些变化随压力增加而明显.综上,300 MP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真菌性软腐病是猕猴桃贮运及销售期间发生的首要病害,给世界猕猴桃产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基于国内外猕猴桃软腐病研究的相关文献,结合近几年笔者团队对该病开展的系统研究,对猕猴桃软腐病的致病菌种类、田间侵染途径及规律、抗性品种筛选、猕猴桃与病原菌互作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最后,针对猕猴桃软腐病亟待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探讨,最终提出了4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李桦  梁春强  吕茳  胡苗  李佳颖  饶景萍 《园艺学报》2017,44(6):1085-1093
研究了5 mmol·L~(-1)草酸溶液处理对采后‘华优’猕猴桃冷藏过程中木质化的调控。结果显示,草酸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冷藏期间木质素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抑制了木质素合成过程中重要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过氧化物酶(POD)以及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结合果实切面和石蜡切片,‘华优’果实木质素的积累主要发生在果肉组织和果心的维管束组织中;草酸能够有效减少低温下‘华优’猕猴桃果实木质素含量,这可能与其降低果实木质素合成关键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徐香"猕猴桃为试材,于盛花后15d分别用10、20mg/L CPPU浸蘸猕猴桃幼果,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CPPU处理对采后"徐香"猕猴桃果实品质和耐冷性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单果重随着CPPU使用浓度增大而增大,但相比对照,CPPU处理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果实干物质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20mg/L处理对果实品质的损害大于10mg/L处理。贮藏过程中20mg/L处理的膜损伤程度最高,果实冷敏性提高,冷害发生提早,冷害率、冷害指数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贮藏结束时果实失重率高,好果率低。研究表明,高浓度的CPPU增大"徐香"猕猴桃果实的同时,显著降低了采后果实的品质及耐冷性。  相似文献   

14.
1-MCP二次处理对猕猴桃果实采后生理生化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进一步提高1-MCP在果实贮藏保鲜上的应用价值,以金魁美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对采后果实经1-MCP一次处理和二次处理后对果实生理生化和贮藏寿命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MCP处理显著地降低了果实的硬度、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速率,强烈地抑制了乙烯的生成速率和呼吸速率,延缓了果实淀粉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峰的到来,且1-MCP重复处理的效果更为突出,它极其有效地在一次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了果实的贮藏寿命,很好地保持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白菜对软腐病的室内抗性鉴定方法及抗源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凤兰 《蔬菜》1992,(4):20-20,22
白菜软腐病,由Erwinia carotovoa subsp,caro-torora(jones)Berger et al(Erwinia aroideae(Towus.)Holland)侵染所致,是白菜三大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对白菜产区危害严重。无论在田间、窖内、运输途中或市场上都能发生。在田间可以造成白菜成片无收,在窖内,可以引起全窖腐烂,损失极大。软腐病菌主要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水传染,从伤口侵入寄主。白菜的伤口种类与发病有密切关系,白菜生育期中植株上的伤口有自然裂口、虫伤、病伤和机械伤四种,引起软腐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叶柄上的自然裂口,其次为虫伤.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关于软腐病的防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化学药剂防治、消灭病菌载体昆虫、生物防治及栽培方法防治等一系列措施,而选育和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品质的影响,以猕猴桃黄肉品种“金艳”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30 d采用10 mg/L CPPU进行幼果浸果处理,自然生长果实为对照,测定生长发育期、常温处理(20℃)与低温贮藏(1℃)的果实品质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10 mg/L CPPU处理在采收时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外品质指标,促进了果实提早成熟。其中单果质量与纵横侧径分别提高了11.35%、7.20%、6.21%与7.08%;蔗糖含量提高了12.93%;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与果糖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在20℃常温处理下,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达到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0.74%、3.34%、4.42%;同时促进了呼吸高峰的提前,缩短了货架期。(3)在1℃低温贮藏末期,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3.11%、7.23%、11.11%,且果实硬度下降加快,缩短了采后贮藏保鲜期。综上所述,10 mg/L CPPU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单果质量,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同时加快了果实成熟进程,缩短了...  相似文献   

17.
以2016—2017年采集的"红阳"猕猴桃病果为试材,通过病原菌分离、病原菌鉴定及致病力测定,研究了"红阳"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差异,以期为"红阳"猕猴桃软腐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23株病原菌,获得登录号分别为MF498063~498065,MG775300~775302和MG775283~775299;病原菌分属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sp.、交链孢菌Alternaria sp.、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小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sp.及间座壳菌Diaporthe sp.,各菌属检出率为30.4%、30.4%、26.1%、8.7%及4.4%;聚类分析将23株病原菌致病力分为弱致病力(26.09%)、中致病力(39.13%)、强致病力(26.09%)和较强致病力(8.69%)。  相似文献   

18.
常发现河南省周口市水果零售和批发市场上产自河南省伏牛山区的猕猴桃有软腐病症,为明确其致病菌,对出现软腐病的猕猴桃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比较了各株病原菌的致病性,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了主要致病菌菌种,并初步研究了控制其生长的理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拟茎点霉(Phomopsis spp.)是引起猕猴桃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其中致病性最强的Phomopsissp.Liq-3被鉴定为福士拟茎点霉(Phomopsis fukushii)。进一步防控研究表明,低温环境(4℃以下)或者添加防腐剂(中等剂量山梨酸钾)可较好地抑制该菌的生长,从而抑制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腾飞  黄森  张继澍 《北方园艺》2011,(16):185-187
以‘亚特’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1-MCP处理对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抑制猕猴桃果实采后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增加,推迟果实乙烯和呼吸峰出现的时间,降低乙烯和呼吸峰值;抑制猕猴桃果实硬度和淀粉含量的下降,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葡萄糖含量的上升速度,但对VC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1-MCP处理对‘亚特,猕猴桃有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0.
草酸处理对杧果采后果实AsA-GSH循环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栽培品种‘圣心’采前套袋果实采后经5 mmol · L-1草酸溶液浸泡10 min后常温(25 ℃)下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系数、病情指数、腐烂率、黄化都显著低于对照;其中,处理果实果皮的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保持较高,抗坏血酸氧化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贮藏9 d后提高,同时,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说明草酸处理可通过提高果皮AsA-GSH循环系统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水平来增强清除活性氧自由基(ROS)能力,减轻膜脂过氧化伤害,进而有利于延缓套袋杧果采后成熟衰老进程,提高果实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