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志豪  郑威强  张立萍 《农机化研究》2024,(10):120-128+137
针对传统果树开沟施肥机存在的肥料分布不均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沟施肥的撒肥圆盘。首先,建立撒肥圆盘的三维模型,对肥料颗粒在撒肥圆盘上的受力和运动进行分析,建立肥料颗粒的运动方程;通过离散元软件建立仿真模型,以撒肥圆盘的盘面倾角、母线极角、肥盘转速为试验因素,以肥料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施肥量偏差为实验指标,开展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对撒肥圆盘的施肥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颗粒肥料在盘面倾角为0°、母线极角为120°、肥盘转速为72r/min时,肥料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为14.42%,施肥质量偏差为4.50%,肥料分布均匀性较好,能够满足果树施肥的要求,可为撒肥圆盘在开沟施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去年春季我公司生产的精密播种机出现了区域性机器跑偏的现象.影响了该机的销路,为此公司组成技术攻关小组,进行研究。最后,发现原因在于圆盘施肥开沟器不能适应该地区过硬的土质,圆盘无法摆正.使得整机随之跑偏,又由于田地里又分布大量杂草,使得铲式施肥开沟器也不能满足其播种、施肥作业的需要,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圆盘和铲式相结合的新型施肥开沟器,解决了机器跑偏的问题.并受到用户欢迎。  相似文献   

3.
果园施肥开沟机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施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青壮年劳力的短缺,果树施肥的机械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为开沟机提供了用武之地.介绍果园有机肥施开沟机的工作方式及开沟原理,分析国内外开沟机研发现状,指出开沟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山区、雨养地的播种农艺要求,以山地播种机的研究为中心,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垂直分层种施开沟装置。该开沟装置成功地实现了种肥垂直种施,更好地满足了山地、旱地耕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果树施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青壮年劳力的短缺,果树施肥的机械化需求越来越强烈,为开沟机提供了用武之地。介绍果园有机肥施开沟机的工作方式及开沟原理,分析国内外开沟机研发现状,指出开沟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使用传统的农用开沟装置进行防火开沟,不仅防火效果较差,而且工作效率较低。综述了国内外开沟装置的特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设计与森林消防车配套的防火专用开沟器的思想。建议运用有限元ANSYS方法进行开沟装置的曲面优化设计和机体优化设计,以满足林区耕翻防火线的要求,为今后深入开展专用防火开沟器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对国内外小区播种机械相关资料和相关机型进行检索和调研,综述我国小区育种领域使用的播种机械类型。分析介绍了小区播种过程中对播种质量影响较大的开沟装置,从各试验阶段不同的试验要求、各育种播种机械的工作原理和配套开沟器的适用性等方面,论述了不同类型开沟器的使用现状,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对小区播种机械开沟装置的研究改进方向进行了预测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新型玉米去雄装置,安装在高地隙喷药机上,可在不改变原有高地隙喷药机功能的前提下,增加去雄的新功能,并可以有效解决人工去雄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的问题,能够提高去雄作业的机械化和作业效率。设计的新型玉米去雄装置主要由切顶器和四杆仿形机构组成。为此,对四杆仿形机构、旋转轴及分禾器进行设计,对液压马达、联轴器进行选择,并对旋转轴进行有限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玉米去雄装置去雄率为91.0%,满足农艺对机械化玉米去雄的要求,能有效减少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液压悬挂系统是实现拖拉机与作业机具连接的关键部件,在拖拉机出厂前常采用人工挂接方式检测液压悬挂系统的承载性能,存在耗时长、效率低、存在安全隐患等缺陷。在不改变现有油缸加载检测装置的前提下,根据四杆运动机构设计了一种用于大中型拖拉机液压悬挂系统检测的挂接装置。结合四杆结构特点及拖拉机液压悬挂检测相关规定,分析了挂接装置的运动规律。基于四杆机构,设计了液压悬挂挂接装置,并对关键部件进行强度校核。在实验环境下,重复测试已研制液压悬挂挂接装置的挂接性能。试验表明:挂接装置的平均挂接时间为68.6 s、挂接成功率为96.7%,远低于人工挂接操作时间,并具有良好的挂接成功率。研制的液压悬挂挂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降低拖拉机液压悬挂的检测强度、提高检测效率,为国内外拖拉机生产厂家设计一种用于拖拉机液压悬挂自动化检测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播种施肥难的问题,结合垄作区作物种植的农艺要求,设计了一款新型旋耕开沟施肥播种机。机具适用于小麦、大豆和玉米垄上栽培技术,可实现精确深施肥、精密播种、开沟、覆土和镇压等作业,为小麦、大豆和玉米的规模化、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旋耕开沟施肥播种机对降低漏播、提高播种深度和植株距离的合格率具有重要意义,大大提高了作业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宁城县于2004~2006年被列为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县,农机部门根据本县实际,确立了秸秆编织 免耕播种,秸秆还田 免耕播种,留高茬 免耕播种,留高茬、地表处理 免耕播种等四种保护性耕作模式,其核心是机械化免耕播种。  相似文献   

13.
为2BDH-10型同步施肥水稻旱穴播机设计了品字型组合分层开沟施肥装置.提出品字形排列的开沟、分层施肥方式,进行了深施基肥与种肥结合的施肥装置设计,满足北方水稻旱穴播同步施肥的农艺要求,设计了滑刀式施肥开沟器及小型排肥器等关健部件.  相似文献   

14.
课题组对农用机械中使用到的平行四杆机构进行了含间隙运动学的仿真分析工作,包括接触力程序代码的编写、子程序包的二次开发、运动结果的混沌现象定性分析以及影响变量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1)运行速度和间隙值对机构的起始阶段影响最为显著,集中表现在初次碰撞时的穿刺量和碰撞接触力,这对设计运行速度和构件的圆度公差提出了特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管道、线缆铺设等基本建设工程的需要,结合现有开沟设备的不足,提出了铣盘式开沟机整机的设计方案。介绍了工作部件铣刀盘结构设计,用Pro/E软件对开沟机铣刀盘结构及传动进行了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设计。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播种装置的精准水平对小麦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为提升我国小麦施肥播种机的性能,对国内外小麦施肥播种装置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开沟器、排肥排种器及精播系统三个核心部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为解决还田秸秆较多开沟器易产生堵塞问题、根据土壤性质实时变量排肥和精量播种提供参考。同时,围绕小麦规模化种植、农艺农信结合、播种效率提升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机器视觉获取种子空间分布信息时,传统开沟器作业过程中,种子落入种床后,土壤快速回落覆盖种子,导致种床中种子原始图像采集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开沟延时回土装置,通过导土装置、压种装置和回土装置的配合作业,延长土壤回落时间,形成有利于原始图像采集的避让空间,并在图像采集完毕后将泛起土壤推回种床,保证土壤回填率,达到延时回土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导土装置、回土装置等关键装置结构参数。以开沟速度、开沟深度、回土板转角为试验因素,开展土壤回填率离散元仿真试验,确定最优作业参数为开沟速度1.6m/s、开沟深度30mm、回土板转角40°。在最优参数组合下,进行土壤回填率田间试验和种子图像采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开沟延时回土装置土壤回填率为96.5%,开沟延时回土装置较未安装回土装置的开沟器土壤回填率提升39.6个百分点;工业相机可以在导土装置形成的避让空间中采集到种床中种子的原始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回落土壤对图像采集的影响,并保证土壤回填率,实现了种床中种子图像的采集,为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播种作业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晓静 《南方农机》2021,(6):103-105
机构运动过程中,输出角可靠性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文章通过建立机构的极限状态方程,根据最大输出角在允许范围内的概率来计算机构可靠性,并以四杆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输出角度进行建模,从而计算出其可靠性随时间的变化,为后续机构的可靠性计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喷杆喷雾机射流混药装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喷杆喷雾机喷雾系统设计了射流混药装置,并对射流混药装置进行了在线混药试验研究。测量两种不同参数的射流混药装置应用于不同的喷雾系统的工作参数和工作状态,结果显示,射流混药装置与喷雾系统存在参数匹配。若匹配不当,射流混药装置出现回流无法实现在线混药。射流混药装置的结构参数与喷雾系统共同决定射流混药装置的工作状态,喷杆喷雾机射流混药装置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喷雾系统的流量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一、目的和意义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生产的首位,目前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近5151万亩。由于水稻产量高而稳,水稻产量在我省粮食产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我省能否实现“两高一优”农业目标的重要保证。水稻施肥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技术之一。水稻施肥的量级、比例与施肥的均匀度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然而目前水稻施肥技术与机具的研究尚未完善,许多地区仍采用人工抛撒施肥或机具抛撒施肥作业。由于抛撒不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