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蛹虫草新鲜子实体为原料进行酶解提取多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分别最利于多糖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取。而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碱性蛋白酶对虫草多糖提取影响最大(R=3.86),这可能是由于复合酶的相互作用引起的。采用经优化的复合酶配方水解获得多糖提取率为18.41%,酶解液中可溶性固形物浓度为4.26%。蛹虫草酶解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百草枯致使氧化系统受损的情况下,1 mg/mL浓度下秀丽线虫最长寿命比对照组长了4 d,为明确蛹虫草酶解产物的开发利用方向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抽屉式培养架的设计和配套的蛹虫草子实体培养方法并探讨了其在蛹虫草子实体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设计及配套培养方法结合室内层架式栽培方式与传统蛹虫草培养方法比较,具有可充分利用培养空间、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的优点,还可简化生产流程、减小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场地、降低生产成本,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相似文献   

3.
以蛹虫草子实体超微粉为原料,采用冻融辅助碱提法提取蛹虫草中的蛋白,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进行初步营养分析.结果 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g)液(mL)比1∶25,-20℃反复冻融3次,pH 12,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h,该条件下蛹虫草蛋白提取率为35.34%,初步营养分析所提取蛋白氨基...  相似文献   

4.
虫草素是虫草中特有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显著的药理作用.就近年来蛹虫草中虫草素的理化性质、合成、提取纯化方法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红曲霉与蛹虫草固体共发酵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红  蒋春玲 《食用菌》2008,30(3):40-42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红曲霉菌株MT305与蛹虫草菌株CM9—26共发酵培养基组分。结果,色价最高的培养基组分是葡萄糖、蛋白胨、CaCl2或KH2PO4,分别是菌株MT305单独发酵和优化前共发酵的3倍和2.5倍;虫草菌素含量最高的培养基组分是可溶性淀粉、NaNO3、CaCl2,是菌株CM9-26单独发酵和优化前共发酵的2.5倍和2.7倍;腺苷含量最高的培养基组分是蔗糖或可溶性淀粉、酵母膏、CaCl2或KH2PO4,是菌株CM9—26单独发酵和优化前共发酵的5.1倍和3.3倍。综合考虑色价、虫草菌素和腺苷3个指标,初步优化的共发酵培养基是大米、可溶性淀粉、NaNO3和CaCl2。  相似文献   

6.
以蛹虫草菌皮为材料,研究虫草多糖和虫草素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虫草多糖和虫草素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提取虫草多糖及虫草素的最佳工艺,即优化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10,提取次数2次,此时虫草多糖提取率可达8.72%,虫草素的提取率达到0.2908%。  相似文献   

7.
张园园  王勇  张晶  丁建  李悦 《食用菌》2020,(4):20-23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蛹虫草及白化蛹虫草菌丝生长影响。方法:CM-1518、白化蛹虫草CM-Y1518为试验蛹虫草菌株,研究亚硒酸钠(0~700 mg/L)对蛹虫草及白化蛹虫草菌丝长势、菌丝平均长速及菌落形态影响。结果:蛹虫草菌丝硒耐受性高于白化蛹虫草,当培养基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不超过650 mg/L时,蛹虫草均可生长,硒耐受极值为700 mg/L;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不超过200 mg/L时,白化蛹虫草均可生长,硒耐受极值为250 mg/L。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高产量的蛹虫草菌丝体蛋白,利用高通量液体发酵技术,在菌丝快速生长阶段,通过连续补料方式调节发酵底物,加快菌丝对物料的持续利用,提高菌丝体的生物量及菌丝体蛋白质含量。试验通过对液体发酵参数的研究得出,当发酵液p H为4.10~4.20,发酵液还原糖含量18 mg·m L-1左右,200 L发酵罐连续补液4次(3.5 L/次,含浓氨水96 m L、葡萄糖1 200 g、酵母膏360 g),发酵69 h,获得的菌丝体生物量为2.360g·100-1m L-1,菌丝体蛋白得率达46.5%,菌丝体蛋白含量1.098 g·100-1m L-1;比普通一段式发酵时间缩短3 h,菌丝体蛋白含量提高68.92%。  相似文献   

9.
人工培育蛹虫草与野生蛹虫草氨基酸成分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人工培育蛹虫草与野生蛹虫草氨基酸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野生蛹虫草中含有的17种氨基酸,在人工培育蛹虫草中几乎都含有,并且在以蚕蛹为培养基质生长的蛹虫草中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总量均高于野生型及其它人工培育型的蛹虫草。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对现有利用柞蚕蛹培育蛹虫草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及改进,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了不同的前处理及接种方法。结果表明,通过高温高压法对柞蚕蛹灭菌,并以浸泡的方式进行接种,可以将蛹体完全僵化所需时间缩短至8 d,僵化率及发草率可提高至100%。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在栽培种的液体培养基中,按50%的比例添加柞蚕蛹浸提液,在115℃的温度下对柞蚕蛹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以将蛹体浸泡于栽培用菌液中10 s的方式来接种,为较优方案,所得柞蚕蛹虫草复合体中虫草素含量可达0.296%。主次因素排序为灭菌温度浸提液含量浸泡时间。研究成果的应用可以为优质蛹虫草的快速生产,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柞蚕蛹虫草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人工栽培柞蚕蛹虫草高产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孢子分离技术选育菌种保证了虫草高产;接种不同状态的菌种时,液体菌种效果好,硬化率高,从而产量也高;接种剂量在0.3-0.5mL时蛹体完全变僵蛹时间明显短,产量也高,接种剂量小于0.2mL时,僵蛹时间长,容易感染杂菌,头部基本坏掉,影响了产量;菌丝生长期25℃恒温培养,蛹体完全变硬时改20℃恒温培养,蛹体硬化快,子实体分布均匀,长势好,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刘晓红  陈帅  牟雪  刘春雨  韩雪  李兴  李娇 《食用菌》2011,33(1):39-40
柞蚕蛹草栽培试验研究表明:将蛹虫草菌液直接注射柞蚕蛹体内有利于菌丝发育,污染少,蛹体僵化快;在进行菌丝培养时以“营养土”覆盖蛹体可加速菌丝生长,蛹体发菌均匀一致,蛹体僵化快;蛹体僵化后,用刀在蛹体的一端进行刻伤,蛹虫草出草快,出草一致,缩短生长周期,出草率离,草的质量好。  相似文献   

13.
虫草素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核苷类物质,其药用价值及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已众所周知。现从菌种选育、培养条件优化及提取工艺3方面综述了提高蛹虫草中虫草素产量的措施,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以液体发酵蛹虫草分离得到的发酵液和菌丝体为原料,添加辅料调味,根据其不同的理化性质分别开发蛹虫草产品-虫草饮料、虫草酱,并提出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该产品营养丰富、成本低廉、口感好、方便食用,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蛹虫草液体发酵技术成熟,发酵周期短,产品制作工艺简单,易于掌握,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用直径6 cm,高10 cm聚乙烯培养罐固体发酵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以固体发酵产物中虫草素含量为指标,从16个蛹虫草菌株中筛选出虫草素含量最高的菌株,考察固体发酵该菌株的培养基组成、培养时间、培养基装量、料液比、培养温度、接种量和添加物对虫草素含量的影响,得到了有利于蛹虫草固体发酵产虫草素的培养条件:培养罐装20 g小麦,按小麦干重6%的量分别加入玉米粉和黄豆粉,按料液比1∶1.4(w∶v,以小麦干重为基准)加入营养液(g/L:2.0 K2HPO4·3H2O,0.5 MgSO4·7H2O,16甘氨酸),培养温度为26℃,时间46 d,接种量10%.  相似文献   

16.
蛹虫草虫草酸虫草素含量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月  卜宁 《中国食用菌》1999,18(6):19-19
本文采用HPLC法对蛹虫草的虫草酸、虫草素含量作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同种培养基质中蛹虫草不同部位和不同培养基质中蛹虫草相同部位的虫草酸、虫草素含量均有不同, 通过比较确定了虫草酸、虫草素含量较多的部位, 从而为今后虫草酸、虫草素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孙丽红 《食用菌》2013,(6):61-62
蛹虫草栽培技术已经在全国许多地区得到普及,根据容器不同,分为瓶栽、袋栽、盆栽三种。瓶式栽培占用空间大,劳动强度大、费工,盆栽法是近年发展的栽培方式,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广大栽培户所接受。盆式栽培每个盒的装料量相当于10—15个栽培瓶的装料量,盆设有无菌通气口,透气性好、发菌迅速。盆的外形为长方形,  相似文献   

18.
一些真菌和食用菌学者曾对某些真菌和食用菌的同工酶和蛋白质谱带进行了研究,认为可以将它作为鉴别菌株的指标之一,同时认为根据蛋白质电泳图谱的分析技术对冬虫夏草等菌的无性阶段亲缘关系进行探讨,即根据蛋白质区带图谱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亲缘之间的内在关系。同工酶的研究可以从分子水平反映其遗传特性。我们企图通过研究人工栽培蛹虫草的菌丝体、天然蛹虫草子座上分离的菌丝体和天然蛹虫草子囊抱子分离的菌丝体同工酶和蛋白质电泳图谱的研究,了解其间的亲缘关系。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栽培蛹虫草的菌丝体,菌龄10天,…  相似文献   

19.
江苏蛹虫草的人工培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灌输野生蛹虫草分离菌人工接种鳞翅目昆虫及人工合成培养基,在人控环境保护下,虫体上长出与野蛹虫草一致的子座,人工合成培养基上长出比野生蛹虫草精壮的子座。  相似文献   

20.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新品种‘海州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爱玲  张翔  张海洲 《园艺学报》2010,37(8):1373-1374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新品种‘海州1号’ 分离自野生菌株。菌丝白色,浓密。子座橙黄色,圆柱形, 顶端尖细,少分枝,直径2 ~ 5 mm,长12 ~ 15 cm。菌丝生长适宜温度16 ~ 20 ℃,子座形成与发育适宜温度18 ~ 22 ℃,适宜光照强度500 lx。在适宜条件下菌丝满瓶时间5 ~ 6 d,原基形成时间12 d,生产周期45 ~ 50 d,虫草素含量平均24.98 mg ·g-1D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