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亚龙 《乡村科技》2023,(12):27-30
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乡之间互融互促、共生共荣的双向融合互动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还存在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城乡产业融合不充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协调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各地应积极采取如下措施:牢固树立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建立和完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推动城乡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实施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建设方面的理论中国化的体现和我国乡村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方案。现阶段,西藏存在城乡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产业融合不充分等主要问题,阻碍着西藏城乡发展水平和城乡高质量融合,阻挡着西藏人民提高生产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幸福的步伐。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研究人员要把握事实、利用理论、广泛实践,在重新定位“乡”与“城”之间的关系、利用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审读西藏城乡融合发展现状基础上,通过资源创新配置、产业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等途径探讨西藏城乡高水平发展的路径,为西藏提供更多的发展视角、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姚博  彭英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0):17-21
南京市是江苏省会城市、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长三角特大城市,城镇化率已达86.8%左右,具备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独特优势.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城乡融合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南京城乡融合机遇,并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亟待完善、农产品难以满足市民的需要、乡村振兴创新优势有待挖掘、公共服务非均衡化依然突出和乡村特色尚待提升彰显等方面剖析了南京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完善城乡要素互动制度、推动科研院校与涉农街道共建、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与城市需求融合、打造一批特色农旅项目、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加快推进南京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案层出不穷。侧重围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基础环节,为农村建设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因此,我们要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特色小镇作为城乡的结合部,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研究表明,湖南特色小镇建设在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特色小镇发展体量小,带动乡村振兴实力不强;建设平台小,集聚城乡资源要素能力不强;改革力度小,创新驱动城乡融合发展动力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完善以规划为基础的镇村空间融合、以产业化为特色的镇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政府为主导的城乡基础设施融合、以均等化为特征的城乡公共服务融合、以改革为动力的城乡政策制度融合和以党建为引领的乡村组织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路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发现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不完善、产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保护偏弱、基层治理效能有待提升、资金来源途径有待拓宽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阻碍。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拓宽乡村投资渠道、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三管齐下,多措并举,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化和农业生态化。  相似文献   

7.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发掘乡村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依托当地资源,发掘特色优势,鼓励、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是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的宝贵探索和巨大尝试。  相似文献   

8.
县域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关键节点,其发展对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时代价值和现实使命。然而,现阶段县域发展还面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县域人才力量相对薄弱等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应以产业振兴为核心,构建和优化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和结构;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以人才振兴为驱动力,引才聚才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等;有效发挥县域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关键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昌平区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缓慢、人才力量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多措并举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实用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背景下,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推动二者的同步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二者的互促作用,进而取得良好成效。本文简单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产业培育和产业支撑、基础建设、社会管理政策、公共服务供给、城乡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就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啸 《农技服务》2022,(12):100-105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割裂,二者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有助于全面提升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化解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为更好地厘清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状况,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协调发展指数和耦合协调度评价二者协调发展程度,采用灰色预测方法预测其未来变化,并运用回归分析法就各评价指标对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指数呈上升态势,二者的协调发展水平相应提升,但仍未进入优质协调阶段,各地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产业兴旺和经济融合维度的指标水平较低制约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全面推进。需提升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力度,重点推进西部地区乡村产业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城乡要素资源的有序流动和双向配置;推进西部地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古雁冰 《乡村科技》2022,(16):15-18
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是实现城乡共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阶段,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城乡发展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城乡发展明显不平衡,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任重而道远。为此,要摒弃以往粗放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与我国新时代发展实际相结合,从五位一体视角出发,重塑城乡关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之路,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针对城乡公共资源供给差距、农民进城门槛较高、农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城乡要素价格扭曲等问题,需要从做好城乡融合的总体规划、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推动城镇化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这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推进城乡发展的两大战略。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衔接的重点是促进城乡规划融合、加快城乡建设体系构建、深化“人地钱”改革、推动“两延伸”和“两提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核心要义是城乡要素之间实现自由流动和双向配置,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5.
产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而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湖南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产业环境与设施不完善、农业科技现代化水平不高、三产融合度低阻碍了湖南乡村产业发展进程。因此,应制定适宜的战略规划,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着力发展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完善农村治理机制,促进乡村文明振兴,加强对农村核心要素的有效供给,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推动湖南农村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乡村人才回流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发力方向。基于安徽省4 县村“两委”负责人的访谈调研,分析国内外人才回流乡村的主要经验。研究发现:当前中西部乡村人才主动回流的总体态势不明显,人才外流现象仍然较为严重。农地整治、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乡村更新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是发达国家实现人才流入乡村的主要举措,产业带动、能人治村和人力资本产权激励是国内促进乡村人才回流的主要模式。借鉴国内外典型经验,应该加快乡村农地整治,推进乡村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健全人才返乡激励机制,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党建引领能人治村,从而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城乡开放和融合,推动城乡互促共进、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回顾嘉峪关市城乡融合发展历程,梳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产业园区化、土地市场化、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同城化等方面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战略进路。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前提,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基本路径是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目前影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需求倒逼、技术推动、农村制度改革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为了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进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要顺应市场需求,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科技制度改革,提高科技对产业融合的贡献度;推进以土地”三权分离“和集体产权制度为重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对农村金融制度、财政政策的倾斜与改革;加快培育和发展多元新型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9.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重要引擎,能够为激活城乡资源要素提供全新的发展路径。尤其在新时代的当下,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化解双重体制弊端的有效手段,因此,通过全面分析我国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仍然存在的非均等化现象,不仅能够为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深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路径指引,更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挖掘内生性动力,奠定政策目标引领。  相似文献   

20.
新阶段,我国正处于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交织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在共同富裕的长远愿景下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现实问题。从两者的耦合关系看,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共同富裕是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而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在发展步调上又具有协同性。从问题表征看,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处于高位、农业农村短板突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巨大阻碍,从解决之道看,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深化乡村领域改革,完善乡村建设,创建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等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