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膳食纤维被称为人类"第七大营养素",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流行病学研究、动物试验、临床试验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膳食纤维防治糖胖症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抗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功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平  孔祥礼  包劲松 《核农学报》2015,29(2):327-336
淀粉是人类从饮食中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抗性淀粉是指在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吸收,但2h后可到达结肠并被结肠中的微生物菌群发酵,继而发挥有益的生理作用的淀粉。因此,抗性淀粉被看作是膳食纤维的组成成分之一。长期以来研究学者将抗性淀粉分为4种,即RS1-4,现在认为还存在第5种类型,即RS5。当淀粉与脂类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长链部分与脂肪醇或脂肪酸结合形成的复合物称为RS5。抗性淀粉已广泛地应用在面条、面包及油炸食品中。抗性淀粉具有预防结肠癌、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减少肥胖和结石的发病率、增加矿物质吸收、控制糖尿病等生理功能。本文主要对抗性淀粉的5种类型、抗性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富含抗性淀粉产品的开发及其对人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蔬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增进健康具有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营养作用。同时蔬菜又是一种易于富集硝酸盐的植物。早在1907年,Richardson就指出蔬菜中含有大量硝酸盐。美国White指出,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1·2%来自蔬菜[1]。虽然硝酸盐对人  相似文献   

4.
邓辉红 《核农学报》2022,36(2):506-507
现今,优胜劣汰的社会环境中,随着大众对生活事业发展的愈发重视,人们会将更多时间与精力放于如何提升个体生活水平与质量方面,从而忽视自身身体健康状态的发展,长期以往,饮食不规律和欠缺有效体育锻炼等因素持续影响下,广大群众综合身体素质大幅降低,国家国民身体素质整体发展也因此呈亚健康状态。而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其健康问题在国民素质整体呈亚健康状态情景下,自然成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关注热点。健康的膳食是为大学生身体成长提供营养需求,为其实施肢体、运动行为及生理需求提供能量补给的必需基础要素;再加上体育教学不仅是培养大学生体育专业知识能力的基础课程,更是强化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状态的有效途径。所以,为满足大学生身体素质培育要求与个性成长发展需求,各院校可全面探析大学体育与膳食营养教育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壤健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主题。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免疫功能协同驱动土壤生命系统运转,是维持土壤健康的核心与关键。了解不同微生物介导的土壤健康调控机制对有效利用这些核心微生物维持和改善土壤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围绕微生物参与调节土壤碳循环、养分循环,改变土壤结构、抑制植物病虫害、污染控制等主要生物过程系统梳理了微生物在调控土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微生物作为土壤健康的敏感指标对土壤健康的指示与预警作用。强调未来应加强驱动土壤健康特定功能以及多个生物过程的核心微生物组信息数据库挖掘、构建与生产应用研究,为定向利用微生物改善农业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土壤健康以及保障土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在饮食方面,人们更加注重绿色健康和营养均衡。荷兰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而且本身质嫩清香,备受人们喜爱,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基于此,将以云南省镇沅县九甲镇为例,分析荷兰豆的冬季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肠道微生物平衡对于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发挥重要作用,与宿主的营养代谢、免疫调节有着重要的关系。肠道健康直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态。外源物质可通过肠道菌群、肠壁通透性、粘膜免疫、肠道代谢物等影响机体健康。对转基因生物进行肠道健康的安全评价可以监测转基因生物通过肠道产生的非期望效应,为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证。本研究汇总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转基因生物在肠道微生物平衡方面的研究,完善了非期望效应的评价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进一步完善了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绿色智能肥料:从原理创新到产业化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料作为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在支撑我国粮食产量、农产品品质、人类营养健康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迈入新时代,在全国社会经济特别是工农业绿色转型的大好形势下,肥料创新面临着协同实现粮食安全、资源高效、环境友好、营养健康、绿色低碳的巨大挑战。为破解这一重大难题,本文提出了绿色智能肥料概念与产业化途径,通过系统阐述土壤-植物-微生物-肥料-环境之间的协同原理,构建了匹配土壤、匹配作物、匹配气候环境条件的绿色智能肥料创制新学术思路,提出了绿色智能肥料的理论框架、关键科学问题、研发路径以及未来突破的重点,为多学科交叉创新、工农融合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的解决方案设计与实现提供借鉴,旨在推动我国化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支撑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大豆产地土壤环境保护与功能提升的研发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豆在我国农业和人体膳食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性。本文系统梳理了影响大豆高产创建和品质安全的土壤环境与微生态障碍相关研究进展。文献计量结果表明,近20年国际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除草剂的土-水界面吸附与迁移过程、重金属污染的食物链安全风险、大豆生长与污染毒理、地下病害防治等方面,更多关注大豆抵抗污染胁迫和病害的逆境适应性生理调节机制,缺少对影响大豆生长和引起大豆减产的地下土壤过程的研究,中国对大豆产区的地下土壤环境过程与微生态效应的关注也较少。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调整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形势下,围绕大豆产业研究的后续工作迫切需要有机结合粮食丰产增效和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攻坚战,注重从只聚焦土壤肥力、优化育种及栽培生理、追求大豆产量,向同时关注土壤安全与微生态健康、保障大豆质量安全、支撑大豆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进行转变,开展协同大豆产地土壤健康与污染防控的高产创建系统研究,更加凸显产地土壤环境保护与功能提升在大豆绿色生产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低硒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72%,其中严重缺硒地区的粮食等天然食物硒含量较低,当地人因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硒而罹患多种疾病。因此,通过科学手段有效解决我国人体缺硒问题意义非凡。植物性食物是动物和人体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等营养的重要来源,植物吸收环境中的硒,并将其转化为有机态硒,之后通过食物链为人体吸收利用,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缓解人体硒摄入匮乏的途径。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矿物质营养大多都来自于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生物,不仅在植物促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可通过生物活化等作用,将土壤中的硒转化为有利于植物吸收的形态,进而提高植物对硒的利用率。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对硒转化利用规律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通过微生物介导途径,提高植物吸收转化环境硒的效率,改善动物及人体缺硒状况,进而解决缺硒地区人体健康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机理I植物铁吸收与运输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虽然在地壳中的含量很高,但生物有效性非常低,植物如何适应缺铁胁迫一直是植物营养与植物逆境生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近两年来,人们对于植物,尤其是机理I植物适应铁胁迫的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铁还原酶基因的表达部位除根系外,在地上部、花等器官也能够检测到;IRT1基因是机理I植物主要的Fe (Ⅱ) 运输基因;烟碱酰胺在铁的长距离运输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还原、吸收、长距离运输及对这些过程的调控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机理I植物适应铁胁迫的研究进展,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塔罗科血橙果实内裂与树体不同器官组织的氮、磷、钾、钙、硼等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关系,为减轻塔罗科血橙果实内裂和改善果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依据。以10年生枳橙砧塔罗科血橙为试材,于果实成熟期测定果实不同内裂程度类型(分正常果HF、轻度内裂果SlF、重度内裂果SeF 3种类型)的果皮、果肉、对应枝条和叶片的氮、磷、钾、钙、硼等含量以及果实外观与内在的品质指标,分析不同内裂程度各器官组织的氮、磷、钾、钙、硼含量与果实质量差异及其可能原因。塔罗科血橙枝条氮含量高低顺序为SlF>HF>SeF,磷含量SlF>SeF>HF,钾含量HF>SlF>SeF;不同内裂类型的叶片和果皮氮、磷、钾含量差异均不显著;果肉氮含量SeF显著低于SlF和HF,磷、钾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内裂类型塔罗科血橙的枝条、叶片、果皮的钙、硼含量高低顺序规律相同,均为HF>SlF>SeF;果肉钙含量HF>SlF>SeF,而果肉硼含量SeF>SlF>HF。单果重和果皮重大小顺序均为HF>SlF>SeF;随着果实内裂程度的增加,果面颜色逐渐变黄,果皮逐渐变薄,硬度逐渐降低,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花色苷含量有所增加。初步结果显示,正常果与内裂果的钙、硼含量及果实品质均有显著差异,果皮中钙、硼含量高的果实不容易发生内裂,但果肉硼含量高的果实内在品质稍好。钙、硼等营养水平是否影响塔罗科血橙果皮、果肉等相关酶活性,从而进一步影响果胶含量、果皮强度与延展性等,还需要进一步系统深入开展钙、硼等营养元素调控研究,为科学合理调控塔罗科血橙不同器官组织的钙、硼等营养水平以及减轻果实内裂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陈天祥  杨顺瑛  王书伟  苏彦华 《土壤》2022,54(5):873-881
针对当前我国稻田土壤普遍施氮过量,水稻氮素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水稻氮素利用率与其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和分子生理层面的研究进展。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品种间的氮素利用效率差异是制约实际生产的关键因素,这种差异对水稻氮素营养特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水稻产量形成、光合特征和根系生物学特征等方面。水稻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转运和同化等过程都由相关的转运蛋白、酶类所控制,有关分子遗传方面的研究将对水稻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源库关系的协调提供助力。另外,氮素的同化需要能量和碳骨架,增强叶片光合碳同化的强度将驱动植株体内的氮素趋于更合理的分配,有利于氮素利用效率的提升。当前,利用水稻基因型差异的生理特性和遗传操作对调控水稻氮素利用的尝试已经有了诸多成果。未来应借助其多个遗传位点的功能特性,并通过增碳调控途径,以增强叶片作为光合同化物源强的方式更好地优化和协调源库关系,并对这些过程的生理机制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改善当前的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和促进生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从抑病土壤到根际免疫:概念提出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物土传病害已经成为集约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瓶颈,在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和生态健康多目标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下,系统的绿色防控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是破解该难题的重要前提。作为植物-土壤互作的热点区域,根际栖息着较土体土壤更丰富的微生物群落,是土传病原物入侵作物根系的必经之路。根际微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土壤、微生物组和病原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必然影响着植物健康。笔者将根际微生态系统抵御土传病原物入侵的现象和能力,称之为"根际免疫"。本文重点梳理根际免疫概念形成的4个重要阶段:(1)抑病土壤概念的提出与发展;(2)抑病微生物筛选与作用机制;(3)抑病土壤核心微生物组及互作机制;(4)根际免疫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思考。最后从关注根际微生态、注重学科交叉和系统揭示根际免疫机制三方面进行展望,以期为提升土壤-植物系统健康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主要粮食作物对施用锌肥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锌 (Zn) 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缺Zn会影响人体正常发育,并易受致病菌的入侵,降低人体耐受氧化胁迫的能力。人体主要通过摄食的方式补Zn,占全球50%的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缺Zn,主要粮食作物中可食部分的Zn含量普遍偏低,世界上50%的人口健康受到了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国内外主要粮食作物对Zn肥施用的响应,旨在为以后相关的作物富Zn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进展 施用Zn肥可以有效改善主要粮食作物籽粒部分的缺Zn状况,土施与叶面喷施均可提高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可食部分的Zn含量,并能够增加产量。但由于受到土壤pH、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施Zn肥有效性偏低,施用的量较大,Zn肥的表观利用率低于叶喷Zn肥,叶喷Zn肥的增产效果显著低于土施Zn肥;锌肥的效果还受营养元素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Zn与P和Fe存在拮抗作用,与Cu存在协同作用;Zn元素在籽粒的不同组份中为不均匀分配,在麦麸、小麦籽粒、白面粉中的含量依次递减,在水稻籽粒、糙米、精米中的含量也依次下降,Zn元素在主要食用的白面和精米中的分配较低;小麦籽粒部分的Zn来自于根的吸收以及茎和叶的再分配,水稻籽粒部分的Zn主要来自于根的吸收。 问题与展望 目前有关Zn在肥–土–作物系统中的迁移分配规律尚不清楚,施用Zn肥的成本较高,肥料中各营养元素的最佳投入量与最佳配比还不确定。因此,Zn肥施用可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 Zn元素在肥–土–作物系统中的吸收分配机制,清楚掌握Zn元素在肥–土–作物系统中的富集与分配规律,建立全国主要农田土壤的Zn数据库,构建产量、富Zn量与Zn肥之间的响应模型;2) 研发肥料施用技术及新型廉价肥料,降低补施Zn肥的成本;3) 继续研究Zn与其它营养元素之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找到最佳投入量与最佳配比,整体提升粮食作物的营养价值;4)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Zn肥对于农作物的有效性及其肥效的持久性;5) 加强高富Zn品种的筛选,获得对Zn肥高产量与高富Zn量响应的品种类型;6) 研究主要粮食作物富Zn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品种的改良。   相似文献   

16.
许赛赛 《核农学报》2022,36(2):500-501
新时代发展以来,随着国家社会发展与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我国农村经济体系开始向着现代化创新建设方向前进,农村经济水平也在政府与各社会组织机构共同努力之下得到有效且全面地提高,对推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而农村民众身体素质作为支撑其从事多种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元素,不仅深刻影响着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的高低,更是保证农村民众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拥有健康身体状态的关键因素,所以,农村民众身体素质的培育与强化,理应成为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所关注发展重点。农村体育事业在培养并加强农村民众身体素质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与服务功能,因此,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思考如何加强当地民众身体素质培育质量时,可以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并结合朱家新编著的《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深究当代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实际需求,且以此为方向探索能充分满足农村体育事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策,进而助力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食品加工产业是与公众的膳食营养和饮食安全息息相关的“国民健康产业”。全球食品加工产业正在向多领域、多梯度、深层次、高技术、智能化、绿色化、高值化、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随着一大批新技术的开发、新业态的出现、新模式的形成和新产业的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产业不仅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空间”,成为引领和带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力”。为更好地宣传报道中国农产品绿色加工技术装备和新型食品加工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特别策划“农产品与新型食品高值化绿色加工新技术”专题,共刊发6篇相关研究成果文章。郑先哲教授团队采用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实现了浆果连续式微波干燥过程的动态模拟,通过表征电场强度和微波能吸收的分布,探明微波干燥腔内的微波传递和电场分布规律;结合料层内的温度和水分变化特性,解析微波干燥过程的能量利用效率和均匀性变化规律;优化得到微波干燥机高功率多磁控管条件下的能量输入模式,可为果蔬类农产品微波干燥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杨德勇团队结合玉米籽粒的多组分结构特征及热物理特性和介电特性的异质性,建立了玉米籽粒的三维二组分物理几何模型和射频加热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仅准确地模拟了射频加热过程中玉米籽粒的温度变化,还揭示了玉米籽粒的射频选择性加热机理,获得了不同放置姿态和含水率对玉米籽粒射频选择性加热的影响规律,可为射频加热过程玉米籽粒温度变化的精准预测、玉米籽粒杀菌和干燥等绿色加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刘书成团队采用熔融沉积成型3D 打印技术制备精准营养与个性化膳食营养补充剂胶囊支架,通过建立神经网络模型优化胶囊支架3D打印参数,优化的结果打印精度高和保真度较好,可为膳食营养补充剂或保健食品个性化制造提供参考,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及应用前景。孙文秀团队制备了天然型敏感材料花青素纳米纤维智能标签,并应用于羊肉新鲜度检测,并建立可靠的预测模型,可根据花青素纳米纤维智能标签颜色变化初步实现羊肉新鲜度的无损、实时和可视化检测,为解决肉类智能化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白艳红团队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改性营养价值高、功能性质较差鹰嘴豆分离蛋白,等离子体处理作为一种新型改性技术,在提高蛋白功能性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处理后鹰嘴豆分离蛋白溶解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得到显著的改善,研究结果对于开发良好性能的新型产品及指导实际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万鹏团队以典型大宗淡水鱼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平往复振动原理开展淡水鱼头尾定向输送方法分析,探究了输送带类型、鱼鳞状态、振动频率、振幅等对鱼体头尾定向输送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得出适宜的振动输送条件,研究结果为淡水鱼自动化、高效加工设备研发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专题集中刊发的6篇系列文章,分别来自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机构,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资助的研究成果,从理论研究到实用技术,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对促进中国农产品高效加工和新型食品加工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生物胁迫下植物水通道蛋白的应答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分不仅是细胞中各类生命物质合成的必需底物,而且也参与植物体内的养分代谢和渗透平衡的调节。植物中水分的跨膜转运主要是由水通道蛋白(AQPs)所介导的,因此,无论是在植物整体水平还是细胞水平上,水分的吸收以及跨细胞膜系统的转运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都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水通道蛋白作为调节水分的吸收与转运的关键,已成为植物营养与分子生物学特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从水通道蛋白的种类结构,底物特异性,基因表达特征和调控机制四个方面对水通道蛋白转运水分的机理和转运水分过程中对胁迫的响应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从水通道蛋白的水分运输和渗透调节功能及其养分运输功能两方面说明了水通道蛋白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作用;阐述了光照、干旱和低温与水通道蛋白功能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水通道蛋白通过表达量的增加或者降低来响应相应环境条件的变化。【主要机理】水通道蛋白通过保持一定结构及对底物运输的特异性来实现对水分的高效运输,通过调整基因的表达量和翻译后修饰等过程实现对水分的高效转运;同时,水通道蛋白可以通过水分的运输实现植物渗透平衡的调节,对部分小分子养分的吸收等功能更是实现了对植物生理和养分吸收的调节;另外,水通道蛋白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抗盐能力,对低温胁迫也有一定的响应,还可以与多类逆境胁迫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水分和渗透平衡,提高植物应对逆境胁迫的能力,表明植物水通道蛋白对非生物胁迫下的应答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为植物水通道蛋白的应用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与材料支撑。  相似文献   

19.
肥料产业服务于农业生产,尿素、磷铵、氯化钾和复合肥等传统化肥产品的大量投入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从资源消耗型向绿色可持续型转变,发展新型高效肥料产业,提升肥料产品对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协同保障作用,是现阶段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的一个关键举措。新型肥料类型主要有缓/控释肥料、增值肥料、水溶肥料、商品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等,相比于常规施肥,施用新型肥料普遍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增产率范围为4.6%~17.5%,氮肥利用率提高16.8%~52.3%,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量可降低7.2%~50.7%,N2O排放降低8.1%~40.8%,氮淋溶损失降低16.5%~43.8%,氮径流损失降低22.1%~45.4%。经过几十年的跟踪和创新,我国新型肥料形成了产业化,新型肥料总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新型肥料产业起步晚,几乎所有类型的新型肥料生产均存在原创核心技术缺乏,产品特性与农业需求匹配性不高,施肥技术和装备发展滞后,以及监管体系薄弱等问题。为推动新阶段新型肥料产业结构绿色高效转型升级,未来我国的新型肥料产业发展战略核心包括以下4个方面:1) 以农业需求为导向,提升肥料产品与生产需求的匹配度;2) 肥料增效技术由注重养分供给向土壤环境、作物吸收和有效供给综合调控发展,肥料增效材料向高效、环保和价廉方向发展,肥料产品向营养、土壤改良和抗逆等多功能发展;3) 注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降低能耗,通过大型肥料生产设备的优化和改造,力争实现新型肥料由二次加工到一次生产的突破,实现新型肥料生产的绿色低碳转型;4) 建立健全肥料生产、销售和使用全链条监管体系,保障新型肥料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甘霖 《土壤》2001,33(2):111-112
城市土壤对传统土壤学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方面因为传统地认为城市“没有土壤”,更重要的是因为传统土壤学占优势地服务于农业,虽然70~80年代以后土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成为土壤学的重要组成和发展方向。 80年代后期城市和工矿区土壤(通称城市土壤)逐渐被重视。一系列城市土壤制图最先在德国的一些城市开展,美国也在90年代初开展了纽约的城市土壤调查和制图,并提出了几个城市土壤土系。这些研究的兴起,重要的原因在于逐渐认识到城市土壤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1989年德国土壤学会成立了城市土壤工作组,这可能是世界上首个成立的城市土壤研究专门学术组织,它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土壤研究在德国和其他地区的影响。 与此同时,人为土的研究在国际土壤学界逐渐得到重视。中国、俄罗斯、荷兰、美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土壤学家差不多同时开展了专门针对人为土的研究。在1994年成立的国际土壤学会WRB(World Reference Base for Soil Resources, 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工作组中,中国(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龚子同研究员)被授权协调WRB中人为土的研究。中国在人为土研究中领先的重要原因是其悠久的农业历史,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开展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将人为土纲单独设立并发展了一系列完整的人为土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城市土壤本质上讲是一类扰动人为新成土。因此这两个方向有诸多重要的共同点。正是在这种背景,1998年在法国Montpellier第16届国际土壤学大会上正式成立了“城市、工业、交通和矿区土壤”工作组(Soils in Urban, Industrial, Traffic and Mining Areas, SUITMA)。德国ESSEN大学的W.Brughardt教授和法国NANCY大学的Morel教授分别担任正副主席。有趣的是,他们都来自现代工业发源地的Ruhr(鲁尔)地区。 SUITMA成立后首次正式活动就是2000年7月12~19日在德国ESSEN大学召开的首届SUITMA国际会议。会议受到全世界有关土壤工作者的关注。来自4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土壤学家首次专门地研讨城市土壤研究中各方面的问题,因此这次会议是城市土壤研究的国际性检阅,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各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从这次会议来看,在最近几年时间内,城市土壤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内容上更加深化,在范围上更加广泛,在方法上更加成熟,在目的上更加多元。 首先,在研究内容上广泛和深化。目前主要内容包括:1.城市土壤物质来源和组成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2.城市土壤的形态学特征;3.城市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4.城市土壤的分类;5.城市土壤的退化和环境质量;6.城市土壤与水质的关系;7.城市土壤与大气尘埃的关系与大气质量;8.矿区、工业区土壤的恢复(包括腐殖质的形成与水分性质改良,污染土壤的恢复治理则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大而新的领域);9.人为(工)土壤物质的特性和应用。 在更为广泛的一些范围内,关于人为土壤与过去人类活动关系的研究,实际上是土壤学与考古学的结合,现在也成为英国、东欧(罗、匈、捷)、美国土壤学家的课题。 这次会议展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他们虽然在其他学科中已经应用,但在土壤科学中主要是针对城市土壤的特性发展起来的。如GPR在城市土壤调查和制图中的作用受到重视。因为城市土壤的准石质性和层次混乱性,传统的采样方法很难定义土壤的空间变异。GPR能提供连续的层次变异特征,为城市土壤的空间分布研究和制图提供了十分有力的参考。 另一个重要的方向是磁学方法的应用。磁学方法在传统土壤学中已有应用,但由于常规方法已普及并且能解决一般土壤学问题,所以磁学方法并没有在常规实验室中普及。而对于城市土壤而言,磁学性质与土壤诸多性质,特别是重金属含量有密切关系,因而在专题制图(如重金属污染程度)中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土壤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诸多分支甚至学科的综合。如传统的土壤制图多以土壤形态学指标作为区分单元的依据,而在城市土壤中则常以污染物、石质性、粗骨性或物质来源为单元划分标准,因此常需要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作为前提。又如城市的地表封闭特征又使城市土壤研究涉及城市水文学理论和方法。 短短几年时间内,城市土壤研究对象和目的有明显的发展。虽然大多数国家目前还处在最基本的认识与调查阶段,但从趋势来看,研究目的更加多元化,包括水、气环境质量保护,土壤恢复与重建,城市生态建设,城市规划,甚至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如德国制定了联邦土壤保护法,各州还有和城市土壤相关的城市径流入渗条例)。 我国的城市土壤学研究已经起步,对南京城市土壤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培养了首位专攻城市土壤研究的博士。本次会议,作者是学术组织委员会成员之一,并作为“未知的城市土壤”专题召集人召集分会,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在城市土壤研究的地位。假以我国在人为土研究方面的特色和经验,充分注重古老而又迅速扩展的我国城市群中的特点、问题,相信我国城市土壤研究将迅速扩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