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米脂县主栽谷子品种晋汾04、晋谷45、晋谷40、晋谷29、晋谷21、汾选3号、长生07和长农35等为研究对象,通过7种药剂防治效果试验,2a的试验结果表明长生07和汾选3号对白发病的抗病性较好,35%甲霜灵处理效果最佳对白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合理轮作也是降低谷子白发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30%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对谷子白发病和粟叶甲的防治效果及拌种适宜用量,为春谷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30%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种子处理悬浮剂FS 1.30g、2.65g和5.30g拌1kg谷子种子,以甲霜灵WS 2.00g和60%吡虫啉FS 4.00g拌种为药剂对照,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调查各处理粟叶甲卵和幼虫的数量,计算虫口密度和虫口减退率;调查谷子白发病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比较各处理谷子的产量。【结果】30%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FS拌种处理后粟叶甲防效在80%以上,谷子白发病防效在97%以上,产量在410.3~423.3kg/667m~2。【结论】30%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FS对谷子白发病和粟叶甲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为1.30~2.65g拌1kg谷子种子。  相似文献   

3.
研究选用25%甲霜霜霉威WP进行拌种对田间谷子白发病进行防治,比较了不同种子重量下拌种对谷子白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得出:使用25%甲霜霜霉威拌种对谷子白发病病株防效均能达到90%以上,其中种子重量0.5%的试验药剂拌种对谷子白发病的病株防效可达到96.5%,能够有效控制该病在田间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4.
8种根部淋施杀菌剂对节瓜枯萎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第3次施药后10 d,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 000倍、62.5 g/L精甲.咯菌腈种衣剂1 500倍和99%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倍对节瓜枯萎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86.0%、50.5%、18.3%和8.2%,而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 700倍、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20%噻菌铜悬浮剂800倍和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1 500倍对节瓜枯萎病没有表现出防效。因此,对节瓜枯萎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其次为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5.
为了选出陕北山旱地区有效防治马铃薯黄萎病拌种药剂在生产中应用,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甲霜双霉威、杜邦克露、甲霜.锰锌、多菌灵、农用链霉素等5种药剂进行马铃薯种子处理对马铃薯黄萎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农用链霉素进行马铃薯拌种对黄萎病的防治优于其他常规药剂,校正缺苗率0.4%、发病率2.19%、病情指数0.79,增产率达56.69%,防治黄萎病效果最好。其次杜邦克露+农用链霉对马铃薯种子拌种、甲霜.锰锌+农用链霉素对马铃薯种子拌种分别为校正缺苗率5.7%、2.4%、发病率4.6%、3.9%、病情指数1.8、1.51、增产率达47.24%、35.7%,防治黄萎病效果较好,增产效果明显。甲霜双霉威+农用链霉对马铃薯种子拌种没有明显增产作用,同时造成缺苗严重。  相似文献   

6.
对造成西葫芦根腐病严重危害的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化学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药剂质量浓度为10 mg/L时,精甲霜·锰锌的抑菌率就达到了78.4%,其次为烯酰吗啉和多菌灵,抑菌率分别为62.4%和15.0%,其他药剂的抑菌率低于10%;当药剂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多菌灵的抑菌率达到100.0%,其次为精甲霜·锰锌和烯酰吗啉,抑菌率分别达84.7%和81.5%,其他药剂的抑菌率低于50%。EC50值最小的为68%精甲霜·锰锌,其次为50%烯酰吗啉和60%硫磺·敌磺钠。从用药量、药效及可持续发展综合衡量,68%精甲霜·锰锌效果最好,50%烯酰吗啉次之。  相似文献   

7.
选出陕北山旱地区有效防治谷子白发病拌种药剂在生产中应用,采取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甲霜灵、甲霜霜霉威、杜邦克露、杀毒矾、烯酰吗啉5种药剂3种剂量进行谷种子拌种处理对谷子白发病防治效果试验。目前一些文献报道中的防治效果计算方法,"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株数-处理区病株数)/对照区病株数×100",不能准确表达该试验的相对防治效果,改进防治效果计算方法,使得处理区发病株数和对照区发病株数的发病机率相等,试验得出:25%甲霜霜霉威种子量的1.5%剂量拌种、种子量的1%剂量拌种、种子量的0.8%剂量拌种、35%甲霜灵种子量的0.6%剂量拌种对谷子白发病防治。田间发病率2%以下,相对防治效果90%以上,增产率18.9%以上,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更好地防治大蒜病虫害,提高产量,达到一次施药防治多种病虫害的效果,于2013-2014年在中牟县大蒜田进行了噻虫·咯·霜灵、咯菌·精甲霜、噻虫嗪3种药剂包衣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200 m L包衣蒜种120 kg,对大蒜基腐病防治效果达89.26%,对根蛆防治效果达96.67%,蒜薹增产11.55%,蒜头增产9.62%,并可促进大蒜叶长增长、叶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3~2014年用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100 m L、150 m L、200 m L包衣蒜种120 kg、62.5 g/L咯菌·精甲霜悬浮种衣剂100 m L+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30 g包衣蒜种120 kg等几种药剂包衣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2015年推广应用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200 m L包衣蒜种120 kg处理技术。结果表明,29%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200 m L包衣蒜种120 kg既可减轻大蒜根蛆和基腐病,又可提高大蒜产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六种水稻种衣剂防治立枯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治水稻立枯病时,优先选用6.25%精甲霜灵·咯菌腈FS、4.8%咯菌腈·苯醚甲环唑FS。其次8.7%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FS、27%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FS、11%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FS。再次15%多菌灵·福美双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