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茱萸是一种补益强壮的名贵中药材。近年来 ,由于货源紧缺 ,市场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栽培效益显著。国内各产区发展较快 ,新栽幼树多 ,仅陕西主产区的丹凤县近年来就栽植幼树 6 80万株。但山茱萸生长慢 ,结果晚 ,实生苗一般栽后 7~ 8年结果 ,管理粗放则需时更长 ,并且初期产量低。因此 ,提早结果 ,早期丰产成为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 ,我们在秦岭南麓山区的丹凤县进行了试验研究 ,以期幼树速生丰产探寻可靠的技术措施。1 试验地设置与研究方法1.1 试验设置1997~ 1999年在丹凤县月日乡马楼村庙头小组的幼龄山茱萸园进行试验。该园…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是珍贵的药用经济树种,具有寿命长、经济价值高等特点。近年来在豫西山区得以广泛栽植,由于多为习惯性放任生长,缺乏科学管理,以致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为提高林农经济收入,以大量的生产实践和对比试验对山茱萸栽培进行观察与分析,为山茱萸丰产栽培提供配套技术措施和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的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川县山茱萸的品种混杂、良种少,而且管理粗放,致使山茱萸的产量低、质量差,制约了栾川县山茱萸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对山茱萸进行丰产栽培,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是振兴栾川县山茱萸产业,造福山区人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山茱萸幼树光合及水分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Li 6400光合分析仪,研究了太行山退耕还林地山茱萸幼林在20℃温度条件下,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强度及不同CO2浓度内的叶片光合作用及水分生理生态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400μmol·mol-1CO2浓度条件下,山茱萸幼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PAR之间的回归方程:Pn=-8×10-6PAR2 0 0222PAR 1 9509,相关系数可达0 9524(n=33);光饱和点、补偿点及表观量子效率分别为1387 50μmol·m-2·s-1、17 4μmol·m-2·s-1、0 0663mol·mol-1;叶片蒸腾速率(Tr)与PAR间回归方程:Tr=0 0013PAR 5 637,线性相关系数达0 9830;叶片水分利用率(WUE)随PAR增强呈明显的抛物线状变化趋势,二者相关系数可达0 9222(n=33);(2)1200μmol·m-2·s-1PAR条件下,Pn与[CO2]之间回归方程Pn=-2×10-5[CO2]2 0 0502[CO2]-2 9656,相关系数接近于1 0(n=30),CO2饱和点、补偿点及羧化效率分别为1255μmol·mol-1、60 5μmol·mol-1、0 0406;Tr随[CO2]的增加呈直线下降趋势,但二者关系并不明显,WUE与[CO2]之间回归方程为:WUE=-4×10-6[CO2]2 0 0084[CO2]-5 5052。相关系数接近于1 0(n=30)。  相似文献   

5.
6.
本项研究通过定位试验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茱萸的引种、繁殖、栽培丰产.种质类型以及在河北省的适生范围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种子处理、田间育苗,初植密度.栽培管理以及早期丰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物候观察,探讨了河北省的适宜发展区域;根据山茱萸的果形,色泽等形态特征初步划分了10个不同种质类型,并优选出5个类型重点推广。为今后扩大山茱萸种植提供了技术保证。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茱萸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茱萸(CornusofficinailsSiebetZucc)其果肉名萸肉,又名红枣皮、蜀枣,是传统用作补益肝肾的良药,且具有抗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补血和免疫等多种功能的珍贵木本药材。淳安千岛湖是山茱萸的主产区,现有种植面积2 15 0hm2 ,年产量为36 0t,其面积和产量均居浙江省首位。1982年  相似文献   

8.
山茱萸结实因素调查与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茱萸结实因素调查与丰产栽培技术刘培华,王小纪(陕西省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为了解山茱萸栽培上存在的结果晚、产量低等问题,我们对西安市山某某产区进行了调查,发现影响山茱萸结实的有自身生长发育特性、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等因素。实施丰产综合管理技术后,增产...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河南省西峡县山茱萸的生态学特性,对其道地性、基地生态与社会环境进行了调查与考证。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的栽培技术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茱萸既可播种育苗,也可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山茱萸种子深度休眠,播种前需进行催芽。嫩枝扦插成活的关键是做好遮荫、保湿和透光。在晚春和初夏采用贴枝接、劈接和长块削芽接成活率较高。成片造林密度以825株/hm^2左右为宜,造林后适当的树型修煎和水肥管理可明显提高结实率。其果皮不仅可以入药,还具保健、滋补功能。同时,山茱萸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观赏树种,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开花结实特征及种子产量预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标准枝法以及可见半面树冠法研究了马尾松开花时间、球花和果实在树冠的分布特征,采用球果切开法测定球果结籽数量。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马尾松树体性状、花、果与种子相互之间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2.
刨花楠开花结实习性及其种子贮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刨花楠开花结实习性,并进行了种子不同贮藏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刨花楠开花结实期在不同坡向上差异明显,花期阳坡早于阴坡8 ~ 10 d,果期则早4 ~ 5d;刨花楠盛花期为4月5 ~ 15日,果熟盛期为6月中下旬;不同贮藏方法和贮藏时间刨花楠种子的保存率、发芽率、发芽势均有较明显差异,以低温湿沙贮藏效果较好,贮藏半年后种子保存率达100%,发芽率、发芽势达71.67%.  相似文献   

13.
红荷包杏是当前国内自然形成的成熟最早的杏树良种,但对其开花坐果习性一直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生产上误解甚多。结合多年实践及科学设计研究方案,初步摸清了其不同树龄、不同树势、不同结果部位及不同结果枝类的败育花率和开花坐果习性。结果显示:红荷包杏坐果率的高低与树龄、树势、结果枝类、结果部位和开花批次有密切关系.红荷包杏幼树的早期丰产比较困难,其丰产稳产的时期在五年生以后才能达到;盛果期正常生长的红荷包杏树,以短果枝及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虫媒和人工授粉对红荷包杏的授粉、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风媒对红荷包杏的授粉基本不起作用;红荷包杏白花坐果率不是零.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昆明地区引种栽培的元宝枫林为对象对其林木的开花结实习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昆明引种地元宝枫的花期主要集中在3月份;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开花结实量基本无差异;上层树冠开花结实数是下层树冠开花结实数的3倍左右;结实数与开花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2 8;从坐果到果实开始成熟期的落果率约为50%;果实各性状的株间变异特别大,变异系数8.20%~50.55%,但同一植株的果实形态和大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铁皮石斛组培育苗与组培苗培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铁皮石斛组织培养育苗和组培苗培植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添加6-BA 1.0mg/L+NAA 0.1 mg/L+IAA 0.5 mg/L+50 g/L椰子汁有利于芽苗的增殖;在1/2MS培养基中添加6-BA0.1 mg/L+IBA 1.0 mg/L+NAA 0.2 mg/L+50 g/L椰子汁有利于小苗生根和植株生长。搭建大棚移植铁皮石斛组培苗,采用高架苗床,选用松树皮和花生壳(v/v=4∶1)为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观测结果表明,黄山松于3月上旬树液开始流动,3月底开始芽萌动,紧接着4月初开始新梢生长,新梢生长最快时期是在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逐步停止,生长期仅40~60d。4月8日前后针叶开始萌动和展叶,针叶生长一直持续到9月初,次年5月初开始出现老叶的脱落。大、小孢子叶球明显出现于4月初,4月25日开始撒粉和苞片张开,5月初即撒粉结束,苞片闭合。各无性系的物候及生长节律有一定差异,一般2~12d。通过观测,将为种子园抚育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观花型梅花品种的开花结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南京中山陵园梅花山观花型梅花(俗称花梅)开花结实的特性,通过对花梅花器构造的观察,花粉量的观测,花粉发芽率的试验以及花梅自然着果率和果实特性的调查,从被研究的24个花梅品种中选出既观花又观果且观赏性极高的品种,为扩繁这部分花梅和提高南京梅花山花梅的整体观赏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木瓜花芽是纯花芽,花序为复伞形总状花序,花果枝为特化的短缩叶丛枝,梨果发育分2个时期:幼果发育和果实生长。  相似文献   

19.
天然东北红豆杉种群生殖力与开花结实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黑龙江省穆棱东北红豆杉自然保护区,路线踏查到271株天然东北红豆杉,选择其中具有生殖活力(开花)的29雄株和30雌株作为样株,采用标准枝法对孢子叶球和结实状况及其与生态因子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实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中,♀♂性比为1:2;天然东北红豆杉有性生殖持续时间长,雄株胸径在1.5~92cm,雌株胸径在9.5~68.1 cm保持生殖状态,雄株较雌株早约20年进入花期;天然东北红豆杉小孢子叶球数量平均为大孢子叶球数量的3倍,大孢子叶球转化为果实的数量不足1/10,孢子叶球数量、结实数量与样株的胸径、冠幅、树高显著相关,与其他立地因子相关不显著;孢子叶球数量在冠层间的分布呈现由上至下的递减规律,而结实数量在冠层间沿中、上、下递减,结实率沿冠层自上而下递增;孢子叶球与结实数量在树冠不同朝向上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但总体上差异不显著.天然东北红豆杉的上述生殖特征的形成,既是物种本身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果,也有动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