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犊牛及青年母牛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做好干奶后期的奶牛饲养管理是良好的犊牛管理的前提。1 产犊条件给即将出生的犊牛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尽快使犊牛与母牛分离 ,并把犊牛放置在干净卫生的环境。如让犊牛自己从其母牛身上吮奶 ,则有2 5 %~ 4 0 %的犊牛没有得到足够的初乳的保护。尽量减少犊牛及其母亲的应激反应。不要推迟挤奶 ,推迟挤奶时间超过 1h ,则将降低初乳的质量。2 初乳犊牛出生后 1h之内应吃到 2~ 3L初乳 ,在出生后 6h及 12h还应分别饲喂 2L初乳。如果犊牛吃不下足够的初乳 ,则应使用干净卫生的管子进行食管初饲。初乳对母体的免疫功能转移到犊牛至…  相似文献   

2.
1早吃、吃足初乳母牛产后5—7天内所分泌的乳称为初乳。含有溶菌酶、抗体、镁盐,具有一定的黏度。对增强犊牛抗病力起关键作用。因此,必须使犊牛在出生后,尽早吃到初乳,最佳时间是在30分钟内吃上初乳。  相似文献   

3.
母牛在妊娠期间母体免疫球蛋白类物质不能穿过胎盘,新生犊牛出生后如不能及时吃到初乳,血液中将不能产生抗体,机体免疫力缺乏,往往导致后期发育受阻。犊牛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外部环  相似文献   

4.
犊牛是指从 0 ̄6 月龄内的牛。由于犊牛的生理机能不健全,生理机能和构造变化大,可塑性强,只有实现科学的饲养管理,才不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学的饲养管理。1 做好初乳的哺喂 初乳是指母牛分娩后 7 d 以内的乳汁。初乳营养丰富,含有免疫物质,对某些疫病有免疫力,含有镁盐,哺乳后能促进胎粪排出。因此,初乳必须做到及时、喂好、喂足。 为节省奶汁,提高经济效益,乳用犊牛多采用人工哺喂方法。犊牛生后 30 m in 内,从分娩母牛挤出 1 kg初乳,立即用奶瓶(或长颈啤酒瓶、白酒瓶)喂犊牛,以后初乳的补喂量按犊牛…  相似文献   

5.
1第1周龄当犊牛出生后,立即用干将毛巾擦去口鼻粘液,以防犊牛吸入粘液,造成呼吸困难或窒息死亡。一旦发生窒息时,进行人工呼吸救治。犊牛在出生后0.5~1.0小时内吃到初乳,最迟不能超过2小时。对于个别不让犊牛吸吮乳头的初产母牛,应进行人工辅助犊牛吃到初乳。若没有初乳,可用人工奶代替。人工奶配方为,鸡蛋3个,鱼肝油15毫升,鲜牛奶500毫升,食盐8~10克,充分搅拌均匀,加热至38℃后饲喂犊牛。每日饲喂3次,饲喂5~7天后改喂常乳。  相似文献   

6.
1喂好初乳母牛产后一周内所产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营养丰富,含有溶菌酶、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等物质,能增强犊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初生犊牛的皱胃及肠壁没有粘液分泌,当新生犊牛吃到初乳时,初乳就粘附在胃、肠壁上,以阻止病菌侵入机体。初乳能促进胃肠机能的早期活动,有轻泻作用,以促进胎粪排出。初乳期5~7天。第一次人工哺乳应在犊牛出生后30~60分钟内进行,这时喂乳不限饲喂量,一般添加1.5~2.0千克即可。以后每天喂量可按体重的10%,日喂3~4次,喂奶要定时、定量、定温(38℃),每次喂奶后,要用清洁毛巾擦净犊牛嘴巴,以防止相互吮吸。用完毛…  相似文献   

7.
用发酵初乳培育奶犊牛是近年来在养牛业中新兴的技术。所谓初乳就是奶牛在产犊7天以内母牛所产乳汁,其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是犊牛最理想的哺乳食物。但是初乳在未发酵前的酸度只有40~50度,而经过发酵后的酸度则高达90度T,最高者达到200度。用发酵后的初乳培育奶犊牛,具有提高犊牛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节省商品奶消耗、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值得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犊牛饲养成功与否是牧场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成功的犊牛饲养从干奶期就已经开始,干奶期饲养良好的奶牛是犊牛饲养成功的前提条件。1初乳犊牛出生后1小时之内应吃到3~4升初乳,或占出生体重的10%,在出生后6小时内再饲喂2升初乳。如果犊牛吃不下足够的初乳,则应使用干净卫生的管子进行食管补饲。初乳对母体的免疫功能转移到犊牛至关重要,新生犊牛必须及时获取足够数量的干净优质初乳。从健康的母  相似文献   

9.
1发病特点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下痢或犊牛白痢,由多种血清型的病源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犊牛胃肠黏膜表层乃至深层的炎症,临床上主要以腹泻为主要特征。各个品种的犊牛均易感染,主要发生于1周龄至1月龄之内的犊牛,也有的在出生后没有吃到初乳就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10.
<正>1饲喂培育哺乳犊牛应注意从单胃消化转为复胃消化,从奶的营养到饲草营养的过渡。1.1及时喂初乳母牛产后5~7d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中含有多种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和维生素。犊牛出生后1h内必须吃到初乳,没有吃到初乳的犊牛很难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1.2哺喂常乳犊牛饲喂初乳5~7d后,即可开始哺喂常乳。因初乳、常乳、混合乳的营养成分差异很大,犊牛最好吃其母亲常乳10~15d后,再饲喂混合常乳,以免造  相似文献   

11.
用发酵初乳培育犊牛是近年来在养牛业中新兴的技术。所谓初乳就是奶牛在产犊7天以内母牛所产乳汁,它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是犊牛最理想的哺乳食物。但是初乳在未发酵前的酸度只有40~50度T,而经过发酵后的酸度则高达90度T,最高者达到200度T。用发酵后的初乳培育犊牛,具有提高犊牛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节省商品奶消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优点。因此值得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4,(11):65-68
牛的初乳是新生犊牛重要的营养来源,是新生犊牛获得被动免疫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表明母牛的品种、年龄及初乳量都会对初乳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西杂母牛初乳中常规营养成分和犊牛采食初乳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胰岛素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母牛产后212 h与2412 h与24144 h相比,初乳中总乳固体、乳蛋白含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乳糖含量低,差异极显著(P<0.01)。母牛产后12 h,初乳中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产后24 h、72 h(P<0.05)。犊牛采食初乳后24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采食初乳后72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犊牛出生后2 h以内采食初乳与出生后2144 h相比,初乳中总乳固体、乳蛋白含量高,且差异显著(P<0.05);乳糖含量低,差异极显著(P<0.01)。母牛产后12 h,初乳中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产后24 h、72 h(P<0.05)。犊牛采食初乳后24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采食初乳后72 h,血清中IgA含量最高。犊牛出生后2 h以内采食初乳与出生后24 h采食初乳相比,采食初乳后24 h采食初乳相比,采食初乳后2144 h,血清中IgG含量较高。试验表明:母牛产后2144 h,血清中IgG含量较高。试验表明:母牛产后212 h的初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犊牛出生后212 h的初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犊牛出生后224 h,小肠对IgG、IgA吸收能力较高,犊牛产后2 h以内采食初乳更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正>1发病原因犊牛腹泻是造成犊牛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发,以出生1月龄内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犊牛腹泻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犊牛自身免疫力低下。新生犊牛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犊牛出生后没有及时吃到足够的初乳,或及时吃到初乳,但由于妊娠母牛营养不良,造成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不足,致使犊牛免疫力低下,对疾病抵抗力降低而发生腹泻。②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试验旨在对犊牛肝脏蛋白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与初乳、常乳摄入相关的蛋白。【方法】以经产荷斯坦母牛分娩的9头公犊牛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初乳组(CI)、常乳组(M)和对照组(CT),每组3头。初乳组和常乳组犊牛分别饲喂初乳和常乳,于出生后24 h屠宰;对照组未饲喂初乳或常乳,于出生后2 h屠宰。采用Label-free蛋白组学技术对3组犊牛肝脏的蛋白表达谱进行分析,以Q<0.05为阈值筛选各组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犊牛肝脏中共鉴定到3 901个蛋白,其中在初乳组、常乳组和对照组中分别鉴定到3 521、3 646和3 548个蛋白,有3 202个蛋白在3组中共表达。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显示,初乳组和常乳组犊牛肝脏中共筛选出287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代谢、应激反应、生长发育和氧化还原等生物过程,显著富集通路为内吞作用、氨基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初乳组和对照组犊牛肝脏中共筛选出154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代谢、单组织过程和肌酸合成等生物过程,显著富集通路为氨基酸代谢、黏着斑和内吞作用等。【结论】饲喂初乳的犊牛肝脏中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15.
1 饲养要点 1.1 早喂初乳 犊牛出生后要尽快吃上初乳,初乳是母牛产犊后5~7天内所分泌的乳汁,营养成分较常乳多数倍.初乳的粘度大,对犊牛的胃肠道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防止细菌侵袭机体.初乳要越早吃到越好,一般在出生后1小时内喂给最佳.每次喂量1~2千克,24小时内饲喂3~4次,以后每天3次,饲喂1星期.喂奶前把牛奶预热至38~40℃,喝完奶后用干净的毛巾将犊牛口、鼻周围残留的乳汁擦干,防止犊牛之间相互舔吮.犊牛吃奶后若互相吮吸,常使被吮部位发炎或变形,并会将牛毛咽到胃肠中缠成毛团,堵塞肠管,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6.
陶刚 《新疆畜牧业》2014,(11):39-41
1保健管理 1.1饲养管理保健1.1.1犊牛(0-6月龄)1.1.1.1接产: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黏液,确保呼吸畅通,擦干牛体。在距腹部6-8cm处断脐,挤出脐内污物,并用5%的碘酒消毒,然后称重、佩戴耳标、登记系谱、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牛栏。 1.1.1.2喂初乳:应在新生犊牛出生后1-2h内吃到初乳,每次饲喂量为2-2.5kg,日喂2-3次,温度为38℃±1℃,连续5d,5d后逐渐过渡到饲喂常乳或犊牛代乳粉。  相似文献   

17.
杨丁 《中国奶牛》1999,(1):25-26
饲喂初乳对提高犊牛抗病力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饲养者对犊牛消化吸收初乳获得母源抗体的机制不甚了解,以致在生产实践中常不能做到及时为犊牛提供足量的优质初乳。初生犊牛免疫系统尚不具备免疫功能,血液中也无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抗体。其首批抗体是从母牛初乳中获得的,这...  相似文献   

18.
1喂奶技术1.1对新生犊牛尽量喂给初乳(不喂乳质不良的奶,可喂同期产犊母牛初乳)初乳中干物质总量较常乳多,尤其在蛋白质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它对增强犊牛的抗病力起关键作用。同时初乳中含有较多的镁盐,有助于犊牛排出胎便。此外,初乳中各种维生素含量较高,对犊牛的健康与发育有着重要作用。因此犊牛生后应在30min内喂给初乳1~1.5kg。连喂7d,7d后喂给常乳。喂奶要采取人工哺乳法:用奶瓶套上橡皮乳头喂奶,如犊牛不能吸吮奶汁,可人工将手指沾上奶汁塞入犊牛嘴里进行诱导,如此反复诱导2~3次,犊牛便可自行吸奶。1.2喂奶要采取三定1.2.1“定…  相似文献   

19.
初生犊牛因机体抵抗力较弱,最易患病死亡,犊牛5%~20%多在出生一周内死亡。因此,加强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成活率、充分发挥生产性能、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关键。1犊牛的饲养1.1哺喂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维生素A和矿物质,是新生犊牛必需的营养品,及时哺喂初乳,可使犊牛获得免疫力。犊牛出生后0.5~1小时哺喂初乳,对体质较弱的,可延迟到出生后1~2小时。哺喂初乳应做到定时、定温、定量,每日哺喂2~3次,温度控制在35℃~38℃,以免温度过低引起胃肠炎,第一次喂量不宜过大,以防消化紊乱,按体重的1/5哺喂。1.2哺喂优质常乳可采…  相似文献   

20.
犊牛是养殖场的重要生产材料,做好犊牛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犊牛成活率有很大帮助。在犊牛养殖中,母乳质量对犊牛的成活率有很大影响。犊牛出生后要确保其吃上初乳,吃足初乳,并做好人工哺乳工作,为提高犊牛生长速度,提前断奶奠定坚实基础。该文主要分析了犊牛的人工哺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