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物志》是西晋张华所著的地理博物志怪小说,因作意好奇,使得内容丰富驳杂。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东有 《农业考古》2006,(4):263-264
近日,陈文华先生集自己数十年农业考古研究和十多年专事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史研究的积累,由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学科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是第一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史的专著。  相似文献   

3.
彭世奖 《农业考古》2007,(1):100-103
《广东省志·农业志》已于2002年4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117万7千余字,插图217幅,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广东历史上,特别是建国以来的农业历史资料,进行了认真、全面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填补了广东农业史志方面的空白,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权威著作。但是本书的古代部分仍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需要研讨和修改。笔者是本书75位审稿人之一,对书中存在的问题负有一定的责任,在此谨以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供讨论和修改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农史研究室闵宗殿、彭治富等同志编写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以下简称《图说》),作为《中国农业博物馆丛书》之一,已于1989年10月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它为农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学术性、知识性和资料性的重要参考书。 1986年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了3000平方米的“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史陈列”,这项陈列通过收集到的农业文物、史料、图片、绘画以及各种实物标本、模型等,形象地再现了作为农业古国之一的我国近万年的  相似文献   

5.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1):240-242
中国农业史研究萌芽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其中以万国鼎主持的456册、3700万字的《中国农史资料》为代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至70年代末,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书的整理和研究,其中以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农学史》为代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史研究的重点在于农业科技史的研究,其中以梁家勉主编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为代表。大约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中国农业文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一大批成果。如我所主编的《农业考古》杂志开始辟有“农业文化研究”专栏,10多年来陆续发表了一大批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6.
《农业考古》2006,(1):235-235
本刊主编陈文华研究员十年磨一剑,撰著《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最近已由江西科技出版社隆重推出。全书60余万字,图版100多幅,印刷精美,装帧考究。出版后即引起广泛关注。江西科技出版社专门为之举行隆重的出版座谈会。《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相继发表长篇评论。本刊备有少量存书,定价50元,挂号邮寄费5元。需要者请将款通过邮局汇到本刊编辑部。款到寄书。地址: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邮编:330039。《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出版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关怀和领导下,由该馆农史研究室闵宗殿、彭治富、王潮生等同志编撰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已于1989年10月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图说》是以该馆举办的“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史陈列”的内容为基础编写的,同时增加了林业、渔业、加工业等新的内容,并充实了一些农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和农业考古方面的新资料。全书采取了以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正在筹备拍摄彩色科教片《中国古代农业》(暂名)。这是该厂受国家农委委托拍摄大型科教片《中国农业》中的第一部。影片的内容是反映我国传统农业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阐明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为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历史借鉴,激发人们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实现四化的信心。今年七月,该厂编导王绍丰同志已编写好电影脚本,并专程到南京“中国农科院农业  相似文献   

9.
周昕 《古今农业》2013,(3):116-117
近万年来,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为了民族繁衍、生存与发展,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具有顽强生命力中华文明,在数千年风风雨雨的发展中,从未间断,始终闪耀着绚丽的光彩,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在古代世界一直走在前列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农业昆虫学》由南京农业大学等五所高等农业院校合编,本院为参编单位之一。江苏利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1年5月,全书共436页。787×1092毫米,16开本。本书是按照目前教改精神,并反映了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长江中下游区域特色和适用面较广的一本新的教学用书。在编写内容上注意突出重点,照顾一般;取材上侧重于本区域的农作物害虫,并兼顾南北地区;在贯彻少而精原则的同时,考虑到资料的代表性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网具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仙竹 《农业考古》2006,(4):211-216
网具发明,是古代科学技术的一大创造。在史前、先秦时期,网具曾广泛的被使用于狞猎和渔业。网具是古代人们经济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史前、先秦考古中,在古遗址里常能发现很多动物骨骸,而发现的狞猎工具一般较少。这种考古现象的背后,预示网具在古代可能有很大的使用空间(网的遗物一般较难保留)。研究古代网具的使用情况,对认识我国古代科技史和古代生产活动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大型彩色科教片《中国古代农业》(编导:王绍丰、郑连义,科学顾问:陈文华、董恺忱)费时三年,摄影人员走遍大江南北,终于摄制完毕,目前正在配乐录音,不久即将对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3.
上海农业展览馆筹办的《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成就展览》已经在上海正式对外展出。这个展览是根据历史文献结合出土文物,参照江西省博物馆、山东省农展馆等举办的兄弟省同类型展览内容编制的。内容分概况、原始社会农业、奴隶社会农业、封建社会农业四部份形象而系统地介绍我国古代农业的辉煌成就。自展出以来,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郊区各县社纷纷组织基层干部和群众前来参观,接受教育。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14.
(本报讯)本刊编辑部最近收到韩国釜山文学崔德卿博士寄赠的《中国古代农业史研究》一书。崔德卿博士是韩国釜山大学校人文大学史学科先秦两汉经济史专业的教授,是韩国著名的专门从事研究中国农业史专家,先后撰写过《中国古代的耒耜和耦耕考》、《秦汉时期小农生产的亩产量》、《关于战国时代铁制农具的考察》、《秦汉时代的牛和牛耕考》、《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研究史的检讨──以铁制农具和土地利用法为中心》、《关于中国古代个体农民的往宅构造的考察》、《中国古代各地域农作物的分布和加工》、《战国秦汉时代饮食调理和饮食生活》、《…  相似文献   

15.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前人对其研究集中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逐年升温,也有学者开始关注《孟子》的经济思想,但大都是从商业思想的角度去研究,专门对农业思想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从制民之产、井田制、不违农时、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科技兴农和薄赋税六个方面对《孟子》农业思想进行考证,以期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中国农业博物馆自一九八三年七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以来,在各有关部门及有关专家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于今年九月十三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同志为开馆剪了彩。  相似文献   

17.
《广州蔬菜品种志(1993)》评介伍幕仪(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广州510642)《广州蔬菜品种志(1993)》,是1994年6月由广州市蔬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关佩聪教授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新的大型蔬菜品种志。全书280页,36万字,编入广州...  相似文献   

18.
农业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陈文华同志编绘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简明图表》。本书采用图、表结合的方式按历代人口、耕地、产量、主要粮食作物,耕作制度、耕作工具以及水利、肥料、畜牧、蚕桑、园艺和重要农书等十四个项目,扼要地介绍我国古代农业科技的主要成就。并附有一百多幅考古资料的照片,使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对我国农业科技史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而又形象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王玉宝 《农业考古》2006,(1):238-239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是国家社科基础项目的研究成果形成的专著。该书从文明史的视角,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生、发展和繁荣的历史,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少薄弱环节,乃至空白。此前的史学研究非常重视农史,但主要集中在农业本身的土地制度、耕作方式、耕作技术、种植品种及生产关系等方面,即以物质文明为主,着眼于精神文明的研究较少,故本成果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亦为完整了解农业文明提供了又一重要侧面的通观知识。  相似文献   

20.
由江西省科协和江西省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已由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中心和河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及电化教研室在录制电视片的同时制成一套教学幻灯片。该幻灯片采用国际通用规格(135型8孔,画面24×24、外框50×50毫米)。全套包括彩色片200余幅,黑白片100余幅。采用塑料式本包装,并附有解说词,预计每套订价170元。需要者请直接向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农大电化教研室订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