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喀斯特溶洞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调控措施——以木兰溶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查了旅游开发对溶洞生境的影响,利用洞内CO2含量和热量计算木兰溶洞旅游环境承载力,同时提出了旅游开发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乡村旅游新业态,是乡村旅游的新型营业形态,是根据时代的变迁和时尚的变化,根据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依托乡村旅游资源与环境,在市场力、政策力等共同创造出的能够满足乡村旅游者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新型旅游产品与服务形态。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5.
6.
魏有广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3):39-40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郊乡村旅游活动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重要旅游活动方式。济南市城郊乡村旅游即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针对济南市城郊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提出具体的产品开发策略,以期对济南市城郊乡村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8.
9.
在对铜山湖国家森林公园溶洞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和开发对策,对溶洞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建设具有参考价值,也为全国具有同类溶洞旅游资源的森林公园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岩溶洞穴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岩溶洞穴众多,每个岩溶洞穴都是自然景观资源中独特的一部分,如何开发岩溶洞穴资源来发展旅游活动,这关系到岩溶洞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问题。笔者就影响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影响旅游开发的因素是岩溶洞穴资源特色、交通条件、建设施工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风景区(点)的地域组合、空间竞争、投资者决策行为、政府决策行为、当地居民态度等,其通过综合作用共同决定岩溶洞穴旅游开发的成功与否,只有充分认识岩溶洞穴旅游开发中各影响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扬长避短,合理的进行岩溶洞穴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喀斯特典型洞穴鱼类48种。喀斯特洞穴鱼类研究是喀斯特洞穴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的生态类型,其中以赵亚辉、张春光为代表的生态类型划分较为成熟,将喀斯特洞穴鱼类分为典型洞穴鱼类、非典型洞穴鱼类和偶入洞穴鱼类3种类型。总结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具有种类多、类群集中、分布区域狭窄和种群数量少等特点;分析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适应特殊的洞穴环境而演变形成的适应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视觉器官、侧线器官、头部结构、体表鳞片、鳍和体色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进行了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的评价,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发现喀斯特典型洞穴鱼类48种。喀斯特洞穴鱼类研究是喀斯特洞穴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的生态类型,其中以赵亚辉、张春光为代表的生态类型划分较为成熟,将喀斯特洞穴鱼类分为典型洞穴鱼类、非典型洞穴鱼类和偶入洞穴鱼类3种类型。总结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具有种类多、类群集中、分布区域狭窄和种群数量少等特点;分析了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适应特殊的洞穴环境而演变形成的适应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视觉器官、侧线器官、头部结构、体表鳞片、鳍和体色等方面。最后,对我国喀斯特洞穴鱼类进行了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的评价,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贵州喀斯特洞穴环境的污染状况,对贵州省3个洞穴冷热洞、白龙洞和龙井洞部分环境因子——土壤和水中重金属(Cu、Cr、Ni、Zn、Hg和As)含量进行测定,并对3洞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Zn在土样和水样中含量均最高,最低的是Hg;冷热洞土样的重金属含量均超过中国土壤背景值,白龙洞和龙井洞土样中的重金属含量除Cr外,均超过中国土壤背景值。洞穴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危害程度,龙井洞处于较高生态危害水平,冷热洞处于中等生态危害水平,白龙洞处于高生态危害水平;Hg是3洞穴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大别山地区横跨三省三市26个县(区),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山区、落后地区,同时又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流传着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在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的今天,大别山地区如何抓住这一机遇,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论文在回顾大别山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开发大别山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一些构想: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加大旅游人才的培训力度;推出精品,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