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对角线取样方法对富川县不同轮作模式烟地地下害虫的越冬虫源进行了调查。发现烟地主要地下害虫的越冬虫源有非洲蝼蛄和蟋蟀。烟—红薯—烟轮作模式下,非洲蝼蛄和蟋蟀田间虫口密度最大,平均达0.9头/m2。烟—水稻—烟轮作模式是烟地防治地下害虫的最佳轮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龙岩市轮作烟田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N、P、K及其它化学含量等方面进行了土壤肥力的分析。并对改善轮作烟田肥力从科学轮作和合理供肥上进行探析。以改善土壤肥力供给平衡,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业科学》2020,(3):232-235
为解决皖南烟区烟稻复种连作方式产生的问题,采取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调研访谈等方法,选择并验证了烟稻1∶1隔年轮作种植是较好的轮作方式,针对影响烟稻轮作经营规模的生产服务、土地流转、扶持政策等因素分析提出相应配套解决措施,探索应用基于RS、GIS技术的轮作可视化管理和全面检查、次年兑现补贴的激励机制,总结形成"烟稻轮作,规模经营,长期合作,全程管服"的新型种植模式。该研究为改善农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进烟叶规模化生产和实施烟稻轮作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烟稻轮作与烟草病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经4年研究表明:烟稻轮作能有效地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并减轻烟草赤星病和烟草野火病的危害。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烟草蚀纹病与烟稻轮作的关系有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1.前作茬口俗话说:“烟要好,茬要倒。”一般烤烟与禾本科作物轮作较好。最适宜的前作茬口是谷子、小麦、糜子、芝麻等作物,很少传播烤烟病害。因而也有“连作病重,轮作病轻”之说。而且这些作物吸收土壤中的钾素较少。对烟叶品质有利。甘薯茬种烟也比较适宜,但应注意增施钾肥。豆茬种烟易发生烟草野火病和角斑病。高肥力豆地不宜种烟。玉米茬最好不要种烟。至于与烟草同科的作物如番茄、茄子、马铃薯、辣椒等,以及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容易传播烟草病害。不宜作烤烟的前茬。  相似文献   

6.
烟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德保县近年来进行烟稻轮作的成功经验,总结了烟稻轮作的优势,并从选种、幼苗培育、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烟苗的剪叶、采收、烘烤工作几个方面介绍了烟稻轮作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今后的烟稻轮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宁远县烟稻轮作技术示范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宁远县轮作模式的有利条件,总结了2017年宁远县烟稻轮作技术的示范推广情况。示范推广实践表明,烟稻轮作技术绿色高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好,在宁远县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同时阐述了该轮作模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不同耕作方式下福建烟田杂草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福建省烟稻轮作烟田杂草的种类,采用测量法和目测法对福建省2种不同耕作方式烟田杂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烟田杂草共有15科40种,根据对每种杂草重要值的评价,最主要的杂草有10种,包括马唐、铁苋菜、丛枝蓼、狗尾草、无芒稗、雨久花、蚤缀、苍耳、田基黄、胜红蓟等;其中传统烟稻轮作烟田的主要杂草为马唐、铁苋菜、狗尾草、雨久花、蚤缀和苍耳,保护性烟稻轮作烟田的主要杂草为丛枝蓼、铁苋菜、无芒稗、马唐和雨久花。  相似文献   

9.
常德市是湖南省重要的烟稻轮作区,通过推广稻草还田、机械深翻耕等一系列烟稻轮作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该市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总结了常德市烟稻轮作技术的发展历程、采用的关键技术、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推广对策。  相似文献   

10.
轮作抗性品种对烟草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烟草病虫害防治水平,研究了通过烟草抗性品种"闽烟38"与"云烟87"不同间隔年限轮作,对烟草花叶病、烟草青枯病、烟蚜等烟草主要病虫害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轮作抗性品种"闽烟38"和"云烟87",对病虫害的发生有一定的控制效应,可有效降低花叶病、青枯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程度,提高烟叶产量、质量。以连续两年轮作抗性品种"闽烟38"处理的病虫害控制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轮作种植模式是作物种植制度的重要模式,烟稻轮作种植模式是烟草和水稻充分的利用土地,实现土地用养,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品质和增加烟稻的品质.文章主要分析了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的优势、并就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的技术关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永定区单季稻、双季稻、芋稻轮作、烟稻轮作4种种植模式的土壤进行肥力调查与丰缺评价。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总体较高;速效钾严重缺乏;土壤主要呈酸性或微酸性。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表现为芋稻轮作双季稻烟稻轮作单季稻;碱解氮平均含量为芋稻轮作单季稻烟稻轮作双季稻;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为芋稻轮作烟稻轮作单季稻双季稻;土壤p H值大小为双季稻芋稻轮作单季稻烟稻轮作。针对4种模式的土壤肥力现状,提出了几点科学施肥和土壤培肥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烟蒜轮作对高海拔地区烤烟生产发育的影响,以及与之关联的根际土壤提取物成分变化,进而探索缓解高海拔烤烟连作障碍的烟蒜轮作模式。[方法]在海拔约1 500 m连续单季连作烤烟8年以上的烟区引进温江大蒜、金乡大蒜、中蒜1号,调查烟蒜轮作对云烟87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GC-MS对根际土的乙醇提取物进行组分分析,初步确定可能与烟蒜轮作效应关联的根际土化学成分。[结果]大蒜轮作显著提高烤烟农艺性状,大蒜品种间存在轮作效应差异,小瓣蒜类型的温江大蒜因密植轮作效应最好。烟苗根际土粗提物组分以酯类为主,其次为有机酸、酚苯类、醇类等化感物质。3种大蒜轮作处理下,烟苗根际土壤中的酯类物质种类和丰度显著降低,总有机组分数量增加,推测可能与烟蒜轮作效应有关。[结论]温江大蒜在高海拔地区轮作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4.
烟稻轮作种植模式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增加烟农的经济效益,通过这种水旱轮作模式,减轻烟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水稻产量和增加烟稻的品质。文章主要分析了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的优越性、并就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的技术关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不同轮作方式对烤烟病虫害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轮作方式对烤烟病虫害及产量品质的影响,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以便获得以烤烟为中心作物的适宜轮作模式。结果表明:蒜-烟轮作对于防治和减轻烤烟病害效果显著,对烤烟病害的防治效果高达93.05%,比麦-烟轮作高出41.65个百分点;同时蒜-烟轮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控制烤烟虫害的发生,有利于烟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提高。蒜-烟轮作的烤烟产量最高,与对照单作处理的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其上等烟比例比其他3个处理高7.88~19.55个百分点;净收益和增收率也以蒜-烟轮作处理为最好,净收益达33 234.39元/hm2,比对照单作增收25 272.94元/hm2,增收率达317.4%;比麦-烟轮作增收13 945.01元/hm2,增收率为72.3%;比油-烟轮作增收15 234.75元/hm2,增收率为84.6%。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洛阳市烟—薯轮作情况调研,分析了烟—薯轮作在经济效益、土壤理化性质改良、减少病虫害、提升作物品质等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烟叶与水稻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解决了烟稻争地矛盾,烟稻轮作种植经济效益显著,以供皖南烟区及同类地区农民从事烟稻生产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贵州山区烤烟地水土流失和农民增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采用贵州当前推广的优良牧草品种,试验研究了草-烟两熟轮作和草-烟 草一年三熟轮作两种栽培模式的异同。结果表明:草-烟轮作后烤烟单价提高了0.53元/kg;草-烟两熟轮作模式比草-烟 草一年三熟轮作模式纯收入高出10794.54元/hm2,达18709.57元/hm2,投产比达1∶2.58,经济效益显著,远高于当地烟农14263.86元/hm2的纯收入;草-烟轮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大。选择优良牧草品种,合理施肥,进行草-烟轮作,可改进山区农作物传统的耕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减轻烤烟病虫害,涵养水源,促进畜牧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凤山县近几年来推广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的现状和成效,综合分析了该县烟稻轮作种植模式推广的限制性因素,并结合凤山县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凤山县发展烟稻轮作的对策,以期为凤山县烟叶生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烤烟和水稻都是种植季节性较强的作物,合理地安排烟稻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减少病虫危害,并能显著提高烤烟产量和质量,实现烤烟增效益、晚稻夺高产的生产目标。通过总结沧源县近几年来推广烟稻轮作种植模式的现状和成效,综合分析烟稻轮作种植模式推广的限制因素,并结合沧源县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烟稻轮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