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为了综合评价夏大豆新品种的优劣,给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同异联系势分析法对2015年国家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南片B组)10个参试品种的10个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10个参试品种为联系同势,其中商豆1310、菏豆29号、周豆22号、潍豆8号和徐0212-3表现为强同势,其余5个品种表现为同势(包括对照种),表明国家黄淮海地区南片夏大豆育种整体水平较高。[结论]该法计算简单,信息量大,综合性强,切实可行,是一种对夏大豆新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玉米杂交种的同异分析法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玉米杂交种的合理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0年河南省玉米杂交种区试10个点的结果(直播组),确定各性状的理想值,求品种与理想品种各性状的同一度,确定各性状在品种综合评价中的权重,求各个品种与理想品种的差异度和联系度。[结果]玉米杂交种各性状的权重系数不同,产量、穗行数、穗粗性状的权重系数较大,黑粉病率和青枯病率的权重系数较小。参试品种与理想品种性状联系度越大,品种越优良。同异分析法对品种的优劣排序的结果和参试品种的产量大小排序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联系度值可以同时评价玉米杂交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论]同异分析法可以比较全面、准确地判断玉米杂交种的优劣。  相似文献   

3.
运用同异分析法,对广西普通玉米区试12个品种的13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A10(先玉1389)、A9(LH175)、A5(B1320)的联系度值较高,综合性状较优,与田间观察基本一致。同异分析方法是评价玉米新品种的一种新方法,与常规的方差分析相比,评价更全面、真实,其结果可作为玉米新品种审定及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同异分析法对小麦品种(系)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全面客观地分析参试品种(系)的综合表现,为品种的审定、示范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应用同异分析方法,对参加2000-2001年度贵州省小麦品种(系)区域试验的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丰优94206、黔98355、安96-8、98-18为优良品种(系),筑麦23、锦农8713-21为较好品种(系),对照绵阳26、毕98-4为一般品种(系),85366-312、98-168、铜麦A5为较差品种(系),淮麦18为低劣品种(系),这一分析结果与各参试品种(系)在试验中的综合表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同异分析法在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同异分析法,对2001年国家区试中籼迟熟组信阳点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丰优香占为优良品种,D香优26、宜香优1577、丰优559为较好品种,D优527、 优084、五优1号、川香优2号、汕优63为一般品种,宜香优1822为较差品种。  相似文献   

6.
广西第七周期三年(2000-2002年)夏大豆区域试验汇总结果,5个参试种中,桂97—155的产量及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种“桂夏1号”,是通过本周期大豆区试的唯一品种,生育期96d,属早熟种,可供广西各地夏大豆产区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科学、公正、客观地鉴定评价参试大豆新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类型等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稳定性、适应性等,为新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保障大豆生产用种安全,加快提供优良品种。[方法]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AS)对参加河南省不同生态条件下区域试验的12个夏大豆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周豆24、洛豆1号、周豆25号和安豆5246等8个品种较对照豫豆22号增产4.29%~9.15%,增产极显著;秋乐1401和许豆601较对照增产0.95%~2.54%;长义豆3号和长义豆2号较对照减产0.34%~19.21%。[结论]洛豆1号、周豆25号、安豆5246、濮豆820、中黄301、科豆17和开豆46号这7个品种综合表现较优秀,可继续参加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进一步在河南省夏大豆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利用联系数学理论,用同异分析法对引入的13个大豆品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超级大豆和特丰1号大豆品种综合性状最好,为优良品种;其次,千粒王,吉丰1号高油,日本一挂鞭大豆品种为较好品种;晋豆15号(CK),长农15号,特抗茬大豆,铁杆千斤,冠军大豆,航育1号大豆为一般品种;霸王鞭,一串铃大豆为较差品种,不宜在本地区种植。而且,同异分析法运算简便,结果可靠,在大豆品比试验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鉴定各供试种的区域适应性、经济性状、抗性反应、增产潜力等表现,评选出比对照种“桂夏1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夏大豆品种。为评审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09—2011年连续三年,每年一季,其中两年区域试验,一年生产试验。区域试验:每个区试点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方法,三次重复,小区面积6.67m^2,所得产量采用“T”法测定显著性,并采用中国农业大学“区试99”统计软件对各参试种产量进行联合方差分析;生产试验:试验采用小区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133.34m^2,成熟时全区收获计产。2009—2011年,广西第十周期夏大豆区试结果表明,桂345、华夏6号和桂319三个品种的产量及综合性状较优。通过广西大豆区试。可供广西各地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最优的分析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区域试验数据的方法。[方法]根据品种同异比较原理与方法,对2003~2004年度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区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参试品种(系)8个,包括安02-43、安02-44、安02-45、安02-47、安02-49、安02-50、安02-52、豫麦18(CK)。[结果]安02-44、安02-45、安02-43综合表现较好。田间试验观察和综合分析认为,上述结论比较客观、可靠。[结论]应用品种同异比较分析方法分析作物区域试验数据可行且优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建议在品种区域试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同异分析方法在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同异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对1998年辽宁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朝阳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和尚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河南省 1 2年来夏玉米套播组区域试验资料 ,对前后 1 7个承担该试验的试验点判别品种能力的强弱及产量结果年际间的稳定性、各试验点产量结果与汇总结果的吻合性进行了估算分析 ,并综合利用这 3项指标对各试点进行了归类。结果表明 :浚县、林州等 5个点是较理想的承试点 ,三门峡、郑州、商丘、平顶山等 4个点尚需进一步试验方能确定 ,其它 8个试点做承试点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筛选出10种玉米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性强的特点,适宜在云南省建水县海拔1 900m以下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利用AMMI模型分析大豆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AMMI模型对2003~2004年度全国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早熟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垦98-4319、垦95-3438、绥农14属于高产稳产性品种;钢95144-1属于低产稳产性品种;延交9804-14属于低产不稳产性品种;合97-713高产但不稳产。从AMMI互作效应值可看出:垦 98 - 4319、垦 95 - 3438 除新疆昌吉州种子站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绥农 14 和钢95144-1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合 97 - 713 对合江农科所和吉林敦化原种场环境具有特殊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参试点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陕西省近16a夏玉米中熟组区域试验资料,估算分析了先后承担试验的16个试点判别品种能力的强弱和判别能力的稳定性,并综合利用这2项指标对各试点进行归类。结果表明,16个试点中比较理想的有3个,较好的有7个,个别试点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方差分析法"、"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C.S.Lin)分析"等方法 ,根据2003年在4个试点进行12个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资料,进行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青贮玉米区试品种(系)TY30291、康地1551产量较高,稳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玉米区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C.S.Lin)分析等方法,对2001~2002年新实良种公司部分地区玉米区试品种进行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区试品种间产量丰产性及稳产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东单7号产量最高,稳产性最佳.  相似文献   

18.
运用同异分析法,分析和评价了信阳市1996-2005年度水稻生长期间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997、1999和2001年为丰产年份;1996、1998、2002和2004年为平产年份;2000、2003和2005年为歉产年份.分析方法切实可行,评价结论客观合理,为科学评价年度间的水稻气象产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