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在不同预处理中对杉木种子活力的影响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其结果表明家系杉木种子91号应选用40℃2%NH_4Cl溶液浸种15分钟为最佳处理方法;家系杉木种子6号、244号、67号应用40℃2%NH_4Cl溶液浸种60分钟为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预处理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影响,寻求合理的杉木种子预处理方法,以杉木种子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浓度的KMnO_4、NH_4Cl、H_2O_2溶液,对杉木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分析其对杉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浓度和浸种时间有利于提高杉木种子质量,促进种子萌发。KMnO_4和NH_4Cl溶液在系列浓度和浸种时间处理下皆能不同程度的促进杉木种子萌发,在低浓度(0.1%、2%)处理下,各发芽指标随浸种时间增加而上升,且分别在0.1%浓度浸种3 h和2%浓度浸种0.75 h处理下达到最大值;随着H_2O_2溶液处理浓度的增加,杉木种子各发芽指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具有显著的浓度效应,且在5%浓度浸种3 h时达到峰值。据此认为,适当浓度的KMnO_4、NH_4Cl、H_2O_2溶液浸种一定时间均可促进杉木种子萌发,达到齐苗、壮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母树上采摘的无患子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9种不同的浸种处理,即不同温度的温水(40℃、50℃、60℃)、不同浓度CuSO4+H2SO4(20%、30%、40%)溶液和HCl溶液(3%、5%、8%),探讨不同浸种方式和水平对无患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水浸种处理下无患子幼苗的生长表现较好,40℃温水浸种明显提高幼苗苗高的生长,50℃浸种处理次之;60℃温水浸种处理对提高无患子幼苗地径生长速度在9组浸种处理中表现效果最为良好;CuSO4+H2SO4溶液和HCl溶液对无患子的苗期生长影响差异显著。综合比较,温水是促进无患子幼苗生长的最佳浸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质量分数为10%的六甲基磷酰三胺溶液(80℃)处理杉木15min,TG-DTG研究表明,样品的热解峰温由410℃降到290℃,残余炭量由17.2%增加到48.2%.垂直以燃烧试验表明,处理后的杉木试样,火焰延续时间不超过20S.将试样用蒸馏水浸泡2d后,其阻燃效果无显著损失.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芽苗移栽育苗。方法杉木芽苗移栽育苗使苗木生长期提前20-30天,且分布均匀,苗木生长健壮、茎直且粗,预芽饱满;节约用种50%以上;操作简便,比大田播种育苗节约用工20%以上。温床由经冲洗过筛的细沙铺成,用0.1%新洁尔灭溶液消毒30℃。播种前杉木种子用水送,用0.1%新洁尔灭溶液浸种20分钟消毒,再用30℃温水浸种24小时,任其自然冷却,捞起晾干。种子插入温床后约7天左右开始出苗。当幼苗子叶张开尚未脱壳时即可移栽。移栽前对干燥的苗床要淋透水,使土壤湿润,以免伤根,便于作业。拔苗的用手指夹往幼苗基部轻轻提起,放入盛…  相似文献   

6.
在沈阳地区引种棋盘山野生罂粟和剪秋罗2种地被植物的种子,分别用不同的培养温度、不同的浸种温度和不同浓度的3种药剂(KH_2PO_4、GA3和6-BA)浸种处理,研究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表明:40℃清水浸种可促进野罂粟和剪秋罗种子的萌发,在变温(25℃/15℃)的条件下野罂粟、剪秋罗的发芽情况最好,用200 mg·L~(-1) GA3浸种处理或100 mg·L~(-1)6-BA浸种处理,野罂粟种子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用1%NaHCO_3、1%KBr溶液及低温(2~4℃)湿润等不同方法处理亮果桉,多枝桉、山桉等三种种子,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亮果桉种手进行低温湿处理(12小时)及用1%NaHCO_3溶液浸种(8小时),均能显著提高其苗圃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在40℃和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对杉木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分别于2、4、6、8天时抽取样品;并采用TTC定量测定法、α-淀粉酶测定以及穿纸法、砂砾法、冷冻法等不同方法.对不同种源和不同老化处理的种子进行活力指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杉木种子发芽促进和活力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宁 《林业建设》2005,(4):9-10
采用20、30、40、50ppm萘乙酸溶液分别浸泡处理杉木种子,结果表明:种子发芽指数都得到提高.同时还提高了萌发种子的脱氢活性和种子的电导率,提高了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分析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的发芽特性,就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溶液浸种处理对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恒温培养试验。结果表明:GA3溶液对打破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有显著的效果,发芽率比未经处理的高出3~5倍;处理后的乌饭树和短尾越橘种子对温度有很高的敏感度,25℃是最佳发芽温度,温度升高发芽率则降低,25℃时的发芽率是27℃时的3~5倍,是30℃时的10至几十倍;GA3溶液的浓度变化对乌饭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大,在25℃恒温条件下,用浓度分别为200、600、1 000 mg/L的GA3溶液浸种后的种子其最高发芽率分别为60%、65%和64%;而短尾越橘种子的发芽率随GA3溶液浓度不同而有所变化,用浓度为1 000 mg/L的GA3溶液处理后的种子其发芽率始终最高,在25℃时,用浓度分别为200 mg/L、600 mg/L、1 000 mg/L的GA3溶液浸种后的最高发芽率分别为41%、25%和57%。(4)提高温度,对两者的发芽都有抑制作用,30℃时,乌饭树几乎不发芽,而短尾越橘最终发芽率为16%。说明短尾越橘种子休眠更深,这可能与其自身种皮密实、坚硬等物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木荷种子萌发生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材料与方法木荷种子采自龙泉县凤阳山自然保护区,采种母树位于开阔的溪沟边,中龄。1980、1981年种子平均饱满粒分别为51%,62%,千粒重6.2—7.2克,含水量11.5—13.4%。 (一) 解除种子的休眠方法 1.恒温处理:每日发芽温度不变。 2.变温处理:用4个不同的变温发芽,即每日发芽温度由高低两个温度组成。如20—30℃、16—8小时,表示24小时中8小时为30℃,16小时为20℃。  相似文献   

12.
探讨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低温层积、去种皮、不同温度以及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GA3溶液等对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去种皮能极显著地促进柿种子的萌发,低温层积处理也有利于柿种子的萌发;运用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可明显提高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500 mg/L的GA3处理效果最好,也可使柿种子发芽时间提早;柿种子用5℃和40℃的蒸馏水浸种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提高,其中40℃效果最好.通过这些研究,有利于掌握解除柿种子休眠的方法,提高柿子育苗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方法对马棘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温度、不同强度碱溶液和浓硫酸不同浸泡时间处理马棘种子.试验表明,不同处理方法对马棘种子发芽效果有显著影响,60~80℃的温度处理可显著提高马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超过一定温度(90℃)则远远不如对照(20℃);碱溶液处理以pH9处理效果最好,但碱溶液处理效果并不显著;浓硫酸处理以浸泡20min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为各处理最高值.通过种子生活力和种子硬实率的测定,认为硬实是造成马棘种子发芽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对水分和钠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黑果枸杞种子在不同水分和钠盐胁迫下的萌发特性,通过模拟硫酸盐盐渍化土壤溶液渗透势和阴离子组成,研究了黑果枸杞种子在PEG-6000不同渗透势溶液和不同钠盐(Na CI、Na2SO4、Na HCO3、复合钠盐)溶液中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随着PEG溶液渗透势的逐渐减小,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抗旱指数均逐步降低,溶液渗透势适宜值、临界值与极限值分别为-0.24、-0.97、-1.69 MPa,说明水分胁迫对种子萌发有一定的延缓作用和明显的抑制作用。除低浓度的Na2SO4溶液(0.2%~0.4%)处理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外,以Na CI、Na2SO4、Na HCO3溶液处理黑果枸杞种子,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其发芽率和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有明显的降低趋势,但溶液浓度和降低幅度值各不相同,以复合钠盐溶液处理的黑果枸杞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十分弱的"S"型降低,其萌发浓度的适宜值、临界值与极限值分别为0.18%、1.42%和2.66%,不同的盐分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效应不同;用相同浓度不同钠盐处理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造成的盐害率为Na HCO3Na Cl复合盐Na2SO4。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海桑种子发芽的因子即光照、温度、海水盐度和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桑种子为需光种子,种子萌发需有光敏素的参与.缺乏光照是造成种子发芽率低和不整齐的主要原因,播种前将种子在湿润状态下用700lx的光照射24~36h或用体积分数为10-3的外源赤霉素(GA3)溶液浸泡36h,即可显著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实验室发芽适宜温度为30~40℃,最适为35℃;海水盐度在10‰以下有利于海桑育苗,最适盐度为2.5‰;酸碱度对种子发芽影响不大,种子在pH为4~11时均可正常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16.
以苯—乙醇为夹带剂,研究超临界CO2流体不同处理压力、温度、时间对福建产杉木、马尾松、檫木木材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 MPa内,处理压力的增大有利于3种木材渗透性的提高;杉木在处理温度为40℃时,渗透性的变化率达到最大,为493%,马尾松和檫木在处理温度为45℃时,渗透性的变化率达到最大,分别为479%和349%;较佳的处理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17.
皮翠 《内蒙古林业》2011,(11):28-28
樟子松能耐零下40℃~50℃低温,抗旱性强,不苛求水分和大气温度条件,在风积沙土、砾质粗沙土、沙壤土、黑钙土、白浆土和黄土上都能生长,适应性强。樟子松对土壤质地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则要求很严,在积水的地方不能生存。樟子松喜中性和微酸性土,有弱耐盐力。一、种子催芽处理将种子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几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冼净,再用30℃温水浸泡一昼夜,捞出稍晾干,  相似文献   

18.
温度及浸种对杜鹃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温度、浸泡液pH、赤霉素(GA3)及噻苯隆(TDZ)等处理对映山红(R.simsii)和马银花(R.ovatum)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15℃变温条件有利于映山红种子的萌发;马银花种子在15℃恒温条件下发芽率达到最大值。GA3100 mg·L~(-1)处理促进映山红种子的萌发,但对马银花的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的TDZ溶液对马银花、映山红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H 4.5的溶液浸泡马银花种子,种子发芽率达到最大值,pH 6的溶液浸泡映山红,种子发芽率最好。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为:映山红种子用GA3100 mg·L~(-1)+TDZ 0.001 mg·L~(-1)、pH 6的溶液浸种,在温度为15℃的发芽箱中培养;马银花种子用GA3100 mg·L~(-1)+TDZ 0.001 mg·L~(-1)、pH 4.5的浸泡液中浸种,在25℃温度的发芽箱中培养。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播种季节、光照、温度以及生长调节剂对构树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构树种子萌芽的最佳方案是:宜春播,种子用浓度为250 mg/L的GA3溶液浸泡2h,然后放置于智能恒温恒湿箱中,每天8:00~18:00光照,温度设为30℃,每天的19:00至次日7:00温度设为20℃。用此方案处理的构树种子1个月萌发率平均为46%,最高可达52%。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容器育苗采用不同方式浸种,其种子应用高锰酸钙0.5%溶液浸种30min,捞出,密封0.2h后,然后用清水洗净。和ABT3号生根粉200×10^-6溶液浸种12h直接育苗进行对比。对高锰酸钙0.5%溶液浸种和ABT3号生根粉200×10^-6溶液浸种处理的种子进行观察,其种子用ABT3号生根粉200×10^-6溶液浸种处理的种子比用高锰酸钙0.5%溶液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可提高14%,苗木成活率能提高12%,苗木地径粗大8%,苗木高度提高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