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育工作的发展历史人类随着生活的需要,很早就开展了关于猪的选育工作。根据我国历史上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相畜术”的发明。《史记·日者列传》记载:“留长孺以相彘立名,”这是知名的猪种选育学家。  相似文献   

2.
《中国牛业科学》2012,(1):20-20
正世界上有许多以牛为图腾崇拜物的国家和民族。如古埃及人、波斯人视公牛为人类的祖先。而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崇奉炎帝与黄帝为先祖。据发掘考证:炎帝原籍在今陕西省宝鸡县天台山。《史记》记载:炎帝"起于烈山、居姜水",是姜氏部落首领。他生活在原始社会仰韶文化阶段的早期。据《山海经》记载:炎帝牛首人身,实际上,其部落是以牛为图腾。因此,古代的星回节(年节)活动都与牛祖先的崇拜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吴王僚8年,楚平王10年),吴、楚两国由争桑为导火索而引发了战争[1]。近几年,江苏农村兴建"蚕桑特色乡村"中均引用该场战争作为蚕桑文化的重要部分,但是争桑之地位置不明确。本人通过研查《史记》及其相关地理资料,推定争桑之地的地理位置。1 历史材料1.1 《史记·楚世家第十》:平王十年,原文和译文1.1.1 《史记·楚世家第十》[2]:平王十年,原文十年,楚太子建母在居巢,开吴。吴使公子光伐楚,  相似文献   

4.
宋代,对士大夫来说这一可遇而不可求的特殊历史时期,成就了他们独特的人格结构和精神世界。他们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尤异于前人,其中对管仲形象的接受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而宋人重新解读管仲的立足点也是宋代《史记》评论中普遍倾向的批评视角。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动物防疫法》管理相对人概念"单位和个人"的词义应用和法学意义比较分析,指出由于此概念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及周延模糊性,已经不能涵盖现有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遗漏了"两户一伙"等个体经济成分,从而导致了《动物防疫法》适用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大豆的起源     
《养猪》2018,(3)
正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是最早驯化和种植大豆的国家,栽培历史至少已有4 000年。大豆古称"菽"或"荏菽",《诗经·大雅·生民》中记述后稷"蓺之荏菽,荏菽旆旆"。《史记·周本纪》也说:后稷幼年做游戏时"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如果这些传说可信的话,则说明中国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开始栽培大豆了。卜辞中贞问"受菽年"而系有月份的,目前已发现有两片,说明至迟商代已有大豆栽培。  相似文献   

7.
在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中,孤立是重要的主题之一,而被创造出来的生物是这个主题的代表。事实上,他是被遗弃的人。他不属于人类社会,在孤独和悲惨中度过了一生。从一开始他得到的就只有人类的厌恶和暴力。最终他为了生存而选择孤立自己,从而变成了人们眼中的怪物。今天,仍有许多的社会弃儿在经历孤单绝望之后转而仇恨人类,以貌取人的评价标准仍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8.
朱鹮的过去 朱鹮最早记载;见于我国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距令两于多年历史,春秋时代《禽经》载名朱鹭名。明代《食物本草》书中“又有红鹤,相类色红,《禽经》所谓朱鹭是也”。它在动物分类上,属鹳形目;鹮科,被誊为“东方宝石”。 朱鹮系东亚特有种。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但是在本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受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朱鹮栖息地环境不断恶化,分布区迅速缩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至 70年代后期,俄罗斯和朝鲜半岛的朱鹮相继绝迹。日本为挽救濒于灭绝的朱鹮,于1981年把野外…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和实施,是对过去几十年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实践的总结,是对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和引领。《规划》标志着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因此,必须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规划》,准确把脉《规划》在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历史进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一、《规划》的战略性动物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伙伴,与人类在大自然中共生共存。人类动物疫病和人类疾病的发  相似文献   

10.
新的长寿因子--蜂王浆、蜂花粉、蜂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伯伦 《蜜蜂杂志》2005,25(9):25-26
人类服用蜂王浆、蜂花粉、蜂蜜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圣经》、《古兰经》、《犹太法典》中均有记载,从而说明蜂王浆、蜂花粉、蜂蜜均是人类传统使用的营养食品,不是新鲜事物,但在1990年出版的《新的长寿因子——蜂王浆、蜂花粉、蜂蜜》一书中,称蜂王浆、蜂花粉、蜂蜜为新的长寿因子。有一位读者对此提出质疑,问我为什么把一种古老、传统之物说成新的长寿因子。蜂王浆、蜂花粉、蜂蜜,我认识已有40年的历史,在前25年我大量阅读国内外资料,翻译上百项国外专利,使我对这3种蜂产品应重新认识、重新评价,不是一般营养食品,是新的长寿因子。在后15年…  相似文献   

11.
正在丝绸茶盐等商贸方面:巴蜀盛产丝绸、茶叶、盐、铁器、金银制品等,从战国至当代,商人从蜀地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缅、印输出以上大宗商品,又从当地输入琉璃、宝石、蚌珠、翡翠、琥珀等珍稀品,两千多年从未中断。《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甚至杀汉史,"夺币物"。(《说文》对比的释义为:"币、帛也",说明西南少数民族,对蜀地丝绸具有特殊的爱好。季羡林先生在他撰写的《中国蚕丝  相似文献   

12.
《北方牧业》2012,(1):9
<正>能在空中飞行近1000米,仍然保有雉的野性,很难被捕捉到。这就是《史记》中描述的"神医扁鹊鸡"。近日,湖南神医扁鹊鸡生态养殖基地宣布,有着2000年历史的"神医扁鹊鸡"在宁乡市沙田乡引种培育成功。基地预计投资5000万元,分三期进行投资,前期投资500万元,先后前往浙江、河北、河南等地进行引种繁殖,已成功繁殖培育了2万余只种鸡。  相似文献   

13.
<正>据香港《文汇报》报道,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早前表示,人口急剧膨胀令天然资源需求不断上升,人类须制订"B计划"应对。他相信太空旅游对未来100年或之后的人类非常重要,并预测人类将于50年内开始移居月球,更希望到本世纪末能迁居火星。  相似文献   

14.
徐旺生 《猪业科学》2012,(3):126-127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对于中国南方地理的描写,关于楚国的描写用的是"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按说地广人稀应该是一种较好的生存空间,但是当时北方的强势文明并没有因为这一发现而大量地向南方移民。实际上当时的北方人口已经够多了  相似文献   

15.
库切"关注种族问题,更关注人性,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命运",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讨论和分析的作家,本文对库切《耻》文本的中人物的道德困境和交流困境进行分析,揭示出其历史根源所在,对当代南非如何避免历史重复,重建社会道德原则和秩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编史原则──尊重事实费起充同志在《蜜蜂杂志》1994年第11期的文章“《中国蜂业简史》读后感”中说:“尊重事实,客观地对待历史,是写史人应遵循的原则”。我十分赞同费老的意见。一千多年前的《史记》之所以留芳百世,就在于司马迁的这种尊重事实的治学精神。我...  相似文献   

17.
"论从史出,史从文献出",本文回溯至汉代我国最早的两部儒家史传文献《史记·儒林列传》和《汉书·儒林传》,探究"儒"及"儒林"含义,并从文献中梳理汉前儒学发展脉络,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创立与传播、秦朝焚书坑儒、西汉儒学尊为正统等。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脉诊是四诊(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独特的诊法。对兽医脉诊的起始时间,邹介正先生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菑川王遣太仓马长冯信向精于色脉诊的名医淳于意学医的事迹,推测“至迟始于西汉时期,……即公元前200年~前176年之间”,迄今已有2100多年之久。  相似文献   

19.
赫鲁晓夫此公,被世人评价为“头项最秃,胆子最大。”他行事喜欢大刀阔斧,线条常常有些粗疏。但在《赫鲁晓夫回忆录》的第三十六章,我却读到了两个字:细腻。  相似文献   

20.
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的著作,蕾切尔·卡逊从DDT污染入手,警示人们如果滥用科技将会对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提出和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制造出的可以立即见效的各类产品相比,人类更该寻求有效的生态防治方法的观点。促使人们认识到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副作用并反省自身对科技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