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乌素沙地沙柳不同季节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论述了沙柳不同季节的造林方式,造林成活率,生长状况和沙柳推迟造林及二次生长的特性。试验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的主要造林树种沙柳,在雨季造林较春季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
沙柳生物学特性与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沙柳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常见树种,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效益,而且具有多种用途,一直是沙区农牧民喜爱的乡土树种。为了提高沙柳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沙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对沙柳造林技术进行了多年试验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造林前对沙柳苗条进行浸水处理,有利于沙柳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并且可以提高苗木的生物量。沙柳造林前进行浸水处理是行之有效的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3.
沙柳在山东的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不同的立地条件下,进行了沙柳的扦插繁育和植苗造林试验。观测沙柳扦插成活率、造林后沙柳物候期、生长发育情况、生物量积累等指标,结果表明:沙柳在试验区范围内扦插成活率80%以上;生长发育期比原产地显著延长;植苗造林成活率在86%以上,造林后植株受立地条件的限制,植株生长发育表现差异,但树体均生长发育正常,且部分性状优于原产地。沙柳可以作为生态经济树种在山东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赵阳 《中国林业》2012,(7):53-53
沙柳是内蒙古西部地区常见树种,它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效益,而且具有多种用途,一直是沙区农牧民喜爱的乡土树种。为了提高沙柳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沙柳的正常发育和生长,笔者对沙柳造林技术进行了多年试验和测  相似文献   

5.
沙柳集束沙障固沙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蚀沙埋是制约沙区人工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子之一。设置沙障是防止风蚀沙埋,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本文通过对沙区人工造林设置不同类型沙障的对比试验,筛选出沙柳集束沙障。该沙障具有明显的效益,可在高大流动沙区人工造林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沙柳成活率影响因素及其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柳是榆林沙区优良固沙树种,也是沙区重要的灌木资源。通过探讨流动沙丘沙柳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沙柳的综合效益,以促进沙柳大面积防风固沙造林、加速流沙固定,加快沙柳产业的发展以及充分发挥沙柳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造林试验证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治沙造林时加入"春之霖"固体水,可以解决土壤水分消耗期水分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土壤水分最严重的胁迫时期林木能够保持林木存活的最低含水量,提高成活率,促进苗木正常生长.沙柳加入固体水处理后,造林成活率达到95.3%,比对照区提高14个百分点;杨柴加入固体水处理后,造林成活率达到91.1%,比对照区提高7.3个百分点;大白柠条的造林成活率比对照区提高12个百分点.固体水处理还可以提高造林苗木的高生长量和生物量.施用固体水处理后,沙柳当年的生物量达到243.16 g,为对照区的3.3倍.  相似文献   

8.
在翁牛特旗选择流动沙地,按不同扦插树种、不同扦插深度和不同扦插时间进行扦插造林的试验结果表明:扦插造林以黄柳、踏郎、沙柳为最好,造林成活率分别达到97.3%、91.4%和87.0%;扦插造林深度以80 m为佳,黄柳、踏郎、沙柳的造林成活率分别达到92.8%、90.0%和86.4%;扦插造林时间以秋季为最佳,黄柳、踏郎、沙柳的造林成活率分别达到95.5%、89.8%和87.5%。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地区沙柳生长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对鄂尔多斯地区沙柳生长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沙柳盖度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采用数理统计的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沙柳生物量的主要生长指标;树高、冠幅、地径、分枝数与沙柳盖度之间的关系;沙柳盖度与沙柳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了鄂尔多斯地区沙柳的适宜生长盖度是45%~55%,为造林生产中以水为主要影响因子的科学初植密度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干旱风沙地区沙柳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沙柳是防风、防蚀、护岸、固沙的优良树种,通过对提高干旱风沙地区沙柳造林成活率进行的调查研究提出土壤水分条件、种条的采截时节、种条的浸水方式和栽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探寻沙区营造沙柳的成效,文章采用施用农家肥、插穗蘸保水剂和生根粉等3种处理方法,研究其对沙柳造林成活率、生长量和平茬后新枝萌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农家肥和插穗浸蘸保水剂1 min是提高沙柳造林成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沙柳造林的意义 沙柳,为杨柳科灌木,一般高达3—4米,最高可达6米。沙柳抗性强,喜湿、耐寒且耐热,能忍耐-30℃-60℃的气温,耐盐碱、抗风沙、耐沙压,容易繁殖,生长快,萌芽力强,固沙保土作用大,是沙地造林的优良树种。沙柳枝叶是牛羊的饲料并可做燃料,枝条可编制建筑用柳笆,编制各种防护设施,编织筐篮、箱、帽等各种工艺品。沙柳在插条造林初期生长较快,当年一般高可达60—80厘米,2—4年后高可达3—5米,可以迅速起到固沙作用。4年生沙柳每亩一般可割条3000公斤,1万亩沙柳林即可建一个年产2000吨的纤维板厂。沙柳造林在固沙的同时也可推动以沙柳为原料的沙产业的发展,为沙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3个沙地造林树种的施肥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达拉特旗东南部沙漠进行的沙柳、沙棘和锦鸡儿生态造林中,通过施用不同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对3种耐沙树种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农家肥、复合肥、尿素氮肥对3个树种高生长量作用显著:在沙柳造林中,施农家肥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为142.39%,冠幅生长量提高116.36%;施复合肥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88.85%,冠幅提高108.18%;施尿素比对照提高树高生长量为66.85%,冠幅提高73.94%。施肥对沙棘和锦鸡儿的效果也与沙柳相似,均比对照有较显著的提高。农家肥能明显提高沙柳和沙棘造林成活率,农家肥和复合肥能明显提高锦鸡儿造林成活率。施用农家肥是沙地造林较为理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库布齐沙漠高大流动沙丘沙柳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库布齐沙漠东北缘新月型沙丘段进行沙柳造林技术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分别用浓度为100 mg/L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和水对沙柳穗条浸泡处理后,进行扦插造林,3个月后调查结果表明,造林成活率比其对照分别提高了12.4%和10.1%;穗条细根发育数量提高28.2%和23.2%,对穗条分枝数、枝条高生长和基径生长影响不显著。②设置沙柳机械沙障与未设林地年风蚀土层厚分别为23.6 cm/a和95.8cm/a,设置沙障后土层风蚀量平均减少了75.4%,固沙效果十分明显。行列式林地土壤风蚀量与行距相关,行距2 m与行距4 m相比,风蚀量约降低16.1%。③穗条栽植数量每穴2条较每穴4条,造林成活率和幼林保存率分别提高近5.0%和50.3%,该地区选择坡度5°~15°的垂直于主风向的平缓坡面中、下坡位为造林适宜地。  相似文献   

15.
北京杨和沙柳是库布齐沙漠的主要造林树种。北京杨在库布齐沙漠最佳宜林地为中、厚度覆沙滩地和缓起伏流动沙地,在沼泽滩地生长不良。沙柳最适宜生长的宜林地为高含水的沙丘迎风坡基部或裸露丘间低地,在固定半固定沙地和沙丘迎风坡中部生长一般,在草甸滩地生长孱弱。  相似文献   

16.
杨树造林方法主要是植苗造林和截干植根造林。单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多提倡截干植根造林,仅从提高造林成活率角度分析,截干植根造林因成活时需水量少,较植苗造林成活率高一些,但是对生长影响尚无报道。本试验通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截干植根和不截干植苗造林进行对比试验,主要研究其对生长量(材积)的影响,提出更能提高杨树生长量的造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济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杨树生长迅速,产量高,材质好,效益显著,为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由于苗木质量、造林技术等问题,常造成造林成活率不高。根据多年的杨树造林实践,认为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应抓好下列技术措施。1培育良种壮苗1.1选好良种杨树品种较多,但在苏北地区成活率较高品...  相似文献   

18.
干旱地区红沙柳播种育苗和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沙柳,又名红柳、三春柳,学名柽柳(Tarnanix Chinensis Lour.),小乔木或灌木,深根性,生长快,萌蘖力强,不怕风吹沙埋,是一种分布广,适生性强,耐干旱、水湿及耐盐碱性极强的树种,既可用于防风固沙和改良盐碱地,又可用于荒山造林和庭院绿化。现将红沙柳育苗和造林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杉木分期间苗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县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苗木质量好,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加速幼林生长和减少造林投资。当前,世行项目造林要求严、标准高,壮苗造林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20.
1容器苗造林的优势1.1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容器苗造林,容器内的水分不易散失,能够形成单株生长的小环境,而且在苗木起运、栽植过程中根系不受损伤,栽植后不用缓苗,抗性强,生长健壮,成活率高。在干旱年份,一般能保持70%以上的成活率。正常年份,造林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